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医疗损害责任制度的改革肯定了民事侵权责任在我国医疗损害责任领域的基本地位;形成了以直接诉讼方式来解决医疗损害责任的主导机制;呈现出用一般人身损害赔偿制度来解决医疗损害赔偿的基本局面,其中的直接起诉制度?医疗损害赔偿的一般化?医疗证据鉴定制度的不统一是目前医疗损害责任改革存在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2.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配套文件的出台,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1告知医生向患者告知———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说患者享有知情权和隐私权,而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告知的义务。《条例》里明确规定了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及时解答其咨询。但有关专家提醒医务人员,对于采取保护性治疗方式的患者,例如恶性肿瘤患者,还是要选择适当的告知方式,比如向患者家属告知。有法律专家建议,对需要采取保护性治疗方式的患者,医院可以事先请患者签署一份委托书,委托其家属…  相似文献   

3.
自2002年9月1日至2003年9月1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实施一周年,吉林省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办公室对88起医疗事件依据《条例》进行了再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现对省级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情况进行分析。1基本情况一年来,吉林省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办公室受理医疗纠纷事件145起,组织医疗事故技术再次鉴定88起,其中属于医疗事故的43起,不属于医疗事故的45起。88起医疗事故争议发生在市州所辖卫生部门医疗单位47起,省部属院校医疗单位16起,厂矿企事业所属医疗单位14起,乡镇卫生院6起,个体诊所5所。省级再次鉴定与…  相似文献   

4.
已于2002年9月1日正式实施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备受社会各届的关注,这是我国卫生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条例》的颁布,使我国医疗事故处理原则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我国医疗事故处理原则的不同发展阶段进行分析,可以为进一步提高对《条例》的认识,贯彻好《条例》精神提供理论依据。文详见第6版《法律援助》。  相似文献   

5.
手术室护理及相关法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莳 《医学与社会》2004,17(1):48-49
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自2002年9月1日正式实施以来,给医疗护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它不仅包含医疗事故的内涵,还增加了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责任和患者的权利,其目的是保护患者和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持正常的医疗秩序,保障医疗安全,促进医学的发展^[1]。  相似文献   

6.
生命健康权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重要权利,医患关系是一种平等主体之间的医疗服务民事法律关系,如何科学地界定医疗事故的含义,解决医患纠纷,与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有关,也与保护患及其家属的合法民事权益有关,而医疗事故在实践中的法律适用也有其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医院事故处理条例》已出台,如何保障医疗安全势在必行。1.加强医院医德风建设,是确保医疗安全的根本;2.加强医院的组织管理,使其更规范化,制度化、常规化,是确保医院安全的关键;3.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生综合素质,是确保医疗安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布后 ,广东省医学伦理学研究中心立即组织有关专家学习讨论 ,本刊特刊载刘俊荣 ,翁宗奕等 4位专家的发言 ,以飧读者。  相似文献   

9.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简称《条例》)是我国规范医疗服务行业,妥善处理医疗事故,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保障医疗安全的重要法规。《条例》强调医疗事故重在预防,扩大了医疗事故的内涵,加大了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的责任。《条例》的实施对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出新的要求。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要主动应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医患关系紧张、患者维权意识增强、医疗环境复杂的局面,培养高质、强能、实用、依法行医的卫生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0.
戴伟民 《医学研究杂志》2007,36(11):128-130
近几年来,我国因医疗损害而发生的民事纠纷愈来愈多。医患关系分析、医疗损害民事责任的性质及其构成等问题成了司法实践和法学研究的焦点之一。法律和司法解释与行政法规所做的原则性规定存在冲突,导致审判实务中无所适从。因此,需要从医疗损害赔偿纠纷的基本问题出发,来把握审判实务工作。本文讨论限于医疗损害赔偿纠纷的过失认定和因果关系,兼议《条例》适用问题。  相似文献   

11.
论医务人员诊疗护理行为的注意义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中第四条第(八)款关于医疗过失实行责任倒置的司法解释的施行,我国医疗事故处理的法律制度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诊疗护理过程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对患者承担何种注意义务,如何自觉有效地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现有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2.
举案学法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一条: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及时解答其咨询;但是,应当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  相似文献   

13.
专家应如何参加医疗事故鉴定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的任务是分析并确定医疗机构对患者实施诊疗技术行为中是否存在过错,是否造成患者出现人身伤害的不良后果,是否构成医疗事故。另外,作为医疗事故的鉴定结论,在法院审理案件中又是一种证据,证明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有助于法院公正审理医疗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作为一名医学专家,如何在医疗事故鉴定过程中做到公正、科学、客观呢?需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呢? 文见第14版《法律援助》。  相似文献   

14.
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和举证责任倒置的实施.医疗机构承担举证责任是目前处理医疗纠纷的关键环节.一旦发生医疗纠纷,院方必须自证无错,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一重大医疗改革对规范我国医疗服务行业、妥善处理医疗事故,维护双方合法权益、保障医疗护理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陈建辉 《海南医学》2003,14(1):78-79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已经 2 0 0 2年 2月 2 0日国务院第 5 5次常务会议通过 ,于 2 0 0 2年 9月 1日起施行。 1987年国务院曾经颁布了《医疗事故处理办法》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对医疗纠纷的处理、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办法》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为了保证科学、公正地处理医疗事故 ,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保障医疗安全和社会稳定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在总结《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实施经验的基础上 ,制定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施行是我国医疗卫生工作中…  相似文献   

16.
在医院医疗缺陷不可避免地发生。如何减少医疗缺陷的发生,最大限度地保证病人及医院的医疗安全是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尤其是新实施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医疗举证责任倒置”规定的增加,更需要医护人员重新认识并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实行安全有效的全程医疗与护理。现将1998年~2002年发生在我院口腔内科的医疗缺陷的成因分析与防范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1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1 .1 背景、出台时间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医疗行为已不再是个人行为 ,已成为整体协作的系统工程。医学工程技术人员 ,必然面对医疗装备的管理。伴随着我国法律的日臻完善 ,卫生领域最近几年相继出台了一批法律法规文件 ,如《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条例》、《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等 ,还有即将于 2 0 0 2年 9月 1日起施行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新《条例》的施行 ,旨在提高医疗质量 ,使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得到更好的保护 ,但是更加大了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的责任。1 .2 医疗…  相似文献   

18.
程秀莲  陈健 《广西医学》2003,25(12):2588-2589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 2 0 0 2年 9月1日起施行。它共分 7章 6 3条 ,与 1 987年 6月 2 9日发布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比较 ,内容有大幅度增加 ,加大了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的责任。其立法的目的在于保护人们的生命健康权 ,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因此 ,我们必须认真贯彻执行《条例》,以保护患者和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 ,维护医疗秩序 ,保障医疗安全 ,进一步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护理工作在医疗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 ,护士应认真学习《条例》,用《条例》规范护理行为 ,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1 《条例》对…  相似文献   

19.
最关乎医师切身利益的法律主要有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此次两会上,这两部法律的漏洞和不当之处也受到了代表委员们的关注,提出了他们的意见和看法.  相似文献   

20.
病历属于医药卫生科技档案,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病历书写是指医务人员通过问诊、查体、辅助检查、诊断、治疗、护理等医疗活动获得有关资料,并进行归纳、分析、整理形成医疗活动记录的行为。在现代医院管理中,病历作为医疗活动信息的主要载体,不仅是医疗、教学、科研的第一手资料,而且也是综合评价医院医疗质量、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