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许多的人,一直在苦苦地寻找着上帝赐予自己的“宝石”。但当“宝石”已经握在自己的手中时,却又被自己轻而易举地抛弃了。 记得曾在一本瑞典版的童话故事中,读到过这样一则发人深省的寓言,说是有一个年轻人,为人诚实善良,工作也非常勘勉,但却总是时运不济。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半年不到便又失了业。一无所有的他,只好背着一个破旧的行囊,为生存而四处流浪。  相似文献   

2.
"来新病人了!"只见一位个子不高,体型消瘦的男生在两个人的搀扶下走进了病房,他脖子上的纱布显得格外刺眼,行走十分缓慢,双腿好像灌了铅一样.陪同人中一位是他的母亲,高高瘦瘦的,一脸憔悴,眼圈发黑,应该是多日没有休息了,另一位是他的大学辅导员. 医生仔细询问后得知,这位患者叫小杨,是位大一的在读学生,一周前在宿舍突然冲动自...  相似文献   

3.
缺陷的成功     
有三个年轻的女孩,分别在一条街道的不同位置开起了花店。其中一位女孩家境富裕,是父母出钱投资,当她提出开花店的想法时,父母却说:家里不缺钱,瞎折腾什么! 另一位女孩是花艺学校毕业生,是在同学朋友赞助下开业的。当时朋友们一个劲儿地鼓励她,等生意红火时,再还他们的钱。第三位女孩是一名待业女青年,父母是下岗工人,家中还有一位上高中的小弟,她的花店是靠银行贷款开业的。  相似文献   

4.
笑口常开     
无理抱怨 两个人一起吃饭,只有两条鱼,一大一小。一位先把大的吃了,另一位勃然大怒,"多不合适!"他抱怨。 "怎么了?"另一位问。 "你吃掉了那条大的,如果我是你就不会这么做。" "你会怎样呢?" "我当然是吃小的。" "那好哇,你抱怨什么,那条小鱼不是还在那里吗!"  相似文献   

5.
有一位叫琳琳的小朋友,她父母为了生意常年在外奔波,请了一位保姆照料她的生活。这保姆可谓尽心尽职,琳琳家里亦应有尽有。可琳琳放学回家,仍是感到寂寞难捱。父母得知,急得挠起子头皮,咋办?经生意场上一位朋友“点拨”,便毫不犹豫地化了五千元买了一只  相似文献   

6.
育子如养花     
朋友是一位教育工作者,亦是一位侍弄花草的高手。有一次,我向这位朋友讨教教育孩子的“高招”。他抬头望望阳台上繁茂的花草,然后低头深思了一会儿,笑着说:“教育孩子是一门艺术,育子如养花。”接下来,朋友结合养花的经验向我详细诠释了一番教育孩子的道理。  相似文献   

7.
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是一位默默无闻的小杂货商的女儿,通过自己的奋斗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她的崛起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注意,并被称为当今“世界第一女人”。她的成功与父亲自小对她的谆谆教诲密不可分。撒切尔夫人的父亲罗伯茨是一位白手起家的杂货商。女儿很小的时候,他  相似文献   

8.
正一提到心理治疗,绝大多数人印象中的情景都是一位治疗师面对一位求助者,这是一对一的治疗模式。其实,心理治疗并不只有这一种形式,除了大家更为熟悉的"个体治疗"的形式外,还有"小组治疗"的形式,也就是1-2位治疗师,面对多位不同的求助者,以小组的形式展开心理治疗。早在1979年,认知疗法的创始人贝克就在一本著作中提到了小组治疗形式的应用。小组治疗最显而易见的优势在于治疗效率  相似文献   

9.
长不大的小两口 黑色的双肩包,粉色的花朵裙,可爱的帆布鞋——从背后看,小琳俨然是一位不满20岁的学生。然而事实上,她已经34岁,是一位有夫之妇了。  相似文献   

10.
普拉格曼是美国一位非常著名的小说家。在他的长篇小说授奖典礼上,有位记者问他:你成功的转折点是何时何地?大家估计他的回答可能会是童年母亲的教诲,或者是少年时某位老师的栽培。然而,普拉格曼出乎意料地回答道:是二战期间在海军服役的那段生活。接着他回忆了这样一段往事: 1944年8月的一个午夜,舰长下令由一位下士驾一艘小船,趁着夜色送身负重伤的他上岸治疗。不幸的是小船在那不勒斯海湾中迷失了方向;那位掌舵的下士惊慌失措,想拔枪自杀……普拉格曼劝  相似文献   

11.
美国有位小说家写过一篇小说,叫做《最后一片叶子》。说的是一位年轻艺术家得了严重的肺炎,生命垂危。她看着窗外的树叶一片一片地飘落,绝望地感到自己的病再也不会好转了。她认为当最后一片叶子落下时,她也将孤独地死去。而那最后一片树叶在寒风中随时可能被风吹落。一片平常的树叶维系着一个艺术家的生命。一位好心的艺术  相似文献   

12.
开学一个月后的一天,我正在办公室准备一次讲座的资料,一位女生推门而入,一进门就直截了当地说道:“老师,我又与一位朋友分手了,我真不懂,为什么我总是交不到朋友?” 我先是一怔,到心理咨询室来的同学很少有这么大胆直率的,看来这是一位容易沟通的同学。不过我马上又镇定下来,毕竟事情还得慢慢了解、解决。 我为她倒了一杯开水,对她说:“先喝点  相似文献   

13.
一天,笔者正在诊室内写病历,一位中年男子一把推开办公室的门,生气地嚷道:“大夫,你怎么把我爱人治成躁狂了?”仔细打量眼前这位不速之客,原来是我的一位患者的丈夫。他一改往日的彬彬有礼,怎么对我发起火了?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相似文献   

14.
哑巴大姐     
一次,我随着爱心志愿者之家来到了省城的福利院。住在这里的大都是七八十岁的老人。当然也有例外,一位30多岁的盲人汉子在院子里走来走去,跟在他身后的是一位60多岁的老大姐。  相似文献   

15.
意大利一位名叫阿尔多·阿尔马蒂的老人,是一位滑雪和登山运动的爱好者。50岁那年,他开始学习滑雪和登山,坚持不懈,终于在88岁那年登上了意大利北部多洛米蒂山区海拔2999米的拉瓦雷多峰。  相似文献   

16.
享受忙碌     
喜大利一位名叫阿尔多·阿尔马蒂的老人,是一位滑雪和登山运动的爱好者,50岁那年,他开始学习滑雪和登山,坚持不懈,终于在88岁那年登上了意大利北部多洛米蒂山区海拔2999米的拉瓦雷多峰。  相似文献   

17.
一位离异的女性,含着泪水向我讲述了不争气儿子的所做所为。 在孩子7岁时,由于父母离异孩子同父亲一起生活。 孩子的父亲是个挥霍享乐的“大款”。与这样一位父亲朝夕相处,孩子的发展状  相似文献   

18.
延缓判断     
马克·吐温讲过这样一个寓言:一位游客来到天堂,问圣彼得:"是否可以见见生前世上最伟大的一位将军?"圣彼得指指站在身边的一位天使。游客认定这位天使不是什么将军,而是鞋匠。"是的。"圣彼得回答说,"如果他在世时当上将军,他就会是最伟大的将军了。"鞋匠本是将军之才,之所以在世时没有成为将军,只因为他没有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这便是寓言的寓意。  相似文献   

19.
来稿须知     
一位父亲带着儿子去参观凡·高故居,当看过那张小木床和裂了口子的皮鞋之后,儿子问父亲:“凡·高不是一位百万富翁吗?”父亲答:“凡·高是一位没娶上妻子的穷人。”第二年,这位父亲带儿子去丹麦,在安徒生的故居前,儿子又困惑地问:“爸爸,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宫里吗?”父亲答:“安徒生是位鞋匠的儿子,他就生活在这栋阁楼里。”这位父亲是一个水手,他每年往来于大西洋各个港口,他的儿子叫伊东·布拉格,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普利策奖的黑人记者。20年后,在回忆童年时,伊东说:“那时我们家很穷,父母都靠苦力为生。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认为像我们…  相似文献   

20.
没有人检查     
看到二则故事:一位校长去澳大利亚参观访问,负责接待的一位澳洲教育界人士说了句令他终生难忘的话:“你们中国的留学生在做学问方面是好样的,但他们不会做人。”那人还举了一个例子:有一次,中国、日本、加拿大等几个国家的留学生一同去郊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