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微意识状态的临床特征和脑认知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有关意识障碍的研究有了长足的进展,其中最重要的进展就是微意识状态(minimally conscious state,MCS)概念的确立。微意识状态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意识状态,尤其是最近的研究表明微意识状态在严重的脑损害下保存有较为完整的神经网络,这显著不同于植物状态,为其更好的神经康复明确了生理机制。 1 微意识状态的临床特征多年来,对于一组严重的颅脑损伤患者,其不同于昏迷和植物状态,临床上非常独特,保留部分有限的意识行为能力,有时能明确地感知自我和环境,这种状态最初被称为‘微反应状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46例颅脑损伤后长期昏迷患者的催醒治疗方法。方法46例颅脑损伤后长期昏迷患者应用催醒药物、各种催醒训练的康复治疗和高压氧治疗等。结果46例颅脑损伤后长期昏迷患者中恢复良好13.0%,中残37.0%,重残19.6%,持续性植物生存状态10.9%,死亡率19.6%。结论对颅脑损伤后长期昏迷患者不应放弃治疗,应尽早采取综合治疗措施行催醒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高血糖高渗非酮症昏迷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重型颅脑损伤并高血糖高渗非酮症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4例患者均以脱水、意识障碍加重为主要临床表现,血糖、血钠、血浆渗透压均明显增高,确诊后给予补液、应用胰岛素等综合治疗,死亡11例,重残及植物生存状态6例,中残及恢复良好7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并高血糖高渗非酮症昏迷预后差、早期诊治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一次性颅骨修补术及脑室-腹腔分流术对颅脑损伤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至2008年10月同期进行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治疗的颅脑损伤后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患者34例的临床资料。本组手术时机均在伤后96d以内。结果术后意识及神经功能障碍不同程度改善30例(88.2%);无明显变化4例。术后并发分流管梗阻1例,颅内感染2例。恢复良好18例(52.9%,18,34),中残8例(23.5%,8/34),重残或植物生存8例(23.5%,8,34),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颅脑损伤术后颅骨缺损、脑膨出、脑积水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早期或同期行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术并发症少,且可明显减少患者的意识及神经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5.
1临床资料 36例重型颅脑损伤中,深昏迷28例,出现意识障碍8例,痊愈出院13例占36.1%,好转8例占22.2%,死亡15例占41.6%。2观察及监护管理2.1神经系统观察在神经系统体征的观察中,意识、瞳孔变化对颅脑损伤有着重要意义。正常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3mm,直接、间接对光反射灵敏,当伤后出现一侧瞳孔散大,伴意识障碍加重,生命体征紊乱和对侧肢体瘫痪,则是脑血形成的典型症状。如双侧瞳孔缩小,对光反射迟钝,并伴中枢性高热、昏迷则为脑干损伤的主要表现。且昏迷深、持续时间长、恢复缓慢。脑干损…  相似文献   

6.
本组男85例,女15例。病程:最短1小时,最长5年。颅脑损伤性质:开放性12例,闭合性78例,复合伤10例。颅脑损伤部位:额叶50例,颞叶29例,顶叶8例,额颞顶叶6例,枕叶4例,小脑3例。讨论颅脑损伤后合并精神障碍临床上比较常见,其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表现在:(1)本组92%的病人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多发生在颅脑损伤的初期,意识障碍最短者1分钟,最长者3月。90%的患者在病程的不同阶段有精神障碍,往往在意识障碍好转或清醒后出现。昏迷时间越长,越容易发生谵妄、朦胧或精神错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央丘脑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治疗长期意识障碍的时机、评估标准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采用DBS治疗的长期意识障碍病例资料,其中创伤性颅脑损伤8例,非创伤性颅脑损伤9例。应用临床行为、电生理和PET-CT评估脑干网状结构-丘脑-大脑皮质功能。DBS治疗靶点为中央丘脑。结果病人均临床随访1年。8例创伤性颅脑损伤病人中,有效5例,改善3例;9例非创伤性颅脑损伤病人中,有效3例,改善2例,无效4例;总体有效率为47.1%(8/17)。17例病人DBS治疗1年后,昏迷恢复量表修订版(CRS-R)评分较入院时均有显著提高(P 0.05)。术前PET-CT代谢保留是影响病人预后的重要因素(P 0.05)。结论长期意识障碍病人如果符合临床行为评估、电生理和脑代谢的手术入选标准,DBS可作为治疗意识障碍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重型颅脑损伤后长期昏迷24例的治疗报告空军457医院神经外科陶红兵,郑浩陆,戴先前等报道重型颅脑损伤后长期昏迷病人24例,其中男18例,女6例,年龄8~67岁,平均40.2岁.24例均经头颅CT扫描证实为重型颅脑损伤,伤后均持续昏迷其中20例昏迷时间...  相似文献   

9.
高压氧治疗时机和疗程对颅脑损伤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的时机和疗程,分析其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对105例颅脑损伤病人和95例颅脑损伤后偏瘫病人,实施高压氧治疗。分析不同时机和疗程的高压氧治疗后,颅脑损伤病人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105例颅脑损伤病人中,1个月内开始行高压氧治疗者GCS评分提高(4.79±2.64),1个月后开始行高压氧治疗者提高(3.00±2.34);治疗50次以上者GCS评分提高(5.03±2.95),50次以下者提高(3.32±2.27)。96例颅脑损伤后偏瘫病人中,伤后1个月内开始高压氧治疗者ADL平均为(72.33±12.22),1个月后开始治疗者为(64.90±11.21);治疗疗程少于20次者治疗后ADL平均为(61.66±11.80),疗程多于20次者为(73.48±10.74)。结论为提高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的效果.应尽早开始治疗,意识障碍的病人治疗不应少于30次,肢体功能者疗程不少于20次。  相似文献   

10.
最小意识状态的定义、诊断标准及临床鉴别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最小意识状态可由急性脑损伤后昏迷或植物状态、变性或先天性神经系统疾病发展而来,有严重意识障碍,但病人既不符合昏迷也不符合植物状态的诊断,存存部分意识鉴别最小意识状态、昏迷及植物状态对于预后的判定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综述最小意识状念的定义、诊断标准、鉴别诊断及有关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颅脑创伤与精神障碍的关系甚为密切。1990年至1996年我院收治急性颅脑创伤所致精神障碍42例。全部病例都符合CCMD—2—R中关于颅脑创伤所致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性35例,女性7例,男女比例5:1,年龄12-72岁,平均38.2岁。致伤原因:车祸伤28例,跌落伤8例,打架2例,枪弹伤1例,砸击伤2例。职业:工人20例,农民10例,干部6例,学生2例,其它4例。1.2临床表现意识障碍38例(90.1%),其中昏迷27例(7%),其它类型的意识障碍为嗜睡、昏睡各2例,意识模糊谵妄7例。记忆障碍34例(80.1%),其中…  相似文献   

12.
外伤性颅内迟发血肿的早期诊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回顾性分析我科300例颅脑外伤病例,发现外伤性颅内迟发血肿29例,占同期颅脑损伤病人的9.7%,受伤方式:加速伤3例,减速伤20例,复合伤6例。人院时GCS评分13~15分13例,9分~12分12例,8分以下4例,症状与体征:伤后有原发昏迷者24例,人院时神智清楚者22例,有意识障碍者7例。观察发现意识障碍逐渐加重者19例。CT追踪扫描,伤后6—24h发现迟发血肿9例,25—48h10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救治措施.方法 对2000-03~2008-10收治的46 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病人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病人均以严重脱水、意识障碍加深为主要临床表现, 血糖及血钠均明显升高, 血浆渗透压>350mosm/L.所有病人经确诊后予补液纠正脱水, 应用胰岛素、补钾及防治并发症等综合治疗.本组死亡9例, 重残植物生存9例, 恢复良好28例.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并发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预后不佳, 早期诊治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脑损伤可导致患者出现身体机能、认知能力、行为状况或者感觉功能的损害,能使患者的意识水平发生改变。根据英国的统计调查,每年每10万人中有6~8人发生中、重型颅脑创伤。急性脑损伤后,患者的意识状态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图1),部分患者康复后处于昏迷、植物状态(vegetative state,VS)或最小意识状态(minimally conscious state,MCS)等严重意识障碍状态。  相似文献   

15.
对冲性颅脑损伤术后迟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对冲性颅脑损伤术后迟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的诊断与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对冲性颅脑损伤术后迟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和治疗方法。结果3例均手术治疗,其中2例意识恢复不理想,先后1个月、2个月后出现脑积水,行脑室一腹腔分流术,以植物生存状态出院。1例意识恢复清楚,1个月后痊愈出院。结论在对冲性颅脑损伤术中或术后不久诊断并及时处理迟发性跨横窦硬膜外血肿,对提高治疗效果和改善病人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急诊心肺复苏和重症监护技术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重型颅脑损伤和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得以存活。很多患者进入昏迷状态,可能会发展成植物状态(vegetative state,VS)。VS患者有睡眠清醒周期,但是对外界环境无反应。如果患者对外界刺激有微弱的反应,则进入微意识状态(minimally conscious state,MCS),最终可能意识和反应完全恢复。否则,患者可能会很长一段时间维持在持续性植物状态(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PVS)~([1])。仅根据临床行为的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渗性高血糖非酮症昏迷(HHNC)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HHNC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人均以严重脱水、意识障碍加深为主要临床表现。死亡11例,重残、植物生存8例,恢复良好7例。结论对HHNC病人救治的关键是连续性监测血糖、血清渗透压、电解质,及时有效调整胰岛素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昏迷病人恢复期的有效治疗手段。方法: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法,连续治疗37例颅脑损伤昏迷恢复期病人,总疗程20-180d。结果:25例(67.6%)苏醒死亡6例(治疗19-97d),6例自动出院(治疗50-180d后仍处于昏迷状态)。结论:颅脑损伤昏迷病人,恢复期采用中西医综合方法治疗,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9.
30例小儿轻型颅脑损伤临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小儿颅脑损伤病例不断增加,鉴于小儿的生理和病理特点,使得小儿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较成人有所不同,值得临床工作者予以重视,以做出正确的诊断和处理。为此,我们对近期收治的30例小儿轻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并加以讨论。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儿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最大13岁,最小3岁,其中3-7岁门例,8-13岁13例。高处坠落伤15例,车祸伤8例,其它7例。合并头皮挫裂伤8例,颅骨骨折5例,脑脊液漏3例。1。2临床表现伤后均有昏迷,持续时间不超过30分钟,昏迷时间5以内者16例;5-20分钟者8例;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电击伤致脑损害的临床特点及高压氧治疗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电击伤致脑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患者均为交流电击伤,合并高处坠落颅脑外伤1例,合并心跳呼吸骤停经心肺复苏4例.均有意识障碍,其中昏迷2例,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5~6分,植物状态3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4例患者脑电图检查示双侧大脑半球以慢活动为主,伴少量低幅α活动.头颅MRI示双侧大脑皮质和(或)基底节、海马、小脑长T2信号4例;正常1例.经常规和高压氧治疗,到电击伤后6个月时,4例患者意识转清,但遗留认知功能障碍,1例患者处于最小意识状态.结论 电击伤致脑损害的意识障碍程度重,清醒后多有认知功能障碍;高压氧治疗对改善预后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