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口服超声造影(OCUS)筛查农村无症状人群胃十二指肠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上海市崇明县农村地区5个自然村无症状人群计3240例,开展OCUS筛查胃十二指肠疾病。让受检者口服超声造影剂,实时测量贲门内径、胃体部胃壁厚度、幽门管内径等,观察各部位形态、层次结构及其动态改变。凡检出声像图异常改变者行胃镜检查。采用Kappa检验分析OCUS筛查结果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OCUS筛查检出各类胃十二指肠病变共51例,检出率为1.57%(51/3240),筛查结果与胃镜和(或)手术病理检查符合率为93.75%(45/48),一致性好(Kappa=0.905)。共检出胃癌5例,检出率为0.15%(5/3240)。结论 OCUS可用于农村地区胃十二指肠疾病筛查,值得进一步研究评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胃肠超声造影(OCUS)在胃部疾病筛查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接受口服超声造影和胃镜检查的胃部疾病患者314例,根据胃镜下活检或手术后病理作出的临床诊断结果,分析OCUS在检测胃良恶性病变中的准确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对比OCUS与胃镜检查的准确率.结果 OCUS检查胃部疾病的灵敏度、 特异度、 阳性预测值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382例甲状腺疾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和结果,并与病理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对照。结果甲状腺恶性病变诊断符合率为82.6%(19/23),良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为94.7%(340/359)。结论应用二维声像图特征,结合彩色多普勒及脉冲多普勒血流参数测值,可以对甲状腺疾病做出较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李颖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5):889-890
【目的】探讨电子阴道镜在宫颈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60例宫颈疾病患者,行阴道镜检查并行宫颈活检组织学检查。【结果】电子阴道镜在诊断宫颈病变中敏感度为86.21%,特异度为89.2%,假阴性率(漏诊率)2.7%,阳性预测值为91.76%。阴道镜图像与组织学结果相比:醋白上皮符合率为65.38%,二联征符合率为71.43%,三联征符合率和可疑宫颈癌符合率为82.35%。【结论】电子阴道镜检查技术诊断宫颈疾病结果准确可靠,特别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早期诊断,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乳腺局灶性病变三维剪切波弹性成像(3D-SWE)图像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187例乳腺局灶性病变患者行3D-SWE成像,并按图像质量分为1级(非常满意)、2级(基本满意)和3级(不满意)。分析操作有无附加压力、乳腺分型、耦合剂厚度、病变位置、大小、深度及病理性质对3D-SWE图像质量的影响。结果 图像质量1级105例(105/187,56.15%),2级59例(59/187,31.55%),3级23例(23/187,12.30%)。操作中有无附加压力、病变位置、病理性质、病变最大径、病变深面距离皮肤最长垂直距离及病变前方脂肪层最厚厚度均为3D-SWE图像质量的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 操作有无附加压力、病变位置、大小、深度及病理性质可影响3D-SWE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基因分型联合薄层液基细胞学(TCT )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法检测473例宫颈疾病患者 HPV 基因型别,TCT 做细胞学筛查,同时行阴道镜活检,以组织学为金标准,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73例患者共检出 HPV 阳性169例,总感染率为35.7%;473例患者高危型 HPV (HR‐HPV)感染率为32.1%,TCT 检测阳性率为26.6%,对宫颈病变筛查的灵敏度、特异度、漏诊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444,P=0.063);HR‐HPV 与 TCT 联合检测对宫颈病变筛查的灵敏度、特异度、漏诊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8%、77.7%、4.2%、52.3%和98.7%,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均较单独 HR‐HPV 及 TCT 检测明显提高,漏诊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 基因分型联合 TCT 检测能明显提高宫颈病变筛查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降低漏诊率,更加有效地筛查宫颈病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液基细胞学联合人乳头状瘤病毒(HPV)-DNA检测对宫颈癌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液基细胞学联合HPV—DNA筛查方法和宫颈活检方法对宫颈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CINⅡ~Ⅲ)和鳞状细胞癌(SCC)进行筛查,比较两种方法的筛查准确性。结果液基细胞学共筛查1465例,与宫颈活检诊断符合率:鳞状细胞癌(scc)100%(7/7)、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晌L)78.9%(30/38)、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LSm)83.3%(35/42)、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72.90/0(97/133)。HPV16、18感染表观随宫颈病变加重而逐渐升高。结论液基细胞学联合HPV—DNA检测对宫颈癌的筛查准确性高,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宫颈癌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超声造影技术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证实的189例胃癌患者的胃超声造影情况,结果与胃镜检查对比分析。结果超声造影检出浅表型20例,隆起型(息肉型)75例,凹陷型(局限溃疡型)24例,浸润溃疡型30例,弥漫浸润型28例。胃超声造影对胃癌的诊断符合率为93.65%(177/189),胃镜检查对胃癌的诊断符合率为84.10%(159/1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超声造影技术对胃癌的检出优于胃镜,且无损伤、无痛苦、重复性强,可作为临床筛查胃部疾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与传统冠状动脉造影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coronary angiography, CTCA),,对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56例确诊或怀疑为冠心病的患者均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和传统冠状动脉造影(conventional coro-nary angiography,CCA)检查,并以CCA的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采用美国心脏协会冠状动脉改良分段法,分析共825个冠状动脉节段CTCA图像质量及其对冠状动脉狭窄的显示情况,得出CTCA诊断有意义病变(冠状动脉狭窄≥50%)fl',J正确性,并分析影响CTCA图像质量的主要因素。结果798个冠状动脉节段图像可以满足诊断要求,12个节段中因运动伪影或15个节段管壁严重钙化无法对血管腔进行评估。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50%狭窄总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88.1%、97.8%、89.9%、97.4%和96%。影响图像质量主要因素为快心率、严重钙化。结论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高,对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十分准确,可作为一种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的无创性筛查冠心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发现和掌握不同性质的胃隆起样病变的声像图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胃隆起样病变声像图的特征。结果问质瘤33例,息肉5例,炎性增生3例,异位胰腺3例,脂肪瘤5例,诊断符合率86.49%(48/56)。结论胃充盈超声技术可初步为胃黏膜隆起样病变作出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TOF-PET(Time of fligh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TOF-PET)和PSF-PET(Point spread function-PET,PSF-PET)是用于提高PET性能的最新技术。本研究目的是比较TOF-PET和PSF-PET对脑、肝脏正常组织以及胸腹部肿瘤病灶组织对18F-FDG标准摄取率最大值(Standard uptake value maximum,SUVmax)的影响。以指导临床更好使用TOF-PET和PSF-PET技术。材料和方法:35例患者(男19例,女16例,年龄(58.69±12.88)岁),体质量指数(BMI)25.18±4.32。35例患者肺部病灶29个,腹部12个。CT测量病灶直径范围5~40 mm。使用GE Discovery PET/CT Elite和AW工作站。选择SharpIR+VUE Point HD,TOF+VUE Point HD 和SharpIR+VUE Point HD+TOF重建PET图像。SharpIR和VUE Point HD是分别PSF和迭代重建的商品名。结果:TOF与非TOF比较,胸部、腹部病灶SUVmax分别提高7.1%(n=29,P<0.001)、5.54%(n=12,P<0.006)。BMI>25组TOF与非TOF相比较,胸部、腹部病灶SUVmax分别提高15.6%(n=12,P<0.001)和20.6%(n=4,P<0.035)。同一组病灶(n=6)采用VUE HD+SharpIR、VUE HD+TOF、VUE HD+SharpIR+TOF处理后与VUE HD相比较,SUVmax分别提高了17.69%、2.3%和22.54%。对于所有病灶、脑正常组织,TOF-PET和PSF-PET均能提高SUVmax,但是对于BMI>25的病灶,TOF-PET提高SUVmax更明显。PSF-PET与TOF-PET相比较,PSF-PET对SUVmax提高的幅度明显大于TOF-PET。肝脏正常组织受TOF-PET技术影响并不明显。讨论:TOF-PET和PSF-PET均能提高病灶和脑正常组织的SUVmax,但是PSF-PET优于TOF-PET。对于BMI>25的患者的胸部、腹部病灶,TOF-PET技术对病灶SUVmax的提高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与CT增强检查对比,评价普美显增强MRI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显示能力及其对化疗后引起的脂肪肝肝功能的评估潜能。方法 25例结直肠癌肝转移化疗后患者,术前分别行普美显增强MRI及CT增强扫描,以病灶显示质量指数、病灶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准确率为指标进行评价,重点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差异性;并以正常肝实质背景肝胆特异期T1信号值作对比,测定化疗后肝胆特异期T1信号值,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性。结果 25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共57个病灶。普美显增强MRI检查检出病灶60个,肝胆特异期皆呈低信号。CT增强检查检出病灶40个,门脉期皆呈低密度。普美显增强MRI及CT增强对于肝转移灶的病灶显示质量指数,病灶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正确率分别为108分、95%、95%、100%、95%及62分、63.2%、63.2%、36.8%、63.2%,普美显增强MRI均优于CT增强;化疗后脂肪肝患者肝胆特异期肝实质平均T1信号值236.9±23.45 ms,正常对照组肝胆特异期肝实质平均T1信号值371.9±48.69 ms,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普美显增强MRI较CT增强检查能更好的显示及诊断结直肠癌的肝转移灶,并具有一定评估肝实质背景肝功能的潜能,提高患者手术的成功率及延长患者术后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的最小密度投影(MinIP)联合曲面重建(CPR)即MinIP+CPR技术在胆道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收集45例经临床证实的梗阻性黄疸患者,均于MSCT扫描后进行MinIP+CPR胆道成像并进行分析。结果:良性病变25例,其中胆管结石12例、胆总管炎症5例、胆囊结石并胆管炎6例、胰腺炎2例;恶性病变20例,其中胆管癌10例、胆囊癌侵犯或转移累及胆管3例、胰头癌累及胆管4例、壶腹部癌3例。MinIP+CPR对良、恶性病变的定位准确率分别为92.0%和95.0%,定性符合率分别为88.0%和90.0%。MinIP+CPR图像不同程度纠正了轴位及多平面重建(MPR)图像作出的定位、定量或定性诊断,尤其提高了对恶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P<0.05)。结论:MSCT的MinIP+CPR技术能更直观清晰地显示病变的范围和性质,是胆道梗阻病变尤其是恶性病变检查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乳腺癌和肺癌患者的骨转移病灶的总体分布特征。方法病理学确诊的前列腺癌患者144例、乳腺癌患者360例以及肺癌患者460例,均行99mTc-MDP全身骨显像,比较三种肿瘤的各骨骼的转移病灶的分布比例的差异。结果 (1)前列腺癌的骨转移率(70.8%,102/144例)高于乳腺癌的骨转移率(41.7%,150/360例;χ2=35.8,P=0.000)和肺癌的骨转移率(56.1%,258/460例;χ2=10.2,P=0.001)。(2)前列腺癌的盆腔骨骼转移病灶的分布比例为28.6%(572/2000个),明显高于乳腺癌盆腔骨骼转移病灶的分布比例(19.8%,262/1324个;χ2=33.6,P=0.000)和肺癌盆腔骨骼骨转移病灶的分布比例(21.8%,496/2279个;χ2=26.5,P=0.000)。前列腺癌、乳腺癌和肺癌的脊椎骨转移病灶的分布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52,υ=2,P=0.759)。(3)三种肿瘤患者的颈椎、胸椎、腰椎、骶尾骨、锁骨、肱骨、股骨和四肢骨中远端的骨转移病灶分布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前列腺癌的髂骨、坐骨、耻骨转移病灶的分布比例相对较大(P<0.05),乳腺癌的胸骨、颅骨转移病灶的分布比例相对较大(P<0.05),肺癌的肋骨、肩胛骨转移病灶的分布比例相对较大(P<0.05)。结论前列腺癌、乳腺癌和肺癌患者的骨转移病灶的总体分布既有共同的特点,又呈现不同的特征,认识这些特点有助于骨转移病灶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胎儿超声心动图短轴观评价中孕中期胎儿肺动脉、主动脉内径,通过测量不同孕周胎儿肺动脉、主动脉内径及两者比值,建立中孕中期胎儿心脏短轴观的肺动脉/主动脉内径比值的相应统计参数,并进行统计分析。方法 2008年9月—2010年10月,在非选择性的普通人群中选取6~763例常规产前检查并随访至入院分娩后3 d内接受新生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单胎妊娠孕妇。在18~23孕周胎儿超声心动图短轴观获得肺动脉、主动脉内径,计算得出两者比值。结果 6 763例胎儿的心脏肺动脉主动脉内径比值测量值为0.18~1.80,平均值1.10±0.08,95%的参考值为1.00~1.27。其中6 699例胎儿产后超声心动图证实未见结构性异常。正常胎儿肺动脉、主动脉内径与孕周高度相关。以孕周和肺动脉、主动脉内径分别作为自变量和因变量,得到线性回归方程:Y[肺动脉内径(cm)]=-1.916+0.25 6X(孕周)(r=0.35 7,P0.000 1);Y[主动脉内径(cm)]=-1.865+0.238X(孕周)(r=0.373,P0.000 1)。回归方程的残差满足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性。结论在心脏短轴观上测量肺动脉、主动脉内径大小及两者比值,为产前筛查胎儿心脏流出道畸形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乳腺慢性炎症的超声与钼靶X线检查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经病理检查证实的20例乳腺慢性炎症的术前超声(20例)与X线(16例)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均为单发病灶。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乳腺慢性炎症病灶超声表现与钼靶X线表现差异及诊断符合率。结果超声检查示本组20个病灶纵横径比值平均为O.47±0.15;17个病灶形态不规则、边缘不清晰、不均质低回声;13个病灶后方回声增强:10个病灶血流0-I级,10个病灶血流Ⅱ~Ⅲ级。钼靶X线检查示病灶形态、边缘是否清晰、密度均质性等表现与超声表现较相似(P值分别为1.00、1.00、0.61)。超声检查发现5个病灶内点状强回声,但同时行X线检查均未见明确钙化灶;而X线检查发现1个病灶内散在钙化灶,超声检查漏诊。超声检查发现5例患者腋窝淋巴结肿大,而X线检查仅检出1例患者腋窝淋巴结增大。本组乳腺慢性炎症患者超声诊断符合率为40%(8/20),明显高于钼靶X线检查的6%(1/16),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3)。结论乳腺慢性炎症具有一定的声像学特征,超声检查联合钼靶X线检查有助于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原发性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GDLBCL)的18F-FDG PET/CT影像学特点,探讨其在PGDLBCL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病理证实的PGDLBCL患者的18F-FDG PET/CT资料,观察病变的部位、范围、最大厚度(THKmax)、CT值、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及淋巴结受累情况。将正常胃和进展期胃癌(AGC)患者各30例作为对照。采用统计学分析3组病例之间的可能差异。结果 PGDLBCL的PET/CT表现以不同形式及程度的胃壁增厚和显著增高的18 F-FDG代谢为主要特征。16例(72.73%)为弥漫性增厚,5例(22.73%)为节段性增厚,1例(4.55%)为局限性增厚。THKmax值为(2.74±1.40)cm。CT平扫密度均匀,CT值为(36.82±2.83)HU;SUVmax值为(19.96±5.47)。13例(59.09%)伴有多个区域淋巴结转移。与AGC相比,弥漫性增厚、局限性增厚、SUVmax值(9.35±4.42)及多区域淋巴结转移发生率等征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节段性增厚(8,26.67%)、THKmax值(2.38±1.27cm)及CT值(35.20±5.41HU)等征象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18 F-FDG PET/CT有助于全面反映PGDLBCL的病理学、生物学特性,在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致康胶囊对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予以泮托拉唑20mg静脉滴注,2次/d;治疗组则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致康胶囊每次1.2g口服,每天3次。疗程均为1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7%(44/46);对照组为79.4%(27/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64,P〈0.05)。结论致康胶囊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效果较好,并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胃镜下表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GML)的胃镜下表现。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0年9月至2006年2月收治的33例PGML患者的胃镜图像资料,观察病灶形态、分布特征及胃镜活检确诊情况。结果:PGML病变分布广泛,33例患者中15例(45.5%)病灶广泛累及胃内多个部位;19例(57.5%)伴胃窦受累。33例中胃镜下表现为弥漫浸润型13例(39.4%),结节肿块型3例(9.1%),溃疡型17例(51.5%)。5例胃黏膜相关性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患者中,4例(80.0%)为弥漫浸润型,1例(20.0%)溃疡型:24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中,14例(583%)为溃疡型,7例(29.2%)弥漫浸润型,3例(12.5%)结节肿块型;4例弥漫大B细胞合并MALT淋巴瘤(DLBCML)病例中弥漫浸润型和溃疡型各2例(50.0%),33例PGML.胃镜下疑诊为PGML者12例(363%),诊断为进展期胃癌20例(60.6%),复合性溃疡1例(3.0%);经胃镜活检确诊PGML22例,确诊率为66.7%。结论:PGML病灶胃镜下形态多样,易与进展期胃癌混淆,且分布广泛,胃窦最常受累胃镜活检对PGML确诊率不高,而深部活检结合免疫组化可提高确诊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胃癌前病变血清和胃液中糖类抗原72-4(CA72-4)、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等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差异.方法 采用胃镜获取胃癌患者、癌前病变(包括胃溃疡、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等)及良性病变患者的胃液和组织学标本,并经病理组织学证实,将83例患者分为胃癌组12例,癌前病变组44例,良性病变组(对照组,多为慢性浅表性胃炎)27例;同时采集患者静脉血,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ECLIA)分别检测血清和胃液内CEA、CA72-4和CA19-9的水平.结果 胃癌、癌前疾病、对照组胃液中CA72-4、CA19-9、CEA 的浓度显著高于血清(P<0.05);癌前病变组和良性病变组3种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胃液中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测定胃液中的CA72-4、CA19-9、CEA等肿瘤标志物较血清测定更有利于胃癌前疾病的诊断与疗效追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