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I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细胞膜和细胞浆中的表达有无差异;KAI1在PTC中表达情况的临床意义。方法: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KAI1蛋白在30例PTC原发灶标本、7例淋巴结转移灶标本、13例癌旁组织标本和13例良性病变标本细胞膜和细胞浆中的表达;KAI1在30例PTC原发灶中总蛋白表达情况。结果:KAI1蛋白在PTC标本胞膜上表达明显低于胞浆中;而在癌旁组织、淋巴结转移标本和良性病变中表达无差异。KAI1蛋白在PTC中的表达阳性率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相关,无淋巴结转移者阳转移性率明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者;而KAI1表达阳性率与肿瘤原发灶大小及患者年龄无关、与TNM分期负相关。结论:KAI1蛋白在肿瘤组织中表达没有定位于细胞膜可能是其失去对肿瘤进展和转移抑制的原因。KAI1蛋白的低表达对PTC的临床进程明显相关,可作为判断临床演进、淋巴转移的指标和潜在的治疗靶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DACH1的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临床病理标本40例,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3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0例.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以多克隆抗体兔抗人DACH1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镜下观察不同甲状腺组织中DACH1的表达,比较其阳性率,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性的相关性.结果:DACH1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表达阳性率高达76.7%(23/30),其中强阳性约46.6%(14/30).而DACH1在结节性甲状腺肿中的表达仅为30%(3/10),且仅为弱阳性.统计分析表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且DACH1蛋白的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有否淋巴结转移、有无包膜外侵犯有关(P〈0.05),而与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无关(P〉0.05).结论:DACH1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在其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 SMURF1、RUNX3 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方法 采 用免疫组化 SP 法检测 60 例 PTC 组织及 20 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 SMURF1、RUNX3 蛋白的表达,分析两者在 PTC 与正常甲状腺组 织中的表达差异及其与 PTC 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结果 PTC 组织中 SMURF1 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而 RUNX3 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甲状腺组织(均 P<0.01);SMURF1、RUNX3 蛋白的表达与 PTC 患者的 TNM 分期、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 移均相关(均 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及肿瘤大小等因素均无关(均 P >0.05)。PTC 组织中 SMURF1 的蛋白表达与 RUNX3 蛋 白表达呈负相关(r=-0.564,P<0.05)。 结论 SMURF1、RUNX3 蛋白在 PTC 组织中表达异常,并呈负相关,提示两者可能相互作 用,共同促进 PTC 发生、发展,两者可作为 PTC 分类和分期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2):5-7,11
目的研究FHL1蛋白和FHL1基因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应用实时定量PCR、蛋白质杂交检测人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标本及结节性甲状腺肿标本中FHL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实时定量PCR提示FHL1基因在结节性甲状腺肿中高表达,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低表达,相对表达量为(0.4538±0.00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质杂交提示FHL1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低表达(0.4033±0.0296),在结节性甲状腺肿中高表达(0.8021±0.02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TC组中,女性FHL1的阳性表达率为41.4%,男性FHL1的阳性表达率为36.4%,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的FHL1阳性表达率为42.9%。结论 FHL1蛋白和FHL1基因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均低表达,提示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FHL1可能起抑制癌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检测CDKN2A/p14ARF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并分析CDKN2A/p14ARF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在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之间表达的差异.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CDKN2A/p14ARF蛋白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DKN2A/p14ARF 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87.8%(36/41),其中阳性程度在(++)以上者20例,占48.8%(20/41).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阳性率为75%(15/20),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CDKN2A/p14ARF蛋白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KN2A/p14ARF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表达率极高,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病理诊断中非常有价值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A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A1,HMGAl)在人类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T—PCR检测3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和15例甲状腺腺瘤组织中HMGAl mRNA的表达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石蜡包埋的6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和20例甲状腺腺瘤组织中HMGAl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HMGAl mRN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P〈0.01)及甲状腺腺瘤组织(P〈0.05)。HMGAl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甲状腺腺瘤组织(P〈0.01),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HMGAl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包膜侵犯及TNM分期均无关(P〉0.05)。结论HMGAl的异常表达可能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和淋巴结转移有关,有望成为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治中的一个新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NOB-1和CyclinD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联合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染色检测6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3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30例同期癌旁3-5cm以外的正常甲状腺组织中NOB-1和CyclinD1的表达。结果在正常甲状腺组织、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NOB-1阳性率分别为6.67%、13.33%、77.94%;CyclinD1阳性率分别为0.00%、20.00%、83.82%,两种蛋白阳性率在不同组织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NOB-1阳性率Ⅲ、Ⅳ期(91.43%)高于Ⅰ、Ⅱ期(63.64%);有淋巴结转移(96.00%)高于无淋巴结转移(67.44%);原发灶肿瘤有侵犯包膜的(95.65%)高于无侵犯包膜的(40.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CyclinD1的阳性率在Ⅲ、Ⅳ期(94.29%)高于Ⅰ、Ⅱ期(72.73%);有淋巴结转移(100.00%)高于无淋巴结转移(58.88%);原发灶肿瘤有侵犯包膜的(97.83%)高于无侵犯包膜的(54.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并且随着肿瘤的进展,NOB-1和CyclinD1阳性率均增高,两者出现高度的一致性,呈正相关(r=0.344,P<0.01)。结论 NOB-1和CyclinD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呈过表达,两者联合检测对于评估甲状腺乳头状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BRAF基因突变及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6月-2013年9月本院接诊的106例甲状腺肿瘤以及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5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设为观察组,其余设为对照组,采用DNA直接测序法和聚合酶链反应对所有患者的甲状腺组织进行BRAF基因检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患者B-rM蛋白表达情况,观察两组患者BRAF基因突变情况、B-rM蛋白表达情况,分析其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基因突变率48.3%显著高于对照组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B-rM蛋白阳性率63.8%,显著高于对照组6.3%,二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BRAF基因突变率 与B-rd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BRAF基因突变在临床检测乳头状癌具有重要意义,对甲状腺肿瘤的性质判断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yclin D1和Survivin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二者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39例手术后单侧发生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石蜡标本及相应对侧正常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Cyclin D1和Survivin蛋白在组织中的表达,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Cyclin D1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1.8%,正常组织中阳性率为7.7%,二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9.0%,正常组织中阳性率为2.5%,二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yclin D1和Survivin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灶部位无关(P>0.05),与淋巴结有无转移及病理分期有关(P<0.05)。Cyclin D1和Survivin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阳性表达存在显著相关性(r=0.404,P<0.05)。结论 Cyclin D1和Survivin蛋白表达增高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且可能有一定的相互促进作用,二者联合表达与患者的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雌激素受体(ER)和角蛋白19(CK19)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表达及在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80例甲状腺癌,50例甲状腺瘤,50例瘤旁甲状腺组织进行OPN、ER和CK19检测。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OPN、ER和CK19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74.1%和96.3%,甲状腺瘤组织中分别为10.0%、30.0%、24.0%,正常甲状腺组织中分别为4.0%、6.0%、4.0%,OPN、ER和CK19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它们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OPN、ER和CK19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和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瘦素(Leptin)及瘦素受体即肥胖基因(obesity receptor,OB-R)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中的表达与病理特征相关性,为临床PTC预后评估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甲状腺腺瘤组织标本20例和PTC组织标本60例,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Leptin、OB-R在PTC及甲状腺腺瘤组织中的表达,观察Leptin、OB-R在PTC及甲状腺腺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情况,分析PTC中不同临床特征Leptin、OB-R的表达水平.结果 OB-R在PTC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甲状腺腺瘤(P=0.04).PTC中的双重表达率(46.7%)明显高于甲状腺腺瘤(20.0%,P=0.04).Leptin、OB-R表达水平均在多发病灶、肿瘤直径≥1 cm、TNM分期为Ⅲ期、Ⅳ期的患者中明显升高(P<0.05),Leptin在有淋巴转移的患者中明显增高(P<0.05),而OB-R表达则与是否淋巴转移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 Leptin、OB-R在PTC中存在高表达,双重表达也较普遍,在甲状腺癌发生、浸润、转移过程中起了一定作用.Leptin在PTC中具体作用机制若获得证实,则可能成为PTC预防及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3.

Background:

The clinical behavior and management of poorly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 (PDTC) are very different from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 By comparing the clinical and ultrasonographic features between the two tumors, we proposed to provide more possibilities for recognizing PDTC before treatment.

Methods:

The data of 13 PDTCs and 39 age- and gender-matched PTCs in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between December 2003 and September 2013 wer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The clinical and ultrasonic featu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frequencies of family history of carcinoma, complication with other thyroid lesions, lymph node metastases,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 injuries, and distant metastases were higher in PDTCs (30.8%, 61.6%, 69.2%, 23.1%, and 46.2%, respectively) than those in PTCs (2.6%, 23.1%, 25.6%, 2.6%, and 2.6%, respectively) (P < 0.05). The mortality rate of PDTCs was greatly higher than PTCs (P < 0.01). Conventional ultrasound showed that the size of PDTCs was larger than that of PTCs (3.1 ± 1.9 cm vs. 1.7 ± 1.0 cm). Clear margins and rich and/or irregular blood flow were found in 92.3% of PDTCs, which differed substantially from PTCs (51.7% and 53.8%, respectively) (P < 0.05).

Conclusions:

PDTC is more aggressive and its mortality rate is higher than PTCs. Accordingly,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given to suspicious thyroid cancer nodules that show large size, regular shape, and rich blood flow signals on ultrasound to exclude the possibility of PDTCs.  相似文献   

14.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造影表现及其病理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造影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方法 对7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常规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将TI-RADS ≥3级的86个结节进行超声造影(CEUS)检查,经过手术和病理证实均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分析结节及甲状腺的CEUS表现,术后结节及甲状腺的病理进行CD3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86个结节的Adler血流分级分别为:0级 26个,Ⅰ级34个,Ⅱ级23个,Ⅲ级 3个。CEUS增强强度为低增强 71个,等增强12个,高增强3个。结节与周围组织的平均强度、峰值强度、曲线下面积和CD34计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均明显低于周围组织。结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CEUS增强强度以低增强为主,其病理基础是与周围组织的微血管密度差异。  相似文献   

15.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雌激素受体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ER)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甲状腺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4例正常甲状腺组织、60例PTMC(其中PTMCⅠ组27例,PTMCⅡ组33例)和7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织中ER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PTMCⅡ及PTC组织中ER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5),PTMCⅠ组织中ER阳性率显著低于PTC组(P<0.05)。PT-MC患者中,年龄≥45岁者与<45岁者比较,原发灶直径>0.5 cm者与≤0.5 cm者比较,有包膜者与无包膜者比较,淋巴结转移者与无淋巴结转移者比较,ER阳性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表达与PTMC患者的年龄、肿瘤直径、有无包膜及淋巴结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叉头框转录因子M1(FoxM1 )在人类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检测2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及相应的20例癌旁正常组织和20例甲状腺腺瘤组织中FoxM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FoxM1 mRNA及蛋白表达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及甲状腺腺瘤组织(均P <0.01),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和甲状腺腺瘤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甲状腺乳头状癌有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 <0.01),包膜侵犯组高于包膜无侵犯组(P <0.01)。FoxM1 mRNA及蛋白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TNM分期均无关(P >0.05)。结论FoxM1 mRNA及蛋白的异常表达可能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淋巴结转移、包膜侵犯有关,有望成为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治中的一个新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 PTC)的超声表现特征及超声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5例(108个结节)甲状腺乳头状癌及186例(256个结节)甲状腺良性结节的超声特点,主要包括结节的边界、形态、质地、内部回声、血流情况等,并对两组结节的超声表现征象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8个PTC患者中,实性或以实性为主的结节占91.7%(105/108),低回声结节占83.3%(81/108),边缘毛糙,呈浸润性生长结节占85.2%(92/108),结节内砂砾样微小钙化占64.8%(70/108),上述征象与良性结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节形态、结界内血流信与良性结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C的主要超声特征包括:实性低回声或极低回声,边缘毛糙、结节内纵横比≥1、合并微小钙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VEGF-C和VEGFR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二者表达的相关性,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淋巴管转移机理。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VEGF-C和VEGFR3在人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腺瘤中的表达情况,并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腺瘤组织中均见到VEGF-C和VEGFR3阳性表达,但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VEGF-C和VEG-FR3的表达率和表达强度均高于甲状腺腺瘤,且VEGF-C和VEGFR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VEGF-C和VEGFR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中高表达,并且可能与此肿瘤的淋巴管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病理诊断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10月在该病理科进行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病理诊断的13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可分为八个亚型,137例患者中,弥漫硬化型乳头状癌49例,占35.8%,弥漫滤泡型乳头状癌41例,占29.9%,高柱状细胞乳头状癌17例,占12.4%,小梁状乳头状癌7例,占5.1%,去分化型乳头状癌5例,占3.6%?,嗜酸细胞型乳头状癌8例,占5.8%,包膜型乳头状癌7例,占5.1%,微小型乳头状癌3例,占2.2%。镜下可见乳头分枝多,癌细胞分化程度不一,核染色质少,无核仁。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是甲状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预后较好,及早进行病理诊断分析,可以大大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乳头状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对于乳头状甲状腺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而单纯病理形态学早期诊断比较困难,往往需结合分子生物学,本文就乳头状甲状腺癌在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