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胰岛素增敏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已用于临床或具有开发前景的胰岛素增敏剂,它们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各有其特点。改善胰岛素抵抗或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的药物学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应重视对新型胰岛素增敏剂的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2.
全世界糖尿病的人数目前已增加至1亿,成为继心脑血管、癌症之后的人类第二大疾病。研究发现,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Ⅱ型糖尿病的主要病理特征。其原因是胰岛索分泌相对不足及胰岛素作用环节障碍所致。所以,通过增强胰岛素作用,改善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开发胰岛索增敏剂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胰岛素增敏剂与传统的磺酰脲类、双胍类等药物作用不同,可针对胰岛素抵抗。通过增加胰岛素刺激的葡萄糖利用,减少脂肪酸氧化代谢,  相似文献   

3.
姚光  陈丽芬 《医学综述》2002,8(11):665-667
近年来 ,通过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 ,使人们对高血压的认识有了新的观念 ,即高血压并不单纯是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还常伴有糖耐量低减、高胰岛素血症、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及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等代谢紊乱 ,称为胰岛素抵抗 (IR) ,也是心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1 ] 。因此 ,高血压病的治疗 ,不仅要控制血压水平 ,还要改善代谢紊乱 ,预防和逆转靶器官的不良重塑。应用胰岛素增敏剂干预高血压病胰岛素抵抗 ,改善胰岛素抵抗 ,以达到降低高血压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的目的已被许多人接受 ,经研究 ,在多种动物模…  相似文献   

4.
肖硕  李华荣 《热带医学杂志》2011,11(6):730-731,734
胰岛素增敏剂是降糖药物研究的新思路.医学研究发现大量Ⅱ型糖尿病人存在胰岛素抵抗,因此如何改善糖尿病人的胰岛素敏感性,缓解高胰岛素血症是Ⅱ型糖尿病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就国际上胰岛素增敏剂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展开综述,以期对该类药品的临床使用产生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2型糖尿病合并AMI患者93例,随机分为胰岛素强化治疗组(IT组,n=46)和传统治疗组(CT组,n=47)。 IT组采用每d多次胰岛素注射控制血糖,CT组仅口服降糖药。观察3h及48h血糖、CRP的变化,比较分析病死 率、心律异常、心力衰竭发生率及其相互关系。结果:2组间病死率、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0.005,0.01);2组间48hCRP和血糖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T组血糖水平与CRP 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297,P<0.05),CRP水平与病死率也呈正相关关系(r=0.483,P<0.05)。结论:胰岛素 强化治疗有利于降低AMI并发症及病死率。CRP水平对预测AMI患者的预后可能有帮助。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障碍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基础。而胰岛素抵抗的发生率可占25%,除遗传因素外,胰岛素的抵抗是最为重要的原因。胰岛素的抵抗不仅参与2型糖尿病血糖升高的形成,而且是其他多种代谢异常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基础之一。本文用胰岛素增敏剂W-文迪雅治疗2型糖尿病,通过测定胰岛素和C肽水平改变,以观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胰岛素增敏剂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内分泌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48例多囊卵巢综合征内分泌紊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对照组常规应用达英-35进行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达英-35和二甲双胍。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黄体生成素、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腰/臀比、BMI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胰岛素抵抗指数平均值为3.12±1.23,对照组为5.53±1.8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增敏剂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内分泌紊乱,可有效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内分泌紊乱症状,临床疗效确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并胰岛素抵抗(IR)患者中,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联合应用及吡格列酮单独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0例PCOS并IR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并选取20例非PCOS不孕妇女为对照组.PCOS组根据BMI分为A、B两组,测定糖、脂代谢指标、生殖激素及C反应蛋白(CRP)等.A组20例(吡格列酮),B组20例(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经12周治疗后,再比较上述各指标的变化.结果 PCOS组治疗前胰岛素水平、生殖激素及CRP等均较对照组增高.2组患者治疗后胰岛素抵抗指数、甘油三脂及血清睾酮(T)等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B组BMI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应用协方差分析治疗后2组的各指标,2hINS、T在B组下降较A组更明显(P<0.05).结论 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联用治疗PCOS并IR,较单用吡格列酮更有效;慢性炎症反应可能参与PCOS的发生及发展过程,慢性炎症的发生可能是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胰岛素增敏剂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纪立农 《当代医学》2001,7(2):25-30
噻唑脘二酮(格列酮) 类药物可激活主要在脂肪细胞中表达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PPARγ)并导致多种由脂肪细胞分泌的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激素和代谢物质的减少。除能够降低血糖外,该类药物还对“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一系列异常表现有改善作用。作为一种新的抗糖尿病药物,格列酮类药物以及今后陆续开发出来的类似药物将对糖尿病和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疾病的治疗产生重大的积极影响。此外,对该类药物作用机理的研究还为糖尿病的病因学研究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前白蛋白比值( hs-CRP/P AB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 方法: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于我院住院并确诊的心肌梗死者200例,根据Killip心功能分级标分为心衰组( 122例);非心衰组( 78例). 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与个生化指标(肌钙蛋白T、肌酸激酶同工酶、NT-pro-BNP、hs-CRP、PAB)的差别. 采用Spearman相关、Logistic回归及ROC曲线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与非心衰组相比,心衰组hs-CRP 水平升高,而PAB水平下降,ln(hs-CRP/PAB)值升高,(P<0.05). Spearnnan相关分析提示心力衰竭患者hs-CRP/PAB与Killip 分级正相关(rhs-CRP/PAB=-0.392,P=0.003). ROC 曲线分析提示,ln(hs-CRP/PAB)预测AHF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36,95%CI(0.675~0.831). 结论:血清hs-CRP/P AB是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独立预测因素,其水平越高发生心衰的风险越大、症状越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他汀类药物的早期应用对首发急性前壁伴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唐山市第二医院南堡开发区分院收集的ST段抬高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13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试验组A、B、C从治疗开始即使用阿托伐他汀,对应的药物剂量分别为20、40、80 mg/d,并继续使用30 d。整个试验过程中监测C反应蛋白(CR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第1周内,随着用药剂量的增大,CRP值逐渐降低。用药30 d时,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CRP水平无明显变化。治疗1周,各组CK-M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30 d LDL水平降低,与其他剂量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心肌梗死发生后,早期应用较大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可降低CRP,但对LDL降低有意义,对CK-MB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探讨急性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用尿激酶(UK)溶栓后应用胰岛素的作用。方法:选取32例急性心梗患者均接受尿激酶溶栓后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静脉点滴葡萄糖、胰岛素及氯化钾(GIK),另一组静点生理盐水和氯化钾,分别持续用48h。在48h内测定CK,CKMB的变化及在90min内测量抬高ST段下降百分比。结果:在胰岛素组中CK及CKMB峰值提早且趋向于减低,特别是在前壁心梗的患者当中。结论t在急性心梗中胰岛素有纤溶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马金萍 《医学综述》2008,14(18):2853-2855
本文综述了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治疗后心肌灌注的造影评价方法,包括TIMI血流分级、TIMI计帧分级、心肌灌注分级和冠状动脉内多普勒导丝技术。上述几种方法的各有优势和局限性,其中心肌灌注分级可半定量、客观地评价心肌灌注,能够很好地预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治疗后左心室功能的恢复及未来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提高了心肌灌注评价的敏感性及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HSP60对新诊断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 选择90例新诊断的T2DM患者,根据肥胖程度分为肥胖组30例、超重组34例及体型正常组26例.检测3组的血清HSP60浓度、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血脂等指标,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分析HSP60与其余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 与体型正常组相比,超重组和肥胖组的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FPG、FINs、HbAlc、HSP60和HOMA-IR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P60与BMI、WHR、FINs、FPG、HOMA-IR呈正相关(P<0.01);BMI、HOMA-IR是HSP60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T2DM患者血清HSP60浓度随肥胖程度加重而进行性升高,血清HSP60浓度的增加可能促进T2DM患者IR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6.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及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义明  凌云  莫伟 《河北医学》2009,15(2):194-19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血脂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86例AMI患者和90例稳定型冠心病(SCHD)患者的血脂及hs-CRP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AMI组低于SCHD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AMI组高于SCHD组;AMI组hs-CRP与TC、LDL-C呈负相关(r分别为-0.389和-0.412,P〈0.01)。结论:AMI早期动态检测患者血脂和hs-CRP水平有助于及时掌握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和变化状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术后发生无复流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CRP水平测定。方法:入选117例罪犯血管为左前降支(LAD),并接受直接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根据直接PCI术后MBG心肌灌注分级分为复流组和无复流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另外通过静脉采血,测定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直接PCI术后罪犯血管发生无复流的患者,血清CRP水平高于未发生无复流的患者[(2.93±1.07)mg/dLvs(2.51±1.14)mg/dL,P<0.05]。结论:直接PCI术后罪犯血管发生无复流可能和炎症机制相关。  相似文献   

18.
刘伟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9,41(12):1409-141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血Hcy、hs-CR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30例(DM组)及同期住院非糖尿病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例(非DM组)为研究对象,另选择同期住院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30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检测血Hcy、hs-CRP浓度,经正规治疗并随访3个月,观察再发心绞痛、再发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及心脏性死亡的发生率,分组比较标志物浓度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DM组、非DM组血Hcy与hs-CRP浓度均较对照组高(P〈0.01),另外DM组二者浓度均较非DM组高(P〈0.05),DM组血Hcy与hs-CRP浓度呈正相关。在随访中,DM组与非DM组再发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及心脏性死亡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而DM组又高于非DM组(P〈0.05)。结论:血Hcy、hs-CRP浓度是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且与患者病情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hs—CRP)与急性心肌梗死(AMI)间的关系,并判断预后。方法:对2006年7月至2008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1例AMI患者血清hs—cRP进行分析,并跟踪随访患者的预后。结果:本组血清hs—CRP浓度显著升高者为70例(占76.92%),24h达到峰值(60.80±4.30)mg/L;随访3个月正常组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4.76%、28.57%,升高组分别为28.57%、62.8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多数AMI患者hs—CRP明显升高,且hs—CRP水平对AMI预后判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胰岛素干预治疗对急性脑梗死(ACI)伴高血糖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74例AC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8例,分别给予胰岛素干预治疗和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0.6%,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0.5%(P<0.05),且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胰岛素对伴高血糖的脑缺血损害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