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爱琴  陈玲芝  李淑萍 《海峡药学》2009,21(12):231-233
目的比较治疗药物监测中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与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测定血浆中苯巴比妥的浓度。方法收集66例服用苯巴比妥的癫痫患者稳态浓度的血浆样品,分别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荧光偏振免疫法进行测定,用回归法考察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关性,比较测定结果。结果2种方法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具有良好的相关性(P〉0.05)。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X)与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结果(Y)所作线性回归方程如下:Y(PB)=-0.1270+0.9637x,相关性分析:r=0.9493。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与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苯巴比妥血清浓度具有相关性,两种方法均可用于抗癫痫药物血清浓度的常规监测。  相似文献   

2.
环孢素A血药浓度监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景芬 《安徽医药》2009,13(1):83-86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报道的CsA的测定方法进行归纳、分析、总结,介绍全血中环孢素A(CsA)的血药浓度监测方法。为临床开展CsA的血药浓度监测和科研工作提供参考。目前全血中环孢素A浓度的监测方法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及放射免疫法等,其中以HPLC和FPIA法应用最为广泛。各种监测反方法各有优缺点,监测值对指导临床鉴别器官移植手术后排异与中毒反应以及各种个体化给药具有重要意义,实际工作中应根据测定要求,结合试验仪器设备情况,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近年来异丙酚生物样品的测定方法及药代动力学研究作一综述,为临床方面异丙酚合理用药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系统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和综述。结果 异丙酚生物样品可用荧光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核磁共振法(MRI)等方法进行含量测定。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测定异丙酚生物样品最常用,系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卡络磺钠中卡巴克络含量测定方法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卡络磺钠中有关物质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C18柱,流动相为0.12%磷酸二氢铵-乙醇(85:15,pH=3.0),检测波长为355nm。结果HPLC法可测定卡络磺钠中的有关物质。结论HPLC法简单、快速、可定量。  相似文献   

5.
尹显贵  彭金香 《天津医药》2005,33(8):536-537
由于抗癫痫药物有效血药浓度范围狭窄,个体差异大,且不同厂家产品存在生物利用度差异,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需常规监测其血药浓度,目前,国内、外测定苯巴比妥(phenobarbital,PB)、卡马西平(carbamazepin,CBZ)、苯妥英(phenytoin,PT)血药浓度的办法主要有荧光偏振免疫分析(FPIA)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FPIA法成本高,试剂盒有效期短,且不能同时测定多种药物;HPLC法使用普通试剂,特异性强,同时测定多种药物,是理想的药物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测定10%醋酸磺胺米隆溶液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并与法定的紫外分光光度(UV)法相比较。方法分别采用UV法和HPLC测定10%醋酸醋酸磺胺米隆溶液的含量,从操作、准确度、精密度等方面比较方法的优劣。结果两种方法的含量测定结果均符合规定。HPLC法的精密度好于UV法。结论 HPLC法简便、快速,与UV法测定结果一致,可作为醋酸磺胺米隆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愈风宁心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葛根的含量。结果TLC法能鉴别出其中葛根药材;HPLC法平均回收率为99.4%,RSD为0.7%(n=6)。结论该方法简便、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产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杨辉 《中国药业》2008,17(10):73-75
目的介绍甘草及其制剂中甘草酸的含量测定研究进展情况。方法检索10年来国内外有关甘草及其制剂中甘草酸含量测定研究的文献资料,加以整理、归纳。结果其含量测定方法除200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采用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外,近年来陆续报道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毛细管电泳法、薄层扫描法、近红外光谱分析法等含量测定方法。结论HPLC法因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重现性好而优于其他方法而被大量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HPLC与FPIA两种方法在抗癫痫药血清浓度测定中的相关性。方法采集本院收治的经苯妥英钠(PT)、苯巴比妥(PB)、卡马西平(CBZ)治疗的103例癫痫患者血清,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其血药浓度并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所得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PV=-1.421+1.141X(r=O.963);YPB=-0.128+0.956)((r=0.949);YcBz=0.183+0.954X(r=0.944),且两种方法测得的值呈线性相关;经配对t检验后,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与荧光偏振免疫法两种方法测定抗癫痫药血清浓度具有相关性。采用HPLC法和FPIA法进行CBZ、PT、PB的血清浓度测定各有利弊,须结合检测药物种类数目、受检人数等合理选择监测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2种方法测定醋酸泼尼松片的含量,并比较其精确性和适用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与紫外分光光度法(UV法),分别对3批待检产品进行含量测定。结果2种方法结果不一致,UV法已经不适用于醋酸泼尼松片的含量测定。结论HPLC法测定该产品含量,专属性强,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1.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是在经典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分离分析技术,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准确的特点。HPLC法因其独特的分析优点,广泛应用于抗感染药物的含量测定、组成分析、质量控制等方面。综述运用HPLC法在各类抗感染药物(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硝酸咪康唑类)的含量测定、分离奈件、检测方法等方面文献资料,并对其应用进展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透射比浊法(TINIA)和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相关性及其临床应用。方法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实验评价方案进行精密度、线性、方法比对及偏倚实验,结果采用回归方程和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HbAlc浓度在3.9%-15.2%范围时无论是TINIA还是HPLC法,都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线性关系,但以HPLC法更佳。偏倚对比分析显示在高水平TINIA与HPLC成负偏倚,低水平时成正偏倚。在方法比对实验中的两组数据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TINIA测定结果为Y轴、HPLC的为X轴进行相关性分析:y=0.7857x+1.264,r=0.89两者呈正相关。结论通过方法学评价,本实验室两种方法测定HbAlc的精密度、线性范围符合临床要求,结果具有可比性;HPLC法的重复性更住、更适合临床用于糖尿病的治疗监测。  相似文献   

13.
尤君芬  徐仙娥 《海峡药学》2010,22(4):155-157
目的比较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与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血浆中苯妥英钠的浓度。方法收集服用苯妥英钠的患者稳态浓度的血浆样品,分别以荧光偏振免疫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用回归法考察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关性,比较测定结果。结果2种方法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具有良好的相关性(P〉0.05)。以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结果(X)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Y)所作线性回归方程如下:Y=-0.1093+0.9812x,相关性分析:r=0.9517。结论荧光偏振免疫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苯妥英钠血药浓度具有相关性.2种方法均可用于血药浓度的常规监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硫酸氨基葡萄糖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样品柱前衍生化后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进行测定,色谱柱为Hypersil ODS柱(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三水舍乙酸钠水溶液-甲醇(90:10),用紫外检测器检测。结果方法的进样量线性范围为300—1500μg/mL,r=0.9997(n=5),平均回收率为102.68%,RSD=1.08%(n=9)。结论此法简便、快速、准确,是测定硫酸氨基葡萄糖含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3种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监测260例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沈鸿  方子正 《安徽医药》2008,12(7):643-644
目的通过对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结果的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测定丙戊酸钠(VPA)178例、苯妥英钠(DPH)45例的血药浓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卡马西平(CBZ)37例的血药浓度,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VPA、DPH、CBZ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分别有93例(52.2%)、14例(31.1%)、29例(78.4%)。结论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监测对合理用药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复方醋酸地塞米松搽剂中醋酸地塞米松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HPLC)法和紫外分光光度(UV)法测定醋酸地塞米松的含量。结果:两种含量测定方法测定结果基本相符。结论:HPLC法和UV法均可作为复方醋酸地塞米松搽剂的含量测定方法,但HPLC法比UV法操作简便,更适合于药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李霞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4):52-53
目的:建立四黄泻火片、麻仁丸中非法添加土大黄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快速鉴别。结果:该薄层色谱法鉴别法(TLC)加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稳定性和重复性好。结论:TLC结合HPLC简便、快速、专属性强,能有效地检查四黄泻火片、麻仁丸中是否掺入土大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制定消炎止痒洗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本品处方中的黄柏、黄连、黄芩、苦参4味中药进行了鉴别;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消炎止痒洗剂中的有效成分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TLC法鉴别结果特异性强,重现性良好;含量测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中HPLC法(附录ⅥD)的要求。结论:本项研究可作为日后制定消炎止痒洗剂质量标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单克隆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m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环孢素A(CsA)全血浓度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采用HPLC法和FPIA—m法测定42份肾移植患者的CsA血样,测定值用t检验和线性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FPIA—m法与HPLC法测定值之间相关性好;回归方程为CF=78.12+1.21CH,r=0.9893(P〈0.001)。结论FPIA—m法和HPLC法同属于特异性分析法,FPIA—m法测定值均高手HPLC法。  相似文献   

20.
颜晓丹  高明  蔡振华  段续  蒋庆峰 《安徽医药》2012,16(11):1604-1606
目的比较利培酮片中有关物质的两种测定方法。方法分别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测定利培酮片中利培酮的有关物质,比较两种方法的分离情况、专属性、线性、检出限和定量限、精密度和样品测定结果,并比较不同厂家利培酮片的测定结果。结果UPLC的分析时间明显小于HPLC,二者的分离情况、线性、精密度无明显差异;UPLC的检出限和定量限低于HPLC;样品的测定结果相近,但HPLC偏低。结论UPLC相比HPLC提高了分析效率,具有更高的分离能力,是快速分析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