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疟疾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治效果考核,过去主要进行原虫率、脾肿率及疟史率的调查。近年由于我县疟疾发病率下降较快,多数公社下降到万分之五以下,甚至万分之一。如果用检查原虫率方法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或效果考核,不仅工作量大,而且收效甚少。1978年,我们试用间日疟荧光抗体测定,作为疟疾流行病学调查和回溯诊断。现将观察内容,染色方法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将间日疟阳性血清作系列倍比稀释进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不同观察者平行读数或同一观察者先后读数的终点滴度之变异在一个倍比稀释度之内。对无疟疾感染史的正常人群522份血清作间日疟间接荧光抗体试验,其荧光抗体滴度正常值上限按99%位点估计为<1:10。  相似文献   

3.
疟疾荧光抗体试验,是近几年发展较快的一项血清学检查方法。它具有抗原抗体免疫结合的特异性,故敏感度高。用此法测知人群中疟疾抗体水平,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给制定防疟措施提供依据,是一项简便可行的方法。我们于1978年11月16日~1979年1月20日,对我单位职工、家属、学生、儿童2065人进行了间日疟间接荧光抗体试验,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5.
于1980~1988年对南京市鼓楼区及江浦县经化验确诊的间日疟患者作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结果表明,在低疟区自然感染的间日疟患者经常规治疗后的荧光抗体阳性率及几何平均滴度,均随疟史之延长而逐渐下降。三年以上的疟史者中未发现荧光抗体阳性者。对本法在我国预防输血性疟疾上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7.
对百色地区1987年6月~1989年12月经镜检确诊为间日疟的病人,经治疗后应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观察抗体滴度变化规律,总观察586例,阳性140例,阳性率23.9%。GMRT45.34.本组病例在根治后的1个月内,抗体仍保持在较高水平,1个月后开始下降,但群体阳性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减低,提示高年龄组的抗体水平不易消失;同时抗体水平的变化与疗程的次数和早期投予抗疟药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间接荧光抗体试验应用于疟疾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辅助诊断的研究已有报导。我们在1978年对间日疟病人进行了荧光抗体消长情况追踪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实验材料:半厚抗原推片: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供应的食蟹猴疟原虫(P.cynomolgi)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散发性疟疾临床特点,指导临床诊断。方法 回顾分析15例间日疟疟疾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结果 15例间日疟疟疾临床表现有个体差异,12例疟区发病,3例非疟区发病,10例症状典型,5例症状不典型,经抗疟治疗后痊愈。结论 近年本地区间日疟流行多以散发形式发生,有少部分症状不典型,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  相似文献   

10.
对血检疟原虫确诊的270例间日疟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具有间日疟典型症状者,仅占33.33%,强调在疟疾病临床症状不典型、且无血检条件的特殊情况下,必须结合病史、症状及流行病学等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1.
用生长在LAS双相培养基上48h的贴壁Entamoeba histolytica作抗原和稍加修改的Содовьев等(1971)方法进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结果4例阿米巴肝脓肿病人血清全部阳性,而且阳性滴度相当高;16例急性阿米巴痢疾患者血清有13例阳性,阳性率为81%;5例正常人血清均阴性。  相似文献   

12.
13.
儿童间日疟133例临床分析杨兆民陕西省商洛地区卫生防疫站(726000)间日疟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一种重要寄生虫病。由于儿童间日疟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常被误诊为其它疾病,延误治疗。现将作者1982~1990年经血检确诊的133例儿童间日疟临床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经过大规模的抗疟运动,有不少间日疟患者临床发作不典型,尤其是儿童患者多见。为了探讨其发作规律,现将200例儿童间日症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调查对象与结果 1、调查对象:对来自疟原虫镜检站1~15岁的发热病人采血镜检,发现疟原虫者,随机作为调查对象。并给于氯、伯八日正规疗法治疗。  相似文献   

15.
<正> 应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考核疟疾防治效果是近年国内采用的方法。为探索疟疾感染情况,在按八县联防协议完成发热病人采血镜检的同时,首次应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对疟疾流行程度不同的九个村屯(单位)居民,进行疟疾监测,现将试验结果和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应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诊断包虫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原头蚴作抗原作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诊断包虫病,并与临床常规检查皮内试验(ID)、间接血凝试验(IHA)、对流免疫电泳试验(CIEP)的结果比较。102例经手术证明包虫病用间接荧光抗体进行诊断,阳性率为92.1%,45例非包虫病人和131例正常人假阳性率为1.7%。ID阳性率为93.1%,假阳性率为9.6%。IHA阳性率为87.2%,假阳性率为1.1%。CIEP阳性率为74.5%,假阳性率为1.7%。试验证明IFA对包虫病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操作简单,可供临床诊断和包虫病普查工作选用。  相似文献   

17.
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是一种较广泛应用于疟疾血清学诊断的方法。目前国内均用食蟹猴疟原虫抗原作IFAT调查疟疾,为了解不同疟原虫种感染对此种抗原的敏感性,以便为不同虫种的疟疾流行区调查提供依据,我们于1988年选择部份间日疟和恶性疟患者进行比较观察。  相似文献   

18.
洪美蕊 《河北医学》1996,2(5):515-516
先天性间日疟的临床护理(321400)浙江省缙云县人民医院洪美蕊间日疟是感染间日疟原虫所引起的传染病,以间歇性发热、寒战、出汗、贫血和脾肿大为其临床特征。先天性间日疟是因母体怀孕时感染间日疟,疟原虫在胎盘滋生,引起胎盘病变从而传至胎儿;或在分娩时通过...  相似文献   

19.
间日疟54例临床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间日疟是常见的热带病,临床表现典型的间日疟诊断不难,但非典型病例误诊仍时有发生。本文回顾性总结了1992年6月-2000年6月收治的经血片确诊的间日疟109例,其中误诊54例,现分析其误诊原因。1 临床资料本组54例中,男43例,女11例。年龄 20天-63岁,平均34岁。误诊疾病:上呼吸道感染33例;伤寒8例;急性菌痢4例;登革热3例;溶血性贫血3例;急性黄疸型肝炎2例;急性肾盂肾炎1例。54例中院外误诊45例,院内误诊9例。2 误诊分析2.1 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例1]男19 岁。因畏寒、发热、头…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影像诊断与临床诊断符合率,对其符合率进行提升,从而对误诊、漏诊情况的出现进行减少。方法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214例出院患者,其中有206例样本病例与实验要求相符合,被应用于实验研究。结果出院诊断与入院诊断符合率为90.8%,出院诊断与影像诊断符合率为92.7%,影像诊断之间符合率为91.7%,误诊和漏诊符合率为97.6%。结论医院医疗技术和质量管理水平能够通过影像诊断与临床诊断符合率高低进行直接反映。若想对病案质量进行提升,就需要应用病案质控,实现有效的监督,从而将存在的缺陷寻找出来,对其进行反馈,从而促使护理、医技、医疗整改病案中的不足,有效提升临床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