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胸腰椎AF内固定失效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了解AF内固定失败后断钉与时间的关系,以及年龄、性别、植骨及截瘫等因素对断钉的影响,指导临床在较为准确的时间取出内固定。方法 对33例行AF钉内固定的患进行随访,用Cox回归对断钉的失效进行分析。结果 大部分断钉发生在术后400-500d内,而且本研究中断钉率较国内其它相关报道高,可能与植骨率较低有关。结论 AF钉内固定后,大多数在术后400—500d开始疲劳断裂,因此,AF钉在术后一年取钉较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分析AF系统固定胸腰椎骨折断钉的原因。方法统计117例使用AF治疗胸腰椎骨折和术后断钉的病例,分析发生的原因。结果本组术后获得随访103例,随访时间为6个月~2年,术后发生断钉现象共23例,占总数的22.3%。其中爆裂型骨折20例,骨折脱位2例,压缩性骨折1例。断钉点均位于椎弓根钉与角度螺栓结合部。结论 AF系统固定胸腰椎骨折术后断钉发生率较高,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仔细操作,术后密切观察,积极预防。  相似文献   

3.
对AF钉在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治疗中的早期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AF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的早期并发症原因及预防。方法:对28例胸腰椎不稳定骨折患者均在伤后1周内行AF钉内固定术。结果:3例出现并发症,l例AF钉穿透椎体前缘,l例早期深度感染,l例断钉,其余均重建脊柱生理弯曲,维持复位满意,获得骨性愈合。结论:应用AF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术前应做好充分准备;术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准确置入AF钉,行有效植骨融合,配合C臂X线机检查;术后应注意护理,避免过早过度负重活动,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提高AF钉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AF系统复位固定术后松动滑脱断钉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脊柱胸腰段骨折脱位AF系统复位固定术后,出现松动、滑脱、断钉的原因。方法:自1996年8月-2000年10月,112例应用AF系统治疗的胸腰段骨折或脱位患者中,获得随访95例,16例发生松动、滑脱及断钉,其中螺钉松动7例,滑脱3例,断钉6例(9枚螺钉)。结果:AF系统复位内固定术后松动、滑脱、断钉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解剖学的特点;(2)患椎因素;(3)椎间盘因素;(4)AF系统的设计缺陷;(5)患者因素;(6)技术因素。结论:术前根据患椎的具体情况,制定完善的手术方案,精确的手术操作,合理的术后功能锻炼,尽量避免上述因素的影响,是降低AF系统内固定失败发生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断钉及弯曲松动原因分析   总被引:24,自引:7,他引:17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断钉、弯曲松动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33例椎弓根内固定术后断钉、弯曲松动病例进行分析,就骨折类型、器械类型、植骨及减压等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发生断钉、弯曲松动33例,发生率为12.5%.弯曲松动10例,断钉23例.Dick钉组1例,RF钉组15例,改良RF钉6例,AF钉组11例.植骨组7例,未植骨组26例.减压组23例,未减压组10例.爆裂型骨折21例,屈曲压缩型骨折8例,骨折脱位型4例.结论严重爆裂型椎体骨折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断钉率高,后路椎板减压、操作不当及器械本身缺陷都可增加椎弓根螺钉断钉、弯曲松动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棒系统术后出现断裂的原因.[方法]对2006年9月~2011年9月本院收治的胸腰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获随访2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手术类型、植骨融合方式、取内固定时间等因素对椎弓根螺钉的影响进行系统分析.其中胸腰椎骨折109例,腰椎滑脱或不稳症154例.[结果]术后263例患者中12例发生断钉,断钉率4.56%.12例发生断钉者中胸腰椎骨折9例(8.2%),腰椎滑脱或不稳症3例(2%);椎间植骨3例(1.9%),后外侧植骨2例(4%),未植骨7例(11.7%);内固定术后7 ~12个月断钉2例(2.3%),12 ~18个月断钉2例(2.1%),18 ~30个月断钉8例(9.7%).[结论]胸腰椎骨折比腰椎滑脱或不稳症断钉率高;未植骨者的断钉率高于植骨融合者,椎间植骨融合者最少断钉;取内固定时间超过18个月断钉率高.因此,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时机,提高手术操作技巧,仔细规范操作,充分有效植骨融合,避免早期活动负重,以及及时取出内固定,可有效防止椎弓根螺钉断裂发生.  相似文献   

7.
CD、AF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不稳定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CD、AF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椎体不稳定骨折疗效。方法 采用CD(33例)、AF(32例)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不稳定骨折。必要时切除椎板减压,直视下嵌击性复位。行横突间植骨融合。结果 65例获3-29个月随访,行X线及CT复查,骨折脱位复位率达95%。CD组中有2例断钉,3例钉棒松动,椎体复位高度丢失4~6mm。AF组无1例断钉及钉棒松动。结论 CD、AF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椎体不稳定骨折,固定牢靠,椎体高度再丢失少。AF较CD操作更加简单、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后椎弓根钉断裂的原因及预防.方法对应用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治疗的193例胸腰椎骨折中发生椎弓根钉断裂17例的原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发生椎弓根钉断裂17例,爆裂性骨折断钉率22.2%(8/36)显著高于压缩性骨折5.73%(9/157) (P <0.05),未使用横杆组断钉率28.0%(7...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自行设计的ARRIF对28例胸腰段单个椎体的爆裂型骨折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观察其复位固定效果以及并发症等。方法 从复位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的发生等方面进行观察,了解ARRIF的临床效果。结果 AR-RIF的手术时间较AF、Dick钉短,术中出血量也较少,未见断钉、断杆及拔钉等并发症。结论 ARRIF能很好地对胸腰段单个椎体的爆裂型骨折进行复位和固定,是一种固定较为确实的经椎弓根内固定器。  相似文献   

10.
ARRIF治疗爆裂型胸腰椎骨折的初步临床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应用自行设计的ARRIF对28例胸腰段单个椎体的爆裂型骨折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观察其复位固定效果以及并发症等。方法:从复位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的发生等方面进行观察,了解ARRIF的临床效果。结果:ARRIF的手术时间较AF、Dick钉短,术中出血量也较少,未见断钉、断杆及拔钉等并发症。结论:ARRIF能很好地对胸腰段单个椎体的爆裂型骨折进行复位和固定,是一种固定较为确实的经椎弓根内固定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AF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69例胸腰段骨折患者经切开复位,AF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治疗,进钉点采用Weinstein定位法,术中常规行后外侧植骨。结果63例患者得到随访,都有一定程度的神经功能恢复和椎体高度恢复,植骨愈合满意,出现断钉、迟发感染以及脑脊液漏等并发症,经处理后痊愈。结论AF系统治疗胸腰段骨折复位确切、固定可靠、简便省时,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随着脊柱骨折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的广泛应用,取钉手术出现的问题也相应增加。2003年4月~2005年7月笔者共开展取钉手术21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1例,男16例,女5例;年龄最大51岁,最小17岁,平均36岁。内固定节段:T111例,T124例,L114例,L21例,L41例;内固定系统中AF19例,RF2例。取钉时间为10~21个月,平均11.6个月。取钉时骨折均已愈合,内固定系统完整者20例,断钉1例,为AF内固定系统。1.2治疗方法术前常规摄固定节段椎体的正侧位X线片,判断骨折愈合情况和内固定系统的完整性,对断钉或可疑断钉者要特别向患者讲…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长管状骨骨干骨折髓内钉术后非感染性骨不连的原因,探讨有限切开植骨附加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这类骨不连的疗效.方法 对16例长管状骨骨干骨折髓内钉手术后并发非感染性骨不连,采用有限切开附加锁定钢板内固定、断端植骨的方法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结果 经11~24个月(平均15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获得骨性愈合,愈合率100%.无髓内钉下沉、断钉及断板等并发症发生,关节功能良好.结论 有限切开附加钢板内固定结合植骨技术是一种治疗长管状骨骨干骨折髓内钉术后非感染性骨不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AF钉治疗胸腰椎骨折术中失误及并发症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2002年5月到2006年11月,共完成胸腰段脊柱骨折AF钉固定107例,对其中术中失误4例,术后并发症6例进行分析。结果术中失误4例中2例为开路锥穿出椎体外侧,2例为上位螺丝钉打人椎间隙。分析原因为矢状角和水平角出现偏差,发现后立即纠正,拍片检查位置恢复正常。术后并发症6例中1例感染,5例断钉。感染病例抗感染治疗后恢复。5例断钉分别发生于术后7个月以后。分析原因为钉-杆部应力集中、植骨量不够。结论术中失误的预防措施为准确定位。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措施为术中植骨恢复前、中柱高度,螺丝钉紧固时使所有螺丝钉受力均匀,避免某点应力集中,医生指导病人按时进行功能锻炼,内固定的AF系统要按时取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AF系统治疗腰椎骨折术后椎弓根钉断裂的原因。方法对采用AF内固定系统治疗的腰椎骨折106例中15例椎弓根钉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7例为植骨融合欠缺;3例为螺钉过短;3例为复位不充分;1例为外伤因素所致;1例为内固定存留时间过长。结论植骨融合欠缺、椎弓根钉选择不当、病椎复位不充分是术后椎弓根钉断裂的主要原因,内固定物存留时间长及外伤等因素亦可导致椎弓根钉断裂。  相似文献   

16.
交锁髓内钉断钉原因与预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中心固定理论的逐渐推广 ,交锁髓内钉被认为是髓内钉骨折内固定技术的最重要进展 ,许多报道显示其较好的临床效果。本院自 1994~ 2 0 0 1年对 87例股骨、胫骨干骨折用交锁髓内钉治疗 ,共发生 3例断钉 ,断钉率为 3 .5 %。本文对交锁髓内钉治疗的病人作了回顾性分析 ,从生物力学方面分析了断钉的原因 ,并提出预防的方法。由于设计上的不足 ,手术操作不当及术后早期负重或功能锻炼不准确等原因均可能会发生骨愈合前期的钉断裂 ,因此必须取出断钉 ,再次予以固定 ,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所以 ,预防交锁髓内钉的断裂尤为重要。交锁髓内钉位于骨…  相似文献   

17.
AF内固定系统在胸腰段脊柱骨折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验证AF系统手术在胸腰椎骨折治疗的意义。方法 应用AF系统对61例胸腰椎不稳定骨折患者进行复位内,并作X线、CT检查对AF疗效进行分析,术后平均随访16个月。结果 术前Frankel分级B-D级者均有1-2级的进步。无医源性神经根损伤体征,无断钉现象。无早期感染病例,但有2例在术后6个月以后出现螺钉周围感染。结论 AF内固定系统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确切、疗效显著等优点,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经皮空心椎弓根螺钉AF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经皮空心椎弓根螺钉AF系统微创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11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后路经皮空心椎弓根螺钉AF系统内固定.切口为4个1.5 cm长的小切口,椎弓根穿刺操作在透视引导下进行.结果 11例患者椎体高度恢复和后凸畸形纠正良好,伤椎高度由术前(65±13)%恢复至术后(92±7)%,局部后凸畸形自术前后凸19°恢复至术后6°.2例发生小切口皮缘坏死伤口延迟愈合,1例伤口积液,1例术后11个月出现内固定松动.随访24~36个月,期间未发现断钉断棒、后凸畸形加重、椎间隙高度丢失等并发症.结论 该方法治疗胸腰椎骨折可恢复椎体高度,矫正后凸畸形,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  相似文献   

19.
AF钉内固定撑开间接减压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伴不全截瘫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后路AF钉内固定装置间接减压对胸腰椎爆裂骨折伴不全截瘫的疗效。方法:对11例胸腰椎爆裂骨折伴不全截瘫病人,后侧入路,AF钉内固定撑开,间接减压椎板植骨。结果:术后CT、X线复查:椎体高度恢复,椎管面积基本正常,脊柱矢状面生理曲度恢复。平均随访23个月,无断钉及骨不愈合。按Frankel分级术后神经功能均恢复至E级。结论:后路AF内固定撑开装置间接减压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伴不全截瘫具有手术操作简便、时间短、出血少、对椎管内干扰小、椎管扩大间接减压效果好、神经功能恢复好等优点,且重建了脊柱的稳定性,恢复了脊柱的生理曲度。手术时机以伤后1—2周间为佳。  相似文献   

20.
椎弓根内固定系统目前已广泛用于脊柱骨折、腰椎不稳、滑脱等的治疗[1]。而与内固定有关的并发症也时有发生。张贵林等[2]报道术后发生断钉、断杆或螺钉弯曲松动现象占总数的21%。故大多数学者主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仍需取出,并以早取出为宜。U形螺钉取出较易,而直形螺钉尤其是位于下腰部的螺钉取出较困难。螺钉中间柄部常常被骨痂包埋,取出时需用骨凿将周围骨质凿开,手术费时、费力、出血多,甚至会伤及神经。为此我们设计了椎弓根螺钉取出器并应用于临床32例,成功取出RF(滑脱钉)5例8枚,DRFS15例60枚,AF钉6例12枚,SRS6例12枚,报告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