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正常人定量脑电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对正常人脑电活动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对12名健康受试者左额叶予20Hz,100次/串、共5串、100%运动阈值的rTMS,并观察其刺激前后定量脑电图(qEEG)变化。结果:正常人rTMS后短时间内左额区β波频率增加刺激前β波为主者2名(2/12),刺激后8名(8/12)(x^2=4.285,P&;lt;0.05);磁刺激前后各脑区的δ,θ,α.β频带的绝对功率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各脑区(δ+θ)/(α+β)比值无明显改变(t=1.433~2.132,均P&;gt;0.05),刺激过程中无明显不适。结论:rTMS对健康人脑电活动有一定调节作用,在一定强度和频率内rTMS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痉挛型脑瘫患儿经脑电生物反馈(EEGBF)治疗后脑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符合诊断分型标准的痉挛型脑瘫患儿60例,平均年龄7.32岁;按照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及入院顺序,采用随机方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方法,观察组除采用与对照组相同方法外,加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每周训练5次,疗程为3个月。采集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脑电波,包括θ波、β波、α波、SMR波、θ/β比值、α/SMR比值,经仪器自身分析处理测评干预前后患儿脑电波的变化。同时对两组干预前、后进行中国比内智力测试和注意力变量检测。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θ波均值明显下降(P<0.05),β波均值明显升高(P<0.05),θ/β功率比值明显下降(P<0.05);α波均值明显下降(P<0.05),SMR波均值明显升高(P<0.05),α/SMR功率比值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θ波均值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β波均值、θ/β功率比值、α波均值、SMR波均值及α/SMR功率比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不显著(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智力水平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01);注意力变量各观察指标分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脑功能生物反馈治疗可有效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脑功能。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氧氮平对健康成人脑电活动的影响,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比较健康成人服用一次量25mg氯氮平前后0.5、1、2、3、4、5、6、8、12、24小时脑电能量变化。结果,服用一次量25mg氯氮平后,α_3频段O_1、O_2导联,β频段O_2导联能量在第5~6小时较服药前显著降低(P<0.05),第24小时基本恢复用药前水平;α_2频段O_2导联,α_3频段F_8导联,B频段F_8、O_1导联能量有降低趋势,但未达显著水平(P>0.05);α_1频段F_3、F_7、F_8、C_3、T_4导联,δ频段F_7、T_4导联,θ频段F_7、T_3、T_4、T_5、T_6导联能量第5~6小时较用药前显著增高(P<0.05),第12~24小时基本恢复用药前水平;α_1频段Fp_1、F_4、T_3、C_4、P_3、T_5、T_6导联,θ频段P_3,O_1、O_2导联,δ频段T_3、T_5、T_6、O_1导联能量有增高趋势,但未达显著水平(P>0.05)。提示氯氮平对健康成人脑电活动的主要影响是α_1、δ、θ频段能量增高,α_2、α_3、β频段能量降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SCI)患者双下肢痉挛的影响。方法:对18例不完全性SCI患者作为SCI组,另取7例健康正常人作为正常组。给予SCI组进行rTMS治疗,采用"8"字形线圈rTMS刺激不完全性SCI患者(M1区),刺激强度为90%的RMT,刺激频率10Hz,共4周。观察其对患者下肢改良Ashworth痉挛评分(MAS)的影响,同时观察rTMS刺激治疗前后患者下肢F波的出现率、潜伏时(F-lat)、H反射潜伏时(H-lat)、H反射以及M波最大波幅比值(Hmax/Mmax值)等电生理指标的变化,同时与正常组做比较。结果:治疗后,SCI组下肢MAS分级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SCI组治疗前F波和H反射潜伏时较正常组明显延长(P0.05),Hmax/Mmax值较正常组增高(P0.05);治疗后F波的平均潜伏时较治疗前减少(P0.05),H反射潜伏时无显著差异,Hmax/Mmax值降低(P0.05);SCI组F波出现率在治疗前后无差异性变化,Hmax/Mmax值和MAS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rTMS治疗前后SCI患者的电生理和MAS指标变化,提示高频rTMS对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下肢痉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和血管性痴呆(VD)的定量脑电图(QEEG)特征及其与AD、VD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对50例AD患者、50例VD患者及50例健康老年人行脑电图(EEG)功率谱分析。功率谱按频率分为δ波(0.5~3.9Hz)、θ波(4.0~7.9Hz)、α波(8.0~13.9Hz)、β波(14.0~30.0Hz),以(δ+θ)/(α+β)值作为观察评估指标进行比较。对3组EEG异常程度、全脑及FP1、FP2、F3、F4、C3、C4、P3、P4、O1、O2、F7、F8、T3、T4、T5、T6的(δ+θ)/(α+β)值进行比较,并分析其与简明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的相关性。结果AD组中、重度异常EEG发生率明显高于VD组(χ~2=4.11,P0.05)。AD组全脑及FP1、FP2、F3、F4、C3、C4、P3、P4、O1、O2、F7、F8、T3、T4、T5、T6的(δ+θ)/(α+β)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D组全脑、FP1、FP2、F4、C3、C4、P4、O1、O2、F7、F8、T3、T4、T5的(δ+θ)/(α+β)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D组与VD组各区域(δ+θ)/(α+β)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D组FP1、F3、C3、F7、T3、T5及全脑左侧的(δ+θ)/(α+β)值均高于右侧对称区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组仅全脑左侧的(δ+θ)/(α+β)值与右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全脑左右侧及各区域左右对称部位的(δ+θ)/(α+β)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组、VD组的MMSE评分与各区域(δ+θ)/(α+β)值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QEEG是一种客观、量化的脑功能检测方法,对AD、VD的诊断、鉴别诊断及认知功能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结合脑电生物反馈(NFB)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刻板行为的疗效分析。方法:ASD儿童60例,随机分成4组各15例: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rTMS组(常规康复训练+rTMS),NFB组(常规康复训练+NFB),rTMS-NFB组(常规康复训练+rTMS+NFB,且NFB紧随rTMS之后),疗程12周,治疗前后用重复刻板行为量表(RBS-R)及孤独症行为检查量表(ABC)进行评估。结果:治疗12周后,4组RBS-R评分及ABC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均P0.05);且TMS组、NFB组、rTMS-NFB组RBS-R评分及ABC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rTMS-NFB组RBS-R评分及ABC评分均明显低于rTMS组及NFB组(均P0.05),rTMS组及NFB组RBS-R评分及ABC评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常规康复训练、rTMS、NFB及rTMS-NFB对ASD儿童刻板行为的改善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rTMS与NFB对其疗效相当;但rTMS-NFB的疗效明显优于rTMS、NFB单独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旨在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侧脑室内注射Aβ淀粉样蛋白(Aβ25-35)的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采用电跳台法进行筛选,分为模型组、磁刺激组、假手术组和正常组,每组10只。Aβ25-35侧脑室内注射制备AD大鼠模型。磁刺激组大鼠给予rTMS,刺激强度0.5T,频率为1Hz,每次连续刺激30个脉冲,刺激间隔2s;每天2次,间隔8h,连续2周。假手术组线圈垂直于颅骨表面,仅听见刺激声音实际未给予刺激;模型组和正常组不给予rTMS。rTMS结束后,所有大鼠均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采用侧脑室内注射淀粉样蛋白Aβ25-35成功地制备AD大鼠模型。通过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的记忆功能:①定向航行实验:磁刺激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比模型组明显缩短(P<0.01),但仍长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的平均逃避潜伏期(P<0.01);假手术组和正常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空间探索实验:各组大鼠的平台象限游泳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F=5.864,P<0.05),磁刺激组大鼠的平台象限游泳时间比模型组的平台象限游泳时间所占百分比明显提高(P<0.05)。结论:rTMS能够部分修复侧脑室内注射Aβ25-35的AD大鼠的记忆障碍,是一种潜在的AD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神经电生理监测对药物治疗脑外伤的评价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在药物治疗急性脑外伤近期疗效评价的意义.方法对14例中、重型脑外伤患者静脉推注神经节苷脂(GM1)100mg,每次用药前,后1,3h监测脑电地形图(BEAM)和正中神经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LSEP).结果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从药物治疗前的(8.14±2.41)分升高至治疗后的(9.57±3.11)分(P<0.05).SLSEP的N13~N20峰间潜伏期(IPL)治疗后显著缩短,N20波幅治疗后显著增高,P<0.05.BEAM可见δ、θ频段功率值呈下降趋势,α、β频段功率值变化不明显,(δ+θ)/(α+β)比值呈下降趋势,但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LSEP更适宜于急性中、重型脑外伤患者近期疗效的监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定量脑电图(QEEG)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干预亚急性期运动性失语患者前后的变化,进一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将30例脑卒中后亚急性期运动性失语患者随机分为r TMS组与假刺激组各1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言语训练,r TMS组在右侧大脑半球Broca镜像区给予低频r TMS治疗,连续治疗3周。最终两组各脱落2例。于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治疗后)行定量脑电图检查,比较各个频段上(δ+θ)/(α+β)值的差异,并采用西方失语成套测验(WAB)评定治疗前后的言语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在FP1、F3、F7、T3、C3频段(δ+θ)/(α+β)值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r TMS组在F3频段(δ+θ)/(α+β)值下降较假刺激组明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r TMS组治疗前后自发言语、复述、命名以及失语商(AQ)分的差值较假刺激组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r TMS组在FP1、F3、F7、T3、C3频段上,治疗前后的(δ+θ)/(α+β)差值与AQ差值呈负相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低频r TMS刺激右侧大脑半球Broca镜像区能改善亚急性期运动性失语患者的言语功能,定量脑电图的变化提示了低频r TMS能促进左侧大脑皮质神经电活动变化。  相似文献   

10.
用于定量药物脑电图疼痛程度监测的肌松兔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定量药物脑电图监测疼痛程度建立肌松兔模型。方法:实验于2005-07/08在徐州医学院麻醉学基础教学实验室完成。选择健康壮年中国家兔18只,雌雄不拘,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擦拭组和切皮组,每组9只。30g/L戊巴比妥钠30mg/kg静脉麻醉和维库溴铵0.3mg/kg建立肌松兔模型肌肉松弛后,进行机械通气,频率30次/min,潮气量10mL/kg。擦拭组给予非伤害性刺激,干棉球擦拭腹正中皮肤10cm;切皮组给予伤害性刺激,做腹正中腹膜外切口10cm。观察刺激前后兔定量药物脑电图各频段功率百分比的变化。脑电图的处理是根据其频率分为δ、θ、α1、α2、α3、β6个频段,记录同一脑区不同频段所占功率百分比。频段划分:δ(0.8~3.8Hz)、θ(4.0~7.8Hz)、α1(8.0~8.8Hz)、α2(9.0~10.8Hz)、α3(11.0~13.0Hz)、β(13.0~30.0Hz)。采集刺激前30s及刺激后60s的脑电信号,每次采样5s。结果:18只家兔均进入结果分析,无脱失值。①与刺激前相比,擦拭组各频段功率百分比无明显改变(P>0.05);切皮组除θ频段外,各频段在不同脑区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P<0.05)。②各组变异系数低于60%。擦拭组变异系数在20%~50%之间,切皮组变异系数在20%~60%之间。结论:肌松兔模型稳定、可靠,可用于镇痛程度的定量药物脑电图监测研究。  相似文献   

11.
12.
No abstract available for this article.  相似文献   

13.
帕金森病大鼠黑质细胞凋亡与左旋多巴剂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左旋多巴对黑质细胞的神经毒性作用,探讨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PD)的最佳方案。方法选用Wistar大鼠,采用改良的Thomas方法,用6-OHDA行脑立体定向注射术制作大鼠帕金森病(PD)模型100只,随机分为两大组:PD模型组(n=25)、L-dopa治疗组(n=75),采用TUNEL方法观察左旋多巴小、中、大3种不同剂量犤10,50,100mg/(kg·d)犦、不同的作用时间(1,3,5,7d)对帕金森病大鼠黑质细胞的毒性作用,并观察治疗后7d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同一时点PD大鼠黑质细胞凋亡数随着左旋多巴治疗的时间、剂量增加而增加;1~7d小剂量组:从(412±35)个/mm2减少到(403±22)个/mm2,中剂量组从(468±33)个/mm2增加到(605±37)个/mm2,大剂量组从(759±61)个/mm2减少到(486±37)个/mm2;7~14d各时点减少。结论左旋多巴能加速PD大鼠黑质细胞凋亡,小剂量、间隔使用左旋多巴能有效减少其神经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加强护理队伍建设,山西省于1994年开设了护理专升本自学考试。作者从培养目标、生源特点、课程设置、办学形式、教学管理方面对护理专升本的办学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今后的发展与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门诊分时段预约挂号就诊在护理分诊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在2012年11月—2013年12月实行全预约分时段预约诊疗服务,以半小时内就诊符合率为考核管理机制成效的指标。用医院信息系统( HIS)软件计算医院每月就诊人数、总就诊符合率和各主要科室就诊符合率,计算就诊人数月增长率,并用折线图表示。结果考核期间分时段预约挂号每月就诊符合率均保持在90%以上,累计符合率达93.75%;各主要科室总就诊符合率达90.75%;且就诊符合率随每月门诊量的增长也有所提高。结论就诊符合率可作为分时段就诊的管理考核指标,缩短就诊时间,有效缓解看病难问题。  相似文献   

16.
根据根结与标本理论,辩证地应用“下病上取”方法,针刺小海穴为主治病坐骨神经痛88例,有效率87.5%;对照组76例用传统的循经取穴方法的治疗,有效率71.1%,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说明 针灸临床中应用根结与标本理论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生理盐水前导后冲静脉注射法,用于白血病患者化疗21例152人次,并与常规静脉注射法25例173人次相比较,其用药后局部静脉炎、水疱、组织坏死、剧烈疼痛的发生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脑活素对血管性痴呆患者智能状况的改善效果。方法:将29例符合血管性痴呆标准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用血塞通0.4g,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脑活素20mL,10d为1个疗程,3年共6个疗程,其后分别采用中文版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量表进行积分,用中国人修订韦氏成人量表(WAIS-RC)进行智力测验比较。结果:根据WAIS-RC测验结果,两组3年后知识(11.32±1.76比9.23±1.78)、领悟(13.19±1.85比11.24±2.12)、算术(10.18±1.32比8.63±1.25)、相似(9.46±0.68比7.56±0.98)、数字广度(10.12±0.69比8.68±0.97)、词汇(31.25±0.78比27.32±1.02)、数字符号(31.35±1.20比25.35±0.78)、填图(9.78±0.98比7.45±0.65)、图片排列(19.16±0.74比15.23±1.52)等项目比较,治疗组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1.96~5.21,P<0.05或0.01)。治疗组治疗前后上述项目自身对照积分亦有显著提高(t=1.96~5.21,P<0.05或0.01)。结论:脑活素能有效抑制神经细胞的凋亡,减少脑功能的受累,治疗血管性痴呆,对老年群体的康复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三维光弹性法对不同长度和直径桩核的应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不同长度和直径的桩核受力后应力分布情况.方法根据桩的长短、粗细将实验分成4组,通过垂直和斜向加载,采用三维光弹性应力冻结法,经模型切片观察计算出模型各测点的最大剪应力.结果桩的直径增加根尖区最大剪应力相应增高,桩核交界处和核与根面交界面最大剪应力明显增高.桩的长度增加,应力分布更为均匀.结论从抗力固位角度出发有一定长度的粗细合适的柱形桩核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