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瑜  滕慧  孙艳  方翠莲 《肿瘤学杂志》2023,29(7):573-579
摘 要: [目的] 分析影响子宫内膜癌根治术后生存的相关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300例作为建模组,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5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验证组。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术后3年及5年生存率,Cox回归模型筛选术后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基于预后相关独立影响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 [结果] 术后对300例患者实施5年随访,失访14例,286例患者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5.45%、86.71%。多因素Cox风险回归分析显示,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是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于影响术后生存的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3年、5年生存率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9(95%CI:0.820~0.892)、0.849(95%CI:0.805~0.880);校准曲线为斜率近似于1的直线。验证组列线图预测3年、5年生存率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8(95%CI:0.803~0.903)、0.827(95%CI:0.758~0.876)。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显示,高危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78.63%,明显低于低危组患者的92.31%(P<0.05)。[结论] 基于子宫内膜癌根治术后生存率的影响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术后3年、5年生存率的区分度与一致性良好,可为子宫内膜癌的术后辅助治疗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陈云  张永杰 《肿瘤学杂志》2022,28(6):490-497
摘 要:[目的] 探讨治疗前血清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联合纤维蛋白原/前白蛋白比值(fibrinogen-to-prealbumin ratio,FPR)对转移性结直肠癌(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mCRC)患者的预后价值,建立mCRC患者的预后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161例mCRC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应用Cox回归模型分析临床基线特征和实验室检测指标在全体、左侧和右侧mCRC患者预后中的作用,确定独立预后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 161例mCRC患者中,CHE、FPR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4 140 U/L和23.6。生存分析显示,CHE≥4 140 U/L组和CHE<4 140 U/L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3.0个月和10.1个月(χ2=40.429,P<0.001);FPR<23.6组和FPR≥23.6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7.0个月和12.0个月(χ2=59.338,P<0.001);CHE-FPR评分为0、1和2分组中位生存期为别为29.6个月、14.6个月和7.2个月(1 vs 0:χ2=80.984,2 vs 0:χ2=161.671,P均<0.001)。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ECOG 评分(HR=1.923,95%CI:0.989~3.739,P=0.05)、临床治疗方案(HR=0.663,95%CI:0.403~1.092,P=0.01)、CHE(HR=0.187,95%CI:0.041~0.850,P=0.03)、FPR(HR=1.956,95%CI:1.014~3.775,P=0.04)和CHE-FPR(HR=7.906,95%CI:4.636~13.481,P<0.001)是mCRC的独立预后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包含CHE-FPR评分指标的预后列线图预测模型的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754;而不包含CHE-FPR评分指标的预后列线图预测模型的C-index则为0.606。[结论] 治疗前CHE-FPR评分是mCRC患者有效的独立预后指标,可较准确个体化地预测不同治疗方式、不同原发肿瘤部位mCRC患者的预后,并可以辅助临床医生进行治疗决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FRA21-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海南西部中心医院收治的146例宫颈癌患者、50例宫颈上皮内瘤病变(CIN)患者(CIN组)和50例正常健康女性(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SCC-Ag、CYFRA21-1及VEGF水平。分析宫颈癌患者血清SCC-Ag、CYFRA21-1及VEGF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生存率差异,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宫颈癌组血清SCC-Ag、CYFRA21-1及VEGF水平均明显高于CIN组和对照组[SCCA(ng/ml):9.04±2.35 vs 1.91±0.62和0.65±0.14;CYFRA21-1(ng/ml):5.48±1.62 vs 0.92±0.43和0.64±0.25;VEGF(pg/ml):326.42±48.15 vs 125.48±23.60和108.62±18.73,均P<0.01]。血清SCC-Ag、CYFRA21-1及VEGF水平与宫颈癌患者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及脉管浸润相关(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临床分期[HR(95%CI):2.016(1.512~2.915)]、淋巴结转移[HR(95%CI):4.013(2.937~6.016)]、SCC-Ag[HR(95%CI):2.972(2.106~4.618)]、CYFRA21-1[HR(95%CI):1.704(1.335~2.519)]及VEGF[HR(95%CI):2.116(1.685~3.164)]阳性表达是宫颈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宫颈癌患者血清SCC-Ag、CYFRA21-1及VEGF水平明显升高,SCC-Ag、CYFRA21-1及VEGF阳性表达是影响宫颈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摘 要:[目的] 分析甲状腺恶性肿瘤手术后影响甲状旁腺功能的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 [方法] 收集89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临床资料,使用SPSS(23.0.0)软件进行单因素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使用R(4.0.4)及Rstudio(1.3.1093) rms 程序包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同时应用Caret 程序包进行 Bootstrap 法做内部验证,拟合影响因素联合预测因子,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及 95%CI双侧检验,得出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率。 [结果] 术后并发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182例,占20.4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女性(OR=1.888,95%CI:1.061~3.360)、低BMI(OR=0.879,95%CI:0.825~0.936)、多发癌灶(OR=1.584,95%CI:1.057~2.372)、腺外侵犯(OR=1.837,95%CI:1.020~3.307)、甲状腺全切及中央区淋巴结清扫(OR=1.709,95%CI:1.073~2.722)、旁腺切除移植(OR=4.450,95%CI:2.540~7.797)与术后1 d甲状旁腺激素水平降低显著相关(P<0.05)。重复抽样偏差曲线接近于标准曲线,拟合度良好。联合预测因子AUC=0.829(95%CI:0.780~0.868),有较高意义。[结论] 女性、低体质指数、多发癌灶、有甲状腺外侵犯、行甲状腺全切及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有旁腺切除是甲状腺癌术后并发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预测因子区分度良好,据此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可靠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5.
常远  洪梅 《肿瘤学杂志》2022,28(3):212-218
摘 要:[目的] 构建个体化预测食管癌患者放疗后放射性食管炎的风险列线图模型,并对模型的预测效能进行验证。[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在南京脑科医院胸科进行放射治疗的176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Lasso回归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食管癌患者放疗后发生放射性食管炎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 176例食管癌患者中有54例放疗后发生放射性食管炎,其发生率为30.68%(54/176)。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糖尿病(OR=3.436,95%CI:1.498~7.883)、高血压(OR=3.993,95%CI:1.724~9.248)、同步化疗(OR=2.33, 95%CI:1.047~5.184)、分割方式为超分割(OR=2.903,95%CI:1.313~6.419)、照射剂量≥30 Gy(OR=4.267,95%CI:1.871~9.732)、食管V50≥40%(OR=2.505,95%CI:1.132~5.542)是食管癌患者放疗后发生放射性食管炎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基于6项危险因素建立预测食管癌患者放疗后发生放射性食管炎的列线图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验证。C-index为0.834(95%CI:0.803~0.866),模型校正曲线与理想曲线接近,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18(95%CI:0.791~0.845);决策曲线显示阈值概率在5%~80%范围内时,具有较高的净获益值,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精准度。[结论] 糖尿病、高血压、同步化疗、超分割、照射剂量≥30 Gy、食管V50≥40%是食管癌患者放疗后放射性食管炎的独立预测因素。基于独立预测因素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有助于临床及早筛查高风险患者和进一步改进治疗计划。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接受新辅助化疗的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术后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的影响因素,并构建相关临床预测模型来预测pCR率。方法: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2017年10月至2021年05月收治的464例接受新辅助化疗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作为建模集;收集西安市第三医院2018年01月至2021年05月收治的91例接受新辅助化疗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作为验证集。分析对比建模集与验证集的临床病理特征,在建模集中通过Lasso 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确立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pCR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在验证集中对模型进行外部验证,通过一致性指数(C-index)、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通过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准确性,并通过临床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评价模型的临床获益和应用价值。结果:建模集和验证集中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比较,其中手术术式、化疗方案、激素受体(hormone receptor,HR)状态和T分期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asso 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N分期、靶向治疗方案、HR状态及临床疗效评估是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pCR的影响因素(P<0.05),将这些因素纳入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建模集中模型的AUC=0.781(95%CI:0.734~0.827);验证集中模型AUC=0.713(95%CI:0.635~0.859)。bootstrap法内部验证C-index=0.744,显示模型无论在建模集还是验证集都具有良好的区分度。校准曲线显示列线图预测的生存率与实际生存率接近,建模集中Brier Score为0.019,验证集中,Brier Score为0.043,DCA显示模型的临床获益及应用价值较高。结论:列线图能准确预测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的pCR率,为临床的诊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小肝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构建预后预测模型,为患者的个体化预后评估提供更精确的工具。方法 通过SEER数据库收集2004-2015年确诊的2 648例小肝癌患者信息,按照7∶3的比例,将患者随机分成训练集(1 853例)与验证集(795例)。使用Fine-Gray竞争风险模型对训练集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究影响小肝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后模型,从区分度和校准度两个角度分别对训练集与验证集数据的预测效果进行验证,基于预后模型结果绘制列线图并采用R-shiny构建生存率计算器。结果 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HR=1.165,95%CI为1.005~1.349,P=0.042)、婚姻状况(HR=1.250,95%CI为1.084~1.440,P=0.002)、肿瘤分级(HR=1.440,95%CI为1.197~1.733,P<0.001)、N分期(HR=0.442,95%CI为0.285~0.684,P<0.001)、M分期(HR=0.502,95%CI为0.325~0.776,P=0.002)、肿瘤大小(HR=1.216,95%CI为1.052~1....  相似文献   

8.
楚楚  陈海珍  蔡波  林玲 《中国肿瘤》2024,33(3):208-213
摘 要:[目的] 对2008—2017年在南通市肿瘤医院住院的皮肤癌患者进行生存分析。[方法] 采用被动随访与主动随访相结合的方法,对皮肤癌住院患者进行生存结局随访,随访截止时间为2020年12月31日。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观察生存率(OSR),差异比较使用Log-rank检验,并采用Cox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通过R软件构建列线图生存率预测模型,计算Cox 模型的一致性指数(C-index)并绘制校准曲线验证模型的有效性。 [结果] 共纳入328例皮肤癌患者,其中男性168例,女性160例。5年OSR为66.31%。单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治疗方式和肿瘤类型为皮肤癌患者生存率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采取其他治疗手段是影响皮肤癌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模型的C-index值为0.618,校准曲线显示皮肤癌患者的生存率的预测校准曲线与理想参考线拟合度良好,提示该模型预测准确度较好。[结论] 南通市肿瘤医院皮肤癌住院患者的5年生存率相对较高,但分型为恶性黑色素瘤的患者预后较差。是否采取手术治疗能够为预测皮肤癌患者的预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影响肺肉瘤样癌(PSC)患者预后的因素,构建PSC患者预后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基于SEER数据库收集1988—2015年间诊断为PSC患者1671例,按照7:3的比例分为建模组和验模组。对建模组患者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PSC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通过一致性指数和校准曲线分别在建模组和验模组进行验证。结果 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TNM分期、肿瘤直径>50 mm、手术、放疗和化疗都是影响PSC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基于独立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建模组和验模组一致性指数分别为0.790(95%CI: 0.776~0.804)和0.781(95%CI: 0.759~0.803)。建模组和验模组的校准曲线提示预测生存率与实际生存率基本一致。结论 基于多因素分析结果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可预测PSC患者的预后,并且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基于弥散峰度成像(DKI)直方图的影像学特征构建宫颈癌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22年2月于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272例宫颈癌患者,收集患者的DKI以及临床资料,以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190例)和验证组(82例)。经GE AW 4.2 MRI软件获得DKI直方图参数特征,LASSO回归筛选预后最佳影像特征,线性组合计算DKI影像组学评分,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预后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区分度,用校准图评估模型内部一致性情况。结果腺癌(HR=2.496,95%CI为1.312~4.749,P=0.005)、DKI评分(HR=24.087,95%CI为6.062~95.711,P<0.001)、浸润深度≥1/2肌层(HR=2.277,95%CI为1.156~4.487,P=0.017)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HR=1.800,95%CI为1.313~2.468,P<0.001)是宫颈癌预后独立危险因素。列线图模型在训练组和验证组AUC分别为0.860和0.757,校准曲线与45°对角线拟合情况较好,模型对远期预后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性良好。结论腺癌、NLR、DKI评分、浸润深度≥1/2肌层均为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能够可靠地预测宫颈癌患者3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