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下应用大圆针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6月至2013年2月为257例腹股沟斜疝患儿采用改良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经脐单孔腹腔镜下,于体表应用普通针持持大圆针(1/2弧,11×34)刺入腹腔行疝囊高位结扎。结果:本组手术均获成功,单侧疝手术时间815 min,平均(10.25±2.12)min,双侧疝手术时间1815 min,平均(10.25±2.12)min,双侧疝手术时间1832 min,平均(25.47±5.62)min;术后232 min,平均(25.47±5.62)min;术后23 d出院。术后随访33 d出院。术后随访320个月,平均(11.34±7.98)个月,248例(96.5%)患儿获得随访,无一例复发。结论:单孔腹腔镜下应用大圆针行疝囊高位结扎术安全、有效,操作简单,患儿创伤小、术后康复快。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单孔法腹腔镜下大圆针体外缝合手术治疗小儿斜疝的方法改良及其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方法 2016年7月至2017年5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何贤纪念医院在原有方法的基础上改良,247例小儿斜疝采用单孔腹腔镜下大圆针体外二次缝合手术,即经脐置入5 mm腹腔镜监视下,在体外使用普通开放手术针持夹持大圆针,在缺损内环口体表刺入并通过二次缝合,达到在腹膜外环周完整高位缝扎疝囊,从而关闭内环的效果。结果 247例均手术成功。术前诊断双侧斜疝20例,单侧227例,术中发现并同时处理对侧隐匿性斜疝59例(26.0%)。平均手术时间168例单侧疝16 min(8~23 min),79例双侧疝21 min(14~35 min)。术后住院时间平均20 h。3例(1.21%)发生轻微并发症,由于处理妥当,未影响手术效果。术后随访时间3~13个月,未发现复发病例。患儿术后无明显瘢痕。结论单孔腹腔镜下大圆针体外二次缝合手术治疗小儿斜疝安全可行,创伤少,减少特殊器械的使用要求,容易学习掌握,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单孔腹腔镜下大圆针体外二次缝合法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疗效。 方法2016年8月至2017年6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何贤纪念医院收治且由同一手术团队治疗的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共400例,均采用腹腔镜手术,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应用大圆针体外二次缝合法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208例,对照组应用大圆针及Endoclose腹壁缝合器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92例。回顾分析2组不同方法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是否需要增加辅助钳、术中血管损伤、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等。 结果2组患儿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住院费用[单侧:(6.29±0.32)千元比(7.40±0.53)千元,双侧(8.85±0.65)千元比(9.60±0.38)千元]、是否需要增加辅助钳(106/208比48/192)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血管损伤、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单孔腹腔镜下大圆针体外二次缝合法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操作简单、方便;无需"疝针"或腹壁缝合器即能完成手术,费用更低;而且该技术微创、安全,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可行性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西安市儿童医院普外二科2015年7月至2016年1月经脐单孔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8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为腹腔镜手术组;随机选取西安市儿童医院普外二科2014年开放式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80例临床资料,为开放式手术组,比较2组间年龄、性别、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结果腹腔镜手术组在年龄、性别、术后住院时间与开放式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与开放性手术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具有可行性,效果肯定,手术时间短,易于操作,术后恢复快,外形美观,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单孔腹腔镜下应用改型硬膜外针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下应用改型硬膜外针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价值。方法2007年5月~2008年12月,选择腹股沟斜疝患儿70例。年龄6个月~3岁56例,4~7岁10例,7~13岁4例。单侧51例,双侧19例。于脐内置入5或10mm腹腔镜,采用自行设计并改型的硬膜外针(距针尖0.5cm处有V形缺口),于腹横纹插入并带入4号丝线,于腹膜外环形高位结扎内环口,并悬吊于腹壁。结果全部手术均成功,15例术中发现对侧隐性斜疝。手术时间51例单侧5~15min,19例双侧15~30min。术后随诊3~21个月,其中22例〉12个月,无复发。结论在单孔腹腔镜下应用改型硬膜外针高位结扎内环口并悬吊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具有损伤小、恢复快、无瘢痕,同时能发现并治疗对侧潜在小儿斜疝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新单孔法腹腔镜治疗小儿斜疝10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2008年6月至2009年4月期间采用腹腔镜新单孔操作法完成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口疝囊高位结扎术10例,男2例,女8例;年龄2~9岁,平均3.8岁.其中9例为单侧腹股沟斜疝,1为例双侧斜疝.主要器械: 0°电切镜1套,5 mm Trocar 1个,12号硬膜外穿刺针1枚.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患儿取头高足低对侧倾斜位,脐下缘5 mm切口,建立气腹,压力为8~10 mm Hg(1 mm Hg=0.133 kPa),置入5 mm Trocar作为观察孔.2-0肌腱吻合线(涤纶编织线)穿过硬膜外套管针,套管针针尖位于线的中点,线的一半在套管针外,另一半在套管针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应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及其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经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13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31例,女7例,平均年龄(4.9±0.2)岁。单侧腹股沟斜疝114例,双侧腹股沟斜疝24例;术中发现对侧隐匿疝8例,对侧鞘状突未闭6例。全部患儿均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均经过术后随访5—8个月,复发患儿再行腹腔镜手术。结果全部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21min,住院时间3~5d。随访结果发现术后1个月2例出现复发,再次腹腔镜手术后治愈。结论经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小儿膀股沟斜疝是一种专伞有效的手术方式,具有手术时间锕、创伤小、恢每懊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7号针头(10 mL针管的针头)联合针孔腹腔镜行单孔小儿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10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分为针孔组(行单孔针孔腹腔镜手术,n=50)与开放组(行传统开放疝囊高位结扎术,n=50),比较两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针孔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优于开放组,但增加了医疗费用(P<0.05);针孔组术后未发生阴囊水肿、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线结反应1例;开放组术后发生阴囊水肿4例、脂肪液化1例、线结反应4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12个月,两组均无复发病例。结论:7号针头联合针孔腹腔镜行单孔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创伤小,康复快,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操作简单,学习曲线短,手术安全,效果明确,可同时发现并处理隐匿疝,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正>腹腔镜小儿疝高位结扎术的疝内环口修补器械多为雪橇钩针,使用时容易损伤腹腔组织及血管,且针头较直,不易变换方向,给操作造成一定困难。2013年3月至2013年9月我科采用静脉留置针针芯行单孔腹腔镜小儿斜疝内环口高位结扎术16例,均获成功,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6例均为腹股沟斜疝患儿,男13例;  相似文献   

11.
<正> 小儿腹股沟斜疝是普外科常见疾病之一。一般认为其发病机制是由于存在着先天性睾丸鞘突末闭的解剖缺陷。婴儿出生后不久因为哭闹、咳嗽等原因致腹压升高,使小肠或其它脏器经腹环、腹沟管及浅环突出而发病。手术是治疗小儿斜疝的唯一正确方法。本院普外科1986年~2001年4月共收治小儿斜疝420例,效果良好。现将临床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并分析单孔腹腔镜和雪橇针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手术经验与处理技巧,探讨适宜的处理方法或原则。方法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山东省泰安市中心医院收治637例小儿腹股沟斜疝,均接受腹腔镜经皮穿刺腹膜外结扎术(LPEC)手术治疗,术中执行单孔腹腔镜、腹壁单次穿刺和全腹膜外结扎等技术规范。回顾性分析术中遭遇到的不良因素、手术过程、处理方法及术后随访。结果术后随访2∽38个月,本组完成腹腔镜经皮穿刺腹膜外结扎术634例,其他3例患者中转为传统小切口手术。手术时间(24.5±8.2)min,术中出血(1.5±0.5)ml,术中在其他部位增加操作通道和器械4例。本组患者遭遇输精管显示不清、腹膜褶皱遮挡、瓣膜状皱襞、腹膜明显撕裂、巨大疝、膀胱充盈或乙状结肠充盈、大网膜疝入并与疝囊粘连、腹膜外气肿、嵌顿疝、合并其他疾病、特殊部位出血、断线脱线、内脏下滑靠近内环口等情况。结论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单孔腹腔镜经皮穿刺腹膜外结扎术能够胜任绝大数儿童腹股沟疝手术,但可能遭遇多种不良因素,恰当处理可以减少意外损伤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腹股沟斜疝为小儿外科常见病 ,作者于 1990年 4月~2 0 0 0年 4月对小儿腹股沟斜疝传统的手术方式进行了改进 ,不分离疝囊壁 ,直接内荷包缝合 ,疝囊颈部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 2 6 8例 ,经 1~ 10年随访观察 ,效果好 ,无并发症及复发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共 2 6 8例 ,男 2 6 0例 ,女 8例 ,年龄在 3岁以下者 2 0 4例 (其中一个月以内者 12例 ) ,3岁以上者 6 4例 ;右侧 16 2例 ,左侧 74例 ,双侧 32例 ;嵌顿急诊手术 98例 ,非急诊手术 170例。1 2 手术方法手术切口同常规腹股沟斜疝手术 ,切开提睾肌 ,寻及疝囊后 ,…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治疗小儿斜疝97例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11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小儿斜疝的临床价值. 方法单侧斜疝72例,双侧斜疝25例,采用自制缝合套管针行内环口腹膜下环周缝合,达到疝囊高位结扎. 结果 97例手术成功.平均手术时间:单侧10 min,双侧16 min.术后住院1 d,无并发症.70例随访2~60个月,平均31个月,无复发. 结论腹腔镜治疗小儿斜疝安全可行,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改良单孔腹腔镜技术在小儿疝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疗效,并与传统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进行对比分析。方法: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126例单侧腹股沟疝患儿,61例行改良单孔腹腔镜手术(改良组),65例行传统手术(传统组),改良组应用普通外科缝针于腹腔镜下荷包缝合内环口2圈。对比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改良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少于传统组(P<0.01),住院费用高于传统组(P<0.01),两组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具备一定腹腔镜操作经验的术者行改良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安全、有效,无需特殊的手术器械,患儿创伤小,美容效果好,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可同时发现并处理对侧隐性疝,是较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2年2月对58例小儿腹股沟斜疝行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临床资料。结果58例患儿均在单孔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一侧手术时间8~12min,平均10min;两侧16~25min,平均20min。手术当日即可下床和进食,次日出院,术后平均住院时间24h。随访2年,无复发病例,脐部小切口处无明显可见瘢痕。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是一种创伤小、愈合后几乎无可见瘢痕、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同时可发现和处理对侧隐匿性疝,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介绍单孔法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的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07年11月收治的48例患儿资料。结果 本组48例患儿均治愈出院,随访3~27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 本手术方法比传统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创伤小,手术操作简单,可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嵌顿斜疝的疗效。方法2013年3-9月,单孔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嵌顿斜疝48例。术前诊断右侧嵌顿疝32例,左侧嵌顿疝16例。经脐切口置入trocar建立气腹,置入Z形腹腔镜,经探查孔置入无损伤钳,探查患侧疝内容物类型、嵌顿程度。腹腔镜下辅以体外手法复位将嵌顿疝复位,观察嵌顿脏器损伤情况。如嵌顿脏器无损伤,行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探查对侧如存在隐匿疝则同时处理。结果48例均顺利完成单孔腹腔镜手术。术中探查合并对侧隐匿疝10例。嵌顿疝内容物36例为肠管,8例为卵巢,4例为网膜。手法协助复位均顺利还纳,镜下观察5 min,48例嵌顿脏器均血运良好。单侧疝(38例)手术时间10-18 min,平均15 min;双侧疝(10例)手术时间16-30 min,平均24 min。麻醉清醒后进食,疼痛均能耐受。术后10-15 h(平均12 h)出院。随访3-13个月,无切口感染,无阴囊水肿、血肿等并发症,无复发。结论单孔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嵌顿斜疝不破坏腹股沟管解剖结构,可高位结扎,直视下探查嵌顿疝内容物损伤情况,探查对侧有无隐匿疝。该技术安全、有效、微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下应用硬膜外穿刺针联合行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2月至2018年7月,安徽阜阳疝病专科医院利用硬膜外穿刺针在单孔腹腔镜下治疗腹股沟疝682例患儿的临床疗效。 结果682例患儿手术均在单孔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无精索血管或输精管损伤。手术时间:单侧5~12 min,平均8.5 min;双侧10~24 min,平均17 min。术中发现并同时处理对侧隐匿性斜疝75例(13.09%)。术中出血量为0.5~2 ml,平均1 ml。患儿麻醉完全清醒后恢复饮食,并可下床活动。所有患儿均在术后次日上午办理出院。术后及随访期间均未发现并发症及复发病例。 结论应用硬膜外穿刺针行单孔法腹腔镜高位结扎疝囊治疗小儿斜疝初步结果显示安全有效,操作简便,而且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不留瘢痕等优点,值得临床开展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脐0.5cm单孔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12月至2011年6月间采用单孔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资料,手术用普通外科缝针荷包缝合内环口。结果治疗小儿斜疝31例,单侧斜疝17例,双侧斜疝14例,其中隐匿性疝4例。单侧疝手术时间平均12min,双侧疝26min,无阴囊水肿、感染、睾丸萎缩、医源性隐睾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2~24个月,无复发。结论经脐0.5cm单孔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安全、可靠、美观并且操作简便,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