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已经确认吸烟是引发肝癌的主要原因。曾有假设认为缺乏抗氧化剂的膳食可能在非吸烟者肺癌的发生中起作用。大多数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胡萝卜素(而不是视黄醇)能使肺癌发病率降低。有关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资料较少,且有关研究结果不尽一致。有些研究表明能减少肺癌的发生,而另一些却朱发现与肺癌的发生有明显的联系。为调查膳食因素与患肺癌危险性之间的关系,对4,538名芬兰男性做了20年的跟踪研究。开始调查肘被调查者的年龄范围为20~69岁。通过询问膳食史获得膳食摄入量的资料。在所进行的队列研究中共有117人患肺癌。上述人群膳食中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的摄入量较低。庄非吸烟者中,肺癌的发病率与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摄入置成正比,而与视  相似文献   

2.
瑞典西部男性肺癌发病与膳食因素的关系〔英〕/AxelsonG…∥IntJEpidemiol.1996,25.32~39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瑞典西部男性肺癌发病与各种膳食摄入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病例组为年龄小于75岁、有明确诊断的男性肺癌病...  相似文献   

3.
膳食胡萝卜素对肺癌发病危险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156对1:1配比病例对照研究,分析了武汉地区肺癌患者及其一般疾病住院对照的膳食主要营养素摄入情况。结果表明,病例组膳食胡萝卜素、维生素C、纤维素摄入水平显著低于对照。作者还分析了膳食胡萝卜素摄入量与肺癌各病理类型发病危险的关系,按吸烟因素分层进行OR趋势检验,发现膳食胡萝卜素水平与肺腺癌病理类型的OR趋势无统计显著性差异,但与肺鳞癌及它肺癌病理类型发病存在暴露剂量-反应关系。  相似文献   

4.
正美国范得比尔特大学医学中心在《美国医学会杂志·肿瘤学卷》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提示,在日常生活中多摄入酸奶和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罹患肺癌的风险。研究人员以亚洲、美国、欧洲144万余名平均年龄在56岁的成年人为对象,追踪调查他们饮食中膳食纤维和酸奶的摄入量,以及身体健康数据。研究对象的追踪时间跨度中值为8.6年。在考虑到吸烟等与肺癌有关联的生活习惯的基础上,研究人员  相似文献   

5.
于康 《保健医苑》2006,(8):18-19
癌症是可怕的,也是可以通过膳食预防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近40%的恶性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与膳食有关,其中包括食管癌、胃癌、肝癌、肠癌、乳腺癌、膀胱癌、肺癌等;而在40多种营养素中,可能影响癌症发生的包括脂肪、维生素、蛋白质、微量元素、膳食纤维等。最新研究表明,暴饮暴食可能导致潜在的癌细胞向全身扩散。  相似文献   

6.
膳食脂肪与肺癌[英]/editor∥NutrResNewslet.-1998,17(2).-4~5虽然吸烟是引起肺癌的最重要原因,但是饮食习惯等其它因素也可能影响此病的发生。高脂膳食的摄入可能就是一种危险因素。大多数流行病学研究(大部分只涉及男性)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豆类食品的摄入及EGFR、ESR2基因多态性与非吸烟女性肺癌发病的关系。方法调查收集非吸烟女性肺癌患者和对照,分析豆类食品与女性肺癌发病风险的关系。对非吸烟女性肺癌患者和对照组进行SNPS检测,分析EGFR和ESR2基因多态性与非吸烟女性肺癌的关联关系,并对大豆异黄酮的摄入、EGFR和ESR2基因多态性与非吸烟女性肺癌两两之间的交互作用进行分析。结果分析发现豆类食品的摄入能够降低非吸烟女性肺癌的发病风险(P=0.015),随着膳食豆类食品摄入量的增加,女性肺癌的风险效应值减少。经Bonferroni校正后,发现EGFR基因的rs11534100位点与非吸烟女性肺癌的发生之间存在关联。未发现豆类食品的摄入与EGFR、ESR2的SNPs在非吸烟女性肺癌发生的交互作用。结论豆类食品能降低女性非吸烟肺癌的发病风险,增加膳食大豆异黄酮的摄入量能减少女性肺癌的风险效应值。EGFR、ESR2基因多态性与非吸烟女性肺癌的发病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8.
通过1:2配比病例对照研究,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等统计分析技术,研究了武汉地区肺癌患者及两类不同对照的血清β─胡萝卜素水平与肺癌发病的关系。结果表明,血清β─胡萝卜素水平愈低,肺癌发病危险性愈高。提示增加β─胡萝卜素膳食摄入,提高血清β─胡萝卜素水平,有可能降低肺癌发病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9.
膳食纤维是肠内营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结肠功能与病人恢复的重要营养物质。膳食纤维被认为具备调节肠道功能、控制血糖、增加耐受的作用,是常用于肠内营养的添加剂。但膳食纤维在肠道中的作用机制众说纷纭,包括短链脂肪酸调控学说、芳香烃受体调控学说、肠道菌群调控学说等。本文回顾了2018年膳食纤维在肠内营养中的重大进展,强调了肠道菌群与膳食纤维的互相调控机制,肠道菌群理论发展对膳食纤维应用的促进作用,以及规范膳食纤维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血清β—胡萝卜素与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1:2配比病例对照研究,采用条件Logstic回归模型等统计分析技术,研究了武汉地区肺癌患者及两类不同对照的血清β-胡萝卜素水平与肺癌发病的关系。结果表明,血清β-胡萝卜素水平愈低,肺癌发病危险性愈高。提示增加β-胡萝卜素膳食摄入,提高血清β-胡萝卜素水平,有可能降低肺癌发病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1.
The presence of Vibrio vulnificus was analyzed in oyster and estuarine water samples from Mexico by PCR amplification of the vvhA gene and some putative virulence factors were teste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12 different sampling points over a one-year period; 31% samples were positive for V. vulnificus and all isolates were identified as biotype 1. All strains were cytotoxic and proteolytic, 98% showed adherence to epithelial cells, 91.4% were DNase-positive, 77.6% were mucinase-positive, 97.8% were lecithinase-positive and 79.8% were lipase positive. Regarding colony morphology, 51% strains were opaque, 20% were translucid, 28% were both opaque and translucid, and 80.8% showed a capsule.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n the isolation of V. vulnificus strains from environmental samples in Mexico, which may pose a health risk for local fisherman and seafood consumers.  相似文献   

12.
重度子痫前期并发胎盘早剥4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丽志  温克  李虹  张洪  王得玲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5):2263-2266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并发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母婴预后。方法:以重度子痫前期并发胎盘早剥46例为观察组,同期重度子痫前期未并发胎盘早剥的383例为对照组,比较临床特征及母婴结局。结果:观察组分娩孕周(33.7±4.0)周明显小于对照组(35.6±3.8)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前出血、强直宫缩、胎儿窘迫胎死宫内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白细胞、D-二聚体高于对照组,血红蛋白、血小板、纤维蛋白原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尿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生低体重、新生儿窒息或死亡、子宫胎盘卒中、产后出血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入院即诊断胎盘早剥者较入院后发现者早剥面积大、新生儿评分低、产后出血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较易发生胎盘早剥,重视胎盘早剥发生的早期临床表现,及时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尿蛋白水平及B超检测,及时发现、早期处理胎盘早剥以改善母儿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清远市149 612例新生儿疾病四项筛查结果,了解清远市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况及召回率,为进一步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的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芬兰Ani Labsystems公司提供的筛查试剂盒,对149 612份标本进行促甲状腺激素(h TSH)、苯丙酮尿症(PKU)、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实验检测,应用法国Sebia Capillarys全自动毛细管电泳仪测定新生儿血红蛋白,从而检测地中海贫血。结果 2016年1月-2018年9月清远市各分娩单位出生新生儿156 323例,接受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有149 612例,筛查率为95. 71%,其中PKU可疑阳性1 441例,召回1 387例,确诊3例;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可疑阳性5 753例,召回3 380例,确诊1 221例;G6PD可疑阳性10 269例,召回4 210例,确诊2 754例;130 669例新生儿中,α地中海贫血可疑阳性11 582例,召回4 272例,确诊3 305例;β地中海贫血可疑阳性8 606例,召回5 463例,确诊1 041例,其中α地中海贫血复合β地中海贫血220例。结论新生儿疾病四项筛查是先天遗传代谢病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也是现代预防医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可有效避免患儿发生体格和智能不可逆的永久性损伤,对地中海贫血防控、优生优育具有重要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中病毒筛查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本中心进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200对夫妇(400例),观察并分析相关检测结果情况。结果在400例受检夫妇中,检测出70例高风险疾病者,女性66例分别是小三阳者16例,大三阳者14例,风疹病毒IgG者7例,巨细胞病毒IgM者5例,弓形体IgM者2例,梅毒者7例,血糖异常者8例;男性患者共检测出4例,小三阳和病毒者各2例;检测出低风险疾病女性患者共46例,其中阴道炎者15例,盆腔炎者12例,宫颈炎者9例,尿道炎者6例,子宫肌瘤者4例;男性患者共32例,肌酐水平下降者8例,谷丙转氨酶升高者24例;在200例受检女性中,体重肥胖者38例,超重者56例,正常体重者94例,低于正常体重者12例。结论开展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能够帮助计划怀孕夫妇及时发现风险因素,从而能够避免和减少不良妊娠结局,提高新生儿身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The authors evaluated whether scheduled ovarian stimulation makes it easy to perform ICSI with fresh testicular sperm. Scheduled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was applied for testicular sperm extraction and ICSI with fresh testicular spermatozoa. Fifteen cycles in 10 couples were included in the present study; all couples were azoospermic, 5 were obstructive, and the remaining 5 were nonobstructive. No cycles were canceled, and all oocyte retrievals were performed on the scheduled day. Testicular sperm were obtained in 14 treatment cycles (93%). The mean numbers of retrieved and injected oocytes were 9.4 and 6.4, respectively. The fertilization and cleavage rates were 47 and 91%, respectively. Embryo transfers were performed in 12 cycles except 2 cycles that had no embryos. The number of transferred embryos was 2.3. Two clinical pregnancies were obtained. This scheduled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was applicable for ICSI with fresh testicular sperm.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婴儿巨核细胞减少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发病机制、诊治效果与特点。方法:对55例血小板减少婴儿进行血常规、病毒抗体、血小板抗体及骨髓细胞形态学等相关检查,确诊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9例给予抗感染+丙种球蛋白+激素治疗,16例仅给予抗感染治疗。结果:病初有感染史30例,病毒抗体阳性14例,支原体(MP)抗体和衣原体抗体阳性共4例,血小板抗体阳性1例,骨髓19例可见原始和幼稚粒细胞增多,14例见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增多,39例巨核细胞数减少,15例巨核细胞数正常,1例巨核细胞数增多。经丙种球蛋白与激素治愈38例,1例血小板抗体阳性伴巨核细胞数增多者转化为慢性ITP,16例仅给予抗感染治疗患儿全部治愈。结论:婴儿ITP特点是绝大多数可能与直接感染特别是病毒感染有关,血小板抗体阴性,不存在自身免疫紊乱,多数患儿骨髓中幼稚细胞增多,巨核细胞减少,控制感染后血小板逐渐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7.
人工饲养和野生美洲大蠊消化酶活性差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人工饲养的美洲大蠊和野生美洲大蠊不同虫态主要消化酶的活性。方法解剖人工饲养美洲大蠊和野生美洲大蠊不同虫态的中肠,测定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和蔗糖酶活性。结果人工饲养的美洲大蠊低龄若虫、高龄若虫、成虫蛋白酶活性分别为56.28、59.75和65.22U,脂肪酶活性分别为47.67、69.91和79.44U,淀粉酶活性分别为51.16、76.40和95.51U,蔗糖酶活性分别为0.60、0.67和0.97U;野生美洲大蠊低龄若虫、高龄若虫、成虫蛋白酶活性分别为31.68、42.49和44.03U,脂肪酶活性分别为56.37、76.38和87.16U,淀粉酶活性分别为47.15、57.90和72.44U,蔗糖酶活性分别为0.91、0.96和1.22U。结论在同一虫态,人工饲养的美洲大蠊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均高于野生美洲大蠊,而脂肪酶和蔗糖酶活性低于野生美洲大蠊。在美洲大蠊生长发育阶段,中肠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蔗糖酶活性都随其发育而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隆孔术后并发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101例隆乳术后出现乳房异常的患者进行检查,分假体置入组和注射组对假体的部位、形态、内部回声、有否包膜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发现包膜挛缩和硬化的乳腺91只,变形移位24只,破漏38只,感染4只,出血1只,均经手术治疗证实。结论 高频超声是诊断隆乳术后并发症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1964~1996年山东省共发生钩端螺旋体病133371例,有83个疫区县(市,区),占全省县市区的61.48%。病例主要分布在鲁南、鲁东、鲁西南和鲁中地区,以青少年和儿童为多,男女之比为1.6∶1。农村学生和农民发病较多。7~9月份为发病高峰。流行形式主要是雨水型,次为洪水型。流行菌群多是波摩那群。猪是主要传染源。管猪改圈,圈养更新是控制疫情的有效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常人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检测参数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描述正常人脑血管血流动力学(CVHD)检测参数的分布特征。方法 以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东北、华北、西南、西北、华东、华南等6个行政大区,26个城市的3-92岁无卒中病史和危险因素暴露史的健康社区居民14480例,进行CVHD指标检测。将检测结果核照年龄、性别、地区和左右侧检测部位分组计算均数和标准差,比较和分析各组的分布特征及组间差异。结果 在10对检测指标中,颈总动脉血流速度的最大值(Vmax)、最小值(Vmin)、平均值(Vmean)随着年龄的增长呈显的下降趋势,而脑血管外周阻力(Rv)、特性阻抗(Zcv)、脉搏波波速(Wv)、动态阻力(DR),临界压(CP)等指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显的上升趋势,Qmean和舒张压与临界压之差(DP)无明显的年龄升降趋势;男性的Qmean、Vmax、Rv、DR、CP和DP高于女性,而Wv和Zcv低于女性;左侧的Qmean、Vmean、Vmax、Vmin、Wv、Zcv和CP等指标高于右侧,而Rv、DR和DP低于右侧;不同地区间各指标的分布无明显差异。结论 不同年龄、性别和左右检测部位间CVHD检测指标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