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酸苦涌泄”出自《素问》,历代医家对其解读虽多,但仍未能尽释,多以酸苦为阴而有呕吐泄泻之用为论。本文基于原文及古今医家见解,综合分析探讨,提出“酸苦涌泄”应为酸、苦味药具有诱导气机向上、向下、向外,给邪气以出路从而使之排出体外的作用。拓展其含义,扩充酸味药作用,加强医者对祛邪途径的重视,探讨“酸苦涌泄”的治痰作用,主以调气机,开出路,助痰排出,从而为“痰”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温病的治疗关键是祛邪,而“透”法尤其重要。清代温热大师叶天士对“透”法运用具有精辟论述,具体体现在对卫、气、营、血各分证的治疗中,用药也很有特色。文章对叶天士“透”法运用规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乌梅作为味酸之品,历代医家多认为其性酸收,少有言及酸泄者。然笔者在研读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时发现叶氏常运用乌梅和川连相伍治疗湿热性疾病,并称之为"酸苦泄热"。若把乌梅理解为其性酸收,二陈汤作为治痰名方,方中乌梅若用来治疗实证,似与"实者泻之"治法相悖,可见乌梅作为味酸之品,单纯理解为酸收实有不妥之处。故结合乌梅在方剂中配伍运用和叶氏验案中应用阐述乌梅实为酸泄而非酸收之特性。  相似文献   

4.
超声检查结合尿HCG测定方法检查234例疑诊早期异位妊娠者,误诊4例,诊断正确率98.3%,结果显示超声结合尿HCG测定能早期准确诊断异位妊娠,指导临床做出合理治疗方案。本文还讨论了应用该法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甘温除热”法,创始于元季李东垣,已为众所俗知。然而,清代叶天士对“甘温除热”法的发挥,今人殊多忽略。兹择其要者,试述如次,以就教于同道。 (一) “甘温除热”法的代表方剂是东垣补中益气汤,用以补脾益气,使“土厚则阴火自伏”而虚热得除,这已成为历来医家的传统  相似文献   

6.
7.
通阳是针对寒湿郁遏、痰瘀阻滞等引起阳气不通的治法。叶天士临证重视并擅长通阳。《叶天士医案大全》中 ,通阳法应用娴熟、涉猎面广。叶氏认为 :“阳气不到之处 ,即浊阴凝聚之所” ,以此反证痰饮、水肿、膨胀、诸痛等 ,皆因阳气失于流通。叶氏强调“阳气宜通”。至于选何药 ,有孰用 ,今粗略归纳如下。检索叶氏通阳案例 ,病因概由寒湿。或外感寒湿遏阳 ,或内伤阳弱、少火不足胜阴 ,以致阳光窒塞 ,阴霾弥漫。如上焦肺卫清阳宣展不利之胸痹、咳喘 ;中焦脾胃阳气壅之呕吐、反胃、痞满、噎膈、腹痛、鼓胀 ;下焦肾阳开阖温养失职之淋浊、腰痛 ,以…  相似文献   

8.
通腑泄热法为东汉医学家张仲景首创,数千年来经临床医家不断实践总结和发挥,拓宽了治疗范围。笔者30年来运用本法治疗消化道急症,收到满意的效果,现举典型病例如下。1急性出血性胃炎本病多因药物、化学因素刺激或恣嗜肥甘厚味、酒醴琼浆,以致湿热内蕴、灼伤胃络而出血。临床症见胃中灼热,心烦,胃脘胀满,恶心,呕吐,呕血或多或少,色多先暗红尔后鲜红,舌苔黄,舌质红,脉滑数或洪大。治宜通腑泄热,凉血止血。大黄黄连泻心汤为其代表方剂。李某,男,50岁,公司总经理。因劳累多日,于1996年4月18日凌晨7:00,突然…  相似文献   

9.
通腑泄热法始创于仲景,数千年来,经历代医家不断实践总结发挥,扩大了治疗疾病的范围,尤用于各种消化道急症效果甚佳。笔者临床30年余应用本法治疗急性胰腺炎,收到满意效果,举案如下。1资料张某,男,51岁,1998年5月18日就诊。发病前9h,校友相聚,酒醉饭饱  相似文献   

10.
杨栗山为清代湿病临床大家,其临证治疗温热病注重解表清里,以僵蚕、蝉蜕透表,黄芩、黄连、黄柏、栀子、大黄、石膏等清泄里热。其创制了以升降散为首方的湿病"十五方",治疗热病,"随手辄应,四年中全活甚众"(《伤寒温疫条辨》)。笔者临床,每以杨氏解表清热思想指导治疗外感热病,多有效应。敌对此作一初践探讨,以飨读者。1解表注重轻清宜透邪热杨氏治疗外感热病,强调"轻者清之",以轻清之品宜透郁热,解除表证。其选用蝉蜕、僵蚕等类,认为蝉蜕气寒无毒,味成且甘,清虚上浮,能祛风胜湿,涤热解毒;侵蚕味辛苦气薄,得天地清化之…  相似文献   

11.
12.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为本虚标实之证,虚在脾肾,实在水湿、湿浊、痰饮、瘀血、热毒蕴结。补肾泄浊法标本兼治,与CRF病机的对,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14.
林柳如 《国医论坛》1995,10(1):24-25
1 1%#11放射性膀胱损伤邓某,女,58岁,教师,1992年12月诊。尿血反复发作2年.2年前因患宫颈癌而行切除术,经放射疗法治疗2次后,出现肉眼血尿,某医科大学诊为:放射性膀胱损伤。曾以中  相似文献   

15.
叶天士对于不寐的辨治具有独特的认识.文章以《临证指南医案》中相关病案为基础,概括总结了叶天士辨治不寐的学术特点.叶天士尊崇经典,深研《黄帝内经》的理论,充分挖掘其中对于不寐的论述,尤其发挥并运用阳跷脉的理论,并将其运用于不寐的论治,开拓了不寐的辨治思路;临证喜用经方,擅长化裁,能够灵活运用经典代表方剂治疗失眠;同时,叶...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泄热逐瘀法治疗糖尿病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助益气养阴泄热逐瘀法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血糖、血脂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糖及血脂方面,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泄热逐瘀法治疗糖尿病冠心病效果明显,可有效控制血糖、血脂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胆结石(Gallstones)又称胆石症,是指胆囊和(或)胆管产生结石的一种疾病,属于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好发于肥胖、中年女性,属"胁痛""黄疸""胆胀""石疝"等范畴。通过对临床验案的挖掘,发现胆石症是由于外邪或情志等内伤导致肝失条达,疏泄失常,胆失通降,不通则痛,发为胁痛,湿热壅阻为本病主要病理因素,治疗上提倡疏肝泄热法治疗临床胆石症患者。因此临证以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对该病采用疏肝泄热、通腑排石法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9.
20.
彭飞  商丹  黄福斌 《光明中医》2011,26(12):2419-2420
叶氏治疗胃脘痛以养胃阴见长,对于胃阳盛衰在胃脘痛发病中的作用,叶氏也给予了足够了重视,今就《临证指南医案》(卷八)胃脘痛门相关医案进行分析归纳,探讨叶氏以通补胃阳法治疗胃脘痛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