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漆洁 《广西医学》2009,31(4):499-501
目的评价直立倾斜试验(HUT)对不明原因晕厥(UPS)患者的诊断价值,了解不同类型阳性患者晕厥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不明原因晕厥患者46例,比较其HUT阳性与阴性患者的特点,观察血压、心率变化,调查阳性患者反应类型及不同类型阳性反应患者HUT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1)基础倾斜试验(BHUT)阳性6例(13.0%),硝酸甘油激发倾斜试验(NHUT)阳性21例(45.7%),总阳性率58.7%。(2)27例HUT阳性者血流动力学反应类型:血管抑制型14例(51.9%),心脏抑制型3例(11.1%),混合型10例(37.0%)。(3)HUT阳性者心律失常事件发生率较阴性者高,常见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交界性心律和逸搏。结论HUT对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有较高的诊断价值,NHUT能显著提高HUT的阳性率,自主神经功能改变可能是血管迷走性晕厥产生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不明原因心悸与直立倾斜试验(head-up tilt test,HUTT)的关系。方法:选择2008年9月至 2017年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童心血管专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不明原因心悸患儿142例,年龄3~18(10.12±2.88) 岁,其中男63例,女79例。经询问详细病史、体格检查、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胸部X线片、超声心动图、 心肌酶、甲状腺功能等检查排除心脏疾病、系统性疾病及药物影响等。所有患儿行HUTT检查。结果:142例心 悸患儿中HUTT阳性79例(55.6%),阴性63例(44.4%)。HUTT阳性组年龄为5~16(10.72±2.59)岁,高于HUTT阴性组的 3~18(9.37±3.07)岁(t=2.843,P<0.05)。HUTT阳性组男女人数之比为33:46,HUTT阴性组男女人数之比为30:33,两组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85,P>0.05)。HUTT阳性患儿中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38例(48.1%),血管迷走性晕厥血 管抑制型36例(45.6%),血管迷走性晕厥混合型5例(6.3%),未见血管迷走性晕厥心脏抑制型、直立性低血压、直立性 高血压等类型。结论:临床上不明原因心悸儿童,超过半数是由自主神经功能失衡引起,及时进行HUTT能为明确病 因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罗春阳  晏勇  蔡敏 《重庆医学》2012,41(27):2799-2800,2803
目的探讨直立倾斜试验(HUT)对不明原因晕厥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5例不明原因晕厥的患者(观察组)及20例健康人(对照组)进行HUT,并对其阳性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45例患者中42例表现为阳性,阳性率为93.3%,对照组仅1例表现为阳性,阳性率为5.0%。结论 HUT对血管迷走性晕厥(VVS)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以对临床不明原因的晕厥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分析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患者无症状期间的心率变异(HRV),研究心率变异(HRV)对血管迷走性晕厥(VV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本院诊断为不明原因晕厥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行直立倾斜试验(HUTT)检查,将研究对象分为阳性组32例(VVS组)、阴性组28例(非VVS组),两组于无任何不适症状期间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两组24 h HRV时域及频域指标值后比较,阳性组的患者24 h HRV中SDNN(117.19±25.20)ms、SDNNi(50.88±12.90)ms、PNN50(5.84±5.30)ms、r MSSD(33.59±13.00)ms、TP(1769.05±831.40)Hz、VLF(1591.10±734.30)Hz、LF(513.17±262.80)Hz、HF(309.51±226.80)Hz明显低于阴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HRV对VVS的诊断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直立倾斜试验对血管迷走性晕厥的临床诊断与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直立倾斜试验对77例不明原因的晕厥患者先进行基础倾斜试验,阴性者再进行两个阶段的异丙肾上腺素激发试验。结果77例晕厥患者中60例阳性,17例阴性,阳性率占77.9%。结论倾斜试验设备简单,易于操作,是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比较有效的诊断方法,对不同类型的血管迷走性晕厥确定治疗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直立倾斜试验(HUTT)对儿童不明原因晕厥的诊断价值.方法 晕厥组为2002年1月至2008年4月在北京、湖南、湖北、上海四地晕厥门诊就诊或住院的379例不明原因晕厥患儿,其中男171例,女208例;年龄3~18岁,平均(12±3)岁.所有患儿通过常规检查仍不能明确患儿晕厥的原因时,进行基础直立倾斜试验(BHUTT)或舌下含化硝酸甘油激发的倾斜试验(SNHUTT)检查.对照组为10名身体健康、无晕厥及晕厥先兆病史的正常儿童,其中男5名,女5名;年龄9~15岁,平均(11.4±2.1)岁,其心血管、神经系统、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X线胸片检查均正常;所有正常儿童均进行BHUTT或SNHUTT.结果 在379例患儿中,286例患儿为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75.5%).晕厥患儿中67例为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17.7%);157例为血管迷走性晕厥血管抑制型(41.4%);14例为血管迷走性晕厥心脏抑制型(3.7%);47例为血管迷走性晕厥混合型(12.4%);1例患儿为直立性低血压(0.3%);93例患儿仍为不明原因晕厥(24.5%).在晕厥组和对照组中,BHUTr的诊断阳性率分别为55.9%和0,SNHUTT的诊断阳性率分别为75.5%和20.0%.BHUTT阳性患者在BHUTT过程中出现阳性反应的时间平均为(16±12)min,阳性反应出现时的体位均为倾斜60°体位;SNHUTT阳性患儿在SNHUTT过程中出现阳性反应的时间平均为(6±4)min,阳性反应出现时的体位均为倾斜60°体位并舌下含化硝酸甘油.结论 应用HUTT可较好地、客观地对儿童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进行诊断,SNHUTT具有较高的诊断阳性率,明显提高了BHUTT的诊断阳性率,且阳性反应时间明显低于BHUTT.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解直立倾斜实验对不明原因晕厥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8例不明原因晕厥患者及20例无晕厥史的正常人进行直立倾斜试验.结果58例患者诱发试验结果为阳性42例,其中基础试验阳性为9例,占15.5%,倾斜加异丙肾上腺素试验阳性33例,占56.9%,总阳性率为71.4%.20例对照组1例阳性,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阳性42例中,心脏抑制型4例,血管抑制型8例,混合型30例.结论①直立倾斜试验对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有重要价值;②血管迷走性晕厥以混合型多见(71.4%),加用异丙肾上腺素可明显提高试验的阳性率;③直立倾斜试验简单、安全、无创,可作为不明原因晕厥的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8.
1986年Kenny等提出直立倾斜试验(HUTT)能有效诊断自主神经功能异常性疾病以来,已广泛用于临床诊断不明原因晕厥(UPS),了解与自主神经功能衰竭相关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评估人体生理状况,作为客观依据制定疾病治疗方案,成为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VVS)的准金标准.尽管HUTT临床应用已20多年,但主要在成人开展,随着儿童领域开展HUTT逐渐增多,儿科医师对其认识也在不断加深.尽管如此,目前仍有些医务人员对其存在疑惑,担心HUTT发生意外或风险而使该检查的开展受到一定限制[1].本文就目前临床上儿童开展HUTT存在的一些疑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直立倾斜试验(HUTT)对血管迷走性晕厥(VV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4年6月在本院神经内科、心内科门诊就诊或者住院的不明原因晕厥的患者119例。所有的患者均先进行基础直立倾斜试验(BHUT),如果为阴性,则再进行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直立倾斜试验(SNHUT)。结果:(1)BHUT 119例,阳性6例,阳性率5.0%;SNHUT 113例,阳性57例,阳性率50.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HUT和SNHUT阳性率52.9%。(2)发生阳性反应的时间:BHUT为(22.79±12.52)min,SNHUT为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6.03±4.3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阳性反应类型:血管抑制型77.8%(49/63);心脏抑制型14.3%(9/63);混合型7.9%(5/63)。(4)阴性反应类型:正常反应87.5%(49/56);直立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1.8%(1/56);自主神经功能障碍7.1%(4/56);直立性低血压3.6%(2/56)。(5)不良反应:仅有2例患者出现头痛头胀不适,但均能完成SNHUT,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HUTT对VVS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SNHUT能提高VVS诊断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
林振起  程祖亨 《新疆医学》1998,28(4):211-213
本文研究倾斜试验对不明原因晕厥患者的诊断价值。对经临床确诊为不明原因晕厥40例病人及22例无晕厥史的健康人进行倾斜试验研究。结果:40例不明原因晕厥病人中30例倾斜试验阳性(75%),正常对照组5例倾斜试验阳性(22.7%)。15的倾斜试验阳性病人服用倍他乐克25mg,每日2次,2周重复倾斜试验,13例转为试验阴性(87%)。本研究倾斜试验的敏感性为75%,特异性77%,诊断价值为76%。结论:倾斜试验是一种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有效和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不明原因晕厥儿童血流动力学反应类型与临床表型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Zhang QY  Du JB  Li WZ  Chen JJ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28):1962-1965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晕厥儿童在直立倾斜试验中不同血流动力学类型及其分布,研究不同血流动力学类型与其临床表型之间的关联。方法对100例不明原因晕厥儿童均进行直立倾斜试验(HUT)或舌下含化硝酸甘油激发直立倾斜试验,并根据其在实验中不同的血流动力学反应分为血管迷走性反应型、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反应型、体位性低血压反应型及正常血流动力学反应型4种类型,研究其分布及比较其临床特征。结果100例不明原因晕厥患儿HUT中,50例(50%)出现经典的血管迷走性反应型,33例出现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反应型(33%),15例出现正常反应型(15%),2例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反应型(2%)。其中在50例血管迷走性反应型中,31例为血管抑制型(31%),12例为混合型(12%),7例为心脏抑制型(7%)。血管迷走性反应型及体位性心动过速反应型的患儿平均年龄大于正常血流动力学反应型的患儿(12±2vs10±3,P<0·01;12±2vs10±3,P<0·01);各种血流动力学类型之间男女性别比没有显著性差异;各种血流动力学类型之间病程的比较亦没有显著性差异;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反应型患儿的晕厥次数显著少于血管迷走性反应型及正常反应型患儿(1±1vs3±3,P<0·01,1±1vs3±2,P<0·01);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反应型基础心率显著快于血管迷走性反应型及正常反应型患儿(81±7vs71±9,P<0·01,81±7vs74±7,P<0·01);基础血压在各种血流动力学类型之间比较都没有显著性差异。发病年龄、性别、病程长短、晕厥次数、基础心率及基础收缩压和舒张压,在血管迷走性反应各亚型之间相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不明原因晕厥儿童在直立倾斜试验中可表现出不同的血流动力学反应类型,不同的血流动力学类型之间与其临床表型有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倾斜试验在血管迷走性晕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3例疑诊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患者进行倾斜试验,并与健康受试者12例作对照观察。结果:健康对照组12例均为阴性,病例组53例中23例阳性,阳性率为43%。其中基础试验阳性率占阳性病例的13%,药物倾斜试验阳性率占阳性病例的87%。结论:倾斜试验是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解直立倾斜实验对不明原因晕厥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8例不明原因晕厥患者及20例无晕厥史的正常人进行直立倾斜试验。结果:58例患者诱发试验结果为阳性42例,其中基础试验阳性为9例,占15.5%,倾斜加异丙肾上腺素试验阳性33例,占56.9%,总阳性率为71.4%。20例对照组1例阳性,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阳性42例中,心脏抑制型4例,血管抑制型8例,混合型30例。结论:(1)直立倾斜试验对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有重要价值;(2)血管迷走性晕厥以混合型多见(71.4%),加用异丙肾上腺素可明显提高试验的阳性率;(3)直立倾斜试验简单,安全,无创,可作为不明原因晕厥的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直立倾斜试验(TTT)对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的临床诊断与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直立倾斜试验对24例不明原因的晕厥患者作为实验组,先进行基础倾斜试验,阴性者再进行两个阶段的异丙肾上腺素激发试验,18例无晕厥病史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实验方法与前者相一致.结果 实验组中19 例阳性,5 例阴性,阳性率占79.2%,对照组1例阳性,其余阴性,实验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倾斜试验设备简单,易于操作,是对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较好的诊断方法,对不同类型的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确定治疗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探讨多阶段倾斜试验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意义。方法采用MITTT对11例不明原因晕厥患者进行测试,观察其晕厥的的发生,心率及血压的变化。结果11例患者中,阳性9例,可疑阳性2例,阳性率90.9%,结论凡遇不明原因晕厥患者,经除外其他原因晕厥后,临床考虑VS者,可作MITTT进一步明确诊断,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直立倾斜试验(HUT)对咳嗽性晕厥(CS)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6年5月该院门诊或住院CS患者47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有晕厥史的拟诊为血管迷走性晕厥(SVVS)的患者79例为对照组.两组均行HUT,观察HUT中咳嗽反应,咳嗽引发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变化,HUT阳性结果及血流动力学类型.结果 观察组患者咳嗽诱发晕厥4例(8.51%),晕厥先兆26例(55.32%),无症状17例(36.17%),对照组79例(100.00%)均无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咳嗽反应总阳性率为63.83%,特异性为100.00%.各组患者收缩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症状者舒张压与观察组晕厥者、观察组晕厥先兆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无症状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HUT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血流动力学类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UT中剧烈咳嗽可引起CS患者血压下降,诱发晕厥或晕厥先兆,能提高CS患者诊断的敏感性,对怀疑诊断为CS的患者,尤其是病史不清的CS患者的诊断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诊晕厥直立倾斜试验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不明原因晕厥患者104例,对所有患者直立倾斜试验的阴性和阳性临床特征进行对比,对直立倾斜试验阳性患者的临床类型和年龄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心脏抑制型患者的年龄之间统计学没有显著性差异,血管抑制型患者的年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混合型患者的年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直立倾斜试验反应类型和患者性别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直立倾斜试验阴性患者和阳性患者之间的心率和心电图变化情况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之间的DBP和SBP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不明原因晕厥通常是由血管迷走性晕厥引起的,直立倾斜试验是目前公认的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诊断标准。患有心脏抑制型和混合型超过50岁患者的晕厥危险性较高,主要和窦房结功能不良、潜在传导功能异常或者是传导系统异常、心血管疾病等有一定关联。心电图的变化能够对直立倾斜试验阳性结果进行预测,所以采取直立倾斜试验对不明原因昏厥患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临床的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倾斜试验加硝酸甘油(NTTT)舌下含化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安全性、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28例不明原因晕厥患者进行倾斜试验并以26例正常人作对照组.结果 实验组基础倾斜试验(BTTT)阳性6例(21.43%),对照组基础倾斜试验1例阳性(3.85%),舌下含服0.5 mg硝酸甘油后实验组有9例阳性(60%),对照组阳性2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两种试验阳性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NTTT敏感性为60%,特异性为92.3%.结论 倾斜试验采用70°角,持续45 min,含服0.5 mg硝酸甘油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安全性、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直立倾斜试验对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8例不明原因晕厥患者及40例无晕厥病史健康对照者进行直立倾斜试验,先进行基础倾斜试验,倾斜70°、持续30 min,阴性者再进行药物激发试验,分别为异丙肾上腺素倾斜试验和硝酸甘油倾斜试验。结果:68例晕厥患者中,倾斜试验总阳性者46例(阳性率67.6%),40例对照组中阳性者5例(阳性率12.5%),晕厥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晕厥组药物激发试验中,硝酸甘油组阳性率高于异丙肾上腺素组(78.6%与44.8%,P〈0.01)。结论:直立倾斜试验是常规诊断不明原因晕厥的有效方法;硝酸甘油直立倾斜试验有较高的阳性率,操作方便,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直立倾斜试验 (TTT)对血管迷走性晕厥 (VS)患者的诊断价值及短期药物疗效。方法 :采用自制手动式倾斜试验台对不明原因晕厥患者 193例进行多阶段异丙肾—直立倾斜试验 ,试验阳性者分别服用阿替洛尔、美托洛尔及氨茶碱等药物 ,一周后对部分患者重复TTT。结果 :诱发出晕厥者 12 7例 ,心电图主要改变为交界性逸博心律。服药一周后复查TTT ,阿替洛尔 9/ 11例、美托洛尔 11/ 14例阴转 ,氨茶碱 0 / 5例阴转。结论 :TTT既是诊断VS简便、有效的措施 ,也是判断药物疗效的可靠方法。阿替洛尔、美托洛尔是治疗VS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