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山梨酸对呋喃西林溶液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呋喃西林溶液中加入山梨酸对其稳定性的影响.方法: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呋喃西林溶液含量,通过初均速法对呋喃西林溶液作稳定性试验,并与留样观察作对照.用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测定其防腐能力.结果:在改变防腐剂的条件时,既可提高其化学稳定性,又能提高该制剂的防腐能力.结论:加入山梨酸能明显提高呋喃西林溶液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含氯石灰硼酸溶液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其平  杨宗发  龚金花  涂厉标 《医药导报》2004,23(10):0786-0787
目的:研究含氯石灰硼酸溶液的化学稳定性。方法:用间接碘量法测定含氯石灰硼酸溶液中有效氯的含量,分别通过经典恒温法和初均速法对含氯石灰硼酸溶液作稳定性实验,并与留样观察作对照。结果:两种方法测得含氯石灰硼酸溶液的室温贮存期£25℃0.9分别为225 d和211 d,与留样观察结果也基本相符。结论:含氯石灰硼酸溶液的有效期可定为6个月。  相似文献   

3.
李容 《中国药业》2011,20(6):33-33
目的研究呋喃西林溶液的稳定性,确定其贮存期。方法采用初均速法。结果呋喃西林溶液的贮存期为7.40个月。结论初均速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预测呋喃西林溶液贮存期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含氯石灰硼酸溶液滤液的稳定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含氯石灰硼酸溶液滤液的稳定性.方法:用间接碘量法测定含氯石灰硼酸溶液滤液中有效氯的含量,分别通过经典恒温法和初均速法对含氯石灰硼酸溶液滤液作稳定性实验,并与留样观察作对照.结果:两种方法测得含氯石灰硼酸溶液滤液的室温贮存期t0.9 25℃分别为361 d和345 d,与留样观察结果也基本相符.结论:含氯石灰硼酸溶液滤液可稳定贮存10个月.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新生儿用吲哚美辛栓剂的稳定性.方法: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吲哚美辛含量,通过初均速法对吲哚美辛栓剂作稳定性试验,并与留样观察作对照.结果:吲哚美辛栓剂的热解反应活化能为28.958 kcal·mol-1,室温(25℃)贮存期为220 d,与留样观察240 d结果也基本相符.结论:初均速法测定新生儿用吲哚美辛栓剂的稳定性方便可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新生儿用地西泮栓剂的稳定性。方法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地西泮含量 ,通过初均速法对地西泮栓剂作稳定性实验 ,并与留样观察作对照。结果  地西泮栓剂的热解反应活化能为 2 3 .0 75 kcal· mo L- 1 ,室温 (2 5℃ )贮存期为 3 43 d,与留样观察 3 60 d结果也基本相符。 结论  初均速法测定新生儿用地西泮栓剂的稳定性方便可行。  相似文献   

7.
伦新强  黄兴庆 《中国药师》2000,3(3):185-186
目的研究呋喃西林溶液的稳定性。方法采用经典恒温加速试验预测呋喃西林溶液的有效期,同时进行留样观察。结果呋喃西林的分解属一级动力学过程,t0.925℃6.37个月,与留样观察结果基本一致。结论呋喃西林溶液的有效期约为6.0个月。  相似文献   

8.
龙帅  张小明 《中国药师》2009,12(10):1495-1496
目的:考察10%枸橼酸钾溶液的稳定性,确定其有效期。方法:采用四苯硼钠法测定枸橼酸钾溶液含量,采用初均速法预测其有效期。结果:本品在室温25℃条件下较稳定,初均速法预测有效期为1.5a。结论:初均速法预测10%枸橼酸钾溶液有效期,方法简便、精确度较好。  相似文献   

9.
根据正交试验结果设计的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新处方和新工艺,显著提高了本品的颜色稳定性:用初均速法预测了本品的颜色稳定期,预测结果与室温留样观察结果大致相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改进呋喃西林溶液制备方法,观察其稳定性.方法 对原处方的制备工艺加以改进,并通过留样观察对呋喃西林溶液进行定性分析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定量测定.结果 改进法配制的呋喃西林溶液稳定性好,4个月内未析出沉淀,含量合格;原法配制的呋喃西林溶液2个月后析出红棕色沉淀,含量不合格.结论 改进后的配制方法操作简单,溶液的稳定性提高,贮存期延长.  相似文献   

11.
1例29岁低钾血症合并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男性患者,应用1∶5000呋喃西林溶液漱口,10 mL/次,漱口2次共约20mL后,感觉眼睑部不适,有水样感,伴面部潮红,瘙痒,随后面颈部及双上肢出现散在红色皮疹,考虑是由呋喃西林溶液引起的过敏反应,遂停药,并给予氯雷他定分散片( 10mg,qd),酮替芬片(1mg,bid),及阿奇霉素(500 mg,qd)抗炎治疗.经治疗5d后,患者咽部疼痛较前明显好转,过敏症状消退,复查血象正常,未再发热.  相似文献   

12.
石嫱  庆格乐 《中国药业》2013,(23):45-46
目的 改进呋喃西林溶液的制备方法并评价其稳定性.方法 以呋喃西林为主药,加入氯化钠调节渗透压,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呋喃西林的含量,采用经典恒温法、自然留样观察试验考察其稳定性.结果 其含量的变化属一级降解反应,25℃室温时,分解速率常数k25℃=1.915 6×10-5/h,分解10%的时间为7.64个月;5℃室温保存不产生沉淀和结晶.结论 新呋喃西林溶液的有效期为6个月,5℃以上室温保存.  相似文献   

13.
HTK液和UW液心肌保存效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离体鼠心Langendorff灌注模型上,检验并比较HTK液和UW液在低温(0-4℃)心肌保存中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实验分为2组,HTK组和UW组,每组8只Wistar大白鼠。快速取下鼠心并悬挂在Langendorff灌注模上灌注和测定血流动力基础值。灌注并低温保存离体鼠心4h.4h后重新复温复灌,再次测定血流动力学值,留取标本测恢复率HTK组优于UW组。心肌水含量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灌注脉出液出肌酶漏出量HTK组明显低于UW组,心肌中ATP和CP含量HTK组高于UW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HTK组轻于UW组,结率:HTK液和UW液阳比较合适的心肌保护液,对心肌的保存效果HTK液优于UW液。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离体鼠心Langendorff灌注模型上,检验心肌保存液中加入ATP-K离体通道开放剂Nicorandil对心肌保存液保存效果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4组,UW液组、HTK液组、UW液组+Nicorandil组和HTK液+Nicorandil组,每组8只Wistar雄性大白鼠。麻醉和抗凝后,快速取下鼠心并悬挂在Laupeudorff灌注模型上灌注,37℃下测定血流动力学基础值。分别用四种保存液灌停离体鼠心并低温(4℃)保存4小时。重新复温复灌,再次测定血流动力学值,留取标本分别测定心肌水含量、心肌酶漏出量、ATP和CP含量和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心肌血流动力学恢复率,HTK液组高于UW液组;UW液+Nicorandil组高于UW液组;HTK液+Nicorandil组高于HTK液组;HTK液+Nicorandil组 Nicorandil组低于HTK液组;UW液+Nicorandil略低于UW液组,心肌中ATP和CP含量,HTK组高于UW组;HTK液+Nicorandil组高于UW液+Nicorandil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HTK液+Nicorandil组心肌损害最轻,HTK组轻于UW液+Nicorandil组,UW液组心肌损害最严重。结论:HTK液和UW液都是比较适合的心肌保存液,Nicorandil能够善心肌保存液的保存效果。  相似文献   

15.
注射用头孢西丁钠与甲硝唑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考察注射用头孢西丁钠与甲硝唑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注射用头孢西丁钠与甲硝唑注射液配伍后溶液在常温下放置4h内不同时间的最大吸收峰峰位和吸收度,并观察溶液的色泽及测定其pH值。结果:配伍液的吸收峰位、吸收度、色泽及pH值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头孢西丁钠与甲硝唑注射液配伍后在常温下4h内稳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注射用甲磺酸帕珠沙星与利巴韦林注射液在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注射用甲磺酸帕珠沙星与利巴韦林注射液配伍后的含量,观察配伍液的外观变化及pH值。结果:室温条件下8h内配伍液的外观、pH值及甲磺酸帕珠沙星与利巴韦林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甲磺酸帕珠沙星与利巴韦林注射液可以在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7.
袁小红  骆梅娟 《中国药房》2006,17(21):1673-1675
目的:优选莲子心微囊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对莲子心微囊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以微囊得率、包封率和载药量为指标,考察药液与明胶溶液的比例、液体石蜡与明胶溶液的比例、80℃时的搅拌时间、明胶浓度等因素对微囊制备工艺的影响。结果:最佳的制备工艺为采用30%的明胶溶液,80℃时搅拌20min,药液与明胶溶液的比例4∶10,液体石蜡与明胶溶液的比例6∶1。结论:优选出的制备工艺经验证可行、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溶液颜色检查进行了研究。方法:试验了样品与黄绿色标准比色液的颜色比较,同时确定了黄绿色标准比色液的最大吸收波长,将样品溶液进行了加速试验和浓缩,并将它们与原液同时进行了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样品与黄绿色标准比色液无法相等比较。颜色深过原液二倍多的试验溶液在450nm波长处测定的吸收度变化不大,无法达到控制质量的目的。结论:照分光光度法测定时,波长应改为430nm,吸收度可设定为“不得过0.07”。  相似文献   

19.
盐酸吡硫醇粉针剂在四种输液中的稳定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考察盐酸吡硫醇在0.9%NaCl、5%GS、10%GS、5%GNS中的稳定性,判断其与发生静脉炎的相关性。方法:用上述4种溶剂配制浓度为0.04%的盐酸吡硫醇溶液。常温下放置0、0.5、1、2、4、6、8h,采用HPLC法测定其含量。结果:盐酸吡硫醇以上述4种输液稀释,并在常温下放置8h含量无变化。结论:盐酸吡硫醇与上述输液配伍,8h内含量稳定,与静脉炎发生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次氯酸钠窦腔滴注液的制备及其稳定性进行研究,拓宽次氯酸钠的用途,为临床提供新制剂.方法制备采取先配成2.5%次氯酸钠溶液和7.5%磷酸二氢钠溶液,临用时将上述两液各10ml加至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中作窦腔滴注,稳定性采用留样观察法.结果2.5%次氯酸钠液,pH=13时,t09为170d,加入氮化硼作为稳定剂,t0.9为306d,0.05%次氯酸钠窦腔滴注液,pH=7.2,含氮化硼0.015μg@ml-1时有效期为18d,临床试用疗效满意.结论次氯酸钠窦腔滴注液可作为治疗鼻窦炎常规制剂应用,其在碱性(pH=13)环境下稳定,加入氮化硼后稳定性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