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的量化指标即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分析其常规MRI及DWI(b=800s/mm2)图像,对照15例正常子宫内膜的图像,结合ADC图,分别测量ADC值,并与病理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内膜癌患者的子宫内膜增厚,在T2WI及DWI上均呈高信号,肉眼不易鉴别,子宫内膜癌的ADC值(0.907±0.151)X10-3mm2/s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的ADC值(1.376±0.325)X10-3mm2/s(P〈0.05),MRI诊断与病理结果有高度的一致性;结论 MRI联合DWI及ADC对子宫内膜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动态比较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联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子宫内膜癌(E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1月焦作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5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均行DCE-MRI及DWI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检查方法联合及单独诊断EC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经病理诊断确诊为EC患者52例,子宫内膜良性病变患者33例。DCE-MRI与DWI联合诊断EC的灵敏度、准确度均高于单一应用DCE-MRI或DW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E-MRI与DWI联合诊断EC的特异度与单一应用DCE-MRI或DWI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E-MRI联合DWI可有效降低EC漏诊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3.0 TMR动态增强扫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和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诊断子宫内膜癌患者肌层浸润深度和术前分期的准确性。方法 :收集2012年7月~2014年5月74例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术前MR资料,包括T1WI和T2WI、DCE和DWI序列(b=0、700、1 400、2 100),双盲法分析DCE、DWI联合常规MR序列诊断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和术前分期,对照术后病理结果 ,计算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通过SPSS19.0统计软件,采用Mc Nemar配对卡方检验统计两者准确率的差异性。采用Fisher’s精确概率法分析两种成像方式判断肌层浸润深度的影响因素。结果:DCE和DWI结合常规MRI序列判断肌层浸润深度的准确率分别为70.1%和89.6%,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DCE和DWI诊断术前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63.5%和82.4%,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DCE和DWI评价肌层浸润深度时均不受混杂因素的影响(P>0.05)。结论:多b值DWI联合常规MR序列判断肌层浸润深度和术前分期准确性均优于DCE序列,应成为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MR的常规扫描序列。  相似文献   

4.
曾骅 《中外医疗》2016,(10):197-198
目的 研究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及增强扫描在早期子宫内膜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整群选取贵州省兴义市人民医院2011年6月—2015年12月首次入院的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51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进行扫描诊断,观察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并对其进行分期.结果 经手术病理检查,51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中,Ia期19例,Ib期32例,分别占37.25%和62.75%.其中,经MRI平扫、DWI扫描、增强扫描后的符合率分别为66.67%、84.31%、94.12%,有增强扫描准确率显著高于DWI扫描高于平扫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及增强扫描可以为早期子宫内膜癌分期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MRI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在诊断子宫内膜癌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32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术后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DWI、DCE-MRI及两者联合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13...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R弥散加权成像(DWI)在正常子宫和子宫内膜癌(EC)中的表现特征。方法对25例子宫正常者和16例经病理证实的EC病人,进行常规MRI扫描及子宫横断面DWI扫描(b=1 000s/mm2)。分别测量正常子宫的三层结构和EC病灶的弥散信号强度,分别计算ADC值,并进行比较。结果正常子宫三层结构的弥散图像信号强度内膜最高,肌层最低,结合带与肌层的差异肉眼不能分辨。ADC值肌层>内膜>结合带,差异有显著性(F=38.153,q=2.971~11.248,P<0.05)。EC病灶弥散图像信号强度高于正常子宫内膜,ADC值低于正常子宫内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96、3.538,P<0.05)。结论正常子宫三层结构MR扩散能力存在较明显差异,内膜扩散信号最好,结合带ADC值最低。弥散加权图像有利于突出显示EC病灶,ADC值测量对于弥散图像信号与正常子宫内膜相仿的EC病灶有一定鉴别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联合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12月林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61例疑似子宫内膜癌患者。患者均接受DCE-MRI及DWI检查,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析DCE-MRI、DWI单独与联合诊断结果。结果 DCE-MRI联合DWI诊断子宫内膜癌的准确度和灵敏度均高于DCE-MRI、DWI单独检查时,两者联合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漏诊率低于DCE-MRI、DWI单独检查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DCE-MRI联合DWI检查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准确度、灵敏度均较高,漏诊率较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 (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 ,PCNA)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PCNA在 42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PCNA增殖指数与子宫内膜癌组织学分级及手术分期相关 ,晚期 (Ⅲ、Ⅳ )患者PCNA指数明显高于早期 (Ⅰ、Ⅱ )患者 (P <0 .0 5 ) ,组织学Ⅲ级者PCNA指数明显高于Ⅰ、Ⅱ级者 (P <0 .0 1) ;PCNA高表达者 (增殖指数≥ 30 % )预后明显差于低表达者 (<30 % )。结论 PC NA可作为判断子宫内膜癌恶性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磁共振背景抑制弥散加权成像(DWIBS)对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评估运用价值,为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7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0例甲状腺癌病例,对比、分析高分辨率MRI平扫、DWIBS及增强检查在判断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中的效果。结果40例病例经病理证实共发现29例淋巴结转移,其中10例单分区转移,19例多分区转移;平扫T2WI、增强T1WI、DWIBS转移灶总检出率分别为65.22%、75.36%和82.61%,DWIBS检出率显著高于平扫T2WI、增强T1WI(P〈0.05):以正常甲状腺作为对照,肿瘤实质、转移淋巴结ADC值显著低于正常甲状腺,瘤内坏死区域ADC值显著高于后者(P〈0.05);以淋巴结区域作为鉴别诊断的阈值时,DWIBS灵敏度为96.8%,其特异度为91.0%,曲线下面积Az=0.915(P〈0.05),诊断效果较好。结论DWIBS同时结合高分辨率MRI技术,能敏感地发现淋巴结,有助于提高甲状腺癌T分期和N分期的准确性,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0.
在子宫内膜癌的影像诊断中,MRI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但能直接显示肿瘤的形态,而且对子宫内膜癌可做出分期。作者就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患者MRI表现及诊断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背景信号抑制全身扩散加权成像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婧  陈韵彬 《医学综述》2009,15(14):2202-2205
背景信号抑制全身扩散加权成像是近期发展非常迅速的一项全身磁共振成像技术。其成像序列为STIR-EPI-DWI,可以在自由呼吸状态下完成全身大范围扫描。在抑制正常组织背景信号的基础上,凸显病变,提高病变部位特别是恶性肿瘤及其转移灶的检出率。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对其技术原理及目前临床应用情况进行阐述,有助于对此项新兴检查技术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正常前列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前列腺癌(Pca)的MR扩散加权成像(DWI)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图表现以及ADC值对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正常前列腺15例、BPH32例、前列腺癌22例进行MR扩散加权成像,分析DWI和ADC图表现.测量不同b值(b=400、500、700、800、1000s/mm^2)下前列腺癌区域、BPH及正常前列腺的中央腺体(CG)及外周带(PZ)的ADC值,并同时测量膀胱区域的ADC值.结果DWI和ADC图能清晰地显示正常前列腺的中央腺体和外周带;BPH在DWI和ADC图上外周带信号较均匀,中央腺体信号欠均匀;b=700s/mm^2时,前列腺癌在DWI图上表现为高信号,ADC图上表现为低信号.b值越高,ADC值越低.b值相同时,各组间膀胱ADC值无统计学差异.正常前列腺中央腺体与外周带的平均ADC值分别为:(1.602±0.275)×10^-3 mm^2/s;和(1.884±0.378)×10^-3 mm^2/s;BPH组中央腺体增生结节与外周带的平均ADC值分别为:(1.514±0.326)×10^-3 mm^2/s和(1.816±0.473)×10^-3 mm^2/s;前列腺癌组前列腺中央腺体非癌灶区与外周带癌灶平均ADC值分别为:(1.499±0.345)×10^-3 mm^2/s和(1.118±0.484)×10^-3 mm^2/s.前列腺癌的ADC值低于正常前列腺及BPH的ADC值,Pca组与正常前列腺组组间差异及Pca组与BPH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9.909,P=0.00),正常前列腺组与BPH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9).结论MR扩散加权成像可用于前列腺的检查,能反映病变的病理变化,提供定量诊断信息.前列腺癌的ADC值低于正常组织及BPH的增生组织,ADC值可用于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苏岩  王颖  张雪峰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42(3):278-282,F0004
目的:探讨MR弥散加权成像在评估脑胶质瘤分级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在鉴别肿瘤实质部分、瘤周水肿及正常脑组织中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内蒙古医院及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2006年3月-2009年10月经手术病理证实42例脑胶质瘤。检查使用的磁共振装置为GE Signa 1.5T MR超导型磁共振成像仪,采用头颅正交线圈。扫描的平面2-3个,包括轴位、矢状位、冠状位T1WI和(或)T2WI。弥散加权成像采用SE平面回波成像(SE-EPI)序列,在读出、相位编码和层面选择三个方向上施加弥散梯度,取两个b值(b=0 s/mm^2,b=1000 s/mm^2)。轴位扫描,成像时间为40 s。采用随机分析软件包Functool 2进行图像资料分析,其通过b值条件不同的2帧图像点对点的计算得到每一像素的ADC值。结合常规MRI图像,在ADC图上分别测量肿瘤实质部分、瘤周水肿区、正常白质区的ADC值,并计算rADC值。分析肿瘤实质部分、瘤周水肿区及瘤周T2 WI正常表现白质区的弥散测量值(ADC值和rADC值)与肿瘤分级的关系。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各测量区和2组不同病理学级别的肿瘤之间的弥散测量值用多样本比较方差分析方法。低级胶质瘤与高级胶质瘤的弥散测量值间的差异应用两样本比较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组42例脑胶质瘤均为手术病理证实,其中低级胶质瘤(Ⅰ-Ⅱ级)17例,间变胶质瘤(Ⅲ级)16例,胶质母细胞瘤(Ⅳ级)9例。DWI对肿瘤的各部分能较好的显示。①低(Ⅰ-Ⅱ)级脑胶质瘤实质部分的ADC值和rADC值明显高于高(Ⅲ-Ⅳ)级的胶质瘤ADC值和rADC值,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高(Ⅲ-Ⅳ)级胶质瘤周围水肿区的ADC值和rADC值明显低于低(Ⅰ-Ⅱ)级胶质瘤ADC值和rADC值(P〈0.05)。③肿瘤实质部分与瘤周水肿之间的ADC值和r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瘤体的ADC值和rADC值均与肿瘤的恶性度存在显著负相关(r=-0.739;r=-0.748,P值均〈0.05)。结论:弥散加权成像及ADC值和rADC值结合常规MRI序列的特征,对于脑胶质瘤的术前分级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瘤周水肿区的ADC值及rADC值可能为评价胶质瘤的侵袭性及鉴别肿瘤实质部分与瘤周水肿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多B值DWI双指数函数模式参数在肝脏结节性病变中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62例经手术病理或其他方式证实的肝脏结节性病变,其中肝囊肿13例,海绵状血管瘤8例,原发性肝癌23例,转移性肝癌18例,行多B值DWI扫描,B值取0、100、200、400、800、1000、1200s/mm2,测量standard ADC值、单指数函数SlowADC-Mono、Fast ADC-Mono和双指数函数SlowADC-Bi、Fast ADC-Bi的定量值,相关数据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单因素方差分析,除standard ADC外,Slow ADC-Mono、Fast ADC-Mono、Slow ADC-Bi、 Fast ADC-Bi定量值在肝脏结节性病变及正常组织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SD两两比较,Slow ADC-Mono在正常组织与结节性病变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血管瘤与囊肿、囊肿与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血管瘤与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间及原发性肝癌与转移性肝癌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ast ADC-Mono在正常组织与囊肿、血管瘤与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间及囊肿与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low ADC -Bi在正常组织、各结节性病变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ast ADC-Bi在正常组织与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间、血管瘤与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间、囊肿与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双指数函数模式的Slow ADC-Bi和Fast ADC-Bi参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肝脏结节性病变的ADC特征,并对其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刘恋  刘忆  刘忆星  郑文斌 《河北医学》2005,11(4):298-300
目的:了解多发性硬化(MultipleSclerosis,MS)临床和常规性磁共振(MRI)以及磁共振弥散成像(DWI)的相关性。方法:分析40例确诊MS的临床表现、临床定位及核磁共振检查结果。结果:根据40例MS临床表现,病灶定位有73个,其中大脑29个,小脑5个,脑干11个,视神经16个,脊髓12个。40例MS常规MRI扫描在T2WI像上呈规则或不规则高信号占40/40,T1WI表现为低信号者占13/40,10例同时行DWI均可见明显的轻度高信号。MR发现的病灶总数为156个,其中分布在大脑半球双侧白质区94个,底节区17个,丘脑5个,脑干14个,小脑16个,脊髓10个。结论:MRI,特别是DWI有助于早期发现MS临床病灶。  相似文献   

16.
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在超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荣江 《医学综述》2007,13(18):1425-1427
急性脑血管意外(脑卒中)是常见多发病,起病急,进展快,预后差,占死因之首位。其中脑梗死占脑卒中的80%~85%,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的特点,近10%的患者可于发病急性期内死亡,其早期诊断是及时有效治疗的关键。现就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超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及其临床价值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磁共振T2WI饱和脂肪抑制和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视神经炎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诊断为视神经炎患者17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眼眶MRI轴位、矢状位成像及眶部冠状位T2WI脂肪抑制序列和横轴位DWI检查.结果 17例患者在眼眶常规MRI检查中视神经未发现病变,而在冠状位T2WI脂肪抑制序列中发现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肺癌及肺结核MR背景抑制扩散加权成像(DWIBS)表现特征与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42 例经病理证实且行DWIBS扫描的肺癌病例及10例经病理证实且行DWIBS扫描的肺结核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测量病灶的表现扩散系数(ADC),将其与病变的病理类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鳞癌、腺癌、小细胞癌及肺泡癌的ADC值分别为(1.82±0.15)×10^-3mm^2/s,(1.17±0.32)×10^-3mm^2/s,(2.24±0.65)×10^-3/smm^2/s,(0.93±0.08)×l0-3mm^2/s,肺结核的ADC值为(0 46±0.36)×10^-3mm^2/s,小细胞癌的ADC值明显高于其他类型,鳞癌的ADC值与腺癌、小细胞癌、肺泡癌的ADC值均有明显差异(P<0.05),小细胞癌与腺癌、肺泡癌的ADC值有明显差异(P<0.01),腺癌与肺泡癌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结核的的ADC值明显低于肺癌(P<0.01).结论 肺癌及肺结核的ADC值与其病理类型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以对肺癌及肺结核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磁共振扩散加权像在乳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德智 《医学综述》2009,15(2):284-286
磁共振扩散加权像(DWI)是一种能够反映人体内水分子运动状态的成像技术,它反映组织结构、细胞密度这些直接与肿瘤分级有关的信息,已广泛应用于脑部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近年来,DWI开始应用于乳腺病变的诊断,但仍处以研究探索阶段。本文就DWI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研究现状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背景信号抑制弥散加权成像(DWIBS)序列臂丛神经成像的可行性,及其用于臂丛神经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对32位自愿者及14例臂丛神经病变患者行臂丛神经DWIBS及常规序列(T1WI、T2WI及STIR/long TE)MR扫描。观察DWIBS与STIR/long TE序列获得的臂丛神经图像,计算32位自愿者共64侧可清晰显示的臂丛神经根、神经节、锁骨上神经及锁骨下神经的数目,对两者臂丛神经的显示率进行配对资料的χ^2检验。分析臂丛神经病变患者的MR图像,描述臂丛神经病变的MR影像学特征。[结果]32位自愿者总共64侧臂丛神经中在DWIBS序列上能清晰显示的臂丛神经根、神经节、锁骨上神经及锁骨下神经的数目分别为60、57、56、50;在STIR/longTE序列为37、28、52、44。DWIBS序列对臂丛神经根及神经节的显示率高于STIR/longTE序列(P〈0.05)。14例臂丛神经病变患者中,臂丛神经创伤4例,臂丛神经转移性病变7例,炎症3例。DWIBS序列臂丛神经显示为高信号影,臂丛神经节前、节后部分得到清晰显示,臂丛神经病变则呈现更高信号影。[结论]DWIBS序列与常规序列相比,能更清楚显示臂丛神经解剖形态,而且对准确判断病变累及范围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