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降温毯不同温度对重型颅脑损伤伴中枢性高热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重型颅脑损伤伴中枢性高热患者52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6例,治疗组采用降温毯进行亚低温(32~35 ℃)处理,对照组采用降温毯常温(36.5~37.5 ℃)处理,观察两组患者体温下降的效果.结果:治疗组在使用降温毯后1,2,4,8 h各时间点的体温均低于对照组,且降温过程平稳,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温毯亚低温可以明显、安全、迅速、有效地降低重型颅脑损伤伴中枢性高热患者体温,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对神经科重症患者的疗效和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6月我院诊治20例采用亚低温治疗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治疗效果及护理措施。结果20例患者采用亚低温治疗60 min、120 min后,体温、心率均下降,血氧饱和度开始上升;降温120 min 后,体温、心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月后随访,所有患者均存活,GCS评分7~15分,平均(12.1±1.3)分;6个月后随访,所有患者均无神经系统后遗症,能胜任工作。结论亚低温治疗可有效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体温,降温下降可靠、安全、迅速,配合细致的护理措施,可显著提升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刘晶  张秀利  黄薇薇 《吉林医学》2010,31(20):3307-3308
目的:观察亚低温治疗重度颅脑损伤高热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探讨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随机选取重度颅脑损伤高热患者36例,16例重度颅脑损伤高热患者进行亚低温治疗和护理,20例给予常规物理降温治疗和护理。观察亚低温患者的体温下降与常规治疗行普通的物理降温体温下降的效果。结果:重度颅脑损伤高热患者应用亚低温治疗能使体温按设定的温度平稳下降,并且明显降低了脑缺血、缺氧以及脑水肿症状。结论:亚低温治疗重度颅脑损伤高热,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使护理人员掌握了解亚低温治疗在颅脑损伤病人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对3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亚低温治疗,即采用德国恒邦降温毯全身降温及局部物理降温,配合使用肌松剂、镇静剂、呼吸机辅助控制呼吸,使体温降至32~33℃,维持2~14 d。结果:亚低温疗法能明显降低颅内压,使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死亡率显著下降;改善颅脑外伤病人神经功能预后,减少并发症。结论:必须重视亚低温治疗的时间、方法、时程和亚低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及预后观察。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控制血糖,观察组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做好基础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两组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良好率78.3%,对照组36.7%,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使用胰岛素天数、院内感染率及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重度颅脑损伤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中采用护理干预方法对其预后非常重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颅脑降温仪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该院2002年1月~2003年4月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颅脑降温仪治疗2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与26例采用传统冰袋降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应用颅脑降温仪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体温下降情况、颅内压控制、昏迷时间、病死率、并发症等方面均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颅脑降温仪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可有效地缩短昏迷时间、降低死亡率及并发症,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刘秀霞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3):F0003-F0004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氧动力雾化吸入的干预效果.方法:对照组按儿科一般护理常规的护理模式实施护理;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依从性、患者满意度及平均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依从率为98.5%优于对照组(80.0%),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100%)优于对照组(75.4%),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舒适护理干预明显提高哮喘患儿氧动力雾化吸入的依从性,让患者身心处于最佳状态配合治疗,提高患者满意度,缩短了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头颅降温仪即局部亚低温治疗危重脑卒中发热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 选择经颅脑降温仪治疗的17例危重脑卒中发热患者与未用局部亚低温治疗的27例危重脑卒中发热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对于降低体温及维持体温的恒定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针对危重脑卒中发热患者病死率较高的特点,护理中应加强病情观察,尽快降低脑细胞代谢,减少并发症,尽早应用脑颅降温仪.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震动排痰仪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疗效及改善血气指标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7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3例及观察组54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患者应用震动排痰仪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经干预后的临床疗效、血气指标改善情况及体温、血象、胸片等指标恢复正常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81.13%(P<0.05);干预后观察组SpO_2、PaO_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呼吸频率、干预后体温、血象恢复正常时间、胸片显示炎症吸收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震动排痰仪,通过强力的穿透作用,能够有效促进肺深部痰液的顺利排出,改善氧合,减少体温恢复时间及炎症吸收时间,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接受气管切开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ICU住院天数、拔管时间、总住院天数、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ICU住院天数、拔管时间、总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3.10%)高于对照组(7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90%)低于对照组(37.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促进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电子冰帽亚低温治疗的效果观察,预防并发症,从而总结出更好的护理方法.方法:对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均于伤后1~8 h开始实施亚低温治疗,降温采用电子冰帽.结果:通过严密的观察和精心的护理,50例中预后良好者30例,中残10例,重残3例,死亡7例.结论:亚低温治疗能降低氧耗,保护血脑屏障,减少细胞破坏,降低颅内压,是重型颅脑损伤的重要治疗方法,在护理上注意冬眠药物的使用,体温的控制和并发症的预防,从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预见性手术护理干预在颅脑损伤手术配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4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手术护理干预。比较2组手术护理准备时间、手术配合质量及医生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静脉通路建立和术前准备时间较均对照组明显缩短(P < 0.01),且手术医生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46)。结论:预见性手术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缩短术前准备时间,提高手术配合质量,提高医生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早期呼吸支持和轻度低温在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62例重型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早期进行呼吸支持及轻度低温治疗,对照组高热者使用降温毯降温、呼吸衰竭者进行机械通气.结果 两组病例术后第72小时颅内压比较,P<0.01;死亡率比较,P<0.05;两组间肺部感染率比较,P>0.0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后早期进行呼吸支持和轻度低温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的护理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30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5)和对照组(n=15),对照组按照脑外伤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大剂量冰盐水诱导亚低温治疗。观察到达目标温度(肛温34℃)的时间,计算降温速度,颅内压并于伤后3个月按照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评定疗效。结果颅内压显著低于对照组未出现严重并发症。3个月时治愈率54.5%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率4.5%明显低于对照组;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配合有效的护理,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何小玉 《西部医学》2002,14(2):28-30
本文对4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应用及未用亚低温治疗的疗效及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一方面实验组病人较对照组病人并发症少25%;残死率低20%;另一方面实验组较对照组降温迅速,避免了传统降温的繁锁劳动,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亚低温治疗是一种采用低温治疗仪配合冬眠药物运用于人体,将体温控制在32-35℃之间的方法.它广泛应用于颅脑损伤及各种类型的顽固性高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及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30例颅脑损伤患者在进行其他治疗的同时给予亚低温治疗和亚低温护理,并与30例非亚低温治疗的患者进行对照。通过对患者的体温、并发症、皮肤血运情况的观察对两种治疗方法进行评价。结果:亚低温治疗组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合理的亚低温疗法配合适当的临床护理能有效降低脑水肿高峰期对脑组织的损伤,有利于疾病的转归与康复。  相似文献   

17.
汤桂萍 《海南医学》2009,20(11):157-158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将48例GCS≤8分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均为伤后6h内予以亚低温治疗,持续降温时间为3-7d,平均为5d。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予以降温。结果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死亡率则低于对照组。结论亚低温治疗仪能迅速降低患者体温,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降低脑组织耗氧量,减少脑细胞的结构蛋白的破坏,促进脑细胞结构和功能修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性心血管病人异常心理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方法将179例住院的老年性心血管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95例,在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同时,加强心理状况的观察与分析,并对其异常心理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照组84例,按照常规的治疗及护理。结果观察组病人的异常心理状态较对照组明显改善,配合治疗及护理的程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天数缩短。结论加强老年性心血管病人心理状况的观察与分析,并对其异常心理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颅脑降温治疗仪配合微创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对头颅CT显示幕上血肿≥30mL、幕下血肿≥15mL的患者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SDL-V型微机双控颅脑降温治疗仪进行头颅局部选择性降温,当病人体温恢复至37.5℃以下5-6d终止治疗;对照组35例应用传统冰袋降温为1-5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4%,对照组总有效率仅为60%,治疗组疗效、体温下降情况、降温的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颅脑降温治疗仪不仅可以降温,使体温稳定在治疗要求范围内,而且能控制急性严重脑水肿,促进脑功能恢复,降低病死率,减少致残率,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院前急救措施并总结经验。方法将90例急性重型颅脑伤患者按院前处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院前急救)和对照组(无急救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结局、首次氧合指数(PaO_2/Fi_O2)及血氧饱和度(SpO_2)水平、住院及昏迷天数。结果观察组重度伤残率(15.00%)及死亡率(5.00%)均较对照组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入院首次测出PaO_2/FiO_2及SpO_2水平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昏迷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能降低伤残率及死亡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