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对衡水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47例良性卵巢肿瘤患者行腹腔镜手术(腹腔组),并与同期采取开腹手术治疗的36例患者(开腹组)进行对比。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明显低于开腹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腔镜下治疗良性卵巢肿瘤更安全,且术中出血量少,手术创伤小,治疗时间短,术后并发症也少,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2.
吴涛 《中国处方药》2014,(11):77-77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诊治的良性卵巢肿瘤患者156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78例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治疗为对照组,78例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指标与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自主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尿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镇痛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的有效方法,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更小,可显著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并发症少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妊娠期并发卵巢肿瘤的临床效果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124例接受妊娠期并发卵巢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2例。试验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镇痛剂使用情况、妊娠结局等,分析2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和影响。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镇痛剂使用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妊娠期并发卵巢肿瘤,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患者恢复时间短,妊娠结局较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万敏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6):932-933
目的 探讨腹腔镜鞘膜内子宫切除术(LISH)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110例良性子宫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鞘膜内子宫切除手术组(56例)和传统剖腹全子宫切除(TAH)手术组(54例).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术后住院日及术后恢复时间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腹腔镜鞘膜内子宫切除术与传统的剖腹手术比较具有损伤小、出血少、疼痛轻、住院时间短,术后康复快和极少并发症发生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守手术、开腹保守手术治疗异位妊娠近、远期疗效的差异。方法:将138例异位妊娠患者分别行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A组)、开腹保守手术治疗(B组),观察两组手术疗效及术后生殖状况。结果:A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B组(P〈0.01),A组术中出血量、伤口感染率低于B组,但两组术后输卵管通畅率、宫内妊娠率、再次同侧异位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治疗异位妊娠有相同的术后妊娠率,但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相对于开腹保守手术治疗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吴水妹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8):1391-1392
目的对比观察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输卵管妊娠患者112例,随机分为两组,腹腔镜组67例,开腹组为45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输卵管复通率、受孕率。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及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结果,腹腔镜组复通率明显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内受孕情况比较,腹腔镜组受孕率明显高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创伤小、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恢复快,是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输卵管妊娠患者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7.
祝莉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0):184-184
目的:评价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和阴式子宫切除术(TVH)两种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两种术式子宫切除术50例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等。结果:LAVH组手术时间与TV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出血量、住院时间与TVH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术式均为子宫切除的有效术式,各有利弊,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术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肠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普外科收治的结肠恶性肿瘤患者45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传统开腹组20例和腹腔镜组25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肠蠕动恢复时间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手术治疗结肠恶性肿瘤,具有创伤小、时间短、恢复快、预后好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并比较开腹直视下与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相关并发症、临床近期和1年疗效情况。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20例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作为腹腔镜组,同期21例开腹直视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以及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一步随访研究两组患者1年疗效(复发或转移)。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基数资料未见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腹腔镜组(P<0.05),而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恢复进食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7例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33.3%),腹腔镜组仅1例(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随访研究提示两组患者1年局部复发和远隔转移发生率和1年无不良事件生存期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均有相同疗效,且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住院时间短和并发症少等治疗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文对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两种方法治疗卵巢畸胎瘤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2年2月收治的126例卵巢畸胎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45.6±24.7)min,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为(53.4±26.3)min,观察组用时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47.2±11.5)ml,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86.7±41.9)ml,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禁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畸胎瘤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患者术后恢复较快,术后创伤小,对恿者卵巢功能没有造成不良影响,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其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三种不同手术方式剔除卵巢良性肿瘤,探讨经阴道途径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2006年12月间收治的直径<10 cm卵巢良性肿瘤需要保留子宫的患者75例,其中28例采用经阴道卵巢肿瘤剔除术(研究组);27例采用传统开腹卵巢肿瘤剔除术(对照组1);20例行腹腔镜卵巢肿瘤剔除术(对照组2)。比较三种手术方式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和术后病率。结果:研究组的术后住院天数少、平均住院费用和术后病率低,与对照组1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的手术时间短、平均住院费用低与对照组2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三组术中出血量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经阴道卵巢良性肿瘤剔除术是可行的,且具有住院和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费用低、容易掌握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中采用双极电凝止血和缝合止血两种方法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50例行腹腔镜下单侧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患者,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25例。A组术中卵巢肿瘤剥离创面采用双极点状电凝止血,B组术中卵巢肿瘤剥离创面采用3-0可吸收线间断或连续缝合止血。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窦卵泡数(AFC)水平。结果50例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无中转开腹,术后对症治疗,无术后感染及出血,按时换药,如期出院。术后1个月,两组E2、AFC水平均低于术前,FSH高于术前,且A组E2(30.33±7.28)pg/ml、AFC(4.48±1.53)个均低于B组的(34.67±7.72)pg/ml、(5.68±1.46)个,FSH(10.33±2.25)U/L高于B组的(8.82±2.40)U/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的E2、FSH水平与本组术前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AFC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AFC低于本组术前及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良性卵巢肿瘤剥除术中双极电凝止血法及缝合止血法均可对卵巢储备功能造成一定影响,相对电凝止血法,手术缝合止血能更好的保护卵巢功能。  相似文献   

13.
李晓霞  陈润  田娜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4):3719-3720
目的:探讨农村地区开展腹腔镜下卵巢囊肿手术的治疗效果及推广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34例卵巢良性肿物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恢复工作时间均明显少于开腹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手术是安全有效,具有创伤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在卵巢囊肿的治疗中值得在农村地区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下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取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间本院经腹腔镜下行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7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传统开腹行卵巢囊肿剥除术的60例卵巢良性肿瘤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组与传统开腹组的手术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平均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住院天数,术后病率及术后白细胞(WBC)计数升幅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下行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较安全,出血少,恢复快,对机体内环境干扰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良性卵巢肿瘤治疗中的手术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6年9月我院经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包块235例手术情况。患者均采用全麻,术式采用卵巢肿瘤剔除术、附件切除或盆腔粘连松解。结果235例均经腹腔镜手术完成,225例行卵巢囊肿剔出术,5例行附件切除术,5例行盆腔粘连松解术。术后诊断与术前诊断的符合率为87.23%。术后病理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95例,占40.43%,单纯性囊肿10例,占4.26%,卵巢冠囊肿6例,占2.56%,黄体囊肿9例,占3.82%,良性肿瘤110例,占46.80%,浆液性囊腺瘤16例,黏液性囊腺瘤15例,囊性畸胎瘤65例,卵泡膜细胞瘤4例,纤维瘤2例。手术成功率100%。结论腹腔镜可作为术前诊断为良性的附件包块的首选手术方式,但适应证应掌握得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腹腔镜治疗卵巢良性肿瘤与开腹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年来本院采取手术治疗的80例卵巢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0例行腹腔镜手术(1aparoseopyoperation)列为观察组,40例行传统开腹手术列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术中失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并发症。结论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康复快、风险小、预后好等优点,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腹腔镜联合结肠镜微创治疗结直肠癌的近远期效果。方法68例结直肠癌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腹腔镜联合结肠镜微创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5年无瘤生存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手术持续时间(138.82±20.69)min、引流管留置时间(5.74±2.61)d、住院时间(11.27±2.43)d短于对照组的(179.74±23.57)min、(8.84±2.39)d、(16.85±2.6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94%低于对照组的2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年无瘤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5年无瘤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直肠癌患者实施腹腔镜联合结肠镜微创治疗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开腹和腹腔镜下良性卵巢囊肿剥除及卵巢成形术的比较,探讨腹腔镜联合生物蛋白胶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了2003年1月至2010年3月间在腹腔镜下行卵巢囊肿剥除、生物蛋白胶行卵巢成形术的患者130例,与同期83例按常规开腹手术治疗的良性卵巢囊肿病例作为对照。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体质量、囊肿性质及大小、剖腹术史、手术时间及住院费用等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及镇痛情况、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自主活动的时间和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配合生物蛋白胶治疗良性卵巢囊肿具有安全、有效、微创、简单的特点,适合于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及部分子宫内膜的子宫体大部分切除术治疗子宫良性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子宫良性病变需子宫切除者随机分为子宫体大部分切除术组(A组)和传统的子宫切除术组(B组)各40例,分别测定手术前后性激素水平,双侧子宫血流参数及子宫大小。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病率及围绝经期症状等。结果A组术后子宫动脉上行支保留完好,血流良好;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等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手术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无明显改变(P〉0.05);B组术后E2明显下降(P〈0.01),FSH、LH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出现围绝经期症状和性生活质量下降等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及部分子宫内膜的子宫体大部分切除术是治疗子宫肌瘤等良性病变可供选择的较好的保守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形成是否与既往妇科手术及既往流产史有关。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1年12月在本院手术的首发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77例患者为研究组,同期因卵巢囊肿手术的116例患者为对照组。回顾分析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肿瘤性质,流产史、既往妇科手术史,妇科手术时机,如有卵巢手术史则分析既往卵巢手术方式等情况。结果研究组既往有妇科非内膜异位症手术史的患者比例为40.26%,对照组为23.2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既往有流产史的患者比例为49.35%,对照组为31.9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发病率高,其形成原因可能与人工流产次数增多、既往妇科手术史,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均有关系,同时正确的手术时机及卵巢处理方式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产生可能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