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临床上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以抗体介导的血小板破坏及血小板生成不良为特征.原发性ITP的初始治疗方案包括:糖皮质激素及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而脾切除术、利妥昔单抗、血小板生成素(TPO)受体激动剂等常被用于治疗难治性及慢性原发性ITP患者.笔者拟就利妥昔单抗在成年人原发性ITP中的临床应用及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thrombopoietin,rhTPO)在老年重症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患者一线治疗中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选择2016年3月至2019年11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血液...  相似文献   

3.
血小板减少性疾病是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病因繁多,多见于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骨髓衰竭性疾病、恶性血液病、慢性肝脏疾病,以及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目前,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在各种血小板减少性疾病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可有效提高患者血小板计数,为血小板减少性疾病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方法.本文就TPORA在血小板减少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和治疗安全性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联合减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老年ITP患者29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15例采用rhTPO联合减量泼尼松治疗;对照组14例采用标准剂量泼尼松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71.43%;随访3个月,治疗组长期反应率78.57%,对照组长期反应率50%.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轻微,无一例终止治疗.结论:rhTPO联合减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ITP疗效佳,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是治疗老年ITP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5.
应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临床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评价沈阳三生的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对血小板减少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1例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和7例难治性ITP患者皮下注射rhTPO(1 0 μg/kg·d) ,动态监测注射后血小板生长情况。结果 肿瘤化疗组使用rhTP0 9d后,血小板计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 <0 0 5 ) ,血小板恢复至10 0×10 9/L需19±9 4d ,较对照组2 4±6 .2d明显缩短。难治性ITP组显效6例,良好1例,总有效率10 0 %。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rhTPO对化疗后骨髓抑制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及难治性ITP患者的血小板严重减少有促进增生作用,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自体免疫性出血综合征,是由于自身免疫机能发生异常导致的血小板生成及破坏加速,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粘膜广泛出血,形成瘀点及瘀班,但当血小板(PLT)<20×109/L,患者可发生严重的内脏出血危及生命.临床治疗ITP的经典方法多为激素、免疫抑制剂及脾切除,但有部分难治型患者病情常呈慢性、反复多次发作,且对激素及脾切除手术治疗无明显反应,此类患者外周血小板常常低于安全范围,随时可能并发严重出血,因此,及时选用其它有效药物或多药联合进行治疗,迅速升高PLT计数,是抢救ITP所致严重出血的关键.本次我们采用的是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联合糖皮质激素,共治疗IT9例,均取得明显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发病涉及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增多和骨髓巨核细胞产生血小板过少两个方面。经典的ITP治疗只涉及抑制血小板免疫破坏的一个方面,即采用免疫抑制剂如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和抗-D抗体(针对Rh系统D抗原的抗体),也有采用长春新碱或抗人CD20单克隆抗体清除B淋巴细胞,以及环孢菌素等免疫抑制剂等。对难治性病例还要进行脾脏切除手术。虽然免疫抑制治疗方案对大多数患者治疗有效,但30%以上的ITP患者会复发,且这类治疗不良反应较多,脾脏切除还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出现感染等并发症。临床需要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TPO)由于自身抗体而继发严重的血小板,目前已退出ITP的治疗。最近,欧洲批准了2个血小板受体激活剂AMG 531和Eltrombopag,通过促进巨核细胞分化和血小板生成来治疗ITP。国内采用泛细胞保护剂为主的联合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性ITP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总之,根据ITP患者不同的发病机理进行个体化治疗是未来ITP基础与临床的研究方向。本文就ITP的发病机理和临床治疗作一综述,并对ITP分型施治的可能性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大剂量地塞米松联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与单纯使用大剂量地塞米松冲击治疗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于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科住院治疗的75例重症ITP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n=38)和对照组(n=37).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给予静脉滴注地塞米松40mg/次×1次/d×4 d+皮下注射rhTPO 15 000 U/次×1次/d×14 d,若血小板计数<10×109/L,则给予输注新鲜单采血小板1个治疗量.对照组仅给予静脉滴注地塞米松40 mg/次×1次/d×4d,余辅助治疗同治疗组.治疗14 d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77.3%比47.8%)、达有效时间[(6.9±1.4)d比(10.2±2.1)d]、血小板升高值[(155.2±101.2)×109/L比(55.7±33.3)×109/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x2=5.01,U=2.46、3.15;P<0.05).两组患者血小板输注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地塞米松联合rhTPO治疗重症ITP患者安全有效,较单纯使用大剂量地塞米松能有效缩短血小板起效时间,并且能明显提高血小板水平.  相似文献   

9.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首选激素治疗,激素无效采用二线治疗方案,如硫唑嘌呤、达那唑、长春新碱、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切脾等。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thrombopoietin,rhTPO)是特异性造血调控因子,具有刺激巨核系祖细胞增殖与分化,促进巨核细胞成熟的活性,可增加血小板的生成。作者对国产注射用rhTPO治疗ITP患者血小板减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了评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ITP)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48例ITP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加用rhTPO治疗。观察患儿的治疗效果、外周血小板(PLT)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48例ITP患儿经治疗完全反应(CR)患儿18例,有效(R)患儿23例,无效(NR)患儿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5.42%(41/48)。患儿治疗后4周PLT计数较治疗前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不良反应率为8.33%(4/48)。结论在ITP患儿治疗中应用rhTPO治疗具有疗效显著和安全性高等优势,可有效控制患儿的出血症状,rhTPO值得在小儿ITP治疗中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1.
肝素增强血小板生成素刺激巨核细胞生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索肝素能否增强血小板生成素( Tpo) 刺激巨核细胞生成。方法 以巨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 M07e ,人脐带血 C D3 4 + 细胞和 B A L B/c 小鼠为研究对象,用[3 H] Td R 掺入试验,巨核细胞集落( C F U M K) 血浆半固体培养和小鼠体内实验等方法研究肝素或( 和) Tpo 对巨核细胞生成的作用。结果 肝素能增强 Tpo 刺激白血病细胞株 M07e 增殖、人脐带血 C D3 4 + 细胞衍生的 C F U M K 生长和小鼠体内巨核细胞生成。结论 肝素通过增强 Tpo 的促巨核细胞生成参与巨核细胞生成的正调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电脉冲介导的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thTpo)基因的体内转移,探讨其对正常及实验性血小板减少小鼠的促血小板生成作用。方法应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真核细胞高表达质粒pcDI/Tpo,将200μgpcDI/Tpo质粒注入正常及实验性血小板减少小鼠的股四头肌内,随后给予100V、1Hz、40ms电刺激6次,用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观察rhTpo基因在正常小鼠骨骼肌内的表达,ELISA法测定小鼠血浆Tpo水平。用细胞计数板计数小鼠外周血血小板。结果成功构建了真核细胞高表达质粒pcDI/Tpo。将pcDI/Tpo转染小鼠后,在小鼠的骨骼肌内有rhTpomRNA及蛋白的表达,血浆Tpo水平由(250±76)ng/L升高至(1185±264)ng/L。正常小鼠的外周血血小板由(259±27)×10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获得编码血小板生成素(Tpo)成熟肽N端1~196个氨基酸的突变体cDNA在大肠杆菌JM109中的表达,为Tpo进一步的结构和功能研究提供材料来源。方法:用多聚酶链反应(PCR)及DNA重组技术,将PCR产物克隆到pUC19载体并测序,然后克隆到表达载体pMAL-c2上。结果:转化重组质粒pMAL-MBP/TpoM的大肠杆菌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诱导4~5小时,SDS-PAGE分析显示融合蛋白(MBP/TpoM)的分子量约为6.3万。薄层扫描分析表明该蛋白占菌体总蛋白量的37%。结论:经PCR方法扩增的Tpo基因突变体可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为Tpo突变体的进一步结构和功能研究以及Tpo抗体的制备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血小板生成素基因的克隆及其在真核细胞中的稳定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得到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以治疗骨髓组织损伤造成的血小板减少与缺乏。方法:从人胚胎肝脏中分离mRNA,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PCR)等步骤克隆出了Tpo全基因。将Tpo基因亚克隆至真核细胞稳定表达载体RC/CMV中,构建成RC/CMV/Tpo重组质粒。结果:经转染中国仓鼠卵细胞(CHO),得到了rhTpo在真核细胞中的稳定表达。结论:实验得到的真核细胞稳定表达的rhTpo可以增加体外小鼠巨核细胞克隆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血小板生成素与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ITP)患者Tpo水平及其与网织血小板(RP)、血小板计数(BPC)、骨髓巨核细胞及其成熟度的关系,以及Tpo水平在治疗中的预测作用.方法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Tpo水平;噻唑橙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RP;骨髓巨核细胞双重荧光染色后,多光子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测成熟度.结果22名正常对照和33例CITP患者血清Tpo水平分别为(204.05±65.70)ng/L和(345.46±222.23)ng/L(P>0.05);23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及10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Tpo水平分别为(1427.62±468.84)ng/L和(596.09±462.95)ng/L,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CITP组RP比例明显增高,AA组及AML组网织血小板绝对计数(RPC)明显降低;CITP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组的Tpo水平高于有效及对照组(P<0.05).结论CITP组Tpo水平较对照组无明显升高.Tpo水平与RPC、RP比例相结合可反映骨髓血小板生成情况,鉴别血小板减少原因.Tpo水平与巨核细胞成熟度无相关性.血清Tpo水平可作为预测CITP患者对治疗反应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促血小板生成素(TP0)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ITP患者(治疗组),根据疗效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同时收集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检测各组外周血循环中TPO、血小板巨核细胞数量及T淋巴细胞亚群,并分析TPO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结果】治疗组中有效组TP0明显低于无效组(P〈0.05);相关分析表明激素治疗有效组患者血清TPO水平与PLT、巨核细胞数呈负相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TP组CD3+和CD4+明显下降,CD8+明显升高,CD4+/CD8+比例明显下降,ITP激素治疗有效组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CD4+、CD8+、CD3+的含量与PLT存在相关性;激素治疗有效患者血清TPO和血小板水平与CD4+、CD8+、CD3+舍量存在相关性。【结论】ITP患者TPO水平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骨髓血小板生成素(Tpo)和其受体c-mpl基因变化的意义。方法:用非放射性核素细胞原位杂交法检测tpo、c-mpl mRNA;细胞免疫化学法检测巨核细胞MPL。结果:ITP患者骨髓tpo、c-mpl mRNA,巨核细胞MPL表达增高。结论:c-mpl基因是在转录水平调控的;人体骨髓内对tpo及其受体的调节是以负反馈方式进行的;ITP患者骨髓局部tpo表达增高,病理情况下巨核细胞MPL增高可能与循环Tpo水平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9.

Aim

Thrombopoietin receptor agonists (Tpo RA) increase platelet counts in the majority of chronic auto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 patients. It is unknown whether this treatment may also improve platelet survival (PS) in these patients.

Methods

In order to determine platelet survival (PS), autologous platelets were labeled with 111In oxine and retransfused in six patients under treatment with Tpo RA (romiplostim n = 3; eltrombopag n = 3).

Results

Stable platelet counts of greater than 100 × 103/μl were observed in all 6 patients. Platelet survival was decreased in all cases (mean 2.10 days; range 0.13–3.73 days). No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platelet count and PS. Similarly,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platelet turnover and platelet count. However, a high platelet turnover, exceeding 25 or three times the norm was observed in 2 patients who presented the lowest PS (0.13 or 0.83 days). Two patients had a moderately shortened PS (1.91 or 2.42 days), and, correspondingly, a moderately increased platelet turnover rate (63,072 or 72,872 platelets/μl/day).

Conclusion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po RA may not only overcompensate platelet destruction in ITP, but may interfere with other mechanisms, which, in some cases, results in a reduced platelet destruction r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