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过程,提高认识,及时治疗,减少医疗纠纷。方法回顾性总结27例外伤性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特征。CT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27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在28—120天后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经手术治疗,全部痊愈出院。结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于慢性硬膜下血肿存在必然联系,特别对于老年伤者硬膜下积液转变为慢性血肿的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2.
裔德超  易泽洪  黄亮 《当代医学》2008,14(22):105-106
目的 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几率、机理和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我院2002年~2007年间27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资料及有关文献.结果 本组20.2%的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积液演变为血肿的时间为伤后21~90d1经钻颅血肿引流均治愈.结论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是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来源之一.发病年龄两极化,常发生在保守治疗的慢性型病例中.致病方式常为减速性损伤合并颅脑轻微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及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机制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从2008年3月—2016年3月该院收治的84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及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 84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其中21例硬膜下积液和9例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经手术治疗均消失或明显减少.非手术治疗54例,其中硬膜下积液消失或明显减少者35例,不增加或少许增加者19例.结论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存在逐渐增多或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趋势,需动态复查头颅CT或MRI,一旦有手术指征,应积极手术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由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演变过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组59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有5例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转化率8.47%。该5例患者均有明确头部外伤史,血肿位于单侧额颞4例、单侧颞顶1例,血肿形成后临床表现多样。5例患者均接受钻颅血肿引流术治疗,术后痊愈。结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是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来源之一,发病年龄有较宽的范围,常发生于颅脑损伤很轻微、积液部位在单侧额颞部、经保守治疗病例中。  相似文献   

5.
回顾性分析13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演变过程。结果:头部外伤后至硬膜下积液形成的时间在伤后2~12d内,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时间为伤后28~95d。经钻颅血肿抽吸冲洗术,13例均痊愈。认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机制可能为积液使蛛网膜撕裂而出血,或积液不断扩大导致桥静脉撕裂出血,继而形成血肿包膜,包膜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增多及血栓调节素高表达,从而阻断正常的凝血过程,促进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一侧慢性硬膜下血肿合并对侧少量硬膜下积液患者,在血肿侧钻孔引流术后,对侧硬膜下积液向慢性硬膜下血肿转归的几率、机理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对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有关文献。结果7例一侧慢性硬膜下血肿合并对例少量硬膜下积液患者,在血肿侧钻孔引流术后,对侧硬膜下积液最终皆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积液演变为血肿的时间为90~270d。结论一侧慢性硬膜下血肿合并对侧少量硬膜下积液患者,在行血肿侧钻孔引流术后,其对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可能性大。对此类患者出院应做好随访工作。  相似文献   

7.
随着CT在各级医院的普及应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TSE)向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演变引起了临床医师的关注.自1995年4月至2000年8月,我们对56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住院病人进行了动态观察,其中12例转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均经CT及手术证实.结合文献就其转变过程及其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成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机理.方法 报告6例由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成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表现、演变过程.结果 6例均有明确头部外伤史,头部外伤后至硬膜下积液形成的时间2~4周以上,硬膜下积液至形成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时间自4周~3月,血肿位于单侧额颢4例,双侧额颞2例.临床表现较轻,血肿形成后有明显头痛轻度偏瘫等,手术5例均痊愈.结论 硬膜下积液演变成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发生机理可能为积液使蛛网膜受撕拉而出血或积液不断扩大导致桥静脉撕裂出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成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及发生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0例由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 临床表现及演变过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本组118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有10例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转化率8??47%.该10例患者均有明确头部外伤史, 入院后GCS评分7~15分,头部外伤后至硬膜下积液形成的时间2天~9天,硬膜下积液至形成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时间自35天~132天,血肿位于单侧额颞8例、单侧 颞顶2例,血肿形成后临床表现多样.10例患者均接受钻颅血肿引流术治疗,术后痊愈.结论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是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来源之一,发病年龄有较宽的范 围,常发生于颅脑损伤很轻微、发生积液时间早、积液部位在单侧额颞部、经保守治疗病例中.推测发生机理可能为在积液刺激下形成了血肿包膜以及新生毛细血管出 血、积液不断扩大导致桥静脉撕裂出血、积液使蛛网膜受撕拉而出血以及再次脑外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转化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原因、治疗方法和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10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分析患者由硬膜下积液转化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原因,针对外伤性硬膜下积液转变为血肿情况行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术中证实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留置硬膜下血肿腔引流管。结果:10例患者均经钻孔引流治疗后痊愈。结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有向慢性硬膜下血肿转化的可能,钻孔引流治疗是比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成慢性硬膜下血肿过程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成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机理。方法 报告6例由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成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表现、演变过程。结果 6例均有明确头部外伤史,头部外伤后至硬膜下积液形成的时间2~4周以上,硬膜下积液至形成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时间自4周~3月,血肿位于单侧额颞4例,双侧额颞2例。临床表现较轻,血肿形成后有明显头痛轻度偏瘫等,手术5例均痊愈。结论 硬膜下积液演变成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发生机理可能为积液使蛛网膜受撕拉而出血或积液不断扩大导致桥静脉撕裂出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机理及治疗。方法:对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31例患者行头颅CT检查,同时行头颅MRI平扫23例。伤后0.5年内经头颅CT平扫或头颅MRI平扫动态随访。结果:31例患者均有头部外伤史,硬膜下积液演变成慢性硬膜下血肿时间3周~0.5年,均行手术钻孔引流术。均按期拆线出院,术后恢复可,术后1个月复查头颅CT或者MRI检查未见复发。结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存在向慢性硬膜下血肿转化的趋势,对其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进行CT或MRI检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23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转化为硬膜下血肿病例,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慢性硬膜下血肿各自发生机制及其转化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患者的致伤过程,临床表现,转化时间及其治疗。结果:外伤性硬膜下积波与慢性硬膜下血肿虽各自发生机制不同,但有一定的相关性,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可转化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结论:外伤致蛛网膜破裂,在破裂处形成活瓣机制而形成外伤性硬膜下积液,随着积液量增多,且不能回流,而致桥静脉受到过度牵拉,破裂出血,以及局部凝血功能障碍导致包膜出血,形成慢性硬膜下血肿。  相似文献   

14.
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起源。方法 CT或MRI随访92例急性硬膜下血肿病例和207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病例。结果 没有发现急性硬膜下血肿直接转化为慢性硬膜下血肿,只有通过硬膜下积液间接转化成慢性硬膜下血肿;67例次经CT扫描或手术等证实从硬膜下积液转变成硬膜下血肿。结论 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起源是硬膜下积液。  相似文献   

15.
邓树煌 《广东医学》2012,33(13):202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CT等检查方法的普及,外伤性硬膜下积液越来越多被发现,在治疗过程中,不少患者出现硬膜下积液向慢性硬膜下血肿转化的表现,引起患者对治疗效果的不满意。我院采集自2003年8月至2011年8月共36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患者资料,综合分析其临床特征,为将来此类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外伤性硬膜下血肿及硬膜下积液在基层医院较为常见,但合并出现时多表现为硬膜下积液演变合并硬膜下血肿,硬膜下血肿发展合并硬膜下积液者极为少见。我科于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7例相同部位亚急性硬膜下血肿并发急性硬膜下积液患者,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追踪脑外伤后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过程和治疗方法。方法研究我们两家医院近两年来2例有完整病历资料记录的由脑外伤后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病历资料,结合文献资料,分析疾病演变过程和治疗手段。结果两病例由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转变时间分别为51d和84d,均经过1次手术治愈。结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和慢性硬膜下血肿随着CT的普及和应用,发现的病例越来越多,但能持续、动态地观察由TSE演变为CSDH的病例报道较少。我们认为由于部分TSE可转化为CSDH,对TSE保守治疗者自发病起1个月内每周复查1次CT,1个月后每2~3周复查1次CT;对积液未完全吸收的出院患者,告知本人及家属仍有形成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可能,每3~4周复查一次CT。既对积液量的发展情况及时了解,又可及早发现TSE转化为慢性硬膜下血肿者,有症状的应及时手术干预。  相似文献   

18.
肖哲  王长平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9):121-121
目的:结合文献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临床特点、预后与转归。结果:47例经保守治疗治愈,5例转化为慢性硬膜下血肿,行钻孔引流术,7例积液量增多,行锥颅引流术,随访1~3个月均未复发。结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应以保守治疗为主,对积液量进行性增多或转化为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需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在外伤后硬膜下积液转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8例外伤后硬膜下积液转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用明胶酶谱法,分别检测演变前后硬膜下积液和积血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活性,同时检测血肿内膜和外膜的MMP-2和MMP-9活性.结果 血肿液中MMP-2和MMP-9活性明显高于演变前的硬膜下积液(P<0.01),血肿外膜MMP-2和MMP-9活性显著高于血肿内膜(P<0.01).结论 硬膜下积液是慢性硬膜下血肿形成的危险因素,MMP在其演变中有促进作用,其作用部位是血肿的外膜.  相似文献   

20.
我院自2000年2月-2004年8月共发现外伤性硬膜下积液168例,占外伤性颅内血肿或脑挫裂伤病人的10.2%,其中12例病人在硬膜下积液的部位发生慢性硬膜下血肿,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