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医药与保健》2011,(7):22-23
一个人长期从事某种职业,在日复一日重复机械的作业中,渐渐会产生一种疲惫、困乏,甚至厌倦的心理,在工作中难以提起兴致,打不起精神,只是依仗着一种惯性来工作,这被称作“职业倦怠症”,加拿大著名名心理大师克丽丝汀·马斯勒将职业倦怠症患者称之为“企业睡人”。据调查,人们产生职业倦怠的时间越来越短,有的人甚至工作半年到八个月就开始厌倦工作。  相似文献   

2.
职业倦怠与中小学教师心理亚健康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职业倦怠是西方职业压力研究和心理健康研究中一个较为流行的概念。职业倦怠源自于与职业经历相关的人的内心感受和外部表症,经常发生在与需要服务帮助的对象有直接接触的职业行为个体中。中小学教师长期从事基础教育工作,职业特点和职业行为方式使其容易出现心理亚健康状态,研究职业倦怠与中小学教师心理亚健康状态形成间的内在联系,寻找克服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有效机制,有助于减少其心理亚健康状态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症”又称“职业枯竭症”,它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是上班族在工作的重压之下所体验到的身心俱疲、能量被耗尽的感觉,这和肉体的疲倦劳累是不一样的,而是缘自心理的疲乏。  相似文献   

4.
<正>一个人长期从事某种职业,在日复一日重复机械的作业中,渐渐会产生一种疲惫、困乏,甚至厌倦的心理,在工作中难以提起兴致,打不起精神,只是依靠惯性来工作。加拿大著名心理大师克丽丝汀·马斯勒将职业倦怠症患者称之为“企业睡人”。职业倦怠指个体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个体伴随于长时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士心理资本在职业使命感与职业倦怠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2019年4—7月采用职业使命感问卷、心理资本问卷和职业倦怠问卷,对深圳市6所医院的486名护士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护士职业使命感处于中上水平,导向力维度得分偏低;心理资本水平处于中等水平,韧性得分偏低;护士职业倦怠处于中等水平,低成就感得分偏高。职业使命感与职业倦怠呈负相关,与心理资本呈正相关(均P0.01);心理资本与职业倦怠呈负相关(P0.01)。护士职业使命感对其心理资本具有正向预测作用(β=0.53,P0.01)对其职业倦怠具有负向预测作用(β=-0.18,P0.01);心理资本能显著负向预测职业倦怠(β=-0.36,P0.01);护士心理资本在职业使命感与职业倦怠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19),心理资本中自我效能、乐观的中介效应显著。结论护士心理资本在职业使命感与职业倦怠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护士职业使命感可以对其心理资本产生正向影响,而心理资本水平的提高可以增强护士的专业自信、乐观水平和积极心理状态,从而降低其职业倦怠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理资本在精神科护士职业认同与职业倦怠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式选取2018年12月在四川省成都市6所医院工作的120名精神科护士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问卷、职业认同量表、心理资本问卷、职业倦怠量表。结果职业倦怠与职业认同、心理资本呈负相关关系(r=-0.719、-0.596,均P0.01);职业认同负向预测职业倦怠(β=-0.600,P0.01),正向预测心理资本(β=0.289,P0.01);心理资本负向预测工作倦怠(β=-0.451,P0.01);心理资本在职业认同和职业倦怠间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1.7%。结论心理资本在护士职业认同和职业倦怠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护理管理者在工作中应关注护士的职业认同感,重视护士心理资本的建设,从而降低护士的职业倦怠,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海口市三级甲等医院护士职业高原、心理资本对职业倦怠的影响。方法 2022年10—12月,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海口市5家三级甲等医院1 100名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情况量表、职业高原量表、心理资本量表和职业倦怠量表对其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 海口市部分三级甲等医院护士职业高原得分为(52.38±8.41)分,心理资本得分为(85.46±10.52)分,职业倦怠得分为(64.74±11.32)分;职业高原与职业倦怠呈正相关(r=0.428,P<0.01),职业高原与心理资本呈负相关(r=-0.531,P<0.01),职业倦怠与心理资本呈负相关(r=-0.489,P<0.01);职业高原可以直接作用于职业倦怠,还可以通过心理资本间接影响职业倦怠,心理资本中介效应为0.254,占总效应的40.70%。结论 海口市部分三级甲等医院护士职业高原、心理资本和职业倦怠之间存在相关性,职业高原可直接作用于职业倦怠,还通过心理资本间接影响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8.
正一份工作干久了,你是不是一想到上班就沮丧,幻想假期明天就来临,觉得自己承受不了目前的工作压力……如果你有了上述情况,那么就要考虑是不是陷入了职业枯竭症的烦恼之中。职业枯竭症也称为职业倦怠,是工作和生活的重重压力使人产生的心理倦怠和生理疲惫,总感觉下一刻自己就会被压垮了。  相似文献   

9.
事业单位管理者和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事业单位管理者和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管理者、高校教师等1250名作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男性的人格解体和职业倦怠得分均高于女性;不同民族职业倦怠得分无明显差异;年轻人、工作早期、低收入、低学历和未婚者较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社会支持、内控、积极应对与职业倦怠呈负相关,职业应激、外控、心理控制、消极应对与职业倦怠呈正相关.影响职业人群职业倦怠的主要因素有人口学特征(低年龄、低工龄、低收入、低学历和未婚)、社会支持、心理控制感、应对方式和职业应激,其中职业应激是主要的影响因素.职业应激可以直接导致职业倦怠,同时又受到心理控制等调节变量的影响对职业倦怠产生间接作用.结论 职业倦怠随着职业人群人口学特征的不同而有差异,同时受到心理控制等变量的调节.  相似文献   

10.
职业倦怠是一种情绪衰竭、人格解体、个人成就感降低、心理能量在长期奉献给别人的过程中被索取过多而产生极度的心身疲惫和情感耗竭的综合征。护士作为服务于人群的职业群体,容易在工作中逐渐出现自卑、冷漠、厌恶工作、失去同情心等表现,并导致工作效率下降、缺勤和辞职的倾向增加,研究表明,护理是卫生保健行业中压力最大的职业之一。为评估和认识护士职业倦怠,保障护士的身心健康,本文将护士职业倦怠的相关心理社会影响因素、有效的干预措施作一综述。护士职业倦怠的形成因素大致可以把它们归纳为3类:工作和职业特征因素、社会因素和个体特征因素。护士职业倦怠的应对措施主要有:改善工作环境,管理者的支持,培养健康人格及工作态度。  相似文献   

11.
“职业倦怠症”又称“职业枯竭症”,它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是上班族在工作的重压之下所体验到的身心俱疲、能量被耗尽的感觉,这和肉体的疲倦劳累是不一样的,而是缘自心理的疲乏。如何克服这种职业上的倦怠感?重新找回对工作的热情,以最佳状态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  相似文献   

12.
江莉 《职业与健康》2023,(10):1322-1328
目的 了解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士组织公平、心理资本、职业认同与职业倦怠现状,分析心理资本、职业认同在组织公平与职业倦怠中的中介作用。方法 2022年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利用组织公平感量表、心理资本量表、职业认同量表与职业倦怠量表对四川省3所三级甲等医院1 009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士组织公平得分为(70.95±13.48)分,心理资本得分为(102.67±17.85)分,职业认同得分为(98.17±12.20)分,职业倦怠得分为(47.95±11.64)分。护士职业倦怠的总体比例为58.8%,其中轻度、中度和重度职业倦怠的比例分别为35.1%、20.4%和3.3%。不同性别、年龄、工作年限、月均收入的护士职业倦怠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分析显示,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士组织公平、心理资本、职业认同各维度得分及总分与情绪衰竭、人格解体得分呈负相关(均P<0.01),与个人成就感得分呈正相关(P<0.01)。中介效应分析显示,心理资本、职业认同在三级甲等医院护士组织公平与职业倦怠中具有链式中介作用,中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项目经理工作压力与心理弹性及职业倦怠间的关系。方法 2022年2—3月,选取13个全国性项目经理网上社群的221位项目经理,采用工作压力量表、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和职业倦怠量表(Chinese 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CMBI)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项目经理工作压力得分为(70.13±18.56)分,心理弹性得分为(66.23±13.84)分,职业倦怠得分为(33.01±15.57)分。心理弹性与工作压力中的角色压力、人际关系、职业发展、组织机制与组织风格及工作家庭冲突各维度均呈负相关(均P<0.01);与情绪耗竭、疏离、低职业效能感呈负相关(均P<0.01)。心理弹性在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6.83%。结论 项目经理工作压力可以对职业倦怠产生直接作用,也能通过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降低由工作压力引起的职业倦怠程度。组织可以给予项目经理更多重视与支持,同时项目经理可以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及领导力以提高心理弹性,减少职业倦怠的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的关系,以及探讨心理资本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40所特殊教育学校的853名教师进行调查。结果 中级职称教师的职业压力高于高级职称教师,所教学生为感官障碍学生的教师职业压力低于教发展性障碍学生或两者都教的教师,专科及以下学历教师的心理资本水平高于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高级职称教师的心理资本水平分别高于初级和中级职称教师,男教师的职业倦怠水平低于女教师,专科及以下学历教师的职业倦怠水平低于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呈显著正相关( r =0.565,P<0.001),心理资本与职业压力( r =-0.235,P<0.001)、职业倦怠( r =-0.315,P<0.001)呈显著负相关;心理资本在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之间具有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解释率为19.7%。结论 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压力越大,其职业倦怠水平越高,心理资本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移动平台支持下团体心理干预模式对护士职业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在无锡市某三甲医院抽取护士518例,进行移动平台支持下团体心理干预,于干预前后采用马氏职业倦怠问卷(MBI)、中国护士压力源量表(CNSS)、心理韧性量表(CD-RISC)和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干预前后的差异性,并随机抽取职业倦怠问卷得分三个等级的护士各70人,进行唾液标本中皮质醇和褪黑素检测.结果:经团体心理干预后MBI、CNSS得分低于干预前,CD-RISC和GWB得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质醇的水平与职业获益感成负相关,与职业倦怠成正相关;褪黑素水平与职业获益感成正相关,与职业倦怠成负相关.结论:基于移动平台的团体心理干预可提高护士的积极情绪,降低职业倦怠,提高职业获益感,维护身心健康,提高护理队伍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青岛市心内科护理人员的心理资本和职业压力现状,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群体抽样法选取青岛市8所三甲医院的心内科护理人员共316名,发放人口学调查问卷、心理资本量表、职业压力源量表、职业倦怠感量表。分析心理资本各维度因子与职业压力的相关性。结果心内科护理人员的心理资本乐观维度与职业压力工作量、工作及专业、环境、管理及人际关系维度和总分均呈明显负相关(P0.05);希望、韧性及总分与职业压力中的管理及人际关系均呈明显负相关(P0.05);心理资本其他维度与职业压力其他维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心理资本自我效能、总分与职业倦怠各维度及总分均呈明显负相关(P0.05);希望维度与成就感低落、去个性化及总分均呈明显负相关(P0.05);乐观、韧性与职业倦怠各维度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职业压力各维度及总分与职业倦怠各维度及总分均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心内科护理人员心理资本与职业压力、职业倦怠均呈负相关,改善心理资本能够缓解职业压力,降低职业倦怠感。  相似文献   

17.
肖焰  戚召阳  付汉生 《职业与健康》2023,(22):3045-3049
目的 了解陕西省监狱警察角色压力与职业倦怠的关系,检验心理资本对二者的调节作用,为干预监狱警察职业倦怠提供依据。方法 2022年7—9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择陕西省陕北、关中和陕南地区6所监狱的225名监狱警察为调查对象,采用《角色压力源问卷》《Maslach职业倦怠调查普适量表》《心理资本问卷》对其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监狱警察职业倦怠检出率为83.6%(188/225)。角色压力得分[M(P25,P75)]为50.0(45.0,54.5)分,职业倦怠得分为65.0(56.0,72.0)分,心理资本得分为(93.4±19.7)分。职业倦怠与角色压力呈正相关(rS=0.281,P<0.01),与心理资本呈负相关(rS=-0.194,P<0.01);心理资本与角色压力呈负相关(rS=-0.145,P<0.05)。心理资本在角色压力与职业倦怠间起调节作用(β=-0.156,P<0.05);在低心理资本组中,角色压力对职业倦怠具有正向预测作用[简单斜率(simple slope)=0.417,P<0.01],在高心理资本组中,角色压力并不能预测职业...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医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职业倦怠现象并探究其心理状况.方法 采用职业倦怠调查问卷以及症状自评量表对2013年3-6月在院实习的180名医学实习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医学生在实习期间存在一定的职业倦怠现象,心理健康状况存在一定问题,但其与职业怠倦心理状态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职业倦怠普遍存在于医学实习生中,虽其心理健康状态与职业倦怠没有明确的相关性,但应正视医学实习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相似文献   

19.
职业倦怠是由于职业压力引起的身体及心理极度疲倦所导致的综合反应.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的工作压力很大,身心极度疲倦,因而职业倦怠成为了护理群体不可忽视的职业病.该文作者通过对影响护士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探讨在临床工作中如何提高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减少职业倦怠.其原因可能为:工作负荷过重、医患关系紧张、多种角色冲突、社会地位低下、职业的高风险及护士自身因素等,探讨防止护士职业倦怠的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心内科护理人员心理弹性的现状,探讨心理弹性与职业倦怠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辽阳市248名心内科护理人员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心理弹性量表、职业倦怠量表。结果护理人员的心理弹性总分(59.64±15.27),不同年龄、学历、工龄、职称、值班方式等职业特征在心内科护理人员心理弹性评分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心理弹性(坚韧维度、自强维度、乐观维度)与职业倦怠(情感耗竭、去个性化、个人成就感)呈显著相关,心理弹性可预测职业倦怠程度(P0.01)。结论提高心内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弹性是减少职业倦怠的重要途径,医院管理者应重视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