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异常分娩中臀位助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分娩的异常臀位分娩产妇214例,异常臀位分娩占总产妇的4.8%,年龄18~37岁,产妇平均年龄为25.7岁,146例为初产妇(68.22%),68例为经产妇(31.78%)。214例异常臀位分娩产妇,13例采取臀位牵引产(6.07%);96例采取剖宫产(44.86%);105例采取臀位助产(49.06%)。观察对比三种分娩方式的并发症和病死率。结果体质量小于3400g的围生儿多数采取的四臀位助产的分娩方式,体质量大于3500g的围生儿多数采取的是剖宫产的分娩方式,围生儿的体质量越大剖宫产率就越高。采取臀位助产和剖宫产分娩方式的围生儿的病死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臀位牵引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分娩前科学准确的评估胎儿的情况,有针对性性的选择臀位助产方式进行分娩,积极地预防并且治疗妊娠并发症,严密的观察整个产程,会显著的降低胎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可以有效地降低剖宫产率,大大地降低了围生儿的病死率,非常值得在临床上进行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臀位妊娠的分娩方式及并发症。方法对大田县医院1992~2002年臀位分娩331例的分娩方式、分娩期并发症和围产儿死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189例,占57.09%;臀助产126例,占38.06%;臀牵引16例,占4.83%。围产儿死亡11例,围产儿死亡率33.23‰。臀牵引新生儿窒息及死亡率均比臀助产、剖宫产明显升高。结论加强孕期管理,减少臀位产发生。恰当选择臀位分娩方式,是降低母婴并发症及围产儿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臀位助产术在异常分娩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式及相关注意事项。方法 160例胎儿臀位异常产妇,根据产科医师评估建议结合产妇及其家属意愿分为剖宫产组(82例)、臀位助产组(52例)和臀位牵引组(26例)。剖宫产组选择剖宫产,臀位助产组选择臀位助产术,臀位牵引组选择臀位牵引方式助产术。观察比较三组胎儿体重、并发症及死亡发生情况;产妇产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臀位助产组及臀位牵引组胎儿体重分别为(2.88±0.32)、(2.91±0.24)kg,均明显轻于剖宫产组的(3.45±0.56)k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臀位助产组、臀位牵引组胎儿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8.08%、61.54%,均明显高于剖宫产组的12.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臀位助产组、剖宫产组胎儿死亡率分别为1.92%、0,均显著低于臀位牵引组的15.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臀位助产组产妇产后住院时间(4.51±0.54)d显著短于臀位牵引组的(5.02±0.58)d、剖宫产组的(7.54±1.06)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臀位牵引组产妇产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剖宫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臀位助产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15.38%显著低于臀位牵引组的65.38%和剖宫产组的30.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臀位牵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5<0.05)。结论臀位助产术应用于异常分娩中不会对产妇造成较大的手术伤害,产妇产后并发症较少,恢复快,但臀位助产术可使胎儿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且仅适用于体重较小的胎儿,临床应用前必须预先进行充分评估,并做好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臀位妊娠分娩方式对产妇以及婴儿的影响,观察分析临床护理的效果。方法摘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1月臀位妊娠分娩方式的50例产妇进行临床护理,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经研究分析,发现剖宫产与阴道分娩比较,婴儿结局较好(P<0.05),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P<0.05)。结论经过研究分析,对于臀部妊娠的新生儿来说,采取剖宫产以及足月妊娠,都比较有利,但是,采取剖宫产的方式进行分娩,对产妇却有一定的危害。臀部妊娠分娩方式如何进行选择,要对产妇以及围生儿进行全面的考虑。  相似文献   

5.
臀位是临床上常见的异常胎位之一 ,其围产儿死亡率及窒息率均明显高于头先露。因此 ,如何正确处理臀位分娩 ,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 ,改善臀产儿的预后 ,仍为产科工作者应不断讨论的实际问题。本文就我院 1995~ 1999年 15 7例臀位分娩方式作一分析和探讨。1 临床资料1.1 臀位产发生率、产次与分娩方式比较 :我院 1995~ 1999年分娩总数 2 5 6 0例 ,其中臀位 15 7例 ,臀位发生率为 6 .13%。在臀位产中 ,阴道分娩 92例 ,占 5 8.6 0 % ;剖宫产 6 5例 ,占41.40 %。初产妇 12 8例 ,占臀位分娩 81.5 2 % ,其中阴道分娩70例占 5 4.6 9% ;剖宫产 5 8…  相似文献   

6.
朱宏伟 《河北医药》2002,24(12):976-977
臀位是常见异常产 ,我院 1998~ 2 0 0 0年分娩总数 4843例 ,臀位产 2 16例 ,占分娩总数 4.5 % ,围生儿死亡 5例 ,病死率占臀位产 2 .3 %。非臀位产 462 7例 ,围生儿死亡 8例 ,病死率占 0 .17%与臀位产比较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 ,因此臀位产处理仍有讨论价值。本文通过其分娩的处理方式及其围生儿损伤关系进行对照分析。1 结果与分析1 1 臀位分娩方式与围生儿体重关系  2 16例臀位产中剖宫产10 1例 ,占臀位分娩总数的 46.7% (其中初产妇 89例 ,占剖宫产总数 85 .1% ,经产妇 12例 ,占剖宫产总数的 11.8% )无围生儿死亡 ,1例新生儿肱…  相似文献   

7.
胡志芬  谷平果 《河北医药》1992,14(3):141-142
本文分析了500例臀位分娩的有关问题,初产妇281例,剖宫产204例,经产妇219例,剖宫产172例。围产儿体重越大剖宫产率亦递增,新生儿1分钟阿氏评分剖宫产高于臀助产,而剖宫产与臀助产明显高于臀牵引,围产儿死亡均发生在阴道分娩中。本文对臀位剖宫产的指征和阴道分娩方式进行了探讨,指出加强臀位孕妇的产前监护,合理掌握剖宫产的指征和时机,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黄华  舒萍 《北方药学》2013,(5):105-105
目的:探讨臀位助产术在异常分娩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于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85例臀位异常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出现臀位异常分娩时,多采取何种分娩术,以及每种分娩术的并发症与死亡率等情况。以此来具体分析臀位助产术在臀位异常分娩中的重要作用。结果:在处理臀位异常分娩的过程中,剖宫产与臀位助产术应用比较多,而臀位牵引术应用得较少(P<0.05)。并发症情况:臀位牵引术的并发症率显著大于臀位助产术,而臀位助产术的并发症率显著大于剖宫产术(P<0.05)。死亡率:臀位牵引术的死亡率显著大于臀位助产术和剖宫产术(P<0.05)。而臀位助产术的死亡率与剖宫产术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我们要更加熟练的掌握臀位助产术的相关操作与运用技巧,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使臀位助产术的应用范围更广,临床效果更加完备,从而达到降低剖宫产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正>在临床上,臀位分娩是一种较常见的异常分娩,产妇的子宫畸形是导致异常分娩的主要原因,进而会造成胎儿出生时脐带脱垂、胎臂上举或出头困难等并发症甚至死亡~([1])。产妇臀位分娩会增加胎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因此选择适宜的分娩方式对臀位分娩产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该研究选取2013年3月—2015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就诊的122例臀位异常分娩产妇,对臀位助产术在异常分娩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臀位产是难产之一,属高危妊娠分娩,其围产儿死亡率及剖宫产率均增高,处理不当可危及胎婴儿生命,本文对1995年1月至1998年12月分娩的足月单胎臀位产298例作一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1 发生率:我院1995年1月至1998年12月足月单胎分娩数5598例,其中臀位分娩298例,发生率5.32%,各年臀位发生率见表1,发生率逐年下降。表1 各年臀位发生率年份≥37周分娩数臀位数发生率(%)1995年13121128.541996年1511825.431997年1374574.151998年1401473.35合计55982985.321.2 年龄及产次:孕妇年龄最小20岁,最大36岁,其中21~25岁213例,占71.48%;26~30岁78…  相似文献   

11.
臀位是最常见的异常胎位,其分娩方式的选择多数为剖宫产,目前就我院自2007年12月至2012年12月经阴道分娩的臀位62例临床观察总结,其中分娩后新生儿窒息7例,分娩过程中发生软产道裂伤3例,无论早产儿及足月儿均无其他并发症。故臀住非绝对剖宫产的适应证,只要无禁忌证,头盆相称,助产人员能熟练掌握臀位的分娩机制,正确处理分娩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臀位的阴道分娩还是安全可行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对我院1998-2007年臀位分娩的416例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998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分娩人数为5838例,其中臀位416例(包括早产、足月产及过期产),发生率为7.13%。臀位分娩中剖宫产136例,占32.69%,阴道分娩280例,占67.31%。见表1。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围术期并发症特点。方法取12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患者,其中60例为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患者,设为观察组,另60例为初次行剖宫产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行剖宫产的原因和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再次剖宫产的主要原因为瘢痕子宫,其他原因包括臀位、前置胎盘等;对照组剖宫产原因主要为社会因素、胎儿宫内窘迫、骨盆因素等,其他原因为臀位、产程异常。观察组围术期并发症均表现为盆腹腔粘连、产后出血、前置胎盘、子宫破裂、胎盘植入等,且相应并发症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是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患者再次行剖宫产的主要原因,再次剖宫产致使并发症发生率升高,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患者围术期的主要并发症主要为盆腹腔粘连、产后出血、前置胎盘等,增加了患者的临床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315例臀位产的种类、分娩方式、围产儿体重、新生儿窒息及死亡率。方法:以2010年1月~2013年6月某院分娩的315例臀位产婴儿为研究对象,进行总结分析,找出臀位产的合适方式及助产的合适时机和方法。结论:臀位应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剖宫产不应作为唯一的方式而大力推广,助产则需有经验的助产人员操作,可明显降低围产儿损伤、窒息等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臀位是临床上常见的异常胎位,围产儿死亡率大大高于正常胎位。多年来,由于围产医学的发展和产科技术的进步,围产儿死亡率也大大下降,但如何正确处理臀位,选择适当分娩方式,仍为产科当前讨论的重要课题。本文就我院1982~1996年15年间904例臀位分娩方式与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率等问题作回顾性分析。一、资料与分析(一)臀位发生率:我院1982~1996年共分娩18948例,其中臀位904例,发生率4.78%,与文献报道的3.2%~5.8%相符。(二)臀位剖宫产率:15年来臀位剖宜产在臀位分娩中逐年上升。从1982年的ZI.43%至1996年的85.7…  相似文献   

16.
臀位是常见的异常胎位,在妊娠和分娩期存在着较多的高危因素,为了减少臀位及其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本文根据97例臀位的临床分析,浅谈臀位分娩的护理体会。1 一般资料我院1998-12~1999-12共收臀位97例,同期产妇总数为814例,发生率为11.9%,高于文献报道[1]。2 结果与分析2.1 年龄及分娩方式产妇年龄为20~38岁,平均24.8岁,初产妇53例,占54.6%;经产妇44例占45.4%,分娩方式:3例未产自动出院,有效例数为94例。经阴道分娩71例,占75.5%;行会阴侧切46例,占64.80%;其中初产妇33例,占71.70%;经产妇13例,占28.3%,剖宫…  相似文献   

17.
张爱群  王海波 《河北医药》1996,18(4):215-215
臀牵引术用于头位剖宫产术探讨(附30例报告)050041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60医院妇产科张爱群,王海波臀牵引术是臀位产或臀位剖宫产术中娩出胎儿的方法。在某些头位难产的剖宫产术中,以头位娩出胎儿时常困难。因此,我们采用臀牵引的方法娩出胎儿,避免了子宫切...  相似文献   

18.
脐带是维系胎儿生命的重要通道,一旦血运受阻,将对胎儿造成危害。脐带异常是新生儿窒息的首要原因。头位妊娠脐带绕颈在脐带未被拉紧及受压时,脐血流通畅,胎儿宫内状况良好。当出现胎儿窘迫时,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极为重要,原则上应使胎儿尽快脱离母体。本研究就309例头位妊娠脐带绕颈分娩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的影响,以达到降低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病死率的目的。1临床资料双鸭山市人民医院2005年1月至2007年6月头位妊娠分娩1446例,新生儿出生时发现脐带绕颈者309例,其发生率为21·37%。309例中75例于临产前或产程初期因有剖宫产指征行选择性剖宫产术;另234例中,128例自然分娩,未发生胎儿窘迫,106例在产程中发生胎儿窘迫(45·30%)。309例中发生新生儿窒息35例,发生率11·33%,新生儿死亡1例,病死率0·32%。2讨论脐带是维系胎儿生命的重要通道,一旦血运受阻,将对胎儿造成危害。脐带异常是新生儿窒息的首位原因,约22%的新生儿窒息、25%的重度新生儿窒息、20%的新生儿死亡是由脐带因素引起。脐带因素中最常见的是脐带绕颈,占脐带异常的79·25%。头位妊娠脐带绕颈在孕晚期或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臀位的病因、分类及围生期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2月收治的122例臀位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122例臀位中单臀位(腿直臀先露)84例,占68.85%,完全臀位(混合臀先露)30例,占24.59%,不完全臀位(不完全臀先露)8例,占6.56%;122例臀位中臀位助产成功95例,占77.87%,剖宫产27例,占22.13%。结论:臀位的围生期结局与臀位类型、胎儿大小、骨盆大小、孕周及胎膜早破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0.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文化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4):161-161
目的:对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VBAC)方式进行探讨。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07年12月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340例患者,记录第1次手术时间指征、新生儿体重,本次妊娠分娩方式、出血量、住院时间及费用、第2次分娩方式的主要决策者及影响者。结果:阴道分娩22例,原手术指征分别为胎儿窘迫6例,羊水过少5例,头盆不称4例,臀位3例,巨大儿2例,胎盘早剥1例,双胎1例。结论:各种原因影响了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这就要求医务人员纠正以往的偏见,提高对VBAC的认识,而且事实证明前次有剖宫产史者60%~80%能成功经阴道分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