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测定血清中BMP-2浓度的变化,寻找颅脑损伤合并四肢骨折患者骨折加速愈合的直接原因.方法 取28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制作动物模型.第一组: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股骨干骨折;第二组:单纯股骨干骨折组;第三组:对照组.脑损伤组按Gruner改良法制作中度脑损伤模型.骨折组取-侧股骨,在其中段处横断,以直径1.5 mm的克氏针作髓内固定.正常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正常对照组于实验开始后第3 d,其他2组分别于术后1 d,3 d,1,2,3周采用ABC-ELISA法测定化血清中BMP-2含量.脑损伤合并骨折组、单纯骨折组分别于术后1,2,3周取骨折标本进行拍片,观察骨折生长情况.结果 (1)骨折组术后1周血清BMP-2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弟3周降至正常.脑损伤+骨折组术后第3 d血清BMP-2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术后第3 d及第1-2周时脑损伤+骨折组血清BMP-2含量高于单纯骨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叉(P<0.05);(2)在X摄线片分析中,脑损伤+骨折组术后骨折生长时间短于单纯骨折组.结论 ,颅脑损伤时,血清中BMP-2的表达增高,可能是骨折加速愈合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股骨折合并脑外伤时骨痂组织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脑外伤对骨折愈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取12周雄性SD大鼠16只随机分成二组,每组8只,A组为单纯骨折组,B组为骨折合并脑外伤组。3周后处死所有大鼠,各组摄X线片后截取骨痂,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BMP-2、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 X线片示A组骨折端有较少量骨痂形成,骨折线较清晰;B组骨折端有较多骨痂形成,骨折线已模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见A组BMP-2阳性细胞数量少于B组,并且显色强;分析显示A组BMP-2平均阳性细胞百分数为1.35%±0.29%,B组2.37%±0.46%,A组VEGF平均阳性细胞百分数为0.93%±0.34%,B组1.58%±0.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MP-2、VEGF的mRNA表达量B组均显著高于A组。结论脑外伤对骨折愈合有促进作用,可能与其刺激BMP-2、VEG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大鼠股骨骨折合并脑外伤时血清leptin水平及骨痂组织中leptin的表达,探讨leptin与骨折合并脑外伤时骨折愈合加快的关系方法将6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脑外伤组、骨折组和骨折合并脑外伤组各16只。建立大鼠中度脑损伤和骨折模型,分别于1、2、4、8﹑12周取血清,放射免疫法测血清中leptin水平,骨折标本摄X线片,骨痂组织作免疫组化。结果第2,4,8周与对照组相比骨折并脑外伤组、脑外伤组、骨折组大鼠血清leptin浓度均有显著性增高(P〈0.05);第4周时骨折并脑外伤组大鼠血清leptin升高水平较其它两组明显(P〈0.05);从第8周开始,手术3组大鼠血清leptin浓度都有所下降,但骨折并脑外伤组leptin浓度仍明显高于其它两组(P〈0.05);第12周各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脑外伤合并骨折组形成骨痂体积在X线片上高于单纯股骨骨折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骨折合并脑外伤组中骨痂组织leptin免疫组化染色平均阳性细胞数比骨折组有显著性增加(P〈0.05)。结论伴有脑外伤的骨折愈合过程中,在一定时间内血清leptin水平升高,骨折愈合加快,提示Leptin是脑外伤后骨折愈合加速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大鼠骨髓腔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PPARγ)和核心结合因子α1(core binding factor alpha 1,Cbfα1)表达的变化与2型糖尿病骨折愈合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5)和实验组(n=15)分别给予普通饲料、高糖高脂饲料喂养.8周后摘眼球取血,两组分别腹腔注射枸橼酸盐缓冲液和链脲佐菌素(STZ,35 mg/kg).2周后再次摘眼球取血,并建立大鼠左胫骨牵引成骨模型,牵引14 d后处死动物,收集血液及左胫骨,无菌分离双侧股骨.X线摄片比较两组胫骨牵引间隙内骨痂的形成情况.组织学观察牵引骨痂内微骨柱(MCF)与初始基质前沿(PMF)及骨折两端髓腔内脂肪细胞的形成情况,并计算骨折两端髓腔内脂肪细胞与骨髓腔面积百分比.RT-PCR法检测两组动物股骨骨髓腔内PPARγ和Cbfα1 mRNA的表达.结果:8周后实验组大鼠血清甘油三酯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血清总胆固醇较正常组升高(P<0.05),空腹血糖、血胰岛素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10周后实验组大鼠空腹血糖、血清甘油三酯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血清总胆固醇较正常组升高(P<0.05),血胰岛素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建立.与对照组比较,2型糖尿病组大鼠X线摄片显示骨折断端之间牵引骨痂形成明显减少,骨痂组织学检查表现为MCF排列紊乱,PMF浅染;骨折两端髓腔内脂肪细胞及脂肪细胞占骨髓腔面积百分比明显增加(P<0.01);RT-PCR法检测显示双侧股骨骨髓腔内PPARγ mRNA表达上调(P<0.05), 而Cbfα1 mRNA的表达下调(P<0.05),而对照组则相反.2型糖尿病对早期骨折愈合表现为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2型糖尿病大鼠骨折愈合障碍可能与2型糖尿病条件下骨髓腔内PPARγ mRNA表达增加而Cbfα1 mRNA的表达受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5.
安敏  鲍百丽  赵猛  韩蕾 《重庆医学》2012,41(30):3180-3182,318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血红素氧合酶-1(HO-1)不同表达水平与心肌氧化应激水平的关系。方法健康SD大鼠64只随机分为8组:空白6周(NC1)组、糖尿病6周(DM1)组、糖尿病加血红素6周(HE1)组、糖尿病加原卟啉锌(ZnPP)6周(ZN1)组;空白9周(NC2)组、糖尿病9周(DM2)组、糖尿病加血红素9周(HE2)组、糖尿病加原卟啉锌9周(ZN2)组,每组8只;分别在第6、9周处死大鼠,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HO-1表达水平,比色法检测心肌氧化应激水平,电子显微镜显示心脏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1)HE1、HE2组心肌HO-1的表达水平分别高于DM1、DM2组(P<0.05、P<0.05),显著高于NC1、NC2组(P<0.01、P<0.01)和ZN1、ZN2组(P<0.01、P<0.01)。(2)ZN1、ZN2心肌HO-1的表达水平低于NC1、NC2组(P<0.05、P<0.05);(3)HE1、HE2心肌纤维化程度和心肌线粒体超微结构损害明显低于DM1、DM2组和ZN1、ZN2组;(4)HE1、HE2组血清SOD和GSH-PX水平高于DM1、DM2组和ZN1、ZN2组(P<0.05,P<0.05;P<0.05,P<0.0 1)和(P<0.05,P<0.05;P<0.01,P<0.01),MDA水平低于DM1、DM2组和ZN1、ZN2组(P<0.01)而与NC1、NC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血红素可以提高心肌HO-1表达水平;(2)提高HO-1表达水平可增强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抗氧化应激能力,减轻心肌损害。  相似文献   

6.
聚乙烯亚胺介导BMP-7基因体内转染促进老年大鼠骨折愈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imine,PEI)作为基因载体介导BMP-7基因体内转染促进骨折愈合的效果.方法:20月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BMP-7 PEI治疗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及BMP-7对照组(n=20).所有大鼠建立右股骨干骨折模型,BMP-7 PEI治疗组于骨折断端经皮注射pcDNA3.1-BMP-7/PEI混合试剂,生理盐水及BMP-7对照组分别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及pcDNA3.1-BMP-7.治疗后2、4、8周观察X线片、H-E染色、Ⅰ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生物力学和骨密度检测结果,判断骨折愈合情况.结果:X线及H-E染色结果表明,3组老年大鼠骨折后第8周均未获得愈合,但BMP-7 PEI治疗组骨痂生长情况优于生理盐水及BMP-7对照组,断端间出现部分骨性连接.Ⅰ型胶原染色表明,与生理盐水及BMP-7对照组相比,BMP-7 PEI治疗组Ⅰ型胶原染色深、分布范围较大.抗弯曲强度和骨密度检测结果表明,BMP-7 PEI治疗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PEI介导BMP-7基因体内转染可有效促进老年大鼠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测定骨形态发生蛋白-7(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7,BMP-7)、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水平变化,探讨丹参促进骨折愈合在分子水平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72只新西兰大白兔,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只,制作左前臂桡骨骨折模型.实验组肌注丹参注射液(每天1次,每次2 mL),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每天1次,每次2 mL),至术后28 d.2组分别于术后第1、2、3、4、6、8周选取6只大白兔,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ELISA法检测其血清BMP-7、TGF-β1 和bFGF浓度,处死后取以骨折处为中心的4 mm组织标本,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MP-7、TGF-β1和bFGF在局部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①术后第3、4周X线片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骨痂生成量增加,且达到骨性愈合的时间较早.②ELISA法检测结果显示,术后第4周实验组BMP-7血清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第2周实验组bFGF血清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第3周实验组TGF-β1血清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③HE染色结果显示,术后第3、4周实验组骨痂形成增多,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数量均较对照组多.④术后第3周实验组BMP-7免疫组化平均光密度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2周实验组bFGF免疫组化平均光密度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术后第3周实验组TGF-β1免疫组化平均光密度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参注射液能促进骨折愈合过程中BMP-7、TGF-β1及bFGF生长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大鼠骨髓腔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PPARγ)和核心结合因子&agr;1(core binding factor alpha 1,Cbf&agr;1)表达的变化与2型糖尿病骨折愈合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5)和实验组(n=15)分别给予普通饲料、高糖高脂饲料喂养。8周后摘眼球取血,两组分别腹腔注射枸橼酸盐缓冲液和链脲佐菌素(STZ,35 mg/kg)。2周后再次摘眼球取血,并建立大鼠左胫骨牵引成骨模型,牵引14 d后处死动物,收集血液及左胫骨,无菌分离双侧股骨。X线摄片比较两组胫骨牵引间隙内骨痂的形成情况。组织学观察牵引骨痂内微骨柱(MCF)与初始基质前沿(PMF)及骨折两端髓腔内脂肪细胞的形成情况,并计算骨折两端髓腔内脂肪细胞与骨髓腔面积百分比。RT-PCR法检测两组动物股骨骨髓腔内PPARγ和Cbf&agr;1 mRNA的表达。结果:8周后实验组大鼠血清甘油三酯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血清总胆固醇较正常组升高(P<0.05),空腹血糖鹊核厮轿廾飨圆钜?P>0.05)。10周后实验组大鼠空腹血糖甯视腿ソ隙哉兆槊飨陨?P<0.01),血清总胆固醇较正常组升高(P<0.05),血胰岛素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建立。与对照组比较,2型糖尿病组大鼠X线摄片显示骨折断端之间牵引骨痂形成明显减少,骨痂组织学检查表现为MCF排列紊乱,PMF浅染;骨折两端髓腔内脂肪细胞及脂肪细胞占骨髓腔面积百分比明显增加(P<0.01);RT-PCR法检测显示双侧股骨骨髓腔内PPARγ mRNA表达上调(P<0.05), 而Cbf&agr;1 mRNA的表达下调(P<0.05),而对照组则相反。2型糖尿病对早期骨折愈合表现为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2型糖尿病大鼠骨折愈合障碍可能与2型糖尿病条件下骨髓腔内PPARγ mRNA表达增加而Cbf&agr;1 mRNA的表达受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大鼠胸主动脉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的改变及其机制。方法高脂高糖饮食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组处理4周后,观察糖尿病(DM)组、正常(NC)组、糖基化终末产物抑制剂(AG)组血管舒张功能,eNOSmRNA表达及血清NO浓度。结果①DM组血糖、血清胰岛素、甘油三酯较NC组显著升高(P〈0.05)。②最大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EDVRmax),DM组低于AG组(P〈0.05),AG组低于NC组(P〈0.05)。③eNOSmRNA表达,AG组高于DM组(P〈0.05),DM组高于NC组(P〈0.05)。④血清NO浓度AG组高于NC组(P〈0.05),NC组高于DM组(P〈0.05)。结论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通过NO途径介导糖尿病内皮功能损伤,糖基化终末产物抑制剂(AG)可改善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0.
何兰杰  陈凌  李国徽 《陕西医学杂志》2009,38(9):1111-1114,1124
目的:观察5-羟色胺2型受体(5-HT2R)在正常及糖尿病ED大鼠阴茎组织的表达及变化情况;观察糖尿病大鼠阴茎勃起功能的变化情况及阴茎海绵体病理损伤情况。方法:设立正常对照组(NC)及糖尿病组(DM)。在糖尿病造模后第4、8、12周进行APO诱导阴茎勃起试验,记录阴茎勃起次数及勃起阳性率。将12周DM组大鼠分为未发生ED组(NED)和ED组(DED)。取阴茎组织,免疫组化法测定5-HT2R的表达情况,光镜、透射电镜下观察大鼠阴茎组织病理改变。ELISA法测定血清5-HT含量。结果:1大鼠阴茎组织中5-HT2R的阳性染色分布在阴茎血管和海绵窦的内皮及平滑肌、神经纤维中。相对于血清5-HT浓度的增高,DM组大鼠阴茎5-HT2R表达较NC组明显下调(P<0.01);DED组5-HT2R表达下调较NED组更为显著(P<0.05)。2与NC组相比,DM组大鼠阴茎勃起功能明显下降。光镜、透射电镜下观察DED组大鼠阴茎海绵体存在明显病理损伤。结论:5-HT2R主要在阴茎血管和海绵窦的内皮及平滑肌、神经纤维中表达;5-HT及其2型受体在糖尿病性ED的发生中具有一定作用;糖尿病造成阴茎组织不可逆性病理损伤,严重影响大鼠阴茎勃起功能。  相似文献   

11.
白细胞介素-18、-6在糖尿病大鼠肾脏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检测白细胞介素(IL)-18、-6在糖尿病大鼠肾脏的表达,探讨其在糖尿病肾脏病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4周(NC1组)及8周(NC2组),糖尿病4周(DM1组)及8周(DM2组),每组10只。DM组按60 mg/kg一次性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检测各组大鼠体重(BW)、肾重、尿量(UV)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肾组织IL-18、IL-6的表达,利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DM组大鼠的肾重指数(KWI)、UV、UAER较NC组大鼠显著增高(P<0.01),DM2组较DM1组增高明显(P<0.05)。IL-18、IL-6在NC组大鼠肾组织中仅有少量表达,DM1组表达较NC组明显增多(P<0.01),DM2组表达增高更为显著(P<0.01)。肾脏局部IL-18、IL-6与UAER呈显著正相关(r=0.471,P<0.01,r=0.513,P<0.01)。结论:炎性反应在糖尿病肾脏局部损害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血清白介素-18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白介素-18(IL-18)与2型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性。方法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98例2型糖尿病患者(DM组)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NA组,34例)、微量白蛋白尿组(MA组,33例)和临床蛋白尿组(CP组,31例),并设正常对照组(NC组)25例,同时检测各组血清IL-1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白蛋白和血脂、血压等指标,并记录糖尿病病程和计算BMI。结果(1)DM组血清IL-18中位数水平较NC组显著增高(P〈0.01);DM组血清IL-18水平与糖尿病病程、HbA1C、hs-CRP、UAER呈正相关(均P〈0.01),而NC组血清IL-18水平与HbA1C、hs-CRP、UAER无相关(均P〉0.05);hs-CRP、糖尿病病程、HbA1C、收缩压、IL-18与UAER呈正相关(均P〈0.01)。(2)MA和CP组的血清IL-18水平均较NA组显著升高(均P〈0.01),而CP组水平则较MA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血清IL-18水平在2型DM患者中显著升高,且与HhA1C水平相关;同时血清IL-18水平的变化可能与2型DN早期阶段的病情进展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Irisin在运动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肾功能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随机数表法从40只4~6周龄的雄性SD大鼠中,选取8只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剩余大鼠用于构建2型糖尿病疾病模型。将造模成功后的大鼠再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糖尿病模型组(DM组)、糖尿病运动组(DE组)、糖尿病Irisin组(DI组),8只/组。DE组进行8周的跑台运动干预,DI组进行8周的外源性Irisin注射干预。干预结束后取材,试剂盒检测相关生化指标;HE、Masson、PAS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学形态;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肾脏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NC组相比,DM组大鼠空腹胰岛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肌酐、尿素氮含量升高(P<0.05),血清Irisin含量降低(P<0.05);与DM组相比,DE组与DI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肌酐、尿素氮含量均下降(P<0.05),血清Irisin含量增加(P<0.05)。与NC组相比,DM组大鼠肾脏结构紊乱,胶原纤维沉积严重;而DE组与DI组肾脏结构较DM组大鼠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胶原纤维沉积减少。与NC...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苯扎贝特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研究其在改善胰岛素抵抗方面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65只雄性SD大鼠按处理方法的不同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n=15)和模型组(HF组,n=50)。HF组予高糖高脂饲料喂养8周后,按30mg·kg-1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造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1周后将30只建模成功的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糖尿病组(DM组,n=15)和苯扎贝特干预组(DMB组,n=15)。DMB组予苯扎贝特灌胃12周,NC组和DM组灌服相应容量的蒸馏水,药物干预前后对3组大鼠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PG)、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脂联素、TNF-α进行检测,同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干预前:DM组、DMB组较NC组大鼠TG、TC、FPG、HOMA-IR、TNF-α显著升高,FINS、脂联素显著下降(P<0.05或P<0.01)。干预后:DMB组大鼠较干预前TG、TC、FPG、HOMA-IR、TNF-α显著下降,FINS、脂联素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DM组相比,TG、TC、FPG、HOMA-IR、TNF-α显著下降,FINS、脂联素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 苯扎贝特具有上调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脂联素,降低血清TNF-α水平,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王斌峰  崔海峰  苗旭漫 《吉林医学》2007,28(15):1655-1657
目的:探讨骨折延迟愈合患者外周血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水平的变化与其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73例骨折患者应用ELISA方法对其骨折后l、2、4、8、12、24、36、48、60周进行外周血的BMP-2检测,检测结果按照骨折延期愈合与正常愈合,延期愈合组中又按照骨折部位、对常规治疗的反应效果进一步分组,统计这些组别外周血中BMP-2的不同表达水平。结果:骨延迟愈合患者外周血BMP-2在创伤后第一周内迅速升高,第2周内迅速回落,而后维持在比正常人群还低的水平;骨正常愈合患者中第1~2周缓慢升高,至第8周才开始回落。将骨延迟愈合患者细分化后发现四肢骨近端部位外周血BMP-2表达规律接近于总骨延迟愈合患者外周血BMP-2随时间表达规律。而四肢骨远端包括掌指骨外周血BMP-2在骨折后一直未见增高。常规治疗48周后临床愈合的患者其外周血BMP-2时间表达规律与正常对照组相似,而有效和无效组外周血BMP-2时间表达规律则与总骨延迟愈合患者外周血BMP-2时间表达规律。结论:骨折后外周血中BMP-2表达水平与骨折愈合情况及骨折部位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OPG、RANKL、PDGFs、BMP-2、BMP-7、tGF-β1、bFGF水平与骨折愈合的关系.方法:临床纳入2017年1月-2019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骨折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健康体检人群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所有研究对象血清OPG、RANKL、PDGFs、BMP-2、BMP-7、tGF-β1、bFGF水平,分析骨折患者血清OPG、RANKL、PDGFs、BMP-2、BMP-7、tGF-β1、bFGF水平与骨折愈合情况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骨折后OPG水平急速上升,在患者骨折1周后达到最高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RANKL水平在骨折后3天达到最高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骨折愈合期,观察组患者PDGFs水平高于对照组(P<0. 05);骨折后3天,观察组患者BMP-2、BMP-7水平急剧增高,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5),至第7-14天水平逐渐下降,与对照组无差异性(P>0. 05);骨折愈合前期2组患者tGF-β1水平无差异(P>0. 05),骨折愈合中后期,观察组患者tGF-β1水平逐渐递增,尤其后期,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骨折愈合期观察组患者bFGF水平增高,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骨折愈合期内,血清OPG、RANKL、PDGFs、BMP-2、BMP-7、tGF-β1、bFGF等多种细胞生长因子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不同时期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及它们在糖尿病肾病(DN)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分别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和ELISA法测定98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s-CRP和IL-6水平,并根据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将其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DM1)、微量白蛋白尿组(DM2)和大量白蛋白尿组(DM3),且与40例正常人对照(NC)。尿24小时微量白蛋白(UAER)用放免法测定。结果:98例2型DM患者的hs-CRP和IL-6浓度比40例正常对照显著增加[(13.05±7.84)mg/Lvs(1.05±0.38)mg/L,P<0.05],[(17.65±7.93)ng/Lvs(6.02±2.45)ng/L,P<0.05]。且2型DM的DM1组、DM2组和DM3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相比,依次显著增高(P<0.05和0.01),IL-6浓度也依次增高,分别为(P<0.05和0.01)。hs-CRP与IL-6呈高度正相关(r=0.753,P<0.01),也与UAER呈高度正相关(r=0.782,P<0.01)。结论:hs-CRP和IL-6浓度在2型DM患者中显著增加,且在并发DN的2型DM患者增加更显著,血清hs-CRP和IL-6浓度增高可能是糖尿病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使用基因枪进行含有BMP-2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局部基因转移以治疗新鲜骨缺损。方法选健康3月龄新西兰大白兔72只,建立新鲜兔桡骨中段骨缺损模型,按缺损长度分组:(1)1.5cm组;(2)2.0cm组;(3)2.5cm组,各24只。各组按干预又分为BMP-2基因转染组(治疗组)和自然愈合组(对照组),各12只。新鲜骨缺损于截骨后立即使用基因枪进行BMP-2基因局部转染,对照组截骨后自然愈合。于转染后1、3、4、9w拍摄X线片,1、3、4w取骨折间组织行BMP-2的Western blot检测,于1、4和9w时取大体标本肉眼观察,评价愈合情况。结果 (1)大体标本观察,治疗组骨痂形成数量普遍多于对照组。(2)治疗组与对照组转染后1、3、4、9w的Lane-Sandhu X线评分,1w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4、9w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BMP-2浓度定量,除1.5cm组1w时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时间点治疗组与对照组BMP-2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基因枪介导BMP-2基因局部转移治疗新鲜骨缺损效果明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骨折前、后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变化,了解TGF-β1在糖尿病大鼠骨折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破坏胰岛细胞,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同时随机分为各实验组。实验组、对照组大鼠折断右胫排骨,然后复位外固定。骨折后拍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操作完毕分笼饲养。测不同时间两组大鼠血清TGF-β1含量。结果骨折后1、2、4周,测定实验组、对照组TGF-β1含量,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X线片上实验组骨痴延迟对照组。结论 TGF-β1在整个糖尿病大鼠骨折愈合过程中具有重要调节作用,动态观察TGF-β1含量,对判断糖尿病骨折愈合进展、骨折延迟愈合、骨不连研究提供实验数据,有利于从分子水平了解骨折愈合的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MMP-2和IV-C在糖尿病大鼠肾脏中的表达及其与糖尿病肾脏病变的关系。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C组)和糖尿病模型组(DM组),用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于第4周、第8周分批处死大鼠,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分别检测肾组织中MMP-2及IV-C的表达,同时检测蛋白尿及肾功能等。结果:DM组与NC组比较,MMP-2的表达显著减少(第4周P<0.05,第8周P<0.01),IV-C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同时,MMP-2及IV-C表达的改变分别与UAER升高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肾组织中的MMP-2及IV-C的表达改变与糖尿病肾脏病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