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金元明清医家辨治燥证的学术思想。[方法]通过学习古代医著,分析医家对燥证病因病机、理法方药的阐述,总结医家辨治燥证的特点。[结果]刘完素总结燥的病理为血枯、津亏,症候为内在脏腑组织干燥及外在皮肤干燥的紧敛燥涩之象,列治燥十一方;喻嘉言提出了秋燥病名,总结出"燥病必渴"的临床特点,提出治疗燥证多从肝肺入手,并自制清燥救肺汤用治温燥伤肺;费伯雄提出温燥和凉燥之分,并以五脏分证论治秋燥,强调"和法缓治";叶天士指出燥证有内伤、外感之分,以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为核心,提出上燥治气、下燥治血,并制定了具体的治疗方法;吴鞠通将秋燥按上、中、下三焦辨治,指出秋燥可沿三焦次第相传,并创立杏苏散、桑杏汤、沙参麦冬汤。[结论]金元明清医家在辨治燥证的理法方药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发挥和创新,对后世医家研究和诊治燥证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谈秋燥挟湿咳嗽的证治王彦晖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中医部申秀云内经教研室关键词秋燥,咳嗽湿为长夏主气,湿邪致病缠绵难愈,病程一般较长。燥为秋令主气,夏秋两季相邻,临床上每有湿病缠绵未愈而复感秋令燥邪者,即成外感燥邪,内蕴湿邪之证。此病证治,若医理不明,认...  相似文献   

3.
从秋伤于燥、燥先伤上焦华盖、气血津液脏腑定位、燥病必渴、辨治燥证多从肝肺二脏入手等五个方面对喻嘉言辨治燥证的特点进行梳理,并探索其论治规律,感悟其论燥的独特之处与贡献,以期对现今燥证的预防和治疗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4.
<正> 吴氏《温病条辨》,于上焦篇秋燥门之末,附上《补秋燥胜气论》,自言“详言正化、对化、胜气、复气”,并引沈目南先生《医征温热病论》,将秋燥分为凉燥、热燥。谓燥即“次寒”,“秋燥之气,轻则为燥,重则为寒,化气为湿,复气为火”,  相似文献   

5.
正中医认为,秋季是人体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秋季燥气当令,为秋季的主气,称为"秋燥"。由于燥邪伤人,容易耗人津液,必现一派"燥象":常见口干、唇干、鼻干、咽干、舌干少津、大便干结、皮肤干燥甚至皲裂等症。如何避免因秋燥而伤肺,减少感染,使人们尤其是老年人可以安然过冬呢,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长征医院)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科主任医师韩旭建议:秋季防燥治燥养肺最为关键。  相似文献   

6.
清后,鞠通之学,影响日大,信奉者很多。其著《温病条辨》,近被人推为不可多得的“传世之书”,《吴鞠通医案》也颇受人重视。但此两书的论燥治燥,很值得商榷,现略作述评,以供参考。一、寒燥两气,混为一谈,名曰治燥,实是治寒。鞠通认为:“秋燥之气,轻则为燥,重则为寒”,“燥气寒化,乃燥气之正。”  相似文献   

7.
庄志薪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8):108-108
<正>杏苏散乃治疗咳嗽常用名方,在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中[1],吴氏为凉燥所设。吴鞠通《温病条辩·补秋燥胜气论》云:"燥伤本脏,头微痛,恶寒,咳嗽稀痰,鼻塞,嗌塞,脉弦,无汗,杏苏散主之"[1]。《方剂学》列为治燥剂[2]。笔者在临床上运用不独秋季,凡四  相似文献   

8.
干咳证治     
秋燥咳呛,以及阴虚痨嗽,每见干咳无痰、喉痒、胸痛、咽干、失音等症,二者证治的区别点是:秋燥咳呛,外因是秋凉束肺,内因是肺虚伏热,感邪之后,易从燥化,见症多咽干唇燥、喉痒、鼻干、舌质红而苔薄白、脉细带浮,治拟辛凉透泄,余常用桑菊饮加沙参、麦冬、白前、牛蒡、蝉衣、梨皮、枇杷叶等;如有恶寒发热者,加荆芥、豆豉、前胡,甚者用麻杏石甘汤加减。阴虚痨嗽而致干咳,每伴潮热盗汗、颧红舌燥、手足心热、舌光红、脉细数等一系列阴虚证候,如结合病史不难分辨,治宜养阴清肺、润燥宁  相似文献   

9.
秋天到了,一些人总有唇干口渴,频频喝水也无济于事,甚至有嘴唇干裂的现象,这就是中医说的“秋燥证”。秋燥有温燥、凉燥之别。温燥的主要症状是咳嗽无痰、咽干鼻燥、口渴头痛、无汗发热等;凉燥的症候是咳嗽痰稀、咽干唇燥、鼻塞不通、无汗、恶寒、头痛,以及比较轻微的发热。 患秋燥的病人,除及时服药治疗外,还可配合食疗。温燥型咳嗽可用生梨1  相似文献   

10.
清燥救肺汤出自《医门法律.秋燥论》,由清代医家喻家言所创。用治“诸气喷郁”及“诸痿喘呕”之证。由石膏、桑叶、麦冬、火麻仁、阿胶、枇杷叶、杏仁、人参、甘草组成。具有清热润肺、滋阴功效。主要用于温燥伤肺,症见头痛身热、干咳无痰、气逆而喘、咽喉干燥、鼻燥、胸满胁痛  相似文献   

11.
喻昌的秋燥论,完整地论述了秋燥致病,并确立治疗大法及创制治燥专方.喻昌区分凉燥和温燥,强调燥气终属于热,重点叙述温燥之气."大热之后,继以凉生,凉生而热解,渐至大凉而燥气乃行".喻氏这一论点,对后世温病学派的形成和发展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12.
秋燥与秋湿是 2个不同的概念。《内经》云“秋伤于湿” ,有人认为是错简误字。或释为长夏之延续。明末医家喻嘉言创秋燥论 ,是以秋燥之说盛行。笔者认为秋燥与秋湿因时、因地、因人在临床上同时并行。因时者 ,因时令气燥 ,干旱少雨 ,特别是反秋燥气偏重 ,则秋为燥气所主 ,天干气燥 ,地干水少 ,则秋多燥病 ,多发热不退 ,干咳少痰 ,唇舌皮肤干燥 ,咽痛声嘶。若因秋雨绵绵 ,天阴气湿 ,顺秋凉气早袭 ,地湿雾浓 ,则秋多湿病 ,多泄泻、痢疾、呕吐之病。因地者 ,因地处平原城廓 ,秃山荒丘之地 ,则燥热气盛 ,则秋多燥病 ,多鼻干咽燥、发热少汗、干渴…  相似文献   

13.
喻嘉言是明末清初的名医,其一生临证经验丰富,著作颇多。尤其是创立了"秋燥论"学说,是对外感六淫致病的重要发展。其对其他内科常见疾病亦有很多创新立说的见解,如对消渴病疾病的认识上就提出了不同于以往医家的辨证思想。文章就其证治消渴病的学术思想进行了简单探讨,认为其发展了对消渴病的认识和诊疗,丰富了治疗消渴病的方法和药物。在病因病位上认为消渴病源于气虚,起于胃腑;病机病证上提出了传变新解,思路独特;在治则治法上缓急有度,知常达变等,为后世医家证治消渴病提供了丰富的思路和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4.
“内燥”一词为清代医家提出,并认为其病机主要是脏腑阴液不足,内燥的治法遵循《素问·至真要大论》“燥者濡之”的原则,多以滋阴养血为主,但是临床上往往见到滋阴润燥之法难以取效的情况,笔者在治疗内燥证时发现,此类患者或因过用寒凉滋腻之品,或贪凉饮冷无度,以至于脾肾阳气耗损,或因素体阳虚,以至于阳虚不能蒸化津液,导致津液不得布散,每多上燥下寒或者上热下寒之证,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记载的“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苦下之”治疗原则,运用温阳降火之剂治疗内燥,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因此对燥证治疗源流及温阳法治疗内燥证的理论依据进行了阐述,并通过临床实例,对温阳法治疗内燥证加以具体的说明。  相似文献   

15.
通过梳理天冬功效应用的历史沿革及发展脉络,认为汉唐时期医家重视天冬补益之能,将其广泛用于美容、保健方面;宋金元时期,天冬常作为止咳药物,普遍用治肺疾咳喘等证;明清医家将天冬作为滋阴润燥之要药,用治消渴、燥证。另外,本草古籍有少许天冬消"癥瘕积聚"、治"暴风湿偏痹"的论述。  相似文献   

16.
妇人脏燥证,其证名源于东汉张机《伤寒杂病论》,后人宋·林亿等诠次,明·赵开美校刻的《金匾要略方论》中《如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云:"妇人股燥,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场主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定义,为"因情志不舒,郁火内扰,或天癸将绝之时,阴血亏虚,阴阳失调,气机紊乱,心神不宁所致。以神情抑郁,烦躁不定,悲伤欲哭等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疾病"。本病好发于女性,临床多以精神失常,无故悲伤欲哭,频作欠伸,神疲乏力等证为表现,或兼心烦心悸、失眠、易怒、…  相似文献   

17.
费伯雄治疗燥证经验探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伯雄对于燥证具有独特的见解和治疗经验。他在《医醇媵义》中,根据致燥的病因、易发部位、以及对温燥、凉燥、内燥等不同性质的认识,将燥证分为肺燥、心燥、肝燥、肾燥等多个证候,自制多首治燥验方。其立法严谨,颇切临床,润燥而护卫正气,体现费氏“和法缓治”的学术思想。由于其言简意赅,不易被读者所领会,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阐述,提其要领。  相似文献   

18.
清初名医喻嘉言的《医门法律》记载了丰富的论治咳嗽病证理论思想。表现在病因病机、脏腑辨证、创秋燥论与甘寒立法等角度,反应了喻嘉言完善的治咳理论与学术思想体系,对于临床诊治咳嗽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9.
《温热论》云“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直须凉血散血” ,此为温病营血分证辨治之大法 ,对温热性质温病血分证、湿热性质温病邪已化燥深入营血辨治 ,皆可遵之。然湿温湿未化燥 ,邪陷营血 ,临床亦为常见 ,其治则非上述治法所能完全适用。本文根据温病学家有关论述 ,结合自己临床实践体会 ,谈谈湿温邪陷营血之辨治。1 病因病机湿温湿已化燥或未化燥 ,其邪均可内陷营血 ,此于古医籍及临床实践中皆可得到证明。如薛生白《湿热病篇·5条》之“湿热证 ,壮热口渴 ,舌黄或焦红 ,发痉 ,神昏谵语或笑 ,邪灼心包 ,营血已耗” ,此为湿热化燥 ,内…  相似文献   

20.
对《时病论》外感时病的治法进行归纳,概括为治温倡寒湿统一、治泻重类证鉴别、治湿分表里而治、治嗽分痰燥而治、治寒分浅深三经之别、杂病重视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