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银杏叶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它是目前危害人们健康的几大疾病之一。为了彻底而更好地医治此类疾病,就需要我们选用疗效确切而副作用极低的药物;而银杏叶(又名白果叶)的药理研究表明,它有效成份为黄酮甙类和银杏苦内酯,该药具有改善心肌的血液循环,降低心肌耗氧量,清除氧自由基,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等作用。我们从1998年以来用该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4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组、复方丹参治疗组),用一疗程15天,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及心电图改变。结果: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心电图改善。  相似文献   

3.
4.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SMI) ,过去一般认为较有症状性心脏事件预后良好 ,但近年来研究资料显示其与有症状者有同样预后意义 ,甚至更为不良 ,故愈来愈得到临床重视。我们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取得了较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2 0 0 0年 3月~ 2 0 0 1年 4月我院收治无症状心肌缺血 60例。诊断标准 :(1)普通ECG的ST段水平或下斜性压低≥0 .1mV ,无典型心绞痛症状。 (2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 :运动中或运动后心电图出现ST段水平或下斜形下降≥ 0 .1mV ,或原有ST段下降者 ,运动后应在原基础上再下降 0…  相似文献   

5.
银杏叶片治疗冠心病5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00例冠心病患者分两组,治疗组55例,对照组45例,治疗组给银杏叶片1-2口服,一日3次,对照组给消心痛10mg口服,一日3次,病程均为4周,治疗组显效22例,占40%,有效26例,占50.5%,总有效率为90.5%,对照组显效12例,占24.5%,有效15例,占30%,总有效率为54.5%。结论:银杏叶片治疗前后比较均为P〈0.05,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别,银杏叶片治疗冠心病儿可靠,安全,给药方  相似文献   

6.
银杏叶片对心脑血管疾病有特殊作用,德、法等国用银杏叶片提出物(EGB)治疗脑缺血及外周血管病在临床和基础研究方面都取得了疗效,我国研究证实EGB对冠心病与老年性疾病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我院自1998年7~11月应用银杏叶片(舒血宁片,江苏扬子江药业集团生产)对门诊冠心病者40例进行了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黄连温胆汤合丹参饮治疗稳定性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冠心病心绞痛或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30例和治疗组(常规西药加中药治疗)30例,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中医症候和心电图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改变.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和硝酸甘油用量均与治疗前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0.01);但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胸闷痛、心悸等症状均较治疗前改善( P<0.05~0.01),但治疗组胸闷痛改善好于对照组( P<0.05).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对照组为53.3%,治疗组为73.3%,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S-CRP和LDL-C均明显降低( P<0.01),但治疗组降低的幅度大于对照组( P<0.05).结论黄连温胆汤合丹参饮可明显缓解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可能与降低血脂和减轻炎症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8.
银杏叶片治疗冠心病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给予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片治疗,疗程30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且治疗组胸闷、心悸、气短等症状及心电图改善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心电图及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
肝素治疗慢性肺心病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新燕 《临床荟萃》1992,7(10):479-480
为了提高慢性肺心病的治疗效果缩短其病程减少死亡率。按1977年全国肺心病诊断标准.对6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常规综合治疗加肝素)及对照组(常规综合治疗)各30例,进行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11.
参麦注射液 40ml加入 5 %葡萄糖 5 0 0ml静脉点滴 ,每日 2次 ,连续使用 1 0d ,用药期间记录心绞痛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 ,每日测血压及心率 ,治疗前后各作 1次 1 2导联心电图。结果症状有效率为 86.7% ,心绞痛发作频率减少 75 .6% ,硝酸甘油消耗减少 65 .6% ,ST倒置、T <1 / 1 0R、T双相或倒置也均有明显改善。证明参麦注射液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有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清栓酶是我院和沈阳药学院协作,从辽宁清原地区蝮蛇(东北陆地蝮蛇)毒中分离出来的具有精氨酸酯酶活性的无菌冻干酶制剂。经动物实验证明其化学成分和毒性与尖吻蝮蛇毒,蛇岛蝮蛇毒提取的“去纤酶”、抗“栓酶”有类似作用。去纤酶治序急性心肌梗塞已有少数病例报告。我院从1982年6月份以来,用清栓酶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下简  相似文献   

13.
抗纤灵治疗慢性肾衰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临床资料男 16例 ,女 14例 ,年龄 2 3~ 82岁 ,平均 5 4 5岁。发现肾功能衰竭 0 5~ 1年 8例 ,~ 5年 13例 ,~ 10年 6例 ,10年以上 3例。 30例病人治疗前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 8 9~ 5 3 7ml/min ,平均 2 2 7±13 9ml/min ,血肌酐 (Scr) 36 9 5± 133 4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的基本病机为气虚血瘀,益气活血是中医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治则之一。本文采用根据上述治则制成的中药透热背心,简称《背心》,给3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了临床治疗,对治疗前后的自觉症状、心电图及血液动力学变化进行对比观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自制中药强心饮配合西药常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与单用西药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近期比较。方法采用自拟强心饮配合西药常规治疗慢性心力衰竭30例与单用西药治疗20例对照。治疗前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80%,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强心饮配合常规西药治疗心力衰竭能提高治愈好转率。  相似文献   

16.
淋病是由奈瑟氏菌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炎症,多数是由于不洁性生活而感染。慢性淋病主要是急性感染期没有及时、有效、规则、足量的药物治疗或者初次感染即被耐药菌株感染,致使患者的淋病症状迁延,时轻时重。本文介绍自1992年2月以来,对30例慢性淋病采用联合治疗的临床观察报  相似文献   

17.
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CKD)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机理.方法:确诊为CKD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并设健康对照组20例.治疗组每周以院内制剂解毒泄浊颗粒3d结肠透析,其余4d予以解毒泄浊颗粒手工灌肠;对照组予以解毒泄浊颗粒手工灌肠,均每日1次.2组同时予内科基础对症治疗,疗程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值变化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疾病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尿素氮(BUN)、肌酐(Scr)、钙(Ca)、磷(P)、血红蛋白(Hb)、甲状旁腺素(PTH)均有显著改善(P<0.05或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上述各项指标均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结肠透析治疗CKD有较好的疗效,其机制可能与降低PTH以及改善钙、磷代谢障碍等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双解泻心汤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单盲随机设计,将60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双解泻心汤,对照组口服复方丹参片溶液,疗程均为4周。根据疗程前后心绞痛及其他主要症状、心电图变化和硝酸甘油停减率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对胸痛、胸闷、气短症状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而对心悸的改善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对心绞痛疗效、心电图改善及硝酸甘油用量停减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双解泻心汤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102例慢性缺血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香丹注射液予以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银杏叶提取物(GBE)予以治疗,治疗10d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8.24%明显高于对照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者的椎基动脉Vs变化在CVA、BA、RVA方面的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将银杏叶提取物用于慢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