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轴型皮瓣,肌皮瓣修复四肢复杂性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报告轴型皮瓣、肌皮瓣修复四肢复杂性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24种皮瓣、肌皮瓣及骨皮瓣,其中躯干部5种45块,下肢10种70块,上肢9种43块,通过游离移植或带蒂转位的方法,修复四肢因严重创伤所致的软组织缺损、肌腱及骨质缺损或外露。结果:移植的组织共158块,其中成活152块,坏死6块,成活率96.2%。经3个月~4年(平均20个月)的随访,皮瓣成活良好,所有修复的肢体均保留和恢复了功能。结论:利用轴型皮瓣、肌皮瓣修复四肢复杂性软组织缺损疗程短、疗效好,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四肢复杂性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目的 报道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游离皮瓣修复四肢复杂性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肌皮瓣及皮瓣,通过游离移植的方法,修复四肢严重创伤所致的软组织缺损、肌腱及骨质缺损或外露。结果 临床应用移植128个皮瓣,其中成活123个,部分坏死5个,成活率96%;经3个月~15年随访,皮瓣成活良好,修复的肢体均保留和恢复功能。结论 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四肢复杂性软组织缺损疗程短、疗效好,功能恢复较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应用背阔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骨外露或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4月至2010年5月,应用背阔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骨外露或感染创面14 例,男11 例,女3 例.结果 14 例皮瓣全都成活,创面愈合满意,经3个月~2年随访,皮瓣成活良好,所修复肢体恢复良好的外形...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桥式交叉吻合血管皮瓣移植法治疗小腿大面积骨外露及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及优缺点。方法本组15例采用切取背阔肌皮瓣、股前外侧皮瓣或胸脐皮瓣与健侧胫后血管桥接修复小腿大面积软组织缺损。4~8周后断蒂。结果15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发生创口感染,经换药后愈合。随访6个月~2年,皮瓣外观、色泽、质地良好。患肢均成活。结论桥式交叉吻合血管的皮瓣移植是修复小腿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吻合血管的皮瓣及肌皮瓣移植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报道应用皮瓣及肌皮瓣移植修复四肢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吻合血管股前外侧皮瓣、背阔肌皮瓣及阔筋膜张肌皮瓣移植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肌腱或骨关节外露12例。结果:术后皮瓣及肌皮瓣均成活,随访1-2年,外观及功能良好。结论:吻合血管皮瓣及肌皮瓣移植是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肌腱或骨关节外露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带血管蒂岛状皮瓣,肌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2  
带血管蒂岛状皮瓣、肌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刘勇沈毓书韦绍仁兰宗柳吴昊梁斌韦敏克我科自1993年3月~1996年10月,选用12种带蒂岛状皮瓣、肌皮瓣修复重建四肢软组织缺损30例,皮瓣全部成活。临床资料本组男22例,女8例,年龄6~56岁,平均38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报道应用大型肌皮瓣一期或二期修复断肢合并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9例由压砸、捻挫或撕脱造成肢体离断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再植后,应用游离或带蒂的胸脐、脐旁皮瓣,小腿内侧皮瓣、小腿外侧骨皮瓣,游离背阔肌皮瓣进行修复.结果 9例患者皮瓣及再植肢体全部成活,随访10个月~4年,皮瓣外观质地良好,再植肢体恢复了一定功能.结论 应用组织瓣移植对复杂性断肢合并组织缺损进行修复和重建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8.
带蒂皮瓣联合负压封闭引流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带蒂皮瓣联合负压封闭引流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治疗体会.方法 自2010年9月至2011年3月,共收治四肢软组织缺损病例9例,创面经封闭负压吸引7~ 10d后,再次手术行腓肠肌皮瓣或带深筋膜蒂皮瓣局部转移修复.结果 9例均顺利成活,创面一期修复.术后随访5~7个月,皮瓣移植区组织及植皮区全部成活,色泽、质地外观满意.患肢恢复一般触、痛觉,冷热觉,活动功能良好.结论 采用带蒂皮瓣联合负压封闭引流对四肢软组织缺损进行修复效果良好,明显缩短疗程,是一种良好的手术选择.  相似文献   

9.
组织瓣在四肢创伤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目的 回顾总结带血管蒂皮瓣、复合组织瓣在四肢创伤性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经验。方法  1991年 10月~ 2 0 0 0年 12月 ,采用 14种皮瓣及复合组织瓣对 6 7例四肢创伤性组织缺损分别采用吻合血管的游离移植及局部带蒂移位或交叉转移进行修复。结果 游离移植成活 4 0例 ,带蒂移位成活 2 6例 ;伤肢功能及外形满意 5 3例 ;骨瓣及骨皮瓣全部愈合 ;吻合神经的肌皮瓣均恢复 2~ 3级肌力。结论 应用带血管蒂皮瓣、复合组织瓣修复四肢创伤性组织缺损时 ,应注意根据缺损的部位、大小、层次或深浅等情况选择不同的组织瓣及移植方法进行修复 ,正确的手术操作和术后处理以提高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0.
应用背阔肌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背阔肌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下肢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对16例下肢广泛的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先行清创,然后行吻合血管的背阔肌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创面。结果16例背阔肌肌皮瓣全部成活。其中2例术后出现血管危象,经手术探查吻合血管后成活。14例患者创面I期愈合,2例皮瓣出现浅表坏死,经换药及抗感染治疗后愈合。其中,随访12例患者1个月至2年,皮瓣外形及功能满意。结论背阔肌肌皮瓣具有解剖位置恒定、血管蒂长、口径粗、血运丰富、抗感染能力强等特点,对无法采用局部带蒂肌皮瓣修复下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应用背阔肌肌皮瓣游离移植是一种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伴有骨外露的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2例伴有骨外露的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皮瓣移植,缺损面积6 cm×4 cm~25 cm×15 cm。术前、术中彻底清创受区,切取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创面,处理血管危象。结果 62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12个月。出现血管危象6例,经及时处理后皮瓣恢复血液循环5例,皮瓣坏死1例,成功率为98.39%。结论股前外侧皮瓣供区隐蔽,简便实用,可用于伴有骨外露的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  相似文献   

12.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观察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1 8例足部软组织缺损患者 ,以其腓肠神经营养血管为蒂 ,于小腿后侧切取皮瓣逆行转移修复缺损区。观察术后患者皮瓣成活情况及供区创面愈合情况。 结果 术后皮瓣均成活 ,切取的最大皮瓣为 1 0 .5cm× 1 6.5cm。供区创面愈合良好 ,除外观略受影响外活动功能基本正常。 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切取简便 ,移植成活率高 ,是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游离腓动脉穿支筋膜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应用游离腓动脉穿支筋膜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减少供区损伤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12月至2009年10月,对6例手部皮肤缺损患者,应用游离腓动脉肌皮穿支筋膜瓣进行修复,切取面积为5.0 cm×4.5 cm~10.0 cm×7.0 cm,以肌皮穿支为蒂.动脉血管蒂与受区血管采用端侧吻合,受区筋膜瓣行断层植皮覆盖.供区创面直接缝合.结果 术后6例筋膜瓣全部存活;术后7 d,筋膜表面植皮成活大于90%4例,80%2例.随访时间为3~12个月,1例皮瓣臃肿,术后3个月行皮瓣修整术;5例皮瓣略臃肿,外观满意.小腿供区仅留线条瘢痕.结论 腓动脉穿支筋膜瓣是在腓动脉穿支皮瓣基础上的改良,目的 是减少供区创伤,改善小腿外观.筋膜瓣本身可以填充组织缺损,为功能重建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To report the results of repair of skin defects in the extremities with arterialized venous flap harvested from the lateral aspect of the dorsum of the foot.Methods:Six cases of skin and soft...  相似文献   

15.
《Injury》2022,53(7):2550-2556
BackgroundMulti-lobed perforator flap was one of popular approaches for one-stage reconstruction of complex soft tissue defects because of its minimal donor-site morbidity. However, the area of skin island that can be harvested on the donor site is limited on the angiosome distribution, Moreover, large defects require more than the conventional skin island provided by a traditional multi-lobed perforator flap. For further extended skin paddles, this study presented a novel design of waveform-arranged skin paddles to elevated a modified multi-lobed perforator flap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complex soft tissue defects in the extremities.MethodsFrom March of 2015 to March of 2020, fifteen patients underwent complex soft tissue defects reconstruction with waveform-arranged multi-lobed perforator flaps. According the size, shape and localization of the defects, two strategies were performed to design this modified multi-lobed flap.ResultsA total of fifteen waveform-arranged multi-lobed perforator flaps were successfully harvested to reconstruct complex soft tissue defects of the extremities. Among of them, Waveform–arranged dual skin paddles perforator flap were performed in eleven cases, and the waveform–arranged tripaddle perforator flaps were used in four cases. All the flaps survived and no flap related complication was observed postoperatively. The donor sites were closed directly in all cases. The mean follow-up time was 15.6 months. Most of the cases showed satisfactory contour.ConclusionThe waveform design of multi-lobed perforator flap was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for reconstruction of complex soft tissue defects; it can maximize the harvested skin area of the donor site to provide extended skin island.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以肩胛下血管为蒂的侧胸皮瓣带蒂转移修复上肢较大面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 方法 2003年6月至2009年9月,我们对5例上肢较大面积组织缺损的患者,应用以肩胛下血管为蒂的侧胸皮瓣带蒂转移修复,皮瓣切取面积为23 cm×8 cm~40 cm ×20 cm.术中将肩胛下血管、胸背血管和胸背血管外侧支及其皮穿支等营养血管均包含于皮瓣内.为了减少肌皮穿支的损伤,应在其周围携带2~3 cm宽的背阔肌袖.供瓣区创面直接缝合或移植皮片修复. 结果 单纯侧胸皮瓣带蒂转移4例、侧胸-脐旁联合皮瓣带蒂转移1例.转移的皮瓣除1例远端小部分坏死外,其余全部成活.4例患者获得2~14个月的随访,皮瓣色泽、质地及厚薄较满意,供、受区外形与功能恢复也较满意. 结论 带蒂转移的以肩胛下血管为蒂的侧胸皮瓣血供可靠,转移方便,供瓣区损伤小,是修复上肢较大面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应用皮瓣、复合皮瓣移植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22种类型的皮瓣、复合皮瓣移植(位)修复组织缺损277例,其中吻合血管移植6种56例,带蒂皮瓣16种221例。结果移植皮瓣成活269例,坏死8例,成活率97%。结论采用皮瓣移植修复严重复杂创伤性组织缺损可保肢,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就能获得预期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邻近非主干血管蒂(肌)皮瓣转移修复小腿中下段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目的探讨以邻近非主干血管为蒂皮瓣转移修复小腿中下段皮肤缺损的优化选择。方法分析42例病例,应用4种邻近非主干血管为蒂皮瓣进行修复。小腿中下段软组织缺损周围皮肤条件良好者,选择邻近的逆行腓肠神经、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或腓肠肌皮瓣;如周围皮肤有较轻损伤,用腓肠肌皮瓣;皮肤缺损范围大者,组合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与肌瓣或腓肠肌皮瓣;创面较小,选用比目鱼肌肌瓣或腓骨短肌瓣。结果所有病例随访6~12个月,成活37例,5例远端少部分坏死,2例局部皮瓣转移修复,1例肌瓣转移,2例肉芽组织生长后植皮修复。结论邻近非主干血管为蒂皮瓣转移修复小腿中下段皮肤缺损是最佳修复方式,不同的术式可满足各种创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介绍改进桥式交叉游离皮瓣移植的手术方法并总结分析.方法 2003年9月至2007年5月,应用桥式交叉"T"形血管吻合游离背阔肌皮瓣移植方法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患者6例.男5例,女1例;年龄21~48岁(平均32岁).软组织缺损范围20 cm×9 cm~32 cm×11 cm.皮瓣血管蒂切取时携带肩胛下与旋肩胛血管,使蒂呈"T"形,将其与健侧小腿胫后动脉两断端行端端吻合,血管蒂行中厚网状游离植皮包裹,未用皮管,小腿供区切口直接缝合.结果 1例术后皮瓣远端发生小的表浅感染,换药2周后愈合,皮瓣全部成活,术后经过顺利,获得较满意的效果.随访6个月~4年(平均2.7年),未发现明显的供区功能障碍.供区与皮瓣外形较好,供区小腿经临床观察与多普勒检查证实胫后动脉通畅.结论 利用"T"形血管与胫后血管吻合,降低对侧小腿供区的损伤,只要血管吻合质量好,对皮瓣血供无影响.这种技术特别适用于小腿软组织缺损须行血管吻合的皮瓣修复、但肢体仅有一根主要血管的病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