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健香  姚爱军  刘彬  王春兰 《吉林医学》2014,(13):2841-2842
目的:观察人工流产术丙泊酚复合地佐辛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120例自愿要求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早期妊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芬太尼组(A组),地佐辛组(B组),每组60例,术前分别臀部肌内注射阿托品0.5 mg,两组患者麻醉诱导给予丙泊酚靶控输注,同时,A组缓慢静脉滴注芬太尼0.05~0.1 mg;B组缓慢静脉滴注地佐辛5~10 mg,麻醉起效后开始手术。术中监测患者心电图(ECG)、无创动脉血压(NI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患者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术中麻醉效果、术后镇痛评分(VAS)、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结果:和A组患者比较,B组术中麻醉效果欠佳、手术时间延长、术后镇痛评分(VAS)升高,但是苏醒时间缩短、不良反应降低(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地佐辛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苏醒迅速完全、不良反应减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将布托啡诺及地佐辛分别与丙泊酚配伍用于人工流产术进行比较,重点观察镇痛效果、不良反应与苏醒质量。方法:60例人工流产术患者,随机分为布托啡诺+丙泊酚组(B组)与地佐辛+丙泊酚组(D组)两组,每组30例。B组静脉注射布托啡诺10μg/kg,2 min后静脉注射丙泊酚2 mg/kg,D组先静脉注射0.05 mg/kg地佐辛,5 min后再静脉注射丙泊酚2 mg/kg。术中当患者体动时追加异丙酚0.5 mg/kg.记录围术期呼吸循环变化、唤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离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评定术中术后镇痛效果。结果: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获得了满意的术中术后镇痛效果;D组定向力恢复时间和离院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1)。结论:布托啡诺及地佐辛分别联合异丙酚应用于人工流产术,镇痛效果确切,安全性高。但地佐辛联合异丙酚的应用,患者定向力恢复更快,苏醒质量更高。  相似文献   

3.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地佐辛与丙泊酚联合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可行性.方法 将60例无痛人工流产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30例.A组单用丙泊酚麻醉,B组应用地佐辛+丙泊酚,静脉注射地佐辛5 mg后静脉注射丙泊酚.观察2组患者的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并发症、术后宫缩痛VAS评分和患者留院观察时间.结果 与A组比较,B组患者丙泊酚的用量明显减少,患者苏醒时间缩短,镇痛效果良好,生命体征无明显变化,无不良反应的发生,术后宫缩痛VAS评分较低.结论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芬太尼或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自愿行人工流产术的早孕妇女216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注射麻醉。观察两组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离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83,P<0.05)。两组局部注射痛、梦幻、呼吸抑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呕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394,P<0.05)。两组麻醉效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的麻醉效果与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相似,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拟行人工流产术的孕妇60例,随机均分为2组。Ⅰ组先静注地佐辛0.1mg/kg﹐Ⅱ组先静注芬太尼1ug/kg﹐2组均再静注丙泊酚2mg/kg。观察2组呼吸循环变化,记录2组呼吸抑制、宫缩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2组血压、心率都有下降,Ⅱ组比Ⅰ组呼吸、血氧饱和度下降明显(P﹤0.05)。Ⅱ组呼吸抑制发生率高于Ⅰ组(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效果优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且呼吸抑制作用较芬太尼弱。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地佐辛与芬太尼预先镇痛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人工流产术中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拟行人工流产术的孕妇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D组预先静脉注射地佐辛0.1mg/kg,F组预先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P组为对照组。各组均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观察各组呼吸循环变化,记录丙泊酚总用量、麻醉诱导时间、唤醒时间、宫缩痛及不良反应。结果D组和F组术中血压、心率、丙泊酚总用量、丙泊酚注射痛和体动发生率较P组降低,F组术中呼吸抑制发生率高于其余2组(P〈0.05)。结论地佐辛预先镇痛复合丙泊酚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的效果优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或单纯丙泊酚麻醉,且无芬太尼的呼吸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地佐辛或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该院进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患者106例进行研究,按照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地佐辛组与芬太尼组,每组各53例,芬太尼组采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地佐辛组采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实验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的手术时间、清醒时间、离院时间以及呼吸抑制发生率.结果:通过对比发现,地佐辛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清醒时间、离院时间以及呼吸抑制发生率均低于芬太尼组(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麻醉效果较为显著,呼吸抑制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和笑气在人流术的镇痛效果和其它作用。方法:门诊人流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和B组(笑气组),A组先静注芬太尼1μg/kg,随后注射丙泊酚1.5 mg/g,B组用50%笑气和50%氧气混合气体使用无痛分娩仪。观察①两组患者术前、术中MAP、HR、SPO2;②手术中镇痛的效果;③患者术后清醒时间;④患者离院时间;⑤术后不良反应。结果:A组术中与术前的MAP、HR、SPO2有明显下降,与同期的B组数据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镇痛率为100%,B组为38%,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患者术中均无意识,患者离院时间长于B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A组人流术镇痛效果好,相对B组更适合无痛人工流产。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几种不同静脉麻醉方法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方法:择期行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组(A组)、芬太尼加丙泊酚组(B组)、瑞芬太尼加丙泊酚组(C组)三组,每组各30例。A组单纯使用丙泊酚2.5mg/kg静注;B组先给予1μg/kg芬太尼再静注丙泊酚1.5mg/kg;C组先给予0.75μg/kg瑞芬太尼再静注丙泊酚1.5mg/kg,注药完毕患者入睡后开始手术。术中有影响手术操作的肢动静脉给予0.5mg/kg的丙泊酚。结果:B组、C组与A组相比,镇痛更满意,术中丙泊酚用量明显减少(P<0.01),术毕清醒及离院时间更短(P<0.01)结论:芬太尼及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均可安全用于无痛人工流产,麻醉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喷他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超声引导经阴道穿刺取卵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体外授精-胚胎移植治疗超声引导经阴道穿刺取卵术患者90例(ASA I级),随机分为3组(n=30),A组:芬太尼50 μg组,B组:喷他佐辛30 mg组,C组:喷他佐辛20 mg组,分别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记录各组用药前,用药后2、4 min、术终时、苏醒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意识消失时间、苏醒时间、术中镇痛效应、离院时间、丙泊酚总量、术中呼吸抑制及术后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 用药后2 min C组SpO2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苏醒时间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离院时间B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术中呼吸抑制B组、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术后恶心呕吐A组、C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术后头晕C组与A组、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结论 喷他佐辛20 mg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经阴道超声取卵术麻醉中与喷他佐辛30 mg或芬太尼50 μg复合丙泊酚相比,麻醉效果相似,但呼吸抑制、苏醒时间和术后不良反应可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比较地佐辛与芬太尼复合应用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麻醉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无痛麻醉的镇痛方式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8月贵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无痛人工流产的300例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镇痛,观察组给予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镇痛,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T0),手术开始后3min(T1)及术后5 min(T2)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两组患者术后10 min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Ramsay评分.比较两组患者麻醉的起效时间、持续时间、清醒时间以及定向力恢复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特征比较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波动及血氧饱和度比较,T1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术后10 min的VAS评分以及Ramsay评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清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地佐辛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麻醉镇痛效果优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麻醉起效快,持续时间较长,安全性高,是对患者更好的镇痛方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喷他佐辛与异丙酚用于无痛人流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俞婕  汤建高 《当代医学》2009,15(12):103-104
目的研究异丙酚、喷他佐辛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方法无痛人流术的早孕妇女60例,孕期50~60天,I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A组):静脉注射喷他佐辛30mg后静注1%异丙酚。对照组(B组):单纯1%异丙酚静注,病人入睡后手术。观察指标包括诱导时间、药量,苏醒、离院时间,异丙酚总用量,镇痛效果,生命体征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诱导时间、药量,异丙酚总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苏醒、离院时间两组没有明显的差别,镇痛效果比较,观察组的优秀率达100%,对照组为40%,有显著差异,生命体征术前术后没有明显变化,无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喷他佐辛复合异丙酚用于无痛人流术镇痛效果优于单纯异丙酚静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妊娠7~10周自愿要求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即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组(D组,n=30)、单纯丙泊酚组(B组,n=30),行静脉全麻,必要时追加丙泊酚。记录两组生命体征变化、不良反应、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离院时间、丙泊酚总用量、术后宫缩痛发生状况。结果:D组丙泊酚用药量较B组明显减少(P<0.05),唤醒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较B组明显缩短(P<0.05),而术后宫缩痛明显少于B组(P<0.05),两组患者诱导时间、手术时间、离院时间和麻醉不良反应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术的麻醉效果优于单纯应用丙泊酚,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单纯使用丙泊酚、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及芬太尼复合丙泊酚3种方法在人工流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2年3月于广东省东莞常安医院行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共600例,随机分为3组,各200例。A组:静注丙泊酚,剂量为1.5~2.0 mg/kg;B组:在A组基础上静注布托啡诺0.5㎎;C组:在A组基础上静注芬太尼50μg。结果加用布托啡诺或芬太尼后,可提高痛阈,弥补了丙泊酚镇痛效果差的不足,在有效镇痛的同时还减少了丙泊酚的使用剂量。B、C两组的完全清醒时间及出院时间均明显优于A组(P<0.05)。C组心率与A、B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血氧饱和度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组孕妇对镇痛效果均表示满意,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人工流产手术的麻醉效果上,丙泊酚复合布托啡诺或芬太尼均要优于单用丙泊酚,且与芬太尼相比,布托啡诺呼吸抑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副反应少,更为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15.
【 目的 观察地佐辛或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门诊ASAⅠ级初孕或未经阴道产的已育孕妇需人工流产者120例, 随机分成3组, 每组40例。A 组:缓慢注射丙泊酚至睫毛反射消失,呼之不应时开始手术,然后丙泊酚8 mg/( kg·h)至负压吸收结束;B组: 地佐辛0.05 mg/kg静脉注射3 min后按A组方法给予丙泊酚; C组: 芬太尼1.0μg/kg 静脉注射1 min后按 A 组方法给予丙泊酚。结果 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清醒时间无明显差别( P >0.05)。A组的注射部位痛、体动发生率、苏醒时VAS评分和丙泊酚总用量明显高于B、C两组( P <0.05),且B组SpO2<90%的发生率显著低于A、C组( P <0.05)。结论 地佐辛或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布用于人流手术,麻醉效果优于单独使用丙泊酚,且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的呼吸抑制不良反应较芬太尼轻,可安全有效用于无痛人流术。  相似文献   

16.
张忠慧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9):2503-2504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与单纯静注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30例自愿实施门诊无痛人工流产手术的孕妇,ASAⅠ级~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A组:单纯静注丙泊酚2.0mg/kg,依患者反应情况再追加丙泊酚0.5mg/kg;B组:瑞芬太尼0.8mg/kg+丙泊酚1.5mg/kg,依患者反应追加0.5mg/kg丙泊酚。重点观察麻醉效果及清醒时间、离院时间、丙泊酚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B组与A组相比麻醉效果满意率及清醒时间、离院时间、丙泊酚用量及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效果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芬太尼、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应用于人工流产手术的效果。方法将我院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320例早孕妇女,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在人流术中采用小剂量芬太尼、丙泊酚复合麻醉进行镇痛、镇静麻醉、扩宫。B组采用丙泊酚静脉麻醉。观察术中血压、脉搏、SpO2、术后不良反应,记录丙泊酚平均用量及受术者清醒时间、离院时间。结果 A组丙泊酚平均用量明显少于B组(P<0.05);A组苏醒时间明显少于B组(P<0.05)。二组受术者术中出血量、清醒时间、离院时间、恶心呕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芬太尼、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手术可降低丙泊酚用量,苏醒快、镇痛效果满意、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进行人工流产术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00例要求无痛人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F组(研究组)常规禁食禁饮后静注芬太尼0.05mg及丙泊酚1.5mg/kg;P组(对照组)常规禁食禁饮后静注丙泊酚1.5mg/kg.术中根据患者肢体扭动反应追加丙泊酚20~30mg/次,并记录两组丙泊酚用量、辅用麻黄碱例数、术后宫缩痛例数及清醒时间、离院时间等.结果 研究组丙泊酚用量少于对照组,术后宫缩痛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辅用麻黄碱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Sp02、清醒时间、离院时间、出现恶心呕吐例数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进行人工流产术镇痛安全有效,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丙泊酚.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喷他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胃肠镜检查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90例ASAⅠ~Ⅱ级行胃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喷他佐辛1组(A),喷他佐辛2组(B)和芬太尼组(C),每组30例.分别缓慢静注A组喷他佐辛0.4mg/kg,B组喷他佐辛0.6 mg/kg,C组芬太尼1μg/kg,随后3组均依次缓慢静注咪达唑仑0.04mg/kg,阿托品0.01mg/kg,丙泊酚1mg/kg麻醉诱导,必要时追加丙泊酚0.4mg/kg.结果 与用药前比较:用药后2min、4min各组的MAP、HR、SpO2、RR均降低(P<0.01);检查结束、苏醒时、离院时各组的MAP、HR、SpO2、RR均尤显著差异(P>0.05).各时点三组的MAP、HR、SpO2、RR三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三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意识消失时间、苏醒时间、离院时间、丙泊酚用量三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喷他佐辛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胃肠镜检查和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朱姝 《中国厂矿医学》2013,(11):1198-1199
目的观察比较地佐辛或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流术中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需要进行人工流产术者15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50例,均进行静脉麻醉。A组丙泊酚麻醉;B组以地佐辛复合丙泊酚麻醉;C组以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比较3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3组生命体征指标、手术时间和清醒时间无显著差异(P均〉0.05);A组丙泊酚总用量、疼痛、体动发生率均高于B、C组(P均〈0.05);B组呼吸抑制发生率低于A、C组(P均〈0.05)。结论地佐辛或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人流术麻醉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