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要】 目的 评析健康宣传教育对改善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作用。方法 借世界骨质疏松日,设定骨质疏松健康宣教月,与三个社区居委会联系,将宣传资料发放到每户有60周岁以上居民的家庭中,在宣教月内进行健康讲座、健康咨询、发放资料、健教处方、电视普及知识、进社区义诊等活动方式吸引中老年朋友参与,在健康教育宣传月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内容为骨质疏松症相关知识知晓率、就诊率、治疗率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通过各种形式的健康宣传教育,使得社区中老年居民骨质疏松症知识知晓率、就诊率、治疗率等指标均明显提高(P<0.01或P<0.05)。结论 到院外开展各种形式的骨质疏松症相关知识健康宣传教育对防治骨质疏松症意义重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于蕾 《大家健康》2016,(7):23-23
目的:了解宿迁市城区社区医务人员骨质疏松症防治知识水平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为进一步全市推广骨质疏松症防治知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城区范围内所有社区医务人员,对其进行骨质疏松症防治知识培训,采用培训前后问卷调查的方法评价其培训效果。结果:培训后社区医务人员对骨质疏松症防治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培训前42人合格,合格率为27.6%,培训后101人合格,合格率为67.3%,培训前后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此次骨质疏松症防治知识培训能够有效提高我市城区社区医务人员的骨质疏松症防治水平,可以进一步在全市范围内以该培训方式推广骨质疏松症防治知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宿迁市城区社区医务人员骨质疏松症防治知识水平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为进一步全市推广骨质疏松症防治知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城区范围内所有社区医务人员,对其进行骨质疏松症防治知识培训,采用培训前后问卷调查的方法评价其培训效果。结果:培训后社区医务人员对骨质疏松症防治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培训前42人合格,合格率为27.6%,培训后101人合格,合格率为67.3%,培训前后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此次骨质疏松症防治知识培训能够有效提高我市城区社区医务人员的骨质疏松症防治水平,可以进一步在全市范围内以该培训方式推广骨质疏松症防治知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性高血压病健康教育的实施和干预对于社区高血压病的防治的效果。方法通过筛查390名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的病例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两组,健教组198例,对照组192例。健教组通过建档方式为患者制订个体化健康教育计划并提供服务,进行定期血压监测;对照组予定期血压监测。跟踪观察两组患者血压的变化情况并进行比较,对比其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达标率情况。结果2年后对比390名老年性高血压患者中,健教组患者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血压控制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性高血压病健康教育的实施和干预对于社区高血压病的防治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并促进了高血压病的防治,达到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余贺杲  黄晓慧 《吉林医学》2010,(24):4188-4189
目的:探讨"双主互动"社区护理模式在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RTIs)控制中的可行性。方法:在深圳市福田区下沙社区内已建立健康档案的7566名育龄妇女中,电脑随机抽取756人,运用"双主互动"社区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采用自身对照,比较干预前后育龄妇女RTIs防治知识知晓率与态度正确率、育龄妇女个人相关卫生行为的正确率。结果:干预后的育龄妇女对生殖道感染有关知识的知晓率、态度正确率、相关行为正确率,由干预前的54.8%、46.5%、66.2%上升到干预后的68.5%、61.5%、77.6%(P<0.01)。结论:"双主互动"社区护理模式让育龄妇女正确认识生殖道感染知识和掌握自我保健意识,减少RTIs的危险因素,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6.
朱立新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0):2685-2686
目的 探讨健康行为干预在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社区213 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行为干预,并分析干预的效果.结果 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后,糖尿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不良生活方式纠正率均高于干预前(P<0.01),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等指标较干预前低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社区健康行为干预能够有效控制老年糖尿病,应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泛开展健康行为干预活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向辖区老年人进行有目的 、有计划的心血管疾病防治干预,为调动老人们强健身体、预防疾病的主观能动性.方法 进行三个月有计划的心血管疾病防治干预,在干预前后向辖区60岁以上老年入发放"干预前后老人心血管疾病防治健康知识知晓率调查表"和"干预前后老人参加户外活动情况调查表"等表格,比较干预前后老年人对心血管疾病防治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的认知情况.结果 收集干预前后的资料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资料,两组数据统计结果经卡方检验有显著差异(P< 0.005).结论 社区护士向老人普及心血管疾病防治知识,帮助人们建立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对提高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很有效.  相似文献   

8.
杨慧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9):1138-1140
目的:为提高社区居民高血压防治知识水平,促进社区居民健康,对本社区部分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综合干预措施,探讨社区综合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本社区内已确诊并建立健康档案的老年高血压患者76例,进行社区综合干预,观察6个月,比较干预前后相关资料的变化情况。结果:社区综合干预提高了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促进了不良生活行为方式的改变,提高了服药的依从性和高血压的控制率。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综合干预效果良好,能够对血压的控制起到积极作用,从而可以降低心脑血管病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而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骨质疏松症的三级预防和实施细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延 《中国全科医学》2005,8(16):1308-1310
预防重于治疗是骨质疏松症防治的根本策略。社区防治骨质疏松症计划的根本目的是:在社区人群中进行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以高危人群作为实施骨质疏松症防治干预措施的重点。其目标是提高年轻人的峰值骨量,减少绝经后妇女和老人的骨量丢失和骨质疏松症发病率,提高骨质疏松症的知晓率、管理率、服药率和控制率,减少骨折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李兰  郝艳 《当代医学》2014,(12):161-163
目的:评估重庆市渝中区的艾滋患者及感染者综合干预项目实施效果,为对该人群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2008~2009年,在干预宣传开始之前,于5家社区中随机选取200人,进行问卷调查;待感染者参与社区防艾宣传与反歧视宣传等活动开展完以后,于相同的5家社区随机选择200例进行干预后问卷调查,比较干预前后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以及对艾滋患者及感染者的态度转变情况。结果干预后,社区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干预前为60.0%,干预后为91.0%,两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社区居民对艾滋病及患者的态度情况干预后均比干预前的歧视态度有明显改善,不歧视率由干预前的55.0%提高到干预后的89.6%,两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社区人群干预后艾滋病防治知识明显提高,干预工作产生明显效果。无论单个知识与综合知晓情况,干预后的知晓率均较于干预前有大幅度提高,即开展的干预宣传活动对提高社区居民的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1.
王超  何华  姚华 《医学动物防制》2011,(5):457-458,460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内中小型企业劳动者对于职业病防治知识、态度和行为(knowledge,attitude and practice,KAP)的现状,开展健康教育干预,减少职业病发生。方法运用匿名方式进行询问式问卷调查掌握劳动者职业病防治KAP现状。结果进行干预前后问卷调查调查,共发放有效问卷992份,对该职业危害人群在社区进行职业病防治健康教育干预前后知识因子、态度因子和行为因子的回答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劳动者职业卫生知识的宣传与教育,提高中小型企业劳动者职业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管理模式的可行性。方法:将符合老年高血压诊断标准的205例患者确定为研究样本,签订为期1年的高血压健康保健合约,实施社区分层干预措施。结果: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率及遵医率显著改善(P〈0.05);干预前后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下降显著(P〈0.01);TS双位记分法评价患者血压控制率达44.7%,与全国老年高血压平均控制率相比有显著提高(P〈0.01)。结论:分层干预模式对提高患者知识知晓率、遵医率和血压控制率有显著成效,是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日常生活质量有效的、可行的综合防治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社区治疗及管理情况,探讨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有效的社区治疗管理办法及有效的社区健康干预措施。方法:对选自辖区建立健康档案的155例60岁以上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社区治疗及慢性病管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定期随访,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指导,提高老年患者对高血压知晓率和治疗依从性。结果:经社区治疗管理干预后,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有所改善,干预后的血压控制率明显提升,同时患者对高血压防治知晓率和治疗依从率有所提高。结论:采取社区治疗管理措施如广泛的开展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对于控制高血压,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北濠社区高血压的社区护理干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小芳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5):1807-1808
目的:通过对南通市北濠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规范化管理与个体化健康行为指导,提高人群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摸索出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方法:以2005年至2006年北濠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中筛选出的65名高血压患者进行了为期1年的护理干预,在干预前后分别调查干预对象高血压知识、态度、行为等方面情况并测量体重指数、血压、空腹血糖、血脂等。结果:经过护理干预,高血压患者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下降显著(P〈0.01),其生活方式(遵医行为、合理饮食、不饮酒或少饮酒、不吸烟,控制体重,适量运动)均有明显改进。结论:规范定期的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控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提高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改进高血压患者的不良习惯,是社区高血压病防治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毛文娟  胡昌亮 《吉林医学》2013,(28):5928-5929
目的:分析对老年高血压开展综合干预的效果,探讨有效的治疗方式。方法:对内科门诊60岁以上136例高血压患者开展综合干预活动,对其进行健康宣教及治疗指导,分析患者在接受综合干预后的血压变化及高血压知晓率变化。结果:干预前136例患者血压控制达标率为43.4%,干预后的血压控制达标率为87.5%,干预前后血压控制达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136例患者高血压知晓率50.7%,通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防治知识宣传,高血压知晓率为89.7%,干预前后高血压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开展综合干预可以提高高血压治疗效果,使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得到较理想的控制,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高血压人群社区干预的效果。方法:对本辖区两个社区35岁以上人群进行健康普查。检出的627例高血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在其中一个社区有组织、有计划地按照《深圳市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项目工作手册》进行健康教育和干预。结果:经过社区卫生服务平台综合干预后,患者危险因素知晓率明显升高(P〈0.01),生活方式、行为及防治的依从性显著升高(P〈0.01),心脑血管意外事件发生率降低(P〈0.05),患者用于高血压病药物治疗的年平均费用降低(P〈0.01)。结论:通过社区卫生服务平台综合干预能显著提高高血压病的防治效果,在社区中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健康管理在社区老年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2例社区老年慢性患者,对其实施1 a的健康干预、评估及调查,并分析患者实施健康管理前后的临床效果。结果与健康管理前相比,健康管理后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均有显著改善;患者的慢性病、非药物治疗等知识知晓率均显著提高;患者膳食结构、生活方式等慢性病行为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管理模式应用于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防治工作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指标,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石河子市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知识、态度、行为情况。方法:采用典型抽样方法对石河子市5个社区的461名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知识、态度、行为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的影响因素知晓率在60%以上,高血压并发症知晓率为47.5%,成人正常血压值范围知晓率为67.0%,降压药副作用知晓率为9.2%,每日食盐量知晓率为24.9%,体质指数知晓率为0.4%,治疗率为83.3%。结论:石河子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并发症、降压药副作用、每日食盐量、体质指数等知识的知晓率低,控制每日食盐量等健康生活行为需逐步建立,应进一步深化健康教育工作,提高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促进其建立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实施社区管理前后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初步探索高血压社区防治的途径及干预管理模式。方法分析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的高血压相关知识、不良生活方式、服药的依从性的现状,对干预组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进行管理,评价社区综合干预的效果。结果社区综合干预提高了高血压病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促进了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变,提高了服药的依从性,降低了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结论社区综合干预可以作为人群高血压的防治措施和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社区护理干预,观察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社区114例〉60岁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护理干预及用药指导,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服药率以及不良生活方式改变情况。结果:干预组高血压整体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病情知晓率由21.05%提高至89.47%、服药率由31.58%提高至91.23%、血压控制情况由36.84%提高至87.72%、干预后不良生活方式得到明显改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社区护理干预及合理用药可有效控制高血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