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藿香正气口服液(藿香、白芷、苍术、生半夏、陈皮、大腹皮)合用刺五加片对海洛因依赖脱毒后稽延性戒断症状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43例吸毒者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44例,治疗组A48例,治疗组B51例).三组均采用盐酸洛啡西定(LFX)脱毒治疗12d,脱毒后对照组服模拟制剂,治疗组A脱毒后服用藿香正气口服液和刺五加片60d,治疗组B从服用LFX脱毒开始即服用藿香正气口服液和刺五加片.两治疗组停用藿香正气口服液和刺五加片10d后,分别观察1周内3组相关稽延性戒断症状并评分,1年后尿检调查复吸情况.结果:3组戒断症状评分,治疗组B低于治疗组A(P<0.01),治疗组A低于对照组(P<0.01).1年后复吸率治疗组B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B低于治疗组A(P<0.05).结论:提示藿香正气口服液合用刺五加片能缓解早期戒断症状和中期稽延性戒断症状,有降低1年复吸率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藿香正气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藿香正气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6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对照组76例.两组均用常规抗病毒治疗,治疗组加用藿香正气口服液治疗,用量:<1岁5 mL,每3日2次;1~3岁10 mL,每3日2次;>3岁10 mL,每3日2次;口服,疗程5 d.结果:治疗组手足口病患儿的痊愈率为72.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8.7%(P<0.01),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藿香正气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藿香正气散出自《和剂局方》,原书载为中药煮散,属汤剂的一种,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之效,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诸症。目前,主要有丸剂、酊剂和水剂等多种剂型供临床选用。藿香正气丸(水蜜丸)起效慢,不容易吞咽。藿香正气水(酊剂)和藿香正气口服液(水剂)由...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胃肠激素水平探讨藿香正气软胶囊提取物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模型大鼠肠动力紊乱的调节作用。方法以ig番泻叶水煎剂和四肢束缚应激2 h,连续6 d,建立D-IBS大鼠模型。同时用药各组分别ig 804、5362、68 mg/kg藿香正气软胶囊提取物。采用硝酸还原酶法、ELISA法、免疫组化法及放免法测定D-IBS模型大鼠血清NO、5-羟色胺(5-HT)、结肠黏膜嗜铬细胞(EC)、血浆胃动素、结肠组织生长抑素(SS)的水平。结果藿香正气软胶囊提取物能够提高D-IBS模型大鼠血清NO水平(P0.01),有效降低5-HT浓度(P0.05),使EC数量减少(P0.01),下调血浆胃动素、结肠组织SS水平(P0.01),以中剂量组效果最为显著。结论藿香正气软胶囊提取物对D-IBS模型大鼠胃肠激素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藿香正气口服液外用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平行随机对照试验设计。60例患者随机分为藿香正气口服液组和青鹏软膏组,每组30例。藿香正气口服液组:外用,每日3次。青鹏软膏组:外用,每日2次。疗程为3周。结果:治疗3周后,两组EASI评分分别由治疗前的(4.56±0.57)分、(4.78±0.32)分降到(3.25±0.68)分、(3.31±0.34)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瘙痒程度评分分别由治疗前的(2.34±0.21)分、(2.48±0.24)分降到(0.92±0.34)分、(1.66±0.2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没有严重不良事件。结论:藿香正气口服液外用在改善慢性湿疹瘙痒方面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藿香正气袋泡剂的化学分析及其与汤剂的比较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410006)黄家友,杨永华主题词霍香正气散/化学,霍香正气散/生产和制备藿香正气散来源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历代医家常用燥湿和胃方,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之效,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之... 相似文献
7.
8.
9.
参附注射液对吗啡依赖大鼠戒断症状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吗啡依赖大鼠戒断症状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停用吗啡组(B组)、续用吗啡组(C组)、丁丙诺啡组(D组)和参附注射液低、高剂量组(E组、F组),按剂量递增方法腹腔注射吗啡制成吗啡依赖模型并分别给予不同药物后,腹腔注射盐酸纳洛酮催瘾,观察大鼠的戒断症状、体重及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的变化.结果经参附注射液治疗的大鼠戒断症状明显减轻,体重明显恢复,脑组织中NA、DA、5-HT等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显著降低.结论参附注射液对吗啡依赖大鼠具有一定治疗作用,其机理与调节单胺类神经递质的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10.
11.
12.
目的:观察"芪香"口服液抗呼吸道感染主要药效学作用。方法:采用家兔致热反应后的体温变化,观察"芪香"口服液的解热作用;采用小鼠耳廓肿胀试验,观察"芪香"口服液的抗炎作用;采用小鼠热板试验,观察"芪香"口服液的镇痛作用;采用体外抑菌实验,观察"芪香"口服液对常见呼吸道细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芪香"口服液对内毒素所致家兔发热模型具有退热作用,能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炎性肿胀;可明显提高热板引起的小鼠痛阈值;对呼吸道常见的病原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结论:"芪香"口服液是抗呼吸道感染的有效药物,具有显著的解热、抗炎、镇痛、抗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观察痛经康口服液(延胡索、当归、川芎、香附等)抗痛经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大鼠股部皮下注射己烯雌酚,1次/d,连续11 d,其中第1天及第11天注射量为0.8 mg/只,第2天至第10天注射量为0.4 mg/只。于最后1次给药40 min后,所有大鼠按4 U/kg体质量腹腔注射缩宫素致大鼠扭体反应。采血,处死,取子宫组织采用RT-PCR方法检测大鼠子宫组织催产素受体(OTR)及加压素受体(VPR)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痛经康低、中、高剂量组出现扭体反应的动物数量均较模型对照组少。田七痛经胶囊组、痛经康中、高剂量组出现扭体反应潜伏期较模型对照组延长,30 min扭体反应次数较模型对照组减少,其中痛经康中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扭体反应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但扭体反应次数无统计学差异。痛经康低、中、高剂量组可不同程度降低痛经大鼠子宫催产素及加压素受体mRNA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P<0.05)。结论痛经康口服液具有明显的抗痛经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痛经大鼠子宫催产素及加压素受体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16.
常通口服液的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建立常通口服液 (黄芪、丹参、大黄等 )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方中君药丹参中的丹参素进行含量测定 ,对黄芪、丹参、大黄进行薄层鉴别。结果 :丹参素在 1 .31~ 1 69.68μg·mL- 1 范围内 ,对照品浓度在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 ,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1 0 0 .4 % ,RSD为 1 .9%。薄层图谱斑点清晰 ,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 :方法简便可靠 ,精密度高 ,分离度好 ,可用于常通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心舒口服液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对心舒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方法进行研究。方法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建立以10批当归道地药材,10批川芎道地药材,10批红花道地药材,10批心舒口服液为样品的指纹图谱,比较研究制剂与药材指纹图谱之间的相关性,并与单味药材水煎液、各药材阴性对照液的指纹图谱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在线紫外光谱和迁移时间的方法,对口服液与各药材的水煎液、阴性对照液的指纹图谱中各指纹峰进行一一归属。结果分别建立标准指纹图谱,初步确定样品制剂与原料药材指纹图谱之间的相关性,最终建立复方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结论在心舒口服液指纹谱中,27个指纹峰中有14个指纹峰来自当归,10个指纹峰来自川芎(其中7个指纹峰是当归与川芎所共有的),9个指纹峰来自红花。 相似文献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