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君 《新中医》2021,53(24):96-98
目的:观察消渴平汤治疗阴虚燥热兼瘀型消渴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阴虚燥热兼瘀型消渴病患者80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0 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采用消渴平汤治疗。2 组疗程均为1 个月,观察比较2 组临床疗效,2 组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空腹血糖(FBG)、餐后2 h 血糖(P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 水平。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50%,对照组为70.50%,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 组UAER、FBG、P2hBG、HbA1c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UAER、FBG、P2hBG、HbA1c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各项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消渴平汤治疗阴虚燥热兼瘀型消渴病疗效肯定,可改善UAER,降低血糖及HbA1c 水平,效果优于二甲双胍治疗。  相似文献   

2.
杨洁  杨亚平  胡燕 《新中医》2021,53(9):65-67
目的:观察参芪桂枝汤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2 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8 例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4 例。2 组均严格控制饮食和进行适当运动,对照组给予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参芪桂枝汤,2 组均连续治疗2 个月。比较2 组中医证候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 血糖(P2hBG) 水平,观察2 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 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Z=3.105,P<0.05)。治疗后,2 组HbA1c、FBG、P2hBG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研究组HbA1c、FBG、P2hBG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 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参芪桂枝汤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2 型糖尿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其血糖水平,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顾跃  何芳  章卫健 《新中医》2024,56(9):31-35
目的:观察玉女煎加减对胃热炽盛证2型糖尿病(T2DM) 患者血糖、胰岛素β细胞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106例胃热炽盛型T2DM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 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玉女煎加减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胃热炽盛型证候评分、血 糖指标值[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β细胞功能指标值 [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 的变化。结果:试 验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4.34%,对照组为77.3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 胃脘灼热、口臭、口渴嗜冷、次症、总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试验组上述4项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 组(P<0.05)。治疗后,2组FBG、P2hBG、HbA1c指标值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试验组FBG、P2hBG、 HbA1c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FINS、HOMA-IR 指标值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 HOMA-β 指标值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 试验组FINS、HOMA-IR 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 HOMA-β指标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玉女煎加减治疗胃热炽盛型T2DM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临床 症状,降低血糖水平,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4.
傅燕辉  陈宜  夏惠芬  张丽萍 《新中医》2020,52(23):145-148
目的:观察磁珠耳穴疗法联合常规医护措施对 2 型糖尿病(T2DM)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 120 例气阴两虚证 T2DM 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60 例。2 组均采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以辛伐他汀分散片、苯磺酸氨氯地平分散片控制血压和血脂,以阿司匹林肠溶片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并给予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和运动指导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加予磁珠耳穴疗法。2 组均连续治疗 3 个月。每个月监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记录 2 组患者FBG、HbA1c 的达标情况,治疗前后评定中国糖尿病患者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 (DSQL) 评分,记录患者的遵医行为,评价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 1 个月、2 个月,2 组 FBG 达标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3 个月,观察组 FBG 达标率为 81.67%,高于对照组的 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1 个月,2 组 HbA1c 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2 个月,观察组 HbA1c 达标率 68.33%,高于对照组的 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3 个月,观察组 HbA1c达标率 75.00%,高于对照组的 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 组 DSQL 生理功能、心理/精神、社会关系、治疗 4 个维度的得分及总分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P<0.01),观察组各个维度的得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药治疗及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磁珠耳穴疗法干预 T2DM 患者,可进一步提高 FBG、HbA1c 达标率,增强患者的遵医行为,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陈丹晨  张听  余雪菲  孙慧艳 《新中医》2020,52(19):156-159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联合常规医护措施干预2 型糖尿病(T2DM) 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 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 例。2 组均予药物控制血糖、调脂,通过慢病管理平台对患者进行管理,给予健康教育及减轻体质量、调整膳食结构、运动方式的指导。观察组给予中医饮食指导和心理调摄指导。2 组疗程均为12 周,患者每周至少接受3 次护理指导。治疗前后检测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 血糖(P2hBG) 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 水平,治疗后计算LDL-C 达标率,评价护理满意度和弗明汉危险评分(FRS)。结果:治疗后,观察组LDL-C 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2 组TC、TG、LDL-C 水平均治疗前下降(P<0.01),HDL-C 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观察组TC、TG、LDL-C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HDL-C 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 组FBG、P2hBG、HbA1c 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P2hBG、HbA1c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血管危险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中医饮食指导和心理调摄指导干预T2DM 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可进一步调节血脂水平,提高LDL-C 达标率,并能调节糖代谢,减轻心血管危险程度,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林瑜  韩海红  郑燕  施宜辰  郑贤 《新中医》2022,54(24):81-86
目的:观察固肾祛湿方联合西药治疗2 型糖尿病(T2DM) 伴代谢综合征的疗效及对糖脂代谢、肾 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08 例T2DM 伴代谢综合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4 例。对 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固肾祛湿方联合西药治疗。比较2 组治疗前后血糖[空腹血糖(FBG)、糖化血 红蛋白(HbA1c)、餐后2 h 血糖(P2hB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 指标值、血脂[甘油三酯(TG)、 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指标值、肾功能[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SCr)、血尿素 氮(BUN)]指标值、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一氧化氮(NO)、脂联素(ADP)]水平的变化,比 较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2 组FBG、HbA1c、P2hBG、HOMA-IR 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 0.05),观察组上述4 项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TG、TC、LDL-C 水平均较治疗前下 降(P<0.05),观察组上述3 项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尿微量白蛋白、SCr、BUN 水平 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上述3 项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VEGF、NO 水平均 较治疗前下降,ADP 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EGF、NO 水 平均低于对照组,ADP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26%, 对照组为16.67%,2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肾祛湿方联合西药治疗T2DM 伴代谢综 合征具有较好的疗效,可降低机体血糖水平,改善血脂水平及肾功能,减轻机体胰岛素抵抗及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气阴两虚证 2 型糖尿病患者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选用糖敏方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纳入观察的 61 例气阴两虚证 2 型糖尿病患者分为 2 组。2 组均予饮食及运动控制,对照组 30 例给予二甲双胍片治疗,治疗组 31 例给予糖敏方联合二甲双胍片治疗。2 组均治疗 8 周后比较空腹血糖(FBG)、餐后 2 h血糖 (P2hBG)、糖化血红蛋白 (HbA1c)、空腹胰岛素 (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 (ISI)、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 (HOMA-IR) 指 数、中医证候疗效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 87.10%,优于对照组 50.00% (P<0.05)2 组治疗后 FBG、 P2hBG、HbA1c、FINS、ISI、HOMA-IR 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 (P<0.05),其中P2hBG、FINS、ISI、HOMA-IR 指标及中医症状疗效积分提示治疗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糖敏方联合二甲双胍片治疗气阴两虚证 2 型糖尿病疗效优于单用二甲双胍片治疗,能有效降低气阴两虚证 2 型糖尿病患者 P2hBG、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在改善中医症状方面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8.
施爱梅 《新中医》2022,54(18):6-10
目的:观察知柏地黄丸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糖尿病肾病患者196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98 例。2 组均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给予卡托普利+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知柏地黄丸治疗。观察2 组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检测2 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BG)、餐后2h 血糖(P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指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肾功能指标[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 水平变化。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4.90%,对照组为81.63%,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 组血糖指标FBG、P2hBG、HbA1c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FBG、P2hBG、HbA1c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FBG、P2hBG、HbA1c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 组血脂指标TG、TC、LDL-C、HDL-C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TG、TC、LDL-C 水平较治疗前降低,HDL-C 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改善均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前,2 组肾功能指标SCr、BUN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SCr、BUN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SCr、BUN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41%,对照组为18.37%,2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的基础上给予知柏地黄丸治疗糖尿病肾病,有助于短期内改善血糖、血脂及肾功能水平,提高临床疗效,且无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何海燕 《新中医》2019,51(10):305-307
目的:观察艾灸联合中医饮食指导对气虚痰浊型糖尿病(DM)患者血糖、血脂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40例气虚痰浊型DM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降糖、降脂、降压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给予艾灸和中医饮食指导,2组均连续干预20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血脂、气虚痰浊证评分及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 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2hBG) 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组FBG、P2hBG及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治疗组TC、TG及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气虚痰浊证评分及DSQL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治疗组气虚痰浊证评分及DSQL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艾灸联合中医饮食指导干预气虚痰浊型DM,可以提高血糖的控制效果,调节脂代谢,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林霞 《新中医》2021,53(22):113-116
目的:观察参芪降糖颗粒联合磷酸西格列汀片治疗2 型糖尿病(T2DM) 伴代谢综合征(MS) 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2 例T2DM 伴MS 患者,以数字奇偶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 例。2 组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磷酸西格列汀片治疗,治疗组给予参芪降糖颗粒联合磷酸西格列汀片治疗,2 组均治疗6 个月。比较2 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2 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及胰岛β 细胞功能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68%,高于对照组的70.73% (P<0.05)。治疗后,2 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 血糖(P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 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 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FBG、P2hBG、HbA1c、FINS 水平及HOMA-IR 均低于对照组(P<0.05);2 组胰岛β 细胞功能指数(HOMA-β) 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HOMA-β 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低于对照组的26.83%(P<0.05)。结论:参芪降糖颗粒联合磷酸西格列汀片治疗T2DM 伴MS 可提高临床疗效,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调节胰岛β 细胞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心力衰竭(HF)-心气虚大鼠循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活性变化,讨论HF-心气虚时气虚血瘀与RAS激活对内源性纤溶系统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建立大鼠动静脉瘘(AVF)HF-心气虚和对照组模型(假手术组),检测左心室功能,用放免法和发色底物法检测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罗马数(Ang Ⅱ)浓度及PAI-1变化,并进行两组间比较。结果:与假手术组和术产比较,HF-沁气虚组大鼠术后出现左心功能不全,左室收缩压降低,舒张末压增高(P<0.05),同时血浆PRA、Ang Ⅱ水平及PAI-1活性增高(P<0.05);随着心功能改善,血浆PRA、Ang Ⅱ水平及PAI-1活性下降。结论:HF-心气虚时RAS激活对导致机体纤溶系统功能失衡有重要作用,可用以解释严重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液呈高产状态,并且发生血栓栓塞疾病危险增高的原因,可能为心气虚致气虚血瘀的病理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2.
衰老由多种原因所致,其病机复杂多变。且中医关于衰老的原因和机制的理论呈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状态。笔者认为,人体在衰老过程中,阴虚是衰老的重要因素,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阴虚可引起阳虚、气虚、血瘀痰凝,进而加速衰老进程。因此,阴虚是衰老的基本病机,滋阴可延缓衰老,结合具体病因病机变化遣方用药是其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归脾汤对于心脾两虚型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心脾两虚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口服归脾汤加减,对照组口服氟西汀。疗程均为6周。在治疗的第1,2,4及6周时,采用汉密顿(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量表、中医症状量表及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评价2组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2组的中医症状疗效有效率随治疗时间不断提高。在治疗后第1,2周时,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在治疗后第4,6周时2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后不同抑郁程度患者构成比例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相比,治疗前后不同抑郁程度患者构成比例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第1,2,4,6周2组SDSS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归脾汤可显著改善心脾两虚型抑郁症患者的中医症状和社会功能,使多数患者治愈或转为阈下抑郁。与氟西汀疗效相当,但比氟西汀不良反应少,起效早。  相似文献   

14.
论阳虚血瘀是Ⅱ型糖尿病的基本病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古代认识、临床观察及现代研究等方面阐述了阳虚血瘀是Ⅱ型糖尿病的基本病机,认为脾肾阳气亏虚是糖尿病的始动因素,血脉瘀阻是糖尿病的基本病理改变,并贯穿疾病之始终;阳虚及阴、阴阳双亏,由虚致瘀,变生诸症是其病机发展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5.
胃肠恶性肿瘤给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中医学具有以人为本、整体调节的特点在我国胃肠肿瘤的防治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当代中医形成了以健脾为核心的防治理念,但各医家对脾虚内涵的理解尚不统一,应用方药差异较大,制约中医药研究质量的提高和未来的发展。本团队多年来从脾虚论治结直肠癌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并与国内多家单位一起,围绕脾虚在胃肠肿瘤领域开展循证研究工作。现结合文献和团队多年来的实践,提出瘤之成因与治疗造就胃肠恶性肿瘤病机以脾虚为主,遵循以脾虚为本、邪实自内外而生、蕴化癌毒、病久及肾的病机演变规律,正虚、邪实、癌毒是中医认识其病机的3个层面,同时兼有胃癌易于阳化、肠癌易于寒化的特点。最后从证治规律、临床试验、生物机制3个方面列举当前已有的相关研究实践作为验证。对胃肠肿瘤脾虚理论的探索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旨在促进中医肿瘤防治理论的创新,为更高质量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蛋白质芯片技术对肺气虚证和肺阴虚证的研究意义以及两证的血清IL-1β、IL-8、TNF-α表达水平。方法:将肺气虚证和肺阴虚证患者的血清通过Array-ELISA蛋白芯片平台检测。结果:COPD肺气虚组、COPD肺阴虚组、支气管哮喘肺气虚组、支气管哮喘肺阴虚组的血清IL-1β、IL-8、TNF-α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PD肺气虚组与COPD肺阴虚组、支气管哮喘肺气虚组与支气管哮喘肺阴虚组比较,COPD肺阴虚组和支气管哮喘肺阴虚组的血清IL-1β、IL-8、TNF-α水平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肺气虚组与支气管哮喘肺气虚组、COPD肺阴虚组与支气管哮喘肺阴虚组比较,血清IL-1β、IL-8、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PD肺气虚组、COPD肺阴虚组、支气管哮喘肺气虚组、支气管哮喘肺阴虚组点的灰度值(发光信号值)明显比健康组点的灰度值高;COPD肺阴虚组和支气管哮喘肺阴虚组点的灰度值比COPD肺气虚组和支气管哮喘肺气虚组的高;COPD肺气虚组点的灰度值与支气管哮喘肺气虚组的、COPD肺阴虚组点的灰度值与支气管哮喘肺阴虚组的相近。结论:蛋白质芯片技术用于肺气虚证和肺阴虚证是可行的;肺气虚和肺阴虚证是一种慢性以肺部为主的全身炎症综合症,且肺阴虚较肺气虚有加重趋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气虚类慢性心力衰竭不同证型的临床特点。方法纳入118例气虚类(含气阴两虚及气阳虚)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采集其相关临床症状、体征、检验检查,比较分析气虚证、气阴两虚证、气阳虚证的不同临床特点。结果扩张性心肌病患者辨证多为气阳虚;气虚证、气阴两虚证、气阳虚证心力衰竭严重程度不同,气阳虚证患者心力衰竭程度最严重。结论心力衰竭气虚证、气阴两虚证、气阳虚证在原发疾病和心力衰竭病情程度上有不同特点:扩张性心肌病患者辨证多为气阳虚,气阳虚证患者心力衰竭程度最严重。  相似文献   

18.
方证结合研究是中医理法与方药之间的桥梁,以经典补血方剂四物汤与血虚证的方证关系研究为例探讨方证结合研究的新模式.运用射线照射、环磷酰胺腹腔注射和综合放血法复制动物模型,研究发现血虚证的发生发展与外周血各血液成份改变、骨髓造血干/祖细胞的动态变化、骨髓细胞凋亡、CD34+细胞的改变、细胞周期、造血相关基因和蛋白的改变等密切相关.进而从全方、有效部分、有效成分3个化学层次和整体、器官、细胞及分子4个药理水平,从方证到理法的逆向辨证探求方剂与证候间的内在联系,基本阐明了补血名方四物汤的药效物质基础,并重构了基于有效成分的新组方,首次发现了果糖和芍药苷的补血活性,研究体现了中医药方证结合研究的特色和优势,为方剂和证候学的结合研究提供了参考模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脾阳虚、肾阳虚亚健康状态人群的面象特征,探讨面象特征在中医亚健康状态辨识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使用便携式中医智能镜采集体检人群面象样本,最终纳入脾阳虚亚健康者1450例、肾阳虚亚健康者1666例、健康者1844例,采用图像分析技术分析比较3组人群的面色、唇色等面象特征参数之间的差异。结果 肾阳虚人群的面色L值 > 脾阳虚人群(P < 0.05),肾阳虚人群的面色a、b值 < 脾阳虚人群(P < 0.05);肾阳虚人群的唇色L值 > 脾阳虚人群 > 健康人群(P < 0.05),肾阳虚人群的唇色a、b值与脾阳虚人群无明显差异;脾阳虚、肾阳虚亚健康状态人群面部光泽度较健康人群均降低(P < 0.05)。结论 面诊图像特征可作为脾阳虚、肾阳虚亚健康人群的判别标准之一,为中医体质辨识提供了重要的面诊参数量化指标,为不同体质人群的健康状态评价及疾病的预防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20.
四物汤的方证结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证结合研究是中医理法与方药之间的桥梁,以经典补血方剂四物汤与血虚证的方证关系研究为例探讨方证结合研究的新模式。运用射线照射、环磷酰胺腹腔注射和综合放血法复制动物模型,研究发现血虚证的发生发展与外周血各血液成份改变、骨髓造血干/祖细胞的动态变化、骨髓细胞凋亡、CD34+细胞的改变、细胞周期、造血相关基因和蛋白的改变等密切相关。进而从全方、有效部分、有效成分3个化学层次和整体、器官、细胞及分子4个药理水平,从方证到理法的逆向辨证探求方剂与证候间的内在联系,基本阐明了补血名方四物汤的药效物质基础,并重构了基于有效成分的新组方,首次发现了果糖和芍药苷的补血活性,研究体现了中医药方证结合研究的特色和优势,为方剂和证候学的结合研究提供了参考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