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评价子宫动脉栓塞术(TUAE)治疗子宫平滑肌瘤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7例子宫平滑肌瘤患者进行超选择性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观察其中长期临床疗效、并发症和肌瘤的再发情况。结果:随访12~60个月,月经量过多症状改善占97.4%(38/39),下腹压迫症状改善100%(23/23),B超复查TUAE后1a、3a、5a肌瘤平均体积缩小率为59.8%、63.2%、64.6%,子宫平均体积缩小率分别为51.3%、52.4%、55.6%(P〈O.001)。肌瘤栓塞后3a再发率4.25%(2/47),2例患者2次怀孕分娩。结论:TUAE治疗子宫动脉栓塞肌瘤远期疗效肯定、安全。子宫肌瘤栓塞后有一定的再发率。  相似文献   

2.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TUAE)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1999~2002年共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591例,均将导管置于双侧子宫动脉远端,注入超液化碘油与平阳霉素乳化剂,然后注入真丝线段或PVA栓塞颗粒。结果:插管成功率99.5%,术后3~6个月随访,B超及CT检查证实肌瘤缩小30%~70%,总有效率90.4%,其中35例子宫粘膜下肌瘤娩出。94%的患者症状改善或消失,并发症的发生率3%,经对症或特别处理后均恢复正常。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疗效确切的介入治疗方法,TUAE的并发症是可逆的,并可以防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经子宫动脉注入不同药物栓塞治疗临床疗效对比分析.方法 63例子宫肌瘤患者经子宫动脉分别注入A(PVA+明胶条)、B(碘油+平阳霉素+明胶条)、C(超液化碘油+明胶条)组不同药物栓塞治疗.观察术中用药量、术后反应、临床症状改善,术后随访每2-3个月1次,术后临床受孕情况.结果 63例经不同药物栓塞治疗,使用A组术后反应最轻,临床症状改善好,追踪临床受孕率较高.使用B组术后反应较重,追踪未见有临床受孕.结论 育龄妇女子宫肌瘤患者,需保全子宫和保留生育功能,选择经子宫动脉注入PVA和高压消毒明胶海绵条栓塞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而临床受孕至正常分娩值得进一步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4.
何泽清  汪明全  向红 《华西医学》2003,18(3):370-370
目的:研究超选择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材料与方法:对18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插管,用SP导管超选择插入双侧子宫动脉,行子宫动脉造影后注入聚乙稀醇颗粒和少量明胶海绵颗粒阻断其血流。结果:子宫肌瘤供血动脉栓塞成功率100%,术后1月即来月经,15例月经量增多者明显减少。B超复查,肌瘤体积缩小60%以上者13例,缩小30%--60%者4例,其中1例无明显变化。结论:PVA颗粒加少量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短期疗效十分明显,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术(TUAE)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价值,评价此方法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方法对24例有症状的子宫肌瘤患者行经导管子宫动脉注射平阳霉素和超液化碘油乳剂(PLE)加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主要观察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及肌瘤大小和子宫体积变化,并观察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技术成功率100%。治疗后6个月有痛经、便秘及尿急、尿频症状者均解除,除1例闭经外,余月经异常者均恢复正常,大多数子宫体积基本恢复正常,肌瘤体积平均缩小48.5—82%。不良反应有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发热15例,少量阴道出血2例,并发症除一例出现闭经,一例穿刺部位皮下血肿外,无严重并发症。结论TUAE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技术成功率高,近期疗效良好,副作用较小,创伤小且保留子宫,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评价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子宫动脉灌注在子宫肌瘤像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子宫肌瘤患者经子宫动脉灌注PLE随访2-12个月观察。结果:子宫体积(含瘤体)缩小30%-50%,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使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栓塞子宫动脉疗子宫肌瘤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噻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对26例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进行治疗。结果 术后26例患者均经6~8个月的临床随访,18例以月经不规则为主者中16例症状明显好转,6例有盆腔区胀痛、贫血、尿频或经常便意感者症状明显好转。13例患者B超随访资料显示肿瘤缩小约40%~70%。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显著、较为安全的一种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5例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彩色超声诊断的子宫肌瘤患者行UAE治疗,应用4.0~5.0 F Cobra导管或3.0 F微导管完成双侧子宫动脉插管,以混有抗生素的海藻酸钠微球(直径500~700μm)栓塞。术后观察月经量、子宫及肌瘤体积、卵巢功能等变化。结果治疗后平均观察(8.6±1.1)个月经周期,其中98例月经量明显减少(P<0.01),而月经周期、经期无明显变化;子宫与肌瘤体积平均缩小60.6%和83.1%(P<0.01);彩超检查显示子宫肌层及病灶内血流信号明显减少;卵巢内分泌功能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UAE治疗子宫肌瘤创伤小、近期疗效显著且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ial embolization,UAE)治疗育龄期妇女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 UAE的育龄期妇女子宫肌瘤患者28例,观察临床疗效、性激素的变化、栓塞后妊娠及生育情况。【结果】UAE治疗育龄期妇女子宫肌瘤疗效确切,并发症少且症状轻,且对卵巢功能、激素分泌及生殖影响小。【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产治疗育龄期妇女子宫肌瘤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将62例肌瘤患者非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前瞻性研究。甲组37例,每天服用米非司酮25mg;乙组25例,每天服用成药宫瘤清3次,每次3粒。从月经第3天开始服用,连续服用3个月。于治疗及治疗3个月后B超测量子宫和子宫肌瘤的体积,检查血红蛋白及肝肾功能,血FSH、LH、E2、P、T、PRL,观察对药物的反应。结果:甲组半途退出实验6例,其余31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均闭经,痛经和下腹坠胀痛症状消失。贫血纠正。用药3个月后,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分别缩小了24.24%、26.90%(P<0.05)。乙组治疗期间痛经和下腹坠胀痛症状减轻,月经量减少,贫血改善,但肌瘤缩小不明显(P>0.05)。副反应甲组主要为轻度头晕食欲差,有2例轻度肝损害,乙组半途退出实验5例,余20例主要是轻度腹泻,头晕,结论:每日口服米非司酮25mg,适合于肌瘤较大和(或)严重贫血患者术前准备及围绝经期有症状的子宫肌瘤患者的保守治疗,疗效优于宫瘤清。  相似文献   

11.
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急诊介入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大出血急诊介入治疗时机、方法和急诊止血的效果。方法:65例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行介入治疗,根据腹腔造影的表现选用出血动脉的栓塞或行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TIPSS)。分析行介入治疗的时机、造影表现、治疗方法及其疗效。结果:65例患者中,行动脉栓塞42例,TIPSS治疗19例,2例继续内科治疗,2例转外科治疗。随访1月,TIPSS治疗后再出血1例,栓塞后再出血2例;介入治疗后无死亡患者;无介入治疗相关并发症。结论:急诊上消化道出血的介入治疗,止血效果好,死亡率低,患者创伤小。  相似文献   

12.
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经导管子宫动脉椎塞(TUAE)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8例子宫肌瘤患者行经导管子宫动脉注射碘油平阳霉素乳剂栓塞治疗,其中5例于栓塞后1-3周行全宫切除或肌瘤剔除术,标本送病栓。另33例随访3-6个月,主要观察症状改善及肌瘤大小与子宫体积变化。结果 总的症状改善率90.6%(39/32%),其中月经完全恢复正常点90.3%(28/31),下腹部、腰腿胀痛消失占83.3%(25/30),尿频、尿急等压迫症状消失占45.57%(5/11)。肌瘤体积平均缩小61.3%,子宫体积平均缩小50.6%,手术标本病理观察,碘油仅分布于肌瘤组织,栓后2周肌瘤出现点状坏死,3周出现大量片状坏死,而正常子宫肌组织未见异常。TUAE后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TAUE治疗子宫肌瘤具有明显的近期疗效,而且是一项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在症状性子宫肌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2例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股动脉穿刺双侧子宫动脉插管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结果:血管造影显示子宫肌瘤为富血管肿瘤,主要由双侧子宫动脉供血,栓塞治疗后子宫肌瘤血供被完全阻断,治疗1~6个月后随访结果表明:除11例肌瘤消失外,其余31例肌瘤均较治疗前明显缩小,6个月肌瘤体积平均缩小69.8%,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是症状性子宫肌瘤的一种微创、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研究黄体酮—平阳霉素乳剂和聚乙烯醇颗粒在子宫肌壁间肌瘤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随机将50例子宫肌壁间肌瘤患者分为黄体酮—平阳霉素乳剂组和聚乙烯醇颗粒栓塞组,观测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6、12个月的月经量、子宫肌瘤肌瘤体积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术后月经量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73);术后6个月2组间子宫肌瘤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4),术后12个月后肌瘤体积PVA颗粒栓塞组小于黄体酮—平阳霉素乳剂栓塞组(P<0.001);2组间不良反应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黄体酮—平阳霉素乳剂和聚乙烯醇颗粒在子宫肌壁间肌瘤介入治疗中均有效,6个月内效果无差异,1年后聚乙烯醇颗粒栓塞组疗效优于黄体酮—平阳霉素乳剂栓塞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经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子宫肌瘤患者49例,采用seldinger技术行双侧子宫动脉DSA造影插管。确认超选到子宫动脉后,注入PVA栓塞颗粒,阻断肌瘤血液供应,术后3个月、6个月观察疗效。结果子宫动脉栓塞术后,肌瘤及子宫体积缩小约45%-55%,月经恢复正常,贫血改善,其相伴的压迫症状减轻或消失。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方法简单,创伤小,且能完整保留子宫功能,近期疗效明显,是子宫肌瘤新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法对子宫肌瘤的治疗作用。方法 28例病人(年龄36-48岁,平均41岁),有子宫肌瘤,顽固性阴道出血和腹痛,用PVA微粒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后3-12个月(平均5月)通过调查评估临床症状的改善。术前和术后3个月CT测量子宫和主要肿块的大小。结果 所有28例病人在技术上均成功栓塞。28名患中18名完成了调查表,显示症状明显好转的15例,无症状改善的1例,CT检查证实子宫体积和主要瘤体均大幅度缩小(平均缩小40%-65%)。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是一种很有希望的治疗子宫肌瘤导致的经血过多和盆腔疼痛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Embolization of uterine fibroid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次栓塞子宫动脉治疗巨大子宫肌瘤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对18例巨大子宫肌瘤患者进行选择性子宫动脉造影及栓塞治疗。治疗前观察其子宫肌瘤血供特点、瘤体大小;其中10例栓塞材料用自制真丝线段颗粒(7号手术缝线),8例用聚乙烯醇微粒(PVA,300~500um)及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后造影证实子宫动脉栓塞的变化情况并随访。结果:血管造影显示子宫肌瘤血液供应丰富,主要由子宫动脉供血,左侧为主的7例(约占39%),右侧为主的10例(约占56%),双侧接近相同供血的1例(约占5%)。随访18例患者,随诊5年超声检查结果,子宫及肌瘤体积均明显缩小,子宫体积缩小33.7%~51.6%,肌瘤体积缩小48.3%~75.8%(P〈0.01),5年内未发现术后再发肌瘤。结论:采用两次子宫动脉栓塞,使用普通导管、真丝线段栓塞经济有效;使用微导管采用远端聚乙烯微球近端加明胶海绵颗粒确切安全,疼痛等症状明显较一次栓塞轻,疗效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碘油平阳霉素乳剂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LPE—TUAE)治疗子宫肌瘤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43例子宫肌瘤患者行LPE—TUAE治疗,其中14例于栓塞后3d至6个月行妇科手术切除,标本送病检。另229例随访1-4年,观察症状改善、肌瘤大小与子宫体积变化、卵巢内分泌功能改变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月经恢复正常或经血显著减少占96.0%(193/201):下腹部、腰腿胀痛消失或明显缓解占94.9%(94/99),压迫症状消失或显著减轻占96.0%(48/50)。B超复查,栓塞后1年、2年、3年和4年肌瘤平均体积缩小率分别为60.7%、63.3%、65.6%和67.4%,子宫平均体积缩小率分别为49.6%、54.3%、55.2%和57.1%.栓后3-4年肌瘤复发率10.8%(12/111)。卵巢内分泌功能观察栓塞前后无显著变化。手术标本病理观察,碘油仅分布于肌瘤组织,栓后2周肌瘤出现点状坏死,3周出现大量片状坏死,而正常子宫肌组织未见坏死。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LPE—TUAE治疗子宫肌瘤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对卵巢功能及正常子宫肌组织无明显损害,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