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肠梗阻不同中医证候分型中CT仿真内镜联合多平面重建技术的意义。方法肠梗阻患者100例,术前均实施多层螺旋CT仿真内镜检查联合多平面重建检查。观察CT诊断符合率,总结CT诊断肠梗阻不同证候分型的影像学特点。结果 100例患者:麻痹性肠梗阻9例、肠套叠15例、肠扭转21例、肠粘连47例、肠道肿瘤8例。CT仿真内镜检查联合多平面重建检查与手术或内镜病理结果相比,符合率96.0%。与手术病理结果相比,CT诊断肠梗阻发病部位的符合率100.0%。中医证候分型:脏腑失调型15例、气血不足型14例、里热内结型26例、气滞血瘀型45例,肠梗阻不同中医证候分型的CT影像学特点差异显著。结论肠梗阻不同中医证候分型应用CT仿真内镜联合多平面重建技术诊断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不同中医证型肠梗阻CT 影像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银辉 《新中医》2021,53(20):37-39
目的:观察不同中医证型肠梗阻CT 影像特点。方法:选取100 例肠梗阻患者,分别进行CT 检查和中医证型诊断,分析不同中医证型肠梗阻患者的CT 影像特点。结果:100 例肠梗阻患者中,气滞血瘀型、里热内结型、气血不足型、脏腑失调型分布比较均衡,均占20%~30%。从CT 诊断结果分析病因,机械性肠梗阻41 例,麻痹性肠梗阻36 例,血运性(绞窄性) 肠梗阻23 例。其中,机械性肠梗阻患者多见脏腑失调型和气滞血瘀型;麻痹性肠梗阻患者多见里热内结型和气血不足型;血运性(绞窄性) 肠梗阻患者以气滞血瘀型最常见。3 种病因肠梗阻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中医证型肠梗阻患者CT 检查结果各具特点,CT 检查可作为中医辨证的客观依据,帮助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成像技术在肠梗阻病因诊断及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102例疑似肠梗阻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X线平片进行诊断,观察组应用多层螺旋CT进行扫描,并将所有诊断结果与手术和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临床肠梗阻MSCT的诊断准确率为94.00%,X线平片准确率为65.31%,MSCT诊断肠梗阻明显优于X线平片,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3,P<0.01)。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可明确肠梗阻的病因、梗阻部位及患病程度,提高了临床对肠梗阻病因的诊断能力,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螺旋CT与X线腹部平片在肠梗阻疾病中的联合诊断价值。方法对23例经手术或病理诊断证实的肠梗阻患者的CT和X线片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3例患者中,螺旋CT肠梗阻诊断率为96%,腹部平片肠梗阻诊断率为70%;两者联合起来诊断率为100%。结论螺旋CT和腹部平片对肠梗阻的病因、部位及性质等的联合诊断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非常有助于临床及时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8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和曲面重建(CPR)在阻塞性黄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5例梗阻性黄疸病例行螺旋CT平扫,通过MPR及CPR技术对梗阻部位及性质进行诊断,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45例梗阻性黄疸中,胆管癌6例,胰腺癌10例,胆总管结石25例,胆总管炎性狭窄4例。CT结合MPR、CPR诊断准确率为85.6%,良、恶性梗阻的鉴别诊断准确率为88.8%。结论:多层螺旋CT平扫结合MPR和CPR图像后期处理技术,能准确显示胆道梗阻的部位和程度,直观地显示病变的范围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胆道系统梗阻病变的定位、定性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联合血液学检测诊断小肠克罗恩病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的40例经术后病理活检证实的克罗恩病患者均为本院在2012年3月-2015年9月收治,将其作为观察组,并分别进行胶囊内镜联合血液学检查与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同期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准确率及两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和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胶囊内镜对于小肠多发粘膜糜烂、小肠多发溃疡和结肉芽结节样病变的诊断准确率均高于螺旋CT(P0.05);同时,胶囊内镜联合血液检测法对于小肠克罗恩病的诊断准确率是95.00%,明显高于螺旋CT的70.00%,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胶囊内镜联合血液学检测诊断小肠克罗恩病有较好的临床价值,胶囊内镜的诊断准确率较高,而血液学检查可为临床确诊提供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7.
目的:将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用于急腹症诊断中,对其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方法:对2015年4月至2017年10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收治的42例急腹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使用多排螺旋CT进行扫描,同时采用CT重建技术,将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评价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在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经多排螺旋CT扫描检查出急性阑尾炎、急性肠梗阻、胰腺炎等急腹症共41例,与病理结果相比诊断准确率为97.62%,两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用于急腹症影像诊断中应用价值较高,具有较高诊断准确率,可为临床早期诊断急腹症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多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应用于足踝部隐匿性骨折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6年3月—2017年3月该院收治的足踝隐匿性骨折患者中选取11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X线平片和多排螺旋CT扫描,比较两组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经X线平片检查诊断为阳性10例,阳性检出率为9.09%。多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诊断为阳性102例,阳性检出率为92.73%,两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排螺旋CT检出的102例患者中,单发性骨折57例,多发性骨折45例,其影像学表现为局部骨小梁、骨皮质中断及相应部位小骨片撕脱和骨质缺损等。结论在足踝隐匿性骨折诊断中,应用多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能够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和漏诊,从而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螺旋CT检查在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CT检查在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经手术或临床确诊的50例肠梗阻患者的CT检查的影像学资料,将影像学资料与手术病理及临床诊断对照,分析CT检查在诊断肠梗阻的有无、部位、类型及病因中的作用.结果 50例肠梗阻中①判断肠梗阻的有无:CT正确诊断48例(95%);②判断肠梗阻的部位:CT正确诊断44例(88%):③判断肠梗阻的类型:CT正确诊断43例(85%);④判断肠梗阻的病因:CT正确诊断42例(83%).结论 CT检查可准确诊断肠梗阻的有无及部位,尤其在判断肠梗阻的类型及病因方面较传统腹部X线平片有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与分析不同中医证型肠梗阻CT的影像特点。方法以肠梗阻患者60例为对象,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实施CT诊断,并对不同中医证型肠梗阻CT的影像特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0例患者根据中医证候分型分为:脏腑失调型、里热内结型、气滞血瘀型、气血不足型等;根据病因可分为肿瘤性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单纯性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绞窄性肠梗阻等。经CT诊断,60例患者显示为:肿瘤性肠梗阻多为脏腑失调型、麻痹性肠梗阻多为气血不足型、单纯性肠梗阻多为里热内结型、绞窄性与粘连性肠梗阻多为气滞血瘀型,且不同中医证型肠梗阻之间发病原因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临床诊断肠梗阻患者时,采用CT影像诊断可准确判定不同证候病型的主要病因,且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肠梗阻提供可靠的依据,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螺旋CT技术对患有肠梗阻的患者进行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76例在我院就诊的经病理学检验确诊为肠梗阻的临床患者病例,抽样患者在来院就诊时均采用螺旋CT技术进行诊断,对CT诊断的最终结果与病理学检验的结果进行比较,对该诊断技术对肠梗阻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结果:采用螺旋CT对发生在十二指肠的梗阻进行诊断准确率可以达到100%;对发生在肠系膜血管的病变进行诊断准确率在85%以上.结论:采用螺旋CT技术对患有肠梗阻的患者进行诊断是一种非常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螺旋CT多平面重建对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41例 CT多平面重建诊断为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影像学表现.对比普通X线检查、CT平扫的差异.结果:螺旋CT多平面重建能清晰的显示气管支气管异物的部位,阳性率95.12%,高于普通X线透视、CT平扫.结论:螺旋CT多平面重建对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16层螺旋CT薄层扫描及重建后的连续观察急性阑尾炎少见部位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来中山市西区医院诊治的25例行16层螺旋CT薄层扫描,并在工作站进行多平面成像(MPR)、曲面重建(CPR)图像,重建后综合分析CT表现的少见部位急性阑尾炎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少见部位急性阑尾炎患者经手术治疗证明确实为急性阑尾炎,24例CT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可见16层螺旋CT薄层扫描及重建后的连续观察急性阑尾炎少见部位的诊断准确率高达96%。结论:在急性阑尾炎少见部位进行16层螺旋CT薄层扫描,通过重建技术,多方位进行分析CT表现,可提高少见部位CT检查诊断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14.
螺旋CT对阑尾炎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螺旋CT对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临床首诊疑似阑尾炎患者的术前螺旋CT对照术后病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诊断急性阑尾炎25例,1例假阳性,4例假阴性;经手术病理诊断为急性阑尾炎29例。螺旋CT对急性阑尾炎诊断的准确率为87%。结论螺旋CT能显示阑尾本身及其周围组织改变,可显著提高阑尾炎的术前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5.
〔摘 要〕目的:对输尿管梗阻性疾病应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泌尿系成像的临床诊断效果进行评价。 方法:筛选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五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输尿管梗阻性疾病患者 60 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 多层螺旋 CT 泌尿系成像检查与病理检查,以手术或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分析输尿管梗阻性疾病应用多层螺旋 CT 泌尿 系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多层螺旋 CT 泌尿系成像漏诊输尿管炎性狭窄及输尿管畸形各 1 例,诊断准确率为 96.67 % (58/60),与手术或病理检查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输尿管梗阻性疾病应用多层螺旋 CT 泌尿系 成像进行诊断,可准确定位和定性疾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机械性肠梗阻病因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1例我院经手术病理及临床证实为机械性肠梗阻的CT表现。结果:21例机械性梗阻均见不同程度的肠腔扩张、积液积气。不同原因引起的机械肠梗阻的多层螺旋CT影像表现各具特征。结论:多层螺旋CT对机械性肠梗阻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研究多层螺旋CT在诊断肠梗阻中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整理5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肠梗阻患者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术前CT诊断,归纳分析。结果多层螺旋CT对肠梗阻的敏感性为100%(50/50);对于大肠各段及十二指肠各段的解剖定位率达100%(50/50);对于空场、回肠及肠系膜血管病变的判定,准确率达76%(38/50);梗阻病因符合率96%(48/50)结论多层螺旋CT对肠梗阻的诊断具有很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阑尾炎的CT病理分级诊断标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60例儿童急性阑尾炎的CT表现特点。所有患儿均行多排CT横断面扫描及MPR重建,分析CT表现包括阑尾直径、管壁、形态、周围渗出、有无脓肿或腔外结石、有无腹膜炎、肠梗阻、腹水,邻近回盲部结构等,并进行阳性分级。结果:60例患儿中,手术病理证实:单纯性阑尾炎12例,慢性阑尾炎10例,其中急性发作4例、回肠粘连及黏膜溃疡1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伴周围炎28例,其中合并穿孔5例、阑尾周围脓肿形成2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伴周围炎8例。CT平扫及MPR重建显示阑尾增粗(直径6.0mm)42例,阑尾显示不清者2例,阑尾腔内粪石23例,腔外结石5例,阑尾周围脓肿2例,阑尾化脓28例,伴腹水26例,伴腹膜炎14例,伴回盲部肠管增厚21例,伴肠梗阻2例,伴淋巴结肿大42例。结论:60例儿童急性阑尾炎中,多排CT诊断准确率为95%,其中急性化脓性阑尾炎CT诊断病理符合率为90%、坏疽阑尾炎为95%。故多层螺旋CT扫描及重建技术对儿童急性阑尾炎术前诊断准确率较高,并能准确对其病理诊断、分级,提高临床术前病情评估能力,完善手术方案,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19.
汤泊 《亚太传统医药》2012,(12):209-211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30例,采用64层螺旋CT进行诊断,并就结果与经胸心脏二维超声(TTE)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30例患者中,畸形累计共80处,其中37处为心脏部分畸形,占46.3%,64层螺旋CT诊断准确率为86.5%,TTE诊断准确率为9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3处为心脏大血管部分畸形及连接部分畸形,64层螺旋CT诊断准确率为97.7%,TTE诊断准确率为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例采用心电门控技术扫描的患者中,手术病理检查共有19处畸形,64层螺旋CT无漏诊,均正确诊断。未采用心电门控技术检查的24例患者中,手术病理检查共有54处畸形,64层螺旋CT正确诊断50处,非心电门控组诊断准确率略低于心电门控组,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中,64层螺旋CT为一项无创、迅速、安全的检查手段,具有较高的密度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图像质量较好。对心内、外心脏大血管畸形可兼顾检查,肺部并存的异常也能较好显示,具有较显著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肠梗阻的中医证候分型与X线影像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30例经手术及临床治疗证实的肠梗阻患者影像学资料。结果30例中小肠低位梗阻22例,小肠高位梗阻1例,结肠梗阻7例;在CT检查后均能明确梗阻点及病因:肠道肿瘤5例,粘连13例,肠扭转7例,肠套叠3例,麻痹性肠梗阻2例。中医诊断肠梗阻分型为气滞血瘀型、里热内结型、气血不足型、脏腑失调型。结论影像检查在肠梗阻患者的诊断中,能基本明确梗阻点,对肠梗阻的中医证候分型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