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40例颊粘膜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嗜酸粒细胞(TATE)的浸润程度进行了观察。发现:40例颊癌组织内均见到多少不等的嗜酸粒细胞浸润。其浸润程度与颈淋巴结转移及预后间存在相关关系(P〈0.05),高TATE者其颈淋巴结转移较少出现,预后好。以上结果提示颊癌肿瘤组织内嗜酸粒细胞的浸润程度可作为评估颊癌颈淋巴结转移情况及颊癌患者预后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2.
表皮生长因于受体(EGFR)是一单跨膜糖蛋白,与细胞的增殖、转化有关。本文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8例正常颊粘膜上皮及40例颊粘膜鳞癌中EGFR的表达状况,结果显示:EGFR在颊癌组织中呈异质性表达,其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颊粘膜组织(P<0.05);EGFR表达状况与颈淋巴结转移及预后间存在相关关系(P<0.05)。EGFR(+)表达者多数伴有颈淋巴结转移,预后差。以上结果说明,EGFR在颊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可作为评估颊癌细胞增殖状态,颈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患者预后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采用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Q-RT-PCR)技术检测nm23-H1和nm23-H2mRNA在47例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情况,发现nm23-H1和nm23-H2mRNA在颊癌原发灶、癌旁粘膜、正常颊粘膜、颌下腺、白斑、正常淋巴结和有转移的淋巴结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nm23-H1在肿瘤转移组颊癌原发灶中的表达低于无转移组(P<0.05),nm23-H2在颊癌有、无转移中的表达无差异(P>0.05);nm23-H1和nm23-H2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间均无关(P>0.05)。结果提示:nm23-H1mRNA表达下降与颊癌转移关系密切,而nm23-H2mRNA表达与颊癌转移无关;通过Q-RT-PCR检测nm23-H1mRNA的表达水平可为临床预测颊癌的转移提供有价值的指标。Q-RT-PCR技术的主要优点在于通过少量组织提取的总RNA即可检测nm23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通过Northern斑点杂交技术研究52例颊癌及相关组织中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H1和nm23-H2mRNA的表达。结果发现:颊癌组织中nm23-H1和nm23-H2mRNA表达比正常颊粘膜、白斑、癌旁粘膜均有不同程度增高。颊癌有转移组中nm23-H1mRNA表达比无转移组明显降低,转移灶中nm23-H1mRNA的表达更低(P<0.05)。11例有转移颊癌患者中有9例(81.8%)为nm23-H1低表达;而19例无转移颊癌,有15例(78.9%)为高表达(P<0.05)。nm23-H2mRNA表达在有无转移组患者中无明显差异(P>0.05)。结果提示,在颊癌的转移过程中,nm23-H1比nm23-H2起着更重要的作用。nm23-H1mRNA表达可作为预测有无颊癌淋巴结转移的一个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ET-1在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OSF)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SABC法和图像分析技术,对OSF早、中、晚期各10例、口腔扁平苔藓(OLP)10例以及正常人10例的颊粘膜组织中ET-1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结果:①OSF组织中ET-1免疫阳性物质超量表达,正常及OLP组织中ET-1表达微弱;②OSF早、中、晚期组织中ET-1含量显著高于正常(P〈0.01),且早、中期显著高于晚期(P〈0.01);③OSF早、中期组织ET-1含量显著高于OLP(P〈0.01),晚期间质ET-1含量显著高于OLP(P〈0.05),上皮ET-1含量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④口腔粘膜中上皮和间质的ET-1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ET-1在OSF的表达具有特异性,且可能影响OSF病变的发生发  相似文献   

6.
颊癌中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mRNA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Northern斑点杂交技术研究52例颊癌及相关组织中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32-H1和nm23-H2mRNA的表达。结果发现:颊癌组织中nm23-H1和nm23H2mRNA表达比正常颊粘膜、白斑、癌旁粘膜均有不同程度增高,颊癌有转移组中nm23-H1mRNA表达比无转移组明显降低,转移灶中nm23-H1mRNA的表达更低(P〈0.05),nm23-H1mRNA经无转移组明显降低,转移灶中nm2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16和P53在口腔颊癌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32例颊粘膜白斑和扁平苔藓,30例颊癌和10例正常颊粘膜组织中P16和P53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将结果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癌转移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正常颊粘膜、单纯性增生、不典型增生、颊癌中P16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100%、100%、90%、40%;P53表达的阳性率依次为:0、4,5%、25.5%、53.3%。颊癌P16的表达率比上皮不典型增生明显降低(P〈0.05)。颊癌P53的表达率比上皮单纯性增生明显升高(P〈0.05)。临床Ⅰ、Ⅱ期病例中P16蛋白表达水平高于Ⅲ、Ⅳ期的病例(P〈0.01)。无颈淋巴结转移病例中,P16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有转移的病例(P〈0.05)。病理分级为Ⅰ级的病例,P5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Ⅱ、Ⅲ级的病例(P〈0.01)。临床Ⅰ、Ⅱ期病例中,P53蛋白表达水平低于Ⅲ、Ⅳ期者(P〈0.05)。无颈淋巴结转移病例中,P53蛋白表达水平低于有转移的病例(P〈0.05)。P16阳性组中,P53的表达显著低于P16阴性组(P〈0.05)。结论颊癌早期P53蛋白有过度表达。P16低表达和P53高表达时提示颊癌预后较差。P16和P53蛋白的联合检测可作为临床评估颊癌浸润、转移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颌骨骨肉瘤中E2F-1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E2F-1在颌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E2F-1在20例颌骨骨肉瘤和8例骨软骨瘤中的表达。结果:骨肉瘤中E2F-1的阳性表达率为70%(14/20),E2F-1表达在各病理分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转移与未转移病例E2F-1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骨软骨瘤中无E2F-1的表达(0/8),与骨肉瘤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分析技术对5例正常口腔粘膜、22例白斑和30例鳞癌中P53基因突变情况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轻,中,重度异常增生白斑,无和有淋巴结转移鳞癌P53突变率为12.5%、37.5%,50.0%,64.3%和75.0%,正常粘膜无一例阳性,白斑和鳞癌间P53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P53突变与鳞癌有否淋巴结转移无关。  相似文献   

10.
肿瘤抑制基因nm23—H1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及 …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韬  赖钦声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9,34(5):292-294,I024
目的 研究nm23-H1蛋白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它与口腔鳞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75例口腔鳞癌、19例癌旁粘膜、8例正常口腔粘膜及9例颈淋巴结转移灶中nm23-H1蛋白染色,利用X^2检验及单因素、多因素Cox比较风险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X^2检验发现,nm23-H1蛋白表达水平在生存期小于3年组和大于7年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单因素Cox模型  相似文献   

11.
颊粘膜鳞癌微血管密度与增殖细胞比率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ABC酶标法定量分析了颊癌内微血管密度和增殖细胞比率,其与正常组织的差别及参考价值。颊癌内这二个指标均明显高于正常颊部组织,分别为后者的208%(P<0.05)和335%(P<0.05)。研究结果表明,微血管密度改变和增殖细胞比例变化均反映了肿瘤组织的恶性特征。增殖细胞分布区域与颊癌内微血管密集增生区域相一致,主要分布在肿瘤周边部和癌巢的基底部;二者间存在密切的依存关系,呈直线正相关。经统计学处理,其直线回归方程为Y=20.0801+1.3044X(r=0.9680,P<0.01)。本研究证明颊癌内血管生成与癌细胞增殖相互促进,是颊癌生物学行为表达的二个重要指标,对判断颊癌的发展和疗效评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Fas抗原在颊粘膜鳞癌中的表达分布特点及其相关生物学意义,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对5例正常颊粘膜、34例颊粘膜鳞癌进行染色,观察Fas抗原表达分布情况。结果发现,颊粘膜上皮生发层中Fas抗原间断性弱表达,其它层细胞广泛表达;Fas抗原表达与颊炽膜鳞癌的分化程度有关(P<0.01),高分化颊癌中,Fas抗原连续强阳性表达于癌细胞膜,低分化颊癌则呈间断性表达。由此提示,Fas抗原不仅与颊粘膜上皮细胞的自然分化成熟衰老有关,而且还可能在颊粘膜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参与分化与去分化的调节。  相似文献   

13.
采用ABC免疫组化染色体图像分析技术,检测了口腔粘膜异常增生及鳞癌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情况。正常口腔粘膜中,EGFR仅见于上皮基层和近基层,粘膜异常增生时,EGFR表达范围随异常增生程度加重而扩展到上皮棘层及表层,鳞癌时几乎所有细胞均有EGFR超量表达,但染色程度不均,图像进一步表明,从正常粘膜,轻,中重异常增生粘膜的鳞癌,细胞中EGFR相对含量呈现显著递增,由此提示,EGFR表达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癌变过程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核仁组成区(NOR)的表达变化。方法:利用地鼠颊粘膜癌模型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PCNA,阳性对照为人类炎性增生淋巴结标本,阴性对照为PBS代替单抗。采用硝酸银染色法检测NOR。结果:①正常粘膜AgNOR颗粒主要见于基底层细胞,以单一型为主。重度异常增生以聚集型为主。浸润癌以混合型为主。②随恶变进展,PCNA表达逐渐增强,重度异常增生阳性细胞见于上皮全层。结论:PCNA与AgNOR表达有相关性(r=0.635,P〈0.001),但PCNA更为直观、清晰,实用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15.
牙周炎患者龈沟液和龈组织PGE2水平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为探讨龈沟液(GCF)PGE2含量与龈组织含量的关系,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15名成人牙周炎患者20个部位GCF和相应部位牙龈组织PGE2含量.结果表明PGE2含量:GCF中为69.25±17.22pg/μl,相应牙龈组织为227.47±35.22pg/mg湿重组织,GCFPGE2含量与相应龈组织PGE2含量呈明显的正相关(r=0.9196,P<0.05).提示GCF中PGE2含量可反映出龈组织PGE2水平,为PGE2在牙周病发病机制、病程进展、疗效判定等研究中提供了一敏感、无创伤、可反复取样、简单易行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6.
内皮素-1(ET-1)在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中的表达水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ET-1与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OSF)的关系,应用免疫组化染色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了OSF30例、正常口腔粘膜(NOR)10例组织中ET-1的定位分布和含量。结果显示:①OSF组织中ET-1有异常表达,其免疫阳性物质主要分布于上皮棘细胞、基底细胞,间质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的胞浆胞膜上;②ET-1在OSF组织表达的阳性率及相对含量均显著高于NOR(P<0.01);③OSF各期ET-1相对含量存在差别,其中早、中期上皮细胞ET-1相对含量显著高于晚期(P<0.05)。由此提示,ET-1可能参与了OSF的纤维化过程  相似文献   

17.
CD44V6、MMP-9在舌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观察CD44V6和MMP-9在舌癌(tongue squarnous cell carcinomas,T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9000法检测60例舌癌、21例转移淋巴结及1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CD44V6和MMP-9的表达。结果:CD44V6在舌癌中的阳性表达率略低于癌旁组织,无显著意义;MMP-9在舌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并与舌癌的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P〈0.05);在有颈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舌癌组织CD44V6和MMP-9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颈淋巴结转移组(P〈0.05);舌癌中CD44V6和MMP-9表达强阳性者有4例复发(5年内)。结论:CD44V6和MMP-9在舌癌组织中的表达与颈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价舌癌颈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8.
颊癌是较为常见的口腔恶性肿瘤 ,容易早期发生淋巴结转移 ,预后较差 ,但目前对癌细胞淋巴转移的原因不完全清楚 ,近期的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C(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 C ,VEGF C)可特异性促进淋巴管增生 ,我们对VEGF C在颊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联系进行了研究。1 材料和方法 :( 1)标本来源 :取 4 9例第四军医大学口腔颌面外科切除的颊癌标本 ,常规包埋切片 ,HE染色 ,光镜检查 ,并随访术后情况 ,分为转移组和无转移组。( 2 )免疫组化 :抗VEGF C及其受体Flt 4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PCNA、P53在舌癌中表达的相关性及与肿瘤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46例病理确诊的舌癌石蜡标本中PCNA指数及P53阳性率的表达。结果:PCNA在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表达,46例中28例呈P53阳性表达(60.9%)。P53阳性组中PCNA指数明显高于P53阴性组(P<0.001)。PCNA指数随舌癌病理分级的升高而增加(P<0.025)。P53阳性率在Ⅱ、Ⅲ级舌癌明显高于Ⅰ级舌癌(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及术后生存小于3年组中PCNA指数及P53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及术后生存3年以上组(P<0.001,P<0.05)。结论:联合检测PCNA及P53对判断舌癌恶性度,预测淋巴结转移趋势和预后及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口腔白斑和鳞癌中p53基因突变的免疫组化及PCR—SSCP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实验应用免疫组化-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法(SP)和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对5例正常口腔粘膜,22例白斑(轻、中、重度异常增生各为8、8、6例)和30例鳞癌(有和无淋巴结转移各为16、14例)组织中p53突变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轻、中、重度异常增生白斑和鳞癌p53蛋白表达率为12.5%,25.0%,33.3%和50.0%;p53基因突变率为12.5%,37.5%,50.0%和70.0%。正常粘膜无一例阳性。白斑和鳞癌p53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53基因突变与蛋白表达间存在不一致性,且与鳞癌有否淋巴结转移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