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海燕 《护理研究》2005,19(10):886
在临床输液过程中常遇到各种原因致莫菲氏滴壶下端有较多气体 ,如不慎输入血管中即可造成空气栓塞 ,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1] 。常用处理方法 :一种是关闭调节阀用手指向上弹 ;另一种是分离输液管及针头细管的连接处排尽空气后重新连接 ;第3种为将输液管卷在手指向上缠绕。这 3种方法 ,很容易导致回血 ,凝血堵塞针头。对此在临床实践中摸索出一条避免上述情况发生的方法 ,即在气体下方 4cm处对折输液管道 ,使其对折处长度大约 2cm ,将输液管道缠在对折处向上卷 ,直至滴壶末端 ,这样既避免了针头回血 ,又不浪费药物 ,效果好。输液中气泡排除法!…  相似文献   

2.
甘小红 《护理研究》2010,(5):1200-1200
临床上连续输液时常会遇到因更换液体不及时而致输液管内出现大段空气的现象,若不及时处理会增加病人的紧张、恐惧心理,甚至气体进入病人体内产生严重的后果。用传统的方法将空气向上弹费时、费力,当排气时间长时易造成静脉血液回流堵塞针头,给病人增加二次穿刺的痛苦;若按常规用分离输液管与头皮针接头或分离留置针头再排气的方法,易造成药液浪费、细菌污染和血液的流出,增加职业危害的机会,甚至会有微量空气进入病人体内而造成病人恐慌。有文献报道,用手指或笔缠绕法排除输液管内空气,但易导致手指疼痛或麻木不适,而且用手指和笔缠绕,不仅费时、费力,还影响排气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郭莹  何晖  弥金霞  杨威 《护理研究》2004,18(13):1213-1213
在临床静脉输注过程中,常遇到各种原因导致的莫菲氏滴壶下端有较多的气体。如果输入血管,在病人体内可造成气体栓塞,甚至导致死亡等严重后果。常用的处理方法:一种是关闭调节阀,用手指向上弹气体。如果气体较多,弹的时间就会较长,很容易造成针头处回血后凝血,堵塞输液通路,有时需要拔除后重新穿刺。另一种是分离输液管及针头细管的连接处,排净气体后重新连接,这样又会浪费部分药物,同时也容易造成针头处回血后凝血,堵塞输液通路。对此,我们在临床实践中摸索出一种可避免上述情况发生的方法,即用一只手指从气体末梢下3cm~4cm处,将输液管在手…  相似文献   

4.
在输液过程中常发生接瓶不及时,有空气进入输液管内,通常为了排出空气,先关闭调节器,一只手折住莫菲氏滴管下端的输液管,另一手挤压莫菲氏滴管,让液体充满2/3,然后用双手将输液管内空气往上挤或输液瓶放低,将有空气的输液管一圈一圈缠绕在食指上,驱赶空气。另一种是分离针头上的输液管放液体排气。以上方法既费时,又难排尽空气,又易造成连接处污染。因此,我们采用一次性输液器上的调节器来驱赶空气,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静脉输液是重要的日常临床护理工作内容,在输液过程中,"滴空"现象时有发生,大段空气进入下段输液管,但此时因为静脉压与大气压持平,输液管内至少还保留有20cm左右的液柱,护士必须尽快排除空气,以防止血液凝固导致针头阻塞。通常排除空气的方法以下几种:一种是用指弹法把空气弹回茂菲氏滴壶;一种是分离输液管和头皮针把空气排走;还有一种是利  相似文献   

6.
临床工作中常常会因为更换输液液体不及时或排空气方法不正确,从而导致茂菲氏管下端的输液管内有空气存留,如果输液管内空气不及时排干净,直接进入血管内是非常严重的输液并发症,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临床中常直接分开输液管与针头连接处排空气,这样既浪费药物也可能导致少量空气进入血管。笔者经过临床多次试验,发现了一种简易排空气的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张建红 《家庭护士》2008,6(6):552-552
静脉输注是临床治疗的一种主要手段,也是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在输液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常导致莫菲氏滴管以下的输液管内出现空气,当空气少量时,使用手指轻弹法,当空气多量时用上述方法不易成功,以往则将输液管接头端分离来排除空气,此方法费时费力,且易造成污染,也造成药物的浪费,为提高操作安全性,采用下述方法排除空气,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临床工作中常常会因为更换输液液体不及时或排空气方法不正确,从而导致茂菲氏管下端的输液管内有空气存留,如果输液管内空气不及时排干净,直接进入血管内是非常严重的输液并发症,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临床中常直接分开输液管与针头连接处排空气,这样既浪费药物也可能导致少量空气进入血管.笔者经过临床多次试验,发现了一种简易排空气的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护士学英语     
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常会出现输液管下段有空气,如不及时处理,就会造成血管栓塞。以往采用弹击法,但在液面下降至输液管下端的1/3~1/2时,弹击法既占用的时间长,又因关闭调节器造成回血堵塞针头,更严重时就得拔掉针头重新穿刺,给病人造成痛苦。现将一种新的排空气法——缠绕挤压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静脉输液末何时拔针及密闭式输液不能随便分离针头的护理。方法 对300例静脉输液末进行了观察,对300例密闭式输液中输液管与针头分离推药进行了观察。结果 当液体输至距心脏10—20厘米时,液面会自动停止下降,当分离输液管和针头推药后再连接时,反折及卡住调节器的输液管顶端有少量空气进入血管,而缓慢地排出少量输液管中的液体,再连接针头时无空气进入血管。结论 必须要分离输液器和针头时,缓慢排出少量液体少量空气不会进入血管了。  相似文献   

11.
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因更换输液瓶不及时或输液器连接输液瓶时针头未刺破橡皮塞薄膜,而造成茂菲氏滴管以下输液管进入空气。排气传统方法之一:将空气一点点弹成气泡后挤入茂菲氏滴管内。此种方法费时较长;之二:松开输液管与头皮针管的连接处,然后打开调节器排掉空气。此种方法虽速度快,但是容易造成污染、浪费药液,并且易造成空气  相似文献   

12.
在为患输液过程中,会有茂菲氏滴管液面逐渐自行下降的现象^[1]。常见的原因有(1)输液装置有裂隙或连接不严密;(2)加压点滴时观察不严密^[2];(3)该组液体已滴完。我们在工作中发现,除这3种原因外还有另一原因就是所用输液器的通气管针头与输液管针头一样长,如插入输液瓶的通气管针头斜面与输液管针头斜面正对,就会出现从通气管进入的气泡偶尔、间断地直接进入输液管排入茂菲氏滴管内,以致茂菲氏滴管内液面间断下降。  相似文献   

13.
介绍一种防脱落输液管针头的研制和使用方法。本款防脱落输液管针头包括内部为中空结构的圆柱形基座,其外部固定安装有圆形挡板,一端通过固定座固定安装有针头。在输液管受到拉扯时倒刺状限位块的尖端会刺入橡胶塞中,防止该防脱落输液管针头受到外力拉扯从输液袋或者输液瓶上脱离,避免针头、药物污染、重新更换输液管和医疗耗材浪费,降低医护人员劳动强度。因其具备过滤空气的功能,可有效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内部进入异物,从而提高患者输液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缠绕法排除输液管内空气所需要的时间.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手指缠绕组和笔缠绕组,针对3种不同高度的空气液面进行排气.对两组排气所需时间及排气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 两种方法的排气成功率均为100%,在进入空气较少时耗费时间无差异统计学意义;而当进入空气较多时,笔缠绕排气法的用时少于手指缠绕法(P〈0.05).结论 笔缠绕法排除输液管内大段空气用时最少,具有方便快速成功率高的特点,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排出莫菲氏滴管下段大量空气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5.
陆涛 《山西护理杂志》2011,(11):2864-2864
临床上有些病人静脉输液完毕拔针前,有的常规静脉推注一些药物,如利尿剂或抗过敏类药物等,通常做法用注射器抽吸药物,排尽空气至乳头处,分离针头,关闭输液管调节夹,分离针头硅胶管与输液管连接处,将注射器乳头与针头硅胶管连接,匀速推药,完毕拔针。但在分离、连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极少量的空气,在推药时进入血管,病人看到空气进入血管,极易恐慌,发生纠纷。  相似文献   

16.
静脉输注是临床治疗的一种主要手段,也是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在输液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常导致莫菲氏滴管以下的输液管内出现空气,当空气少量时,使用手指轻弹法,当空气多量时用上述方法不易成功,以往则将输液管接头端分离来排除空气,此方法费时费力,且易造成污染,也造成药物的浪费,为提高操作安全性,采用下述方法排除空气,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王林英 《家庭护士》2008,6(1):92-92
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常会出现输液管下段有空气,如不及时处理,就会造成血管栓塞。以往采用弹击法,但在液面下降至输液管下端的1/3~1/2时,弹击法既占用的时间长,又因关闭调节器造成回血堵塞针头,更严重时就得拔掉针头重新穿刺,给病人造成痛苦。现将一种新的排空气法———缠绕挤压  相似文献   

18.
一次性输液器胶管口径小,弹性差,输液过程如茂菲氏滴管(以下称滴管)下有长段空气时较难排出。在I临床上,通常采取以下排法,既分离针头,将空气从输液管末端排出,再接上针头,为探讨较理想的排出方法,现进行体外模拟试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静脉输液过程中常见输液管内空气形成原因及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静脉输液过程中 ,因诸多原因造成空气进入输液管内 ,为排出空气 ,常常需分离输液管与针头将空气排出 ,此法既浪费药液又易造成污染。我们在临床护理工作中 ,总结出以下几种常见空气进入输液管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现介绍如下。1 造成空气进入输液管的原因1.1 续加液体不及时 ,使输液瓶内药液滴完 ,瓶内空气随药液下降而进入输液管内。1.2 续加液体不认真 ,未检查或调节莫菲氏管内液面及液体下降情况 ,造成节段性空气进入输液管内。1.3 续加液体时 ,未将输液器硬针完全插入输液瓶内 ,造成输液过程中空气间断进入输液管内。1.4 患者在输…  相似文献   

20.
在常规静脉输液过程中,为了防止输液针头移位或脱出,医务人员通常用条状胶布将输液针头与一次性针头的硅胶管道一起粘贴、固定在患者输液部位周围的皮肤上。这种固定方式要求患者的各种活动不能超过一定限度,否则会因输液管的拉扯而使输液管与输液针脱离连接,或使输液针头移位、脱出,给患者带来输液危险和伤害。为了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我们研制了一种输液管固定装置,临床使用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