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角膜内皮细胞在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与小梁切除术后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非接触眼压计、角膜内皮计及细胞图像分析系统观察14例(16只眼)非穿透小梁切除术与24例(25只眼)小梁切除术患者手术前后眼压、中央角膜厚度、角膜内皮细胞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非穿透性小梁切除组术后眼压显著下降(P<0.05),中央角膜厚度(CCT)、最小细胞面积(MIN)、最大细胞面积(MAX)、平均细胞面积(AVE)、细胞面积变异系数(CV%)和细胞密度(CD)均较术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小梁切除组术后眼压显著下降(P<0.05),中央角膜厚度(CCT)较术前增加(P<0.05),平均细胞面积(AVE)较术前增加(P<0.05),细胞密度(CD)及六角形细胞百分数(H%)均较术前显著减少(P<0.05)。结论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和小梁切除术均可有效控制眼压,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变化较小,手术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小梁切除术对角膜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钰  张纯 《眼科新进展》2005,25(6):550-552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对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角膜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7例患者32眼进行前瞻性研究,A组(22眼)术后无并发症;B组(10眼)术后浅前房(浅Ⅰ~Ⅱ)。所有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应用Orbscan Ⅱ进行角膜9个方位测厚,并对结果行配对t检验。结果A组术后1周角膜厚度较术前无显著变化(P〉0.05):中央、下方、颞侧和颞下方角膜厚度在术后3个月较术前有显著减小(P〈0.05)。B组术后1周在多数方位上角膜厚度显著增加(P〈0.05),角膜厚度的改变量显著大于A组(P〈0.05):术后3个月中央区角膜厚度较术前显著减小(P〈0.05).各方位角膜厚度改变量与A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角膜内皮细胞功能在无并发症的小梁切除术后1周恢复.术后浅前房(浅Ⅰ~Ⅱ度)增加内皮细胞功能的损伤。术后中央和颞下区角膜内皮细胞的代偿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3.
小梁切除术对角膜内皮细胞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对29例(37眼)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分别于术前和术后3月内进行角膜内皮照相并分析其形态和定量指标。结果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平均细胞面积、六角形细胞所占比例及变异系数4种指标术前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梁切除术后正常前房和Ⅰ、Ⅱ度浅前房者,术前术后中央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度浅前房中央内皮细胞丢失率为69.11%。结论正常过程小梁切除术对角膜内皮细胞影响不显著,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是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的主要因素,尤其是Ⅲ度浅前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中应用透明质酸钠对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和形态的影响。方法接受小梁切除术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75例(75眼),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37眼),前房内及巩膜瓣下注入1%透明质酸钠0.1ml并保留;对照组38例(38眼),则注入平衡盐溶液(BSS)0.1ml。采用非接触型角膜内皮显微镜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1周、第3个月进行角膜内皮细胞检查并分析其数量和形态参数的变化,同时观察术后眼压、前房形成情况、滤过泡及并发症。结果治疗组术前、术后第1周及第3个月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分别为(2183±325)个/mm2、(2096±332)个/mm2、(2112±261)个/mm2;平均细胞面积分别为(462.7±42.8)μm2、(422.9±53.1)μm2、(430.8±55.2)μm2;细胞面积变异系数分别为(47.3±15.7)%、(48.1±12.5)%、(42.6±10.9)%;六角型细胞百分率分别为(52.3±14.8)%、(51.6±13.3)%、(55.7±11.2)%;术后第1周及第3个月各参数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前、术后第1周及第3个月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分别为(2098±314)个/mm2、(1631±388)个/mm2、(1855±402)个/mm2;平均细胞面积分别为(462.7±42.8)μm2、(562.7±73.8)μm2、(536.6±65.1)μm2;细胞面积变异系数分别为(49.5±14.3)%、(59.2±12.6)%、(58.7±12.3)%;六角型细胞百分率分别为(53.2±16.1)%、(40.4±13.2)%、(42.6±11.8)%,术后第1周及第3个月的各参数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周及第3个月,治疗组的角膜内皮细胞损失率分别为4.0%及3.3%,均低于对照组的17.5%及11.6%(P〈0.05)。治疗组术后浅前房发生的眼数、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周及第3个月,不同前房深度组的角膜内皮损失率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术后前房深度越浅,角膜内皮细胞的损失率越大,两者有  相似文献   

5.
小梁切除术后角膜曲率变化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阎亦农  郝继龙 《眼科研究》1998,16(4):295-297
目的研究小梁切除术后近期角膜曲率变化的规律。方法采用TOPCONKR3000自动曲率验光仪测量33例47眼小梁切除术前及术后1、3、6、9、15天和更长时间的角膜曲率。结果术后水平曲率减少,垂直曲率增加,至术后15天基本恢复术前水平。结论小梁切除术后15天内可出现暂时性顺规性散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小梁切除术后的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 选取30例曾行小梁切除术的白内障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30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在术前、术后3个月检测两组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角膜内皮细胞大小变异系数,六边形细胞百分比.并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后3个月研究组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减少265.81个/mm2(11.4%),对照组减少72.88个/mm2(4.3%),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六边形细胞百分比较对照组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细胞变异系数之间无差异.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3个月,小梁切除术后的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细胞损失较正常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严重,且恢复慢.因此术前应行角膜内皮细胞检查,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术中注意操作技巧,减少对角膜内皮的损伤.  相似文献   

7.
小梁切除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滤过手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及其原因。方法检查64只接受小梁切除的原发性青光眼,手术前、后的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及术后前房深度的变化和炎症反应情况。结果术后64只眼角膜内皮细胞数均比术前减少,差异有显著性(t=2.508,P<0.05);术后前房越浅,内皮细胞损失率越大,相关分析表明,两者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r=0.7587,t=9.170,P<0.01);炎症反应重的眼比炎症反应轻的眼内皮细胞损失率高。结论提高手术质量,减少术后浅前房和炎症反应的发生或缩短其存在的时间,可降低术后内皮细胞的损失率。  相似文献   

8.
小梁切除术后角膜地形图的改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海泉  彭大伟 《眼科研究》1995,13(3):206-209
用角膜地形图仪检测了14眼施行小梁切除术后角膜的屈光改变,发现术后角膜垂直方向的屈光力增加,水平方向的屈光力减少,即产生循规性散光,增加的幅度比减少的幅度大,不但对周边角膜有影响,对中央区也有同样的影响,产生循规性散光可能与缝线及眼压有关。  相似文献   

9.
小梁切除术后的角膜散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小梁切除术后的角膜散光刘海泉彭大伟陈家祺小梁切除术后的角膜散光@刘海泉@彭大伟@陈家祺...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小梁切除术对角膜内皮细胞有无影响.方法:采用非接触型角膜内皮显微镜,对40例56眼行小梁切除术的患者,做术前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细胞形态学的检测.结果: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患者40例56眼,除了4眼有2度浅前房的患者外,其余52眼术前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均值为2 580.90±323.20个/mm2,术后1 wk均值为2 558.28±341.83/mm2,细胞形态学方面,最大细胞面积、最小细胞面积、平均细胞面积、细胞面积标准差、细胞面积变异系数、六角形细胞百分数术前术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通常情况下,小梁切除术不会对角膜内皮细胞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对黄斑水肿患者角膜厚度及内皮细胞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7-01/12在本院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黄斑水肿的患者30例30眼,手术前后使用超声生物显微镜测量中央角膜厚度,使用角膜内皮计数仪测量患眼中央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六角形细胞比例。

结果:本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d,1wk角膜中央厚度分别为551.68±12.80、552.06±13.22、552.49±13.83μm(P>0.05)。术前和术后1d,1wk,3、6mo中央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分别为2551.03±287.55、2563.79±292.34、2543.32±282.41、2526.18±280.24、2519.60±279.89个/mm2,六角形细胞比例分别为(50.23±7.51)%、(50.93±8.23)%、(50.60±7.91)%、(50.40±7.50)%、(50.93±8.19)%,均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是一种安全的治疗黄斑水肿的方法,在注射后6mo内对角膜厚度及内皮细胞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丝裂霉素C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中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58例58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9例29眼。两组患者均予以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对照组术中不使用抗代谢药物,观察组以0.2g/L丝裂霉素浸润2min。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视力与眼压、滤过泡形态与并发症,并采用角膜地形图测量平均中央角膜厚度,采用非接触型角膜内皮镜测定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比率和变异系数。

结果:术前,两组患者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两组患者视力较术前有所提高,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两组患者眼压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组间和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间功能型滤过泡形成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平均中央角膜厚度、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比率及变异系数均无明显变化,且手术前后的组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利于稳定眼压,减少术后并发症,且并不增加角膜内皮细胞损伤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伴有糖尿病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患者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及眼表的变化。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选取2017-01/2019-01我院收治的190例190眼接受超声乳化手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的伴有糖尿病的ARC患者(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接受超声乳化手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无糖尿病的ARC患者230例230眼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眼表疾病指数(OSDI)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Ⅰt),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变异系数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OSDI评分、BUT、SⅠt、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变异系数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wk,1、3mo,OS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增加(均P<0.01);对照组患者术后1wk,1mo OS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增加(均P<0.01),术后各时间点OSDI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1wk,1mo BUT,SⅠt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术后3mo与术前相比无差异(P>0.05)。且两组之间BUT对比,观察组BUT更低,下降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术后1wk,1、3mo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相比,观察组下降更显著(P<0.05)。两组角膜内皮细胞变异系数术后1wk,1mo较治疗前有差异(P<0.05),术后3mo与术前相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角膜内皮细胞变异系数改变相比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伴有糖尿病的ARC患者手术耐受性低,其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角膜泪膜稳定性与基础泪液分泌均与治疗前有显著变化,并且其特征较无糖尿病的ARC患者更加明显,临床应加强术中以及术后保护角膜内皮以及眼表面组织的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14.
罗书科  林振德 《眼科新进展》2011,31(9):857-858,861
目的比较Nd:YAG激光乳化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对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形态及角膜厚度的影响。方法选取9例(18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双眼分别行Nd:YAG激光乳化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37个月,比较双眼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以及角膜厚度等情况。结果术后37个月,Nd:YAG激光乳化眼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1715.4±627.9)mm-2,超声乳化眼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2330.7±426.5)mm-2,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角膜内皮细胞六角形比例、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变异率和角膜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组术后视力、眼压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Nd:YAG激光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后远期角膜内皮细胞数明显减少,应慎重施行激光乳化白内障摘出术。  相似文献   

15.
孙同  李桂荣 《眼科研究》1999,17(4):291-293
目的 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对角膜屈光力的影响。方法 使用角膜地形图仪对青光眼小梁切除手术前后的角膜形态改变进行比较分析。共检查50例病人52只眼,其中三角殂巩膜瓣组26只眼,长方形巩膜瓣组26只眼。结果 分别对两组手术前的角膜表面非对称指数,角膜表面规则指数,模拟角膜计读数,角膜最小曲率值,角膜表面柱镜值与手术后1周及1个月时的角膜SAI,SRI,SimK,MinK,CYL等数值比较,均无显著性差  相似文献   

16.
白内障术前角膜内皮的检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唐维强  陆豪 《眼科研究》1999,17(5):370-372
探讨白内障术前角膜内皮功能状态。方法检测术前239只眼白内障和36只正常人对照组角膜内皮密度和平均面积、面积变异系数、六边形细胞比率4项指标。结果老年性白内障组年龄对内皮细胞4项指标均有影响;伴有高度近视白内障,糖尿病白内障,先天性白内障CV、6A2项指标异常;青光眼,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4项指标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