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房室冲动的形成和传导,涉及几种功能不同的组织,包括窦房结,心房、房室结、希氏一浦顷野系统和心室。正常时,心脏冲动起源于窦房结,并顺序地从心房传播到心室。特殊传导系统的功能完整性对正常心律是很重要的。冲动在特殊传导系统内的形成和传导,不能直接在体表心电图上见到。体表心电图上的P波反映心房肌激动,PR反映从心房到心室的传导时间,QRS反映心室肌激动。体表心电图常可提示冲动形成和传导的异常,因此,体表心电图的分析通常足以能测定这些异常的性质。但是在有些情况,此种异常在体表心电图上不明显,单纯体表心电图不足以作出诊断和治疗上的决定。  相似文献   

2.
本文概述急性心肌梗塞并发传导障碍的主要表现,包括二种反映不同病理生理和临床过程的疾病,影响房室结血供的膈面心肌梗塞和累及心室内传导系统的前壁心肌梗塞。此外,并将讨论这二种疾病的治疗问题。解剖、病理和病理生理心脏传导系统是由窦房结、房室结、希氏束、束支和远端浦顷野氏网组成。房室结具  相似文献   

3.
作者在22个月内连续观察了325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均系在发病24小时内入院。入院后头5~7天用心电图监护,住院期间每天记录一次12导程心电图,当出现室内或房室传导缺陷或其他心律失常时再随时记录。  相似文献   

4.
1901年 Morquio 首次报道了一个家族,同胞8人中5人有房室传导阻滞。此后,Osler 等相继报道了各种心脏传导障碍的家族病例。1970年 Simonsen 等统计文献中仅报道11个家族31例病人;而据1979年 Kiriyama 等的不完全统计文献中已有58个家族247例病人。说明本病已逐渐引起重视。一、命名本病指在同一家族多个成员中发生的,以心脏传导系活动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非特异性心室内传导障碍的心电图特点及与疾病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71例非特异性心室内传导障碍的表现形式与年龄结构、疾病的关系.结果 非特异性心室内传导障碍发生的男女比例为65∶6;在3个年龄组(10~39岁、40~ 59岁及60岁以上)的病例分别为23例(32%)、21例(30%)及27例(38%);单纯性特异性室内阻滞的发生率为35%、33%及30%;40岁以下组,无器质性心脏疾患及正常人占78%;60岁以上组,高血压、冠心病人群占59%;非特异性心室内传导障碍合并ST-T改变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占59%.结论 非特异性心室内传导障碍的发生无年龄差别,但多见于男性患者.年轻人群中,非特异性心室内传导障碍常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疾患及正常人;老年人病因以高血压、冠心病为主.非特异性心室内传导障碍合并其他心电图异常时临床意义较大.  相似文献   

6.
心室内传导障碍标准化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室上性激动下传心室,在心室内的传导出现异常,引起QRS波群形态或时限异常,称为心室内传导障碍。1985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社会和心脏病联合会确立了心室内传导异常的诊断标准,包括完全和不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完全和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左前分支和左后分支阻滞、非特异性室内阻滞。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主动脉瓣狭窄、二尖瓣环钙化与传导障碍的联系已有报道。主动脉瓣钙化和二尖瓣环钙化可以同时存在,两者均被认为是退行性变过程。对二尖瓣环钙化患者的尸检发现,主动脉瓣尖钙化发生率为25~75%。Roberts等报道21例严重主动脉瓣狭窄的尸检材料,二尖瓣环钙化的发生率为76%。但60岁以上伴有或不伴有二尖瓣环钙化的主动脉瓣  相似文献   

8.
在前一篇关于心律术语定义的报告中,强调了对心电图发现作恰当定义和分类的重要性。在完成定义之后,我们又接受了对心律失常和传导障碍进行分类的任务。在工作过程中,一致同意下列观点: 1.基本分类应广泛,包括心脏节律的所有各有关方面。此外,分类应灵活,且易于修改和扩充。 2.分类应主要关于能从体表记录推断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2例束支传导障碍(阻滞或差异性传导)的特殊心电图及心内电图表现。例1患者女性,68岁,反复发作心悸4年。心电图(ECG)诊断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故行心内电生理(EPS)检查及射频消融治疗。在常规消毒及局麻下,经左贵要静脉...  相似文献   

10.
心律平具有高效广谱的抗心律失常作用,临床应用较多,但其致心律失常作用也日益受到重视,有资料证明以室性心律失常为多见。而心律平致心脏传导障碍报告较少。本文报告4例患者在心律平治疗中出现心脏传导障碍。 1 资料与方法 本文4例,男3例,女1例,均有器质性心脏病,分别为病毒性心肌炎1例(34岁)、原发性高血压病Ⅱ期  相似文献   

11.
1 心电资料 患者男,29岁。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慢性期、阵发性房速。心电图(附图为Ⅱ导联)示有4种不同形态的P波。第1个P波直立,P-R间期0.18s,下传心室呈RS波,为窦性P波;以后呈一系列提前出现的3种形态不同的快速异位P波,部分P′波受阻未下传心室。P_1′波埋藏在第1个窦性心搏T波顶峰前,下传心室呈RS波;P_2′波与P_1′波相似,呈小圆钝状,落在ST段上,P_3′波呈双峰状。落在T-P段上,2个P′波均受阻未下传。P_4′波与P_2′波相似,下传心室呈RS波,R_5′  相似文献   

12.
作者报告 2例宽 QRS心动过速伴高钾血症者并用治疗剂量利多卡因诱发心脏传导障碍。例 1:男性 ,5 7岁 ,有哮喘和前列腺癌史。乘飞机到 ED出现气短。体检 :血压 (BP) 180 / 10 0 mm Hg(1mm Hg=0 .1333k Pa) ,脉博 (P) 12 0 / min,呼吸 (R) 32 / min;建立静脉通道 ;面罩吸氧 ;ECG示窦性心动过速。飞机降落后患者可站立 ,出汗 ,有中度呼吸困难。生命体征无变化。胸部心脏检查及其它检查无特殊异常发现。早期 ECG显示宽 QRS心动过速。静脉注射利多卡因 10 0 mg。注射后心律变成无收缩状态。立即实施标准复苏程序 ,并证实为心脏无收缩和…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127例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例,其中无室内传导障碍(NIVCD)91例,并发室内传导障爵(IVCD)36例(28%)。住院期(6~8周)病死率:NIVCD者15.4%,IVCD者33.3%,差异显著(P<0.025),合并IVCD者的病死率高于NIVCD者两倍。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性,77岁。反复胸闷心悸1月,加重1天入院。查体:血压116/68mmHg,心率72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心界不大。血清CK137u/L,GOT28u/L,TnT(+),心超:LVEF56%,静息状态下左室壁多节段收缩活动异常。住院期间曾出现非持续性室速,经静脉滴注胺碘酮未再发作,但出现房间传导阻滞伴左房逆传。冠脉造影术正常。然而心肌核素显像为下壁心肌梗死。临床诊断:冠心病,冠脉造影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非持续性室速。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们采用烟酰胺与维生素C治疗心脏传导障碍患者27例(男14例,女13例,年龄15~83岁),其中临床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者8例,冠心病(包括急性心肌梗塞)  相似文献   

16.
室内传导障碍与完全性屋房传导阻滞的内在联系,多数作者认为是双束支阻滞。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一股是突然发生,心室率慢,有莫—阿—斯综合征发作或心律失常性休克。往往是猝死的原因。本文检查了900例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其中110例有室内传导障碍(阻滞)。这110例显示室内传导阻滞的急性心肌梗塞者中,13例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死亡9例。有几例穿壁性心肌梗塞。1例大块心肌梗塞,以前壁梗塞为主者7例,后壁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在临床使用病征处理存在的障碍.方法对16家医疗单位接诊的具有尿道分泌物(男性)、阴道分泌物异常和生殖器溃疡等病征的患者进行登记,决定是否采用病征处理,未采用病征处理者注明原因.结果在4124例入选病例中,接受病征处理者为3 337例,占80.9%.未采用病征处理的原因属于医务人员一方的因素者有347例,占44.1%,属于病人一方的因素者有421例,占53.5%.医务人员一方的因素包括因病人多、工作繁忙而未采用病征处理,只依据临床诊断(宫颈糜烂,阴道炎,滴虫,霉菌)而未予病征处理,觉得没有把握需要进一步检查,因先治疗其它感染而推迟性病治疗.病人一方的因素包括病人主动要求化验检查以便确诊,病人害怕服药或不愿用药,因没有钱而未完成治疗,自购药和未取药等.结论影响临床采用病征处理的因素较为复杂.在以后的病征处理推广过程中,有必要针对存在的障碍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是男性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又易被医生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老年人常见睡眠障碍临床特征及处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睡眠是机体不可缺少的生理需要。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时间和质量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老年人睡眠障碍经常被医师忽视,失眠症状被伴随的躯体疾病掩盖。现对老年人最常见的睡眠障碍和处理方法的相关进展进行综述,以引起医师对老年人睡眠问题给予更多关注。 1 老年人睡眠结构特点正常的睡眠结构是由非快速眼动(NREM)睡眠和快速眼动(REM)睡眠2个不同睡眠时相构成,在整个睡眠过程中,2个时相交替出现。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结构发生改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是男性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叉易被医生忽视的问题。糖尿病所引发的神经、血管病变是糖尿病ED最常见的致病原因。国外资料显示糖尿病患者中ED患病率为35%~75%,比非糖尿病患者高3倍。而国内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ED患病率高达75.2%。近年的研究还显示,糖尿病ED可以是糖尿病的首发症状,同时又可以作为潜在的心血管疾病变的早期信号。本文就糖尿病ED的识别及临床处理做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