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苯扎贝特对人骨骼肌细胞的毒性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人横纹肌RD细胞与苯扎贝特0(对照组),10,30,100,300和1000μmol·L-1作用24h,WST-1法检测细胞存活;苯扎贝特与MK8861μmol·L-1共同作用RD细胞24h,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与丙酮酸脱氢酶激酶4(PDK4)mRNA的表达。结果苯扎贝特10~100μmol·L-1对RD细胞存活率无影响,300和1000μmol·L-1明显抑制RD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13%和31%(P<0.01)。苯扎贝特300和1000μmol·L-1可明显升高PPARαmRNA表达,分别为对照组的2和3倍(P<0.05);苯扎贝特联合MK886组,PPARαmRNA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但可显著抑制苯扎贝特300和1000μmol·L-1的升高作用(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苯扎贝特单独或与MK886联合组,PDK4mRNA的表达均显著增加(P<0.01);与苯扎贝特单独组比较,苯扎贝特30,100,300和1000μmol·L-1与MK886合用组PDK4mRNA表达分别下降了44%,60%,69%和63%(P<0.05)。结论苯扎贝特对RD细胞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PPARα发挥了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载脂蛋白嵌合模拟肽Ac-hE-18A-NH2对RAW264.7巨噬细胞胆固醇流出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RAW264.7巨噬细胞种植于24孔板,用0.5μCi/孔3H-胆固醇和含50mg·mL-1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共同孵育24h之后,给予不同浓度的Ac-hE-18A-NH2(0~100mg·mL-1)干预24h,收集细胞用液体闪烁计数法检测胆固醇流出。采用ELISA测定细胞内cAMP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blot检测ABCA1、LXRα和PPARγ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Ac-hE-18A-NH2以浓度依赖方式介导胆固醇流出;50mg·mL-1Ac-hE-18A-NH2干预不同时间,其介导的胆固醇流出率分别为(10.86±1.46)%(6h),(13.43±1.55)%(12h),(20.58±1.34)%(18h),和(26.93±4.37)%(24h)。同时,Ac-hE-18A-NH2还以浓度依赖方式增加细胞内cAMP水平,上调ABCA1、LXRα和PPARγmR-NA和蛋白表达。加用cAMP刺激剂8-Br-cAMP,Ac-hE-18A-NH2介导的胆固醇流出率由26.93±4.37增加至35.81±2.73,ABCA1mRNA表达增加了66.67%。而加用PPARγ特异性抑制剂预处理细胞后,PPARγ的表达几乎完全抑制,ABCA1和LXRα的表达也受到一定程度抑制,Ac-hE-18A-NH2介导的胆固醇流出率明显减少。结论模拟肽Ac-hE-18A-NH2可以明显促进巨噬细胞胆固醇流出,其机制可能与cAMP-ABCA1和PPARγ-LXRα-ABCA1两种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激活受体α(PPARα)激动剂苯扎贝特联用顺铂对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的协同效应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测定不同浓度苯扎贝特处理A549细胞的生长曲线,观察苯扎贝特、顺铂及两药联用对A549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并应用中效原理评价两药联用效应;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分析苯扎贝特与顺铂联用对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并通过qRT-PCR检测A549细胞中VEGF和HIF-1α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苯扎贝特联合顺铂呈现明显协同抑制效应,两药联用时IC50值为15.92μmol·L-1,当苯扎贝特浓度小于588μmol·L-1,顺铂浓度小于206μmol·L-1,CI值小于1,即两药合用均产生协同作用。联合用药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单药组(P<0.05),并且联合用药组较单药组显著下调VEGF和HIF-1αmRNA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扎贝特联合顺铂对肺癌细胞具有协同抑制效应,并可有效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下调VEGF和HIF-1α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中国药房》2019,(21):2931-2936
目的:研究贝特类药物苯扎贝特和非诺贝特对肺腺癌PC-9细胞增殖和c-myc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苯扎贝特和非诺贝特(12.5、25、50、100、20μmol/L)作用48 h对PC-9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另将PC-9细胞分为给药组和对照组,给药组分别加入低、中、高浓度(25、50、100μmol/L)的苯扎贝特和非诺贝特,对照组加入二甲基亚砜,作用48 h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情况;荧光定量聚合酶链法(qRT-PCR)检测细胞中c-myc mRNA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c-myc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上述浓度苯扎贝特作用下PC-9细胞存活率分别为(80.76±3.2)%、(74.35±5.06)%、(62.8±1.23)%、(59.03±1.55)%、(39.8±1.01)%;而非诺贝特作用下PC-9细胞存活率分别为(74.46±1.30)%、(61.91±4.77)%、(48.95±2.8)%、(37.05±1.55)%、(32.49±1.36)%。与对照组比较,苯扎贝特和非诺贝特的中、高浓度组G_1期细胞比率均明显增加,苯扎贝特和非诺贝特的低、中、高浓度组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增加,c-myc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扎贝特和非诺贝特可抑制PC-9细胞增殖,并下调c-myc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对RAW264.7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胆固醇流出调节蛋白三磷酸腺苷结合核转运蛋白G1(ABCG1)、肝X受体α(LXRα)表达的影响。方法 (1)体外培养RAW 264.7巨噬细胞,用50 mg/L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x-LDL)孵育48 h诱导成泡沫细胞,油红O染色并在光镜下鉴定泡沫细胞形态及变化。(2)以不同浓度吡格列酮(0、5、10、20、30μmol/L)作用泡沫细胞24 h后,酶法检测泡沫细胞内胆固醇酯的含量。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免疫印迹法测定ABCG1、LXRα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可显著减少泡沫细胞内胆固醇酯含量,并呈浓度依赖性增加RAW264.7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ABCG1、LXRα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论 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减少泡沫细胞内胆固醇酯的含量可能是通过上ABCG1、LXRα的mRNA及蛋白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表达上调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SC—T6细胞至对数生长期,以不同浓度的PPARγ激动剂15d—PGJ2作用24h后应用RT—PCR的方法观察分析各组肝星状细胞PPARγmRNA的表达,MTT检测HSC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分析HSC—T6细胞凋亡情况。结果15d—PGJ2处理的HSC—T6细胞中PPARγmRNA表达比例上调;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多。不同浓度的15d—PGJ2均可抑制HSC—T6细胞的增殖,以2μmol/L组最为显著。结论PPARγ表达上调能够抑制HSC—T6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脂联素对RAW264.7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ABCA1及胆固醇含量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RAW264.7细胞,加入20 mg/L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共同孵育48 h,将其诱导成泡沫细胞,加入不同浓度(0、1、5、10μg/mL)的脂联素干预24 h,RT-PCR测定ABCA1 mRNA的表达,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细胞内胆固醇含量。观察脂联素对泡沫细胞中ABCA1表达的影响。结果脂联素显著增加RAW264.7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ABCA1 mRNA的表达(P<0.05),并增加细胞内胆固醇含量,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结论脂联素可以增加巨噬源性泡沫细胞ABCA1转录水平,促进胆固醇流出,延缓AS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EGCG是否通过影响miR-33a的表达,进而调控ABCA1表达,促进巨噬细胞内胆固醇流出。方法先建立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然后用EGCG处理,Real time PCR检测细胞miR-33a表达。细胞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50μmol·L~(-1)EGCG处理组、50μmol·L~(-1)EGCG+80 nmol·L~(-1)miR-33a mimic处理组,Real time PCR和Werstern blot检测细胞ABCA1 mRNA和蛋白表达,油红O染色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细胞内脂质含量,[3H]法检测细胞内胆固醇流出。结果在不影响细胞活性状况下,EGCG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下调miRNA33a表达;EGCG能明显上调ABCA1 mRNA和蛋白的表达,但能被转染miRNA33 mimic抑制;EGCG可减少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中的脂质蓄积,但能被细胞中转染miRNA33 mimic所弱化;EGCG减少细胞内胆固醇蓄积是与其促进细胞内胆固醇流出有关,细胞中转入过量miRNA33a可以抑制胆固醇流出。结论 EGCG可通过减少miRNA33a的生成,进而上调ABCA1表达,促进巨噬细胞中胆固醇流出,这可能是EGCG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配体罗格列酮(RSG)对肺腺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调节作用,旨在进一步揭示PPARγ抑制肺腺癌血管生成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给予不同浓度RSG作用24 h后,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VEGF蛋白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PPARγ、VEGF mRNA的表达。结果RT-PCR及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A549细胞存在PPARγmRNA和蛋白的表达。RSG呈浓度依赖方式上调PPARγ的表达;1.25μmol.L-1RSG处理组VEGF mRNA表达明显下调,10μmol.L-1RSG下调作用最强,≥20μmol.L-1RSG下调作用减弱,100μmol.L-1RSG对VEGF mRNA表达下调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PARγ阻断剂GW 9662明显减弱了RSG下调VEGF的作用(P<0.01或P<0.05,n=6)。结论PPARγ的活化可抑制肺腺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部分PPARγ途径下调VEGF的表达而实现的。提示PPARγ可能是肺腺癌血管生成治疗的1个新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10.
15d-PGJ_2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15d-PGJ2上调过氧化质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表达以及对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SC-T6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应用1、2、3μmol.L-1不同浓度的PPARγ激动剂15d-PGJ2作用24h,同时以不加药物只加无血清培养基做为对照组,24h后应用RT-PCR的方法观察分析各组间肝星状细胞PPARγ mRNA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相应的胞质内NF-κB抑制蛋白表达。MTT检测HSC增殖,吖啶橙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结果经15d-PGJ2处理的HSC细胞中PPARγ mRNA表达比例上调;胞质内NF-κB蛋白表达明显抑制。MTT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15d-PGJ2对HSC-T6细胞的增殖均有抑制作用,以2μmol.L-1组最为明显;吖橙啶染色显示经PPARγ激动剂处理组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多,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15d-PGJ2处理组细胞产生了G1期阻滞作用。结论15d-PGJ2能够上调PPARγ表达并抑制HSC-T6增殖及诱导其凋亡,其诱导凋亡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1.
李熠  匡双玉  匡稳定 《中国药房》2013,(21):1942-1944
目的:研究番茄红素对巨噬细胞源性荷脂细胞胆固醇代谢及其相关蛋白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小凹蛋白1(Caveolin-1)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巨噬细胞源性荷脂细胞模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不同浓度(12.5、25、50μmol/L)番茄红素作用于荷脂细胞24h及25μmol/L番茄红素作用于荷脂细胞不同时间(12、24、48、72h)后细胞内总胆固醇(TC)、游离胆固醇(FC)和胆固醇酯(CE)的含量;蛋白印迹法检测番茄红素(25μmol/L、24h)组及其与Srebp-1蛋白抑制剂ALLN(20μmol/L、24h)联用组对荷脂细胞中Srebp-1、Caveolin-1蛋白表达的影响。另设立正常巨噬细胞组和荷脂细胞组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巨噬细胞组比较,荷脂细胞组细胞内TC、FC、CE含量均明显升高,Srebp-1、Caveolin-1蛋白表达明显减弱(P<0.05);与荷脂细胞组比较,番茄红素组荷脂细胞内TC、FC、CE含量均明显降低且呈一定的浓度和时间依赖性,Srebp-1、Caveolin-1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0.05);与番茄红素组比较,联用组细胞内Srebp-1、Caveolin-1蛋白表达均明显减弱(P<0.05)。结论:番茄红素能引起巨噬细胞源性荷脂细胞内TC、FC、CE含量降低,且可能与Srebp-1及Caveolin-1蛋白的表达上调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吡格列酮衍生物CQMUHS-03对3T3-L1细胞增殖及诱导分化的影响,为CQMUHS-03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1)不同浓度药物处理细胞,于24、48、72h,MTT法检测CQMUHS-03对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的影响。(2)建立3T3-L1细胞诱导分化模型,药物处理后经油红O染色,拍照后并测定570 nm处光密度值以确定有效药物干预浓度。(3)Western blot测定药物对PPARγ蛋白表达的影响。(4)Real-time PCR分析PPARγ基因表达。结果(1)经24、48、72 h MTT检测,1×10-6mol·L-1浓度以下的CQMUHS-03对3T3-L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弱,IC50为3.33×10-4mol·L-1,高于吡格列酮(2.91×10-4mol·L-1)。(2)油红O染色测定结果显示吡格列酮促进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而CQMUHS-03对3T3-L1前脂肪细胞的分化促进作用不明显。(3)Real-time PCR检测显示诱导分化8 d,吡格列酮组PPARγmRNA表达上调5.12倍,CQMUHS-03组PPARγmRNA表达上调2.29倍。(4)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QMUHS-03使PPARγ的表达增高。结论吡格列酮衍生物CQMUHS-03对3T3-L1细胞抑制增殖作用弱于吡格列酮,对细胞分化无明显促进作用,能上调PPARγ基因和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以THP 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为研究对象 ,探讨磷酸二酯酶抑制剂rolipram对THP 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ABCA1表达及细胞内胆固醇流出的影响。方法 用液体闪烁计数器检测细胞内胆固醇流出 ,运用逆转录 -多聚酶链反应和Westernblot印迹分别检测ABCA1mRNA与ABCA1蛋白的表达 ,采用低pH值EIA法测定细胞内cAMP水平。结果 实验显示PDE4抑制剂rolipram能引起THP 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cAMP水平、ABCA1表达和apoA 1介导的胆固醇流出成平衡增加 ,而细胞内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与胆固醇酯明显减少。结论 PDE4抑制剂rolipram增加THP 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ABCA1表达及细胞内胆固醇流出 ,这为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提供一个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维胺酯对皮肤鳞癌细胞系SCL-1增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维胺酯(5、10、20、40、80 μmol/L)作用SCL-1细胞24、72 h后细胞增殖率.维胺酯10 μmol/L作用 SCL-1细胞24 h,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维A酸受体(RAR)α、RAARβ、RARγ、维A酸X受体(RXR)α和他扎罗汀诱导基因1(TIG1)、细胞色素P450家族成员26A1 (CYP26A1) mRNA的表达;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维胺酯10 μmol/L作用SCL-1细胞24 h激活蛋白1(AP-1)转录活性的变化.结果 5-80μmol/L的维胺酯呈时间和浓度依赖住地抑制SCL-1细胞.维胺酯10 μmol/L作用24 h后,SCL-1细胞的G1期百分比上升,而S期、G2期百分比下降.维胺酯10 μmol/L不诱导RARα、RARβ、RARγ、RXRα、TIG1和CYP26A1 mRNA的表达,但能在24 h内抑制AP-1的转录激活.结论 维胺酯抑制SCL-1细胞增殖涉及G1期细胞阻滞;其作用机制不依赖于经典的维A酸受体通路,而与抑制AP-1的转录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砷对THP-1巨噬细胞氧化应激和ABCA1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及诱导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分别以0、4、8和12μmol偏亚砷酸钠染毒THP-1巨噬细胞48 h,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预处理1 h后,CCK-8检测细胞生存率;流式细胞术DCFH-DA染色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的生成;RT-PCR检测细胞内ABCA1基因的表达。砷处理的同时加入50 g/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培养48 h,油红O染色检测细胞内脂质富集,流式细胞术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随着砷处理浓度升高,ROS生成量明显上升(P0.01);ABCA1基因表达下调(P0.001);脂质富集和凋亡比例增加(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加入NAC后ROS产生明显下降;ABCA1基因表达上调(P0.001);脂质富集和凋亡情况明显缓解(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砷能够通过氧化应激的途径诱导细胞凋亡,并下调ABCA1基因的表达,增强细胞内脂质富集。  相似文献   

16.
刘冬梅  徐强  李峰 《江苏医药》2022,(6):541-546+536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ROZ)对前列腺癌细胞系PC3增殖、凋亡及自噬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ROZ 50、100、200、400μmol/L处理PC3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24、48、72、96 h后细胞增殖情况。随后进一步将细胞分为A组(DMSO对照组)、B组(ROZ 50μmol/L处理组)和C组(PPARγ拮抗剂GW9662 25μmol/L+ROZ 50μmol/L处理组),采用TUNEL法和细胞划痕实验分别观察细胞凋亡和迁移情况,免疫荧光检测PPARγ定位分布,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PPARγ、Bcl-2、Bax、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A/B(LC3A/B)、磷酸酯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Akt和磷酸化Akt(p-Akt)蛋白表达。结果 ROZ作用24、48、72、96 h时,PC3细胞增殖率均呈浓度依赖性地降低(P<0.05)。与A组相比,B组细胞凋亡率以及PPARγ、PTEN、LC3A/B、Beclin-1和Bax蛋白表达增加,细胞划痕愈合率以及Bcl-2和p-Akt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非诺贝特对高胆固醇喂养兔脂肪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mRNA表达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机制。方法:15只兔随机分为对照组、高胆固醇血症组和非诺贝特治疗组。实验的第12周末取兔皮下脂肪组织,并分离培养脂肪细胞,应用半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测定脂肪组织和细胞PAI-1、PPAR7和PPARα mRNA的表达。结果:高胆固醇血症组脂肪组织PAI-1 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P〈0.01)。非诺贝特治疗后脂肪组织PAI-1 mRNA表达明显低于高胆固醇组(P〈0.01)。高胆固醇组脂肪组织PPARγ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非诺贝特能降低高胆固醇饲养兔脂肪组织PPARγmRNA表达(P〈0.05),并呈剂量依赖性的降低脂肪细胞PAH和PPARγmRNA表达。3组兔脂肪组织PPARαmRNA表达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非诺贝特能抑制高胆固醇饲养兔脂肪组织PAI-1 mRNA表达,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脂肪细胞PPARγ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甲壳低聚糖(COS)对离体培养的THP-1源性巨噬细胞脂质转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初步探讨COS降低血脂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离体培养人THP-1单核细胞,诱导分化成巨噬细胞后,用100μg/mL的COS处理THP-1源性巨噬细胞6,12,24,48 h,运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其LDL受体、SR-BⅠ、ABCA1和CD36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COS处理THP-1源性巨噬细胞24和48 h后,LDL受体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分别下调了15.6%(P<0.05)和30.7%(P<0.01);处理6,12,24,48 h后,SR-BⅠ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分别上调了14.7%,23.0%,14.6%(P<0.05)和33.9%(P<0.01);处理6和12 h后,ABCA1 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分别上调了12.6%和14.5%(P<0.05);处理6和12 h后,CD36 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分别下调了25.5%和10.2%(P<0.05)。结论通过细胞离体培养实验表明,COS具有的降低血脂作用可能与其能上调巨噬细胞中AB-CA1和SR-BⅠmRNA表达水平以及降低LDL受体和CD36 mRNA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9.
杜晚林  杜媛  李克勤  陈江平  张仕强  陈燕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8):2726-2727,2730
目的探讨在人前列腺癌株DU145细胞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γ(PPARγ)的特异性激动剂曲格列酮对核受体结合蛋白1(NRBP1)的表达调控作用。方法 MTT法检测不同浓度曲格列酮(浓度分别为0.5、5.0、10.0μmol/L)作用24 h后对DU145细胞增殖的影响。在DU145细胞中用PPARγ的特异性激动剂曲格列酮处理24 h后,在转录水平和翻译水平检测NRBP1的表达。结果曲格列酮各浓度实验组对细胞的活性和增殖无影响(P>0.05)。曲格列酮作用于DU145细胞后在转录水平和翻译水平对NRBP1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 PPARγ在DU145细胞中可抑制NRBP1的表达。  相似文献   

20.
《中南药学》2017,(12):1678-1682
目的在体外培养的家兔软骨细胞模型上,观察姜黄素(curcumin)对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诱导的软骨细胞TNF-α和MMP-13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是否与姜黄素上调PPARγ有关。方法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TNF-α、MMP-13、PPARγmRNA的表达量;试剂盒方法检测CAT、SOD活性及MDA水平,荧光探针法检测ROS水平;Western blot检测PPARγ蛋白含量;DNA-binding法检测PPARγ活性。结果 AGEs(100μg·mL~(-1))与软骨细胞共孵育48 h后,TNF-α及MMP-13 mRNA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50μmol·L~(-1)的姜黄素与软骨细胞预孵育2 h后,可以显著抑制由AGEs诱导的TNF-α及MMP-13 mRNA增多,拮抗由AGEs所致细胞CAT、SOD活性降低及MDA、ROS水平增高(P<0.05);给予PPARγ特异性抑制剂GW9662 10μmol·L~(-1)预处理后,可以显著拮抗姜黄素对AGEs诱导软骨细胞损伤及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姜黄素显著上调AGEs诱导的PPARγ活性降低,伴随PPARγ相应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升高。结论姜黄素可能通过上调PPARγ从而降低ROS水平,进而抑制由AGEs诱导的TNF-α和MMP-13表达增多,保护软骨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