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丙泊酚麻醉对肝硬化大鼠苏醒时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瑞  陈学新  王洁 《宁夏医学杂志》2011,33(10):931-933
目的通过制备大鼠肝硬化模型,观察肝硬化大鼠对丙泊酚麻醉后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体重180-220 g,鼠龄10-12周,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n=10只)和肝硬化组(M组,n=50只)。M组采用四因素法制备大鼠肝硬化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尾静脉注射丙泊酚12.368 mg/kg(2ED50),记录两组大鼠的麻醉作用时间,分别以翻正反射消失和翻正反射恢复作为判断丙泊酚麻醉起效和麻醉苏醒的标准。下腔静脉取血3 ml,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前白蛋白(PA)的浓度。结果与C组比较,M组大鼠翻正反射恢复时间明显延长(P〈0.05),与C组比较,M组大鼠的PA浓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肝硬化大鼠可使丙泊酚麻醉后的苏醒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氨对肝硬化大鼠丙泊酚麻醉后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20只,体重180~220g,鼠龄10~12周,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和肝硬化组(10只)。肝硬化组采用四因素法制备大鼠肝硬化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尾静脉注射丙泊酚12 mg.kg-1(2ED50),记录两组大鼠的麻醉作用时间,以大鼠前爪翻正反射消失和翻正反射恢复作为判断丙泊酚麻醉起效和麻醉苏醒的指标。下腔静脉取血2mL,检测血氨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肝硬化组大鼠翻正反射恢复明显延长(P<0.05),血氨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肝硬化大鼠丙泊酚麻醉后苏醒时间延长可能与血氨浓度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3.
丙泊酚对脊髓横断大鼠镇静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丙泊酚对脊髓横断大鼠镇静作用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3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脊髓横断组(n=10)、假手术组(n=10)和正常对照组(n=10).静脉泵注丙泊酚,比较三组之间大鼠眼睑反射消失时丙泊酚的用量及所需的时间.结果 脊髓横断组大鼠眼睑反射消失的丙泊酚用量(6.34±0.85)mg/kg明显少于假手术组(11.24±1.09)mg/kg和正常对照组(10.76±1.14)mg/kg(P<0.0001);脊髓横断组大鼠眼睑反射消失所需时间(200±41)s也明显少于假手术组(494±46)s和正常埘照组(465±51)s(P<0.01).结论 脊髓横断可显著降低大鼠丙泊酚的镇静用量,可明显缩短大鼠眼睑反射消失时间,脊髓横断的镇静作用其可能的机制是去传人理论.  相似文献   

4.
目的 采用序贯法测定大鼠口服(灌胃)HX0969w、磷丙泊酚钠(fospropofol disodium)和丙泊酚乳剂后产生镇静催眠效应的半数有效量(ED\50),并观察3种药物等效剂量(2ED\50)灌胃大鼠后的镇静催眠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序贯实验法确定各药物最小剂量和最大剂量后,根据ED\50计算公式计算3种药物的ED\50。选择30只健康SD成年大鼠,随机分为3组:HX0969w组(\n=10)、磷丙泊酚钠组(\n=10)和丙泊酚乳剂组(\n=10)。大鼠灌胃给药后立即观察大鼠的神经行为学表现,并记录镇静催眠起效时间和恢复时间。结果 HX0969w、磷丙泊酚钠和丙泊酚乳剂的ED\50分别为96.5 mg/kg、130.0 mg/kg和113.8 mg/kg。灌胃等效剂量(2ED\50)的HX0969w、磷丙泊酚钠和丙泊酚乳剂后,大鼠翻正反射消失的平均时间分别是:(10.0±2.9) min、(7.5±2.8) min 和 (16.0±5.9) min;恢复时间的平均值分别为(66.9±21.5) min、(131.9±32.7) min 和(198.9±110.0) min。结论 3种药物灌胃后均可产生镇静催眠作用且安全。两种丙泊酚前药(HX0969w和磷丙泊酚钠)灌胃后的镇静催眠起效时间均快于丙泊酚乳剂,且HX0969w翻正反射恢复最快。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对大鼠丙泊酚镇静作用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7只雌性SD大鼠,分别在蛛网膜下腔置管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布比卡因组)和对照组(生理盐水组)行交叉试验。大鼠蛛网膜下腔注射0.75%布比卡因20μl或生理盐水20μl,10分钟后静脉泵注丙泊酚,比较两组大鼠眼睑反射消失时丙泊酚的用量及所需的时间。结果布比卡因组使大鼠眼睑反射消失的丙泊酚用量(7.6±0.6mg/kg)明显少于生理盐水组(10.8±0.8mg/kg)(P<0.01);大鼠眼睑反射消失所需时间布比卡因组(324±52s)也明显少于生理盐水组(499±59s)(P<0.01)。结论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能减少大鼠丙泊酚的镇静用量并缩短眼睑反射消失的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给药方法在老年患者胃镜检查中的镇静作用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胃镜检查患者240例,单盲随机分为三组,每组80例。Ⅰ组先静注2%利多卡因2ml,接着静注丙泊酚1.6mg/kg,1~2min静注完毕,待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进镜;Ⅱ组静注2%利多卡因2ml,再静注依托咪酯0.2mg/kg,待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进镜;Ⅲ组先静注2%利多卡因2ml,再静注丙泊酚0.8mg/kg 依托咪酯0.16mg/kg,待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进镜。观察术中镇静程度及记忆缺失、苏醒时间、HR、SBP、DBP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aO2)的变化、术后恶心呕吐。结果Ⅰ组血压下降,注药前后有显著差异(P<0.05),Ⅱ组、Ⅲ组两组血压注药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患者镇静程度和苏醒时间是无显著性差异;Ⅱ组术后有明显恶心呕吐,Ⅰ组、Ⅲ组无恶心呕吐。结论Ⅲ组丙泊酚0.8mg/kg 依托咪酯0.16mg/kg辅助老年患者胃镜检查是安全、有效、舒适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序贯法测定SD大鼠腹腔注射苯巴比妥钠和丙泊酚的麻醉半数有效量(ED50),并确定两种药物的效价比。方法 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苯巴比妥钠组(n=18),丙泊酚组(n=18)。大鼠腹腔给药后立即观察大鼠的行为学表现,以大鼠前爪翻正发射消失作为麻醉终点的指标,前爪翻正反射恢复作为意识恢复的指标。用序贯增减法确定给药剂量,根据公式ED50=lg-1(ΣC/Σt)计算各组动物的ED50,在此基础上求出两药ED50的效价比。结果序贯法测定SD大鼠苯巴比妥钠的麻醉半数有效量ED50为122.415mg/kg;丙泊酚的麻醉半数有效量ED50为59.452mg/kg,两种药物ED50的效价比为0.486。结论序贯法测定药物的半数有效量简便、高效、可信。应用序贯法测定了正常大鼠通过腹腔注射苯巴比妥钠和丙泊酚的ED50,并得出苯巴比妥钠和丙泊酚的效价比是0.486。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门诊无痛人工流产的效果.方法选择门诊ASAI~Ⅱ级早期妊娠需人工流产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A组)和单纯丙泊酚组(B组),每组30例.A组瑞芬太尼1.0μg/kg持续静注60s,随后静注丙泊酚1.0mg/kg.B组单纯应用丙泊酚2.5mg/kg持续静注60s.观察MAP、HR、SpO2的变化,记录丙泊酚的总剂量、意识消失时间、意识恢复和定向力恢复时间、镇痛效果分级.结果A组和B组MAP、HR及SpO2均稍有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丙泊酚总用量明显低于B组(P<0.01),A组意识消失时间、意识恢复和定向力恢复时间与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镇痛效果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门诊实施无痛人工流产术,不仅减少了丙泊酚的总用药量,且不影响清醒质量,镇痛效果好,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常压高浓度氧对新生大鼠脑细胞凋亡&#65380;脑组织MBP(髓鞘碱性蛋白)表达和早期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65377;【方法】 166只7日龄SD大鼠,随机分空气对照组和80%高氧模型组, 新生鼠分别于开始吸氧后24 h&#65380;72 h被处死,TUNEL法观察不同高氧暴露时间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指数;高氧暴露72 h组在生后10 d&#65380;15 d,完成神经行为功能测试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脑组织MBP表达,空气组新生鼠处死日龄与高氧组相同&#65377;【结果】 高氧2 h组脑细胞凋亡指数较高氧0h组(空气对照组)增加(P < 0.01),随着吸氧时间的延长,细胞凋亡逐渐增多,以12 ~ 24 h 组细胞凋亡最明显,72 h下降,但仍较0 h组增加(P < 0.01)&#65377; 高氧72小时组d10&#65380;d15 MBP的表达较空气组低(137 ± 5 vs. 131 ± 6, 128±5 vs. 122 ± 5)(P < 0.05)&#65377;高氧暴露72 h组新生大鼠听觉惊愕&#65380;负趋地性&#65380;前肢抓握反射&#65380;空中翻正的发育在一定日龄较空气对照组延迟(P < 0.05)&#65377;【结论】 常压高浓度氧可以引起新生大鼠脑细胞凋亡;抑制脑组织MBP的表达;导致新生大鼠神经行为发育延迟&#65377;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蛛网膜下腔注射荷包牡丹碱和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对大鼠丙泊酚镇静剂量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C组)、生理盐水组(NS组)、0.5%布比卡因组(B组)、荷包牡丹碱组+0.5%布比卡因(Bic组)、NMDA+0.5%布比卡因组(NM-DA组),每组8只.建立大鼠蛛网膜下腔阻滞模型,NS组和B组分别蛛网膜下腔注射20μL生理盐水和0.5%布比卡因;Bic组和NMDA组蛛网膜下腔分别注射10μL有效剂量荷包牡丹碱和NMDA,15min后蛛网膜下腔注射0.5%布比卡因20μL;5组大鼠均于蛛网膜下腔给药后10min行尾静脉注射丙泊酚,比较组间大鼠眼睑反射消失时丙泊酚的用量及所需时间.结果 B组大鼠眼睑反射消失时的丙泊酚用量(6.72±0.77)mg·kg-明显少于C组(10.94±0.91)mg·kg-1和NS组(10.51±1.01) (P<0.01);Bie组大鼠眼睑反射消失时的丙泊酚用量(9.25±1.03)mg·kg-1明显少于C组(10.94±0.91) mg·kg-1和NS组(10.51±1.01)(P<0.01),但是明显多于B组(6.72±0.77)mg·kg-1(P<0.01);NMDA组大鼠眼睑反射消失时的丙泊酚用量(17.02±1.25)mg·kg-明显多于C组(10.94±0.91) mg·kg-1和NS组(10.51±1.01)以及B组(6.72±0.77)mg·kg-1(P<0.01);而C组和NS组的丙泊酚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可以减少大鼠丙泊酚的镇静用量;大鼠蛛网膜下腔阻滞产生的镇静作用可能与脊髓内的GABAA受体有关,而与NMDA受体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大鼠吸入一定时间的高浓度氧后,测定其脑组织匀浆内活性氧含量的变化,评价吸入高浓度氧的安全性.方法 选用纯种wister大鼠60只,随机分为A、B、C、D、E 5组,每组12只,其中A、B、C、D组为高氧组,分别放置于氧浓度为85%~100%的自制氧箱中,于实验4、8、12、16h后制取标本,E组为空气对照组.取脑组织低温高速粉碎、离心提取匀浆液,比色法测定脑组织匀浆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谷胱甘肽(GSH)、过氧化氢酶(CAT)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浓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高氧各组脑组织匀浆中MDA、NO、NOS均显著升高(P<0 01﹚,并随吸氧时间的延长有升高的趋势;而SOD、GSH、CAT、T-AOC均显著降低(P<0.01﹚,并随吸氧时间的延长有降低的趋势.结论 吸入高浓度氧导致脑内活性氧浓度的升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
王金艳  王彬 《吉林医学》2013,(32):6736-6737
目的:探讨氧驱动吸入布地奈德悬液联合超短波理疗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方法:9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抗炎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氧驱动吸入布地奈德悬液联合超短波理疗,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疗效结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退热、咳嗽消失、无气喘、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氧驱动吸入布地奈德悬液联合超短波理疗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缩短病程,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60例ASAⅠ-Ⅱ级自愿接受人工流产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R组)和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F组),每组30例.R组静注瑞芬太尼1μg/kg,F组静注芬太尼1μg/kg,30秒钟后均静注丙泊酚2mg/kg.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手术.记录麻醉效果满意率,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离院时间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病例麻醉效果均满意,生理参数之间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R组的意识力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离院时间明显短于F组(P<0.01).结论 丙白酚复合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均可为人工流产手术提供较好的麻醉和镇痛效果,但瑞芬太尼停止输注后作用消退时间比芬太尼快,苏醒迅速,并发症少,更有利于病人的早期恢复,但须加强呼吸的监测和管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ERCP)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80例行ERCP患者分为靶控输注丙泊酚组(P组)及靶控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组(R组),各40例。两组丙泊酚初始血药浓度(Cp)为1 g/ml,当效应室浓度(Ce)与之平衡后,P组调整丙泊酚浓度(每次增加0.2 g/ml);R组则按初始1ng/ml开始靶控输注瑞芬太尼,5 min后调整为2 ng/ml,当Ce与Cp平衡后调整丙泊酚浓度(每次增加0.2 g/ml)至患者呼之不应,睫毛反射及吞咽动作消失时开始插入内镜。记录两组诱导前(T0)、诱导入睡(T1)、插镜(T2)、套石(乳头切开)(T3)、退镜(T4)及睁眼(T5)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RR)、血氧饱和度(SpO2)、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及所需丙泊酚靶控浓度,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镇静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T1时点MAP、RR较T0时点均下降(均<0.05)。P组丙泊酚所需浓度明显高于R组(<0.01),苏醒时间R组短于P组(<0.01)。镇静评分R组优于P组(<0.05)。R组术中出现体动发生率少于P组(<0.05),两组患者呼吸抑制、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ERCP诊疗中靶控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可以提供良好的镇静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乳化异氟醚在大鼠苏醒后是否有持续镇痛作用。方法 30只大鼠随机分成乳化异氟醚组和异丙酚组两组,每组15只,所有大鼠测定其热痛阈(甩尾潜伏期)的基础值,两组通过尾静脉10 s分别给予乳化异氟醚0.861 mL/kg或异丙酚7.41 mg/kg(两组均为1.3ED50),观察大鼠前爪翻正反射消失和恢复的时间。测定翻正反射恢复后2、6、10和14 min热痛阈。比较两组翻正反射消失和恢复的时间;同时比较组间各个时间点的热痛阈以及组内各个时间点的热痛阈和痛阈提高值(%MPE)。结果两组大鼠体重和热痛阈基础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内所有大鼠翻正反射均消失,异丙酚组翻正反射消失和恢复的时间分别为(10.0±2.5)s和(412.5±152.0)s,而乳化异氟醚组为(6.5±2.2)s和(22.7±11.0)s,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苏醒后2 min和6 min时热痛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 min和14 min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内比较,异丙酚组内各时点热痛阈无统计学差异;而乳化异氟醚组内比较,2 min和6 min时热痛阈和痛阈提高值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 m...  相似文献   

16.
夏若林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8):109-109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胃镜的效果.方法 胃镜检查患者8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Ⅰ组)和丙泊酚组(Ⅱ组),术中置入胃镜前、胃镜经咽时、镜检时、镜检后5min时各点监测HR、MAP、SPO2等变化情况,记录镇静起效时、体动反应、呛咳呃逆等不良反应及丙泊酚的用量.结果 丙泊酚组在胃镜经咽时,HR明显增快(P<0.05),镜检时丙泊酚组低血压率明显增高(P<0.05);丙泊酚组体动反应和呛咳呃逆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明显增高(P<0.01);瑞芬太尼组的丙泊酚用量较丙泊酚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丙酚用于胃镜的镇静起效快,苏醒恢复短,丙泊酚的用量明显减少,副作用少,且镇静效果增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疗效。方法:将收治的51例新生儿吸入性肺炎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31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在常规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暖、氧疗、抗感染、支持治疗的同时加用布地奈德和氨溴索雾化吸入,观察2组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3%,明显高于对照组55.0%(P0.01);口吐泡沫、呼吸困难、口周紫绀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快于对照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P﹤0.01)。结论: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新生儿吸入性肺炎,能明显改善新生儿吸入性肺炎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王明仓  陈玲阳  周春莲  王惠琴 《浙江医学》2015,37(19):1607-1610
目的评价丙泊酚、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或右美托咪啶用于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结扎术的镇静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内镜下行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结扎术患者7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丙泊酚组(P组)、丙泊酚分复合瑞芬太尼(PR组)和右美托咪啶复合丙泊酚组(DP组),每组各25例。3组患者给予丙泊酚靶控输注(TCI),效应室浓度以1.0μg/ml开始,以0.3μg/ml上调;PR组瑞芬太尼TCI效应室浓度1.5ng/ml;DP组手术开始前15min先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0.5μg/kg,10min后持续给予右美托咪啶0.3μg/(kg·h)静脉注射。记录并比较麻醉前(T1)、达到合适镇静深度内镜置入前(T2)和治疗结束后(T3)时点MAP、HR和SpO2,术中低氧血症、体动、呛咳等不良事件,丙泊酚用量、手术时间、患者苏醒恢复时间和术后头晕等情况;评估内镜医师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PR组和DP组在T2时点MAP和HR较P组明显降低(P<0.05),DP组在T2时点SpO2较P组升高(P<0.01);PR组和DP组恢复时间、丙泊酚浓度、体动、呛咳和术后头晕发生率较P组均明显降低(P<0.05或0.01),而患者和手术医师的满意度则明显增高;RP组低氧血症发生率较P组均明显增高,DP组则降低(P<0.05或0.01);DP组低氧血症发生率和内镜医师满意度较RP组升高(均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或右美托咪啶用于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结扎术镇静效果优于单纯使用丙泊酚,但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会增加呼吸抑制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儿腹股沟疝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行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患儿60例,ASA I级,随机分为七氟醚吸人麻醉组(A组,30例)和氯胺酮静脉全麻组(B组,30例).观察记录睫毛反射消失时间、疼痛反射消失时间,手术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及术后恶心、呕吐、躁动等不良反应.结果 A组意识恢复时间(9.1±2.2)min,明显短于B组(21.3±4.3)min(P <0.05);术后不良反应A组小于B组(P<0.05);两组患儿睫毛反射消失时间、疼痛反射消失时间,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对于小儿腹股沟疝手术,七氟醚吸入麻醉比氯胺酮静脉全麻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剂量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肝硬化患者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中清醒镇静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择期行EVL的患者根据清醒镇静药物组合及剂量不同,随机分成2组。Ⅰ组给予芬太尼1.5μg/kg,丙泊酚0.8~1.2 mg/kg,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呼之不应时进行操作;Ⅱ组给予舒芬太尼0.12μg/kg,丙泊酚0.25~0.5 mg/kg,待患者OAA/S评分达3分时即进行操作。记录2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以及胃镜操作时间、恢复时间、患者和内镜医生满意度评分以及术中、术后不良反应。结果:Ⅱ组患者血压、呼吸和心率术前后均无明显变化(P0.05),而Ⅰ组的低血压的发生率35.7%高于Ⅱ组(5.5%)(P0.05);Ⅱ组的恢复时间明显短于Ⅰ组(P0.05),2组的操作时间、患者和内镜医生满意度评分均无明显不同(P0.05)。结论:小剂量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能安全有效地用于肝硬化患者EVL,患者具有较好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和较少的呼吸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