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研究食管、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特点,重新认识食管、胃、肠道闻叶源性肿瘤的组成。方法:用CD117、CD34、SMA、S100蛋白4种抗体对45例食管、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进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结果:确诊食管平滑肌瘤3例:胃间质瘤18例,平滑肌瘤2例,神经鞘瘤1例;小肠间质瘤14例,平滑肌瘤1例;结肠间质瘤6例。食管内胃肠道间质瘤少见,胃、肠道间质瘤较多见(88.1%),但仍有平滑肌瘤(7.14%)和神经来源的肿瘤(4.76%)。结论:食管、胃、肠道间质瘤与其他肿瘤的鉴别诊断需要依靠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D117、CD34是诊断间质瘤的特异性抗体。  相似文献   

2.
胃肠道间质瘤少见,临床与平滑肌源性肿瘤和神经源性肿瘤鉴别困难。文章报告2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X线和显微镜、免疫组化的病理所见,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34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资料完整、病理诊断明确的34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依据诊断标准对胃肠道间质瘤进行分类。结果:胃肠道间质瘤以老年男性多见,胃部好发,胃部良性多于恶性,而小肠恶性多于良性,本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但常以消化道出血为首发临床表现。消化内镜、B超、CT、小肠气钡双重造影、选择性血管造影等检查可发现肿瘤,通过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查可明确诊断。本病首选手术治疗,放、化疗疗效难以肯定。结论胃肠道间质瘤是一类独立的黏膜下肿瘤,过去诊断为平滑肌或神经源性的肿瘤的某些梭型细胞肿瘤,通过免疫组化检查可能为间质瘤。  相似文献   

4.
任小琼  张瑞 《甘肃医药》2014,(8):638-639
食管鳞状细胞癌与胃间质细胞瘤并存在临床少见,我科曾收治1例患者,术后病理诊断为:食管下段溃疡型中分化鳞状细胞癌;胃肠道恶性间质细胞瘤。经术后化疗并中药治疗,疗效评价达完全缓解,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胃肠道间质瘤诊断及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胃肠道间质瘤(GISTs)是一组主要发生于胃肠道的含有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高表达CD117,可能起源于Cajal间质细胞的肿瘤。GISTs这一名词已得到公认并在临床和病理诊断中应用。以往胃肠道间叶组织起源的梭形细胞肿瘤大多诊断为平滑肌瘤或神经鞘-神经纤维瘤,免疫组化和超微结构的研究显示大部分肿瘤无典型平滑肌和神经细胞特征。为区别平滑肌瘤和许旺细胞瘤而归为GISTs,其涵盖了绝大部分胃肠道原发性间叶原性肿瘤,而真正的胃肠道平滑肌瘤及许旺细胞瘤很少见。这类肿瘤曾经应用过的名称包括恶性潜能不肯定的平滑肌肿瘤,胃肠道自主神经肿瘤,胃肠道起搏细胞肿瘤等,此类肿瘤组织来源仍有争议,可分为良性、潜在恶性、恶性。近年来随着病理学、分子生物学的进步,GISTS的诊断、治疗已有很大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探讨应用64排螺旋 CT 诊断胃肠间质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经病理诊断确诊为胃肠道间质瘤的5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以及64排螺旋 CT 影像学诊断资料,观察其影像学特征,根据其病理诊断结果对患者的肿瘤进行危险性分级,并分析不同危险性分级肿瘤的 CT 特点。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51例患者经 CT 扫描确诊为胃肠道间质瘤的有48例,诊断准确率为94.1%。结论:利用64排螺旋 CT 扫描仪对胃肠间质瘤的患者进行诊断能获得更为清晰直观的图像,对高度怀疑为胃肠道间质瘤的患者具有很高的诊断正确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小肠恶性间质瘤属于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一种非常少见的非上皮性肿瘤,临床变异较大,病理形态复杂多样,传统上几乎都归为平滑肌肿瘤。我们报道1例小肠恶性间质瘤并对近年来文献进行复习,以期提高对小肠恶性间质瘤认识,减少临床误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多排螺旋CT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常州市肿瘤医院就诊的疑似胃肠道间质瘤患者30例进行多排螺旋CT诊断,并与病理结果相比较。结果经多排螺旋CT检测,胃肠道间质肿瘤中良性18例、潜在恶性4例、恶性8例;强化均匀21例、强化非均匀9例。结论多排螺旋CT对于胃肠道间质瘤的检出率高,且判断良、恶性较准确,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中CD117和CD34的表达及临床病理特点,为其诊断及鉴别诊断、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技术对24例胃肠道间质瘤行分析。结果:24例胃肠道间质瘤主要由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构成,CD117和CD34阳性率分别为95.83%和74.16%,且呈弥漫强阳性表达。结论:胃肠道间质瘤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CD117和CD34标记阳性对确诊间质瘤最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胃肠道恶性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附3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肠道恶性间质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2004年收治的36例胃肠道恶性间质瘤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胃肠道恶性间质瘤病人的临床表现以腹痛及消化道出血为主,发生部位以小肠及胃最为常见,术后均经病理学诊断为恶性。术后复发14例,死亡4例。结论:肿瘤的大小、位置、核分裂像及免疫组化指标是判断胃肠道间质瘤良、恶性的重要指标。加强对胃肠道恶性间质瘤临床及病理特征的认识,正确的诊断及合理的手术治疗对改善其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胃肠间质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的组织起源以及概念和诊断。方法:收集近年来国内外最新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和献复习。结果:近年由于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电镜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胃肠间质瘤被认为是起源于胃肠道卡哈尔间质细胞,所以我们把“胃肠造间质瘤”改称为“胃肠道起搏细胞肿瘤”用于描述缺乏明显的平滑肌、神经鞘或其它分化特征的胃肠造间叶肿瘤。结论:胃肠道间叶性肿瘤认识变化快。对任何肿瘤的认识都有类似过程,要及时跟上步伐,抓住要领,作好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12.
消化道类癌的外科治疗和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消化道类癌的外科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回顾 1975年 1月~ 2 0 0 2年 6月间在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和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外科进行手术的 4 8例消化道类癌病例 ,分析所有病例的肿瘤情况、手术方式和临床疗效。结果 :34例肿瘤直径小于 2 .0cm的病人经内镜下或经肛门电灼切除和局部扩大切除术后随访无 1例复发 ,14例肿瘤直径大于 2 .0cm的病人有 12例行肿瘤根治术 ,其中 3例术后出现转移而死亡 ,生存期为 11~ 4 8个月。另有 2例术中发现广泛转移无法切除 ,不到半年均死亡。结论 :肿瘤的大小与其预后有密切关系。直径小于 2 .0cm的肿瘤可以行电灼切除或局部扩大切除 ,对于直径大于 2 .0cm的肿瘤应尽可能行根治术 ,术后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肝脏是胃肠间质瘤常见转移部位,该研究旨在探讨分析肝转移性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组织化学表达及综合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2005年1月-2015年1月6例GIST肝转移病例免疫组化染色特点,并结合复习相关文献对其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本组6例GIST肝转移病例中,3例原发灶来自胃,2例原发灶来自小肠,1例来自大网膜。肿瘤直径3.5~15 cm,组织学分型:梭形细胞型、上皮样细胞型、混合型,免疫组化:肿瘤弥漫性表达CD117(83.3%﹚、DOG-1(83.3%﹚、CD34(66.7%﹚。肝脏肿瘤复发时间与原发肿瘤恶性程度分级有一定相关性,肝转移灶核分裂像相对于原发灶有所改变。结论肝转移性胃肠间质瘤病理组织学特点和原发灶相似,诊断主要依据CD117,DOG1弥漫阳性表达,目前手术完整切除联合甲磺酸伊马替尼为主要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检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液中癌胚抗原信使核糖核酸(CEA mRNA)和端粒酶活性(TA)对评判胃肠癌手术效果和预后的意义。方法: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77例(肿瘤组)和良性胃肠道疾病患者64例(对照组),分别应用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及端粒末端重复序列扩增-杂交-酶联免疫检测两组患者血液标本的CEA mRNA及TA。结粟:肿瘤组患者外周血CEA mRNA和TA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肿瘤患者术后外周血CEA mRNA和TA的阳性率明显降低(P〈0.01);CEA mRNA和TA阳性者的术后复发率明显高于阴性者(P〈0.01)。结论:动态监测血液CEA mRNA和TA对评判胃肠道恶性肿瘤手术效果与预后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宁波市镇海第二医院45例GIST的临床资料.结果 45例中消化道出血25例,腹胀、腹痛20例,不完全肠梗阻7例,贫血22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25例良性,13例交界性,7例恶性.均随访2~4年,3例肿瘤复发转移死亡,1例术后24个月复发行二次手术治疗.结论 GIST确诊有赖于病理检查,目前手术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分子靶向治疗有一定的辅助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冯泽辉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34):1120-1122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螺旋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免疫组化确诊的8例胃肠道间质瘤的螺旋CT表现。结果 8例中1例平扫表现为均匀软组织密度肿块,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均匀强化;1例平扫表现为厚壁空洞性肿块;6例平扫密度不均匀,类圆形,边缘有分叶,中度~明显不均匀强化。8例中4例源于胃,2例源于十二指肠,1例源于空肠,1例源于肠系膜。结论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定性、定位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ic intestinal tumour,GIST)的生物学性质与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为临床判断GIST的良、恶性提供参考。方法:分析本院2003年6月—2007年6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8例GIST病例的资料。本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18~73岁),平均55.2岁。38例GIST病人均行手术治疗,术后对切除标本进行横径检测、光镜下观察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38例病人切除肿瘤中,26例良性,肿物平均直径3.16cm;5例潜在恶性,平均直径5.25cm;7例恶性,平均直径9.17cm。光镜下细胞形态分类:梭形细胞为主型21例,上皮细胞为主型12例,混合细胞型5例。良性组肿瘤无明显出血、坏死,细胞无异型性,核分裂少见。恶性组肿瘤组可见出血坏死,细胞丰富,明显异型性,核分裂多见。38例行以下五个免疫组化指标测定:其中CD ll7阳性者32例,CD34阳性者31例,V imentin阳性者28例,S-IOO阳性者15例,SMA阳性者10例。结论:GIST主要发生在胃和小肠。CD ll7和CD34阳性标记是确诊GIST最有价值的免疫标记物。GIST的恶性程度与肿瘤是否出血坏死、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对青年原发性卵巢癌肉瘤的认识,探讨原发性卵巢癌肉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报道1例青年原发性卵巢癌肉瘤,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原发性卵巢癌肉瘤可伴有CA125的升高,多以消化道症状起病,预后差进展迅速,目前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没有有效的化疗方案。结论:原发性卵巢癌肉瘤为恶性混合性中胚层肿瘤中的一种,临床罕见,高度恶性,特异性临床表现少,病理活检为确诊手段,多见于绝经后妇女,30岁以前发病者罕见,预后差生存率低。  相似文献   

19.
胃肠道间质瘤1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1996~2006年胃肠道间质瘤17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临床表现有消化道出血17例、腹痛16例、腹部肿块7例、肠梗阻5例;肿瘤原发于胃5例、十二指肠4例、空回肠6例、结直肠2例;镜下梭形细胞型9例、上皮细胞型5例、混合细胞型3例,良性肿瘤6例、交界性肿瘤3例、恶性肿瘤8例;免疫组化:CD117( )17例、CD34( )16例、VIM( )17例、NSE( )2例、DES( )3例、S-100( /-)2例;择期手术10例,急症手术7例,根治手术13例;随访复发10例、转移8例、死亡7例、存活10例。结论:消化道出血、腹痛、腹部肿块及肠梗阻是胃肠道间质瘤的主要临床症状,内镜和影像学检查只能提供定位诊断,确诊靠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根治手术切除或(和)格列卫治疗,良性、交界性肿瘤预后较好,恶性肿瘤复发转移及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胃肠道间质瘤(GIST)患者的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结果 30例胃肠道间质瘤中发生于胃18例,十二指肠3例,空肠3例,回肠3例,直肠3例。胃肠间质瘤向腔外型生长7例,腔内生长5例,腔内外生长18例。胃肠间质瘤CT平扫大部分显示密度不均,其可见大小不一的斑片状囊变坏死区,增强扫描肿瘤实质部分动脉期轻度强化,平衡期多为中等度强化,1例病灶有钙化,1例伴有肝转移。肿块最大径线3.0 cm~18.5 cm(平均10.2 cm)。结论胃间质瘤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64层螺旋CT扫描及多平面重建有助于其定性定位诊断及良、恶性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