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虞容  单筠  何吉  金蕾  傅启华  严力行 《检验医学》2003,18(2):111-112
目的分析临床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主要原因并寻找解决的方法.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223例临床发生血小板输注无效的病人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和鉴定.结果血小板抗体阳性80例(35.87%),其中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抗体阳性75例(33.63%),血小板特异性抗原(HPA)抗体阳性1例(0.45%),同时含有HLA和HPA抗体者4例(1.79%).结论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抗体以HLA抗体为主;针对不同抗体,可采取不同方法选择血小板供者.  相似文献   

2.
长期依靠血小板支持治疗的患者,常发生血小板输注无效(Platelet Transfusion Refractories,PTR)。其免疫性因素主要为HLA抗体、HPA抗体等。Doughty等报道,44%的恶性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其中88%是与非免疫性原因有关,单独非免疫性原因占67%,另21%与免疫性原因共同存在。血小板抗体存在于25%的PTR患者中,国内对PTR患者血小板抗体的筛选和鉴定,仍缺乏足够的研究。笔者采用美国GTI-MACE1试剂盒,通过ELISA方法对PTR患者血清中的血小板抗体进行鉴别,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的血小板抗体筛查与配合性输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血小板输注无效(PTR)的主要原因,为患者选择适用的血小板,用以提高输注疗效。方法对多次输血患者于输血前后监测血小板计数值,并计算1h和24h血小板增高指数(CCI值),对判断为血小板输注无效者,采用简易致敏血小板血清学技术(SEPSA)进行血小板抗体筛查,并进行血小板交叉配型,对配合性输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278例多次输血患者发生PTR共88例(31.7%);88例PTR患者中血小板抗体阳性67例(76.1%);67例抗体阳性患者,血小板交叉配型成功37例,血小板输注有效32例,有效率达86.5%。结论血小板抗体的产生是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主要免疫性因素,血小板配合性输注能显著提高血小板输注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本院患者血小板输注情况及临床疗效观察,了解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原因,以便做好预防工作。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12月对本院312名血小板减少的肿瘤患者输注机采血小板,并于输注前后检测血小板,以校正患者血小板计数增值(CCI)和24 h血小板回升率,判定输注效果并讨论影响因素。采用简易致敏红细胞血小板血清学技术(SEPSA)检测76名血小板输注无效的肿瘤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统计抗体分布。结果 75.6%(236/312)的患者输注后血小板数有不同程度的增高,血液病患者输注血小板有效率明显低于实体肿瘤患者(χ2=29.87,P0.05)和其他肿瘤患者(χ2=6.06,P0.05)。输注次数2次的患者(无效率为5.1%)输注血小板无效率明显低于输注次数7次患者(无效率为57.1%),也低于输注3-4次(无效率为39.5%)、5-7次患者(无效率为46.4%),血小板输注无效率随输注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分析76名肿瘤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原因,其中免疫因素占60.5%,非免疫因素占39.5%。结论反复输注产生血小板抗体是PTR发生的主要原因,多次输注者应进行血小板抗体的筛选,避免或减少造成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原因,提高血小板输注的有效率。  相似文献   

5.
血小板输注是治疗血小板减少的主要措施之一。HLA抗原是引起血小板无效输注的主要免疫因素,临床上由血小板表面的HLA抗原引发的同种免疫反应主要表现为血小板增殖的减少,从而导致血小板无效输注。本文着重阐述了同种抗体致血小板无效输注的主要原因以及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6.
血小板相关抗体与血小板输注无效关系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与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对42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及39名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PAIgG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血小板输注无效率的关系。结果ITP患者组、再生障碍性贫血组PAIgG阳性血小板百分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AIgG阳性的ITP患者及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的血小板输注无效率均明显高于PAIgG阴性的患者(P<0.01;P<0.05)。结论PAIgG与血小板输注无效存在密切关系,是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与分析哈尔滨地区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血小板抗体类型。方法对2017年11月-2018年6月的38例临床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交叉配型阳性的患者,采用PAKPLUS试剂盒进行血小板特异性抗体鉴定,分析患者HLA抗体和HPA抗体分布情况。结果 36例患者出现抗体阳性,其中单一HLA-Ⅰ类抗体阳性5例(13.9%),单一HPA抗体阳性3例(8.3%),HLA-Ⅰ类抗体和HPA抗体均阳性28例(77.8%);2例未检出HLA-Ⅰ类抗体和HPA抗体。31例HPA抗体阳性中,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抗体鉴定结果为,GPⅡb/Ⅲa抗体26例(72.2%),GPⅠa/Ⅱa抗体23例(63.9%), GPⅠb/Ⅸ抗体19例(52.8%),GPⅣ抗体17例(47.2%)。抗体阳性患者中女性21例,男性15例;女性HLA抗体阳性率高于男性,女性HPA抗体阳性率低于男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TR患者中血小板抗体以HLA-Ⅰ类抗体合并HPA抗体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比血小板配型前后血小板的输注效果,评估血小板抗体检测及配型对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出血症状改善情况、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CCI)、血小板恢复百分率(PPR)为标准,对比配型前后血小板的输注效果.结果 25例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的血小板抗体筛查阳性9例; 9例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血小板交叉配型前后血小板输注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配型后输注的 1 h和24 h CCI、PPR数值明显高于配型前输注的.结论 血小板抗体检测及血小板配型输注可以为患者选择适用的血小板,提高单采血小板的输注有效率,避免滥用血小板.  相似文献   

9.
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实验室检查和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明确感染、发热、肝脾肿大和血小板抗体等因素对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影响。方法血小板的输注效果通过CCI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血小板抗体采用ELISA法进行检测,感染、发热、肝脾肿大等因素的分析经临床资料统计获得。结果观察的30例患者共输注血小板568次,有174次发生血小板输注无效,其中输注前有感染症状的占59.8%(104/174),发热症状的占14.9%(26/174),肝脾肿大的占11.5%(20/174),血小板抗体的占13.8%(24/174)。结论感染是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输注血小板后血小板抗体检出率与输注反应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双抗体夹心固相酶免疫法,对65例多次输注血小板浓缩液的患者进行了血小板抗体检测。结果显示,浓缩血小板输注量〈10U,输注次数2次以内,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仅6.6%;当输注量增大,输注次数增多,血小板抗体一率明显增高,临床观察表明,当血小板抗体效价〈2时,100%输注有效,无非血溶性输血反应(NHTR);当产价增高时,病人发生反应增多;当效价〉64时,则88.8%出现“输注无效”或发生NHTR。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血小板输注无效(PTR)进行临床分析,探讨可能引起PTR的原因,讨论寻找预防PTR的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输注血小板的患者92例,进行血小板抗体筛检,调查分析血小板输注患者的病因、血小板抗体的产生与PTR的关系,探讨PTR的预防措施。结果 92例血小板输注患者中,血小板抗体阳性者30例,其中输注无效19例,血小板抗体阳性输注无效率为63.3%;血液病患者PTR率为36.4%,明显高于其他疾病患者。结论血液病患者的血小板无效输注率明显高于其他疾病患者;多次输注血小板或红细胞悬液的患者,血小板抗体阳性率较高易引起PTR。对抗体阳性者要进行血小板配型,选择相配合的血小板输注,以减少PT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血小板输注适用于预防和治疗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功能缺陷患者的出血,并已成为各种血液病及肿瘤患者放?化疗的有效支持疗法,但患者在多次输血(全血?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妊娠及器官移植后,易产生血小板相关抗体,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PTR)。我们结合近几年国内外研究进展,对血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小板抗体筛查及配合性输注措施应用于血小板输注无效(PTR)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多次输血的患者255例,对输血前后的血小板计数值进行监测,对1h、24h血小板增高指数(CCI)值进行计算,对于判断为PTR者,进行血小板抗体筛查并行交叉配型,分析配合性输注效果。结果 255例多次输血患者中发现PTR者共82例(32.2%)。82例患者中血小板相关抗体阳性者62例(75.6%),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与输血次数间存在明显相关性(r=0.552,P0.05);62例患者进行交叉配血,33例成功配合,28例输注有效,另外29例患者因配合未成功采用随机输注ABO同型血小板。配合性输注后及随机输注1h、24h后CCI值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配合性输注能使血小板输注效果显著提高,而血小板抗体的产生是导致PTR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血小板输注无效(PTR)患者血小板同种抗体的特异性,以便更好的为临床服务。方法检测并鉴定72例PTR患者血小板同种抗体的特异性;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对其中4例患者进行血小板、单核细胞膜上的CD36抗原检测;基因测序法对上述4例患者进行CD36抗原缺失分型。结果 72例PTR患者中有22例产生血小板同种抗体,其中18例为抗HLA抗体,3例为抗CD36抗体,1例为抗CD36及抗HLA抗体并存;4例含抗CD36抗体的患者经证实均为Ⅰ型CD36缺失个体,基因检测也证实为CD36基因突变所致的CD36抗原缺失。结论 PTR患者血小板同种抗体以抗HLA多见,其次为抗CD36;应对CD36抗原给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机采血小板无效输注(platelet transfusion resistance,PTR)与血小板抗体相关性。方法以计算血小板计数纠正增加指数(corrected count increment,CCI)作为PTR的量化的判断依据,观察207例的血液病患者进行机采血小板输注效果,并采用简易致敏红细胞血小板血清学技术(SEPSA)检测血小板抗体,计算PTR发生率及血小板抗体阳性率;将研究对象分为血小板抗体阳性组及血小板抗体阴性组,比较两组血小板输注效果及1hCCI、24hCCI值。结果PTR发生率为43.0%,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为37.2%;血小板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的PTR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小板抗体阳性组1hCCI及24hCCI明显低于血小板抗体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液病患者输注机采血小板前需进行血小板抗体的检测,对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进行血小板配型,有效地预防免疫性血小板无效输注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正血小板输注无效(PTR)是指患者在连续2次输注ABO血型相合且足够剂量的血小板悬液后仍处于无反应状态,即血小板计数(PLT)未见显著升高、有时反而下降;输入的血小板在体内存活期很短;CCI和PPR不能达标;临床出血倾向未见减轻等。从而未能防治由于血小板数量不足或功能缺陷导致的出血~([1])。引起PTR的原因较多,主要原因可概括为2大类,免疫性因素和非免性疫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血小板输注无效(PTR)的患者进行HLA-A、B抗原的基因分型研究,并对其血清进行HLA抗体特异性分析,以探讨血小板输注无效与血小板HLA、同种HLA抗体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以48名有血小板输注史,并临床确诊为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患者为对象,应用HLA抗体特异性检测试剂盒检测患者血清群体反应性抗体(PRA),PRA表达阳性的患者再进行HLA抗体特异性分析;运用PCR-SSP方法对患者进行HLA-A、B抗原基因分型.结果 48名患者中HLA抗体表达阳性的有32例(66.7%).32例HLA抗体阳性患者中:PRA< 20%占15.6%、PRA(20%~30%)占15.6%、PRA(31%~40%)占46.8%、PRA> 40%占22.4%.结果表明在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中,低水平的PRA(20%~40%)较多.HLA-A特异性抗体中,-A9抗体占全部抗体的40.60%,其次分别为-A2(21.90%),-A19(21.90%),HLA-B特异性抗体中,-B40抗体占46.85%,-B7 (21.90%).HLA抗原以HLA-A2、A11为主,频率分别为0.296和0.164;HLA-B13、B19、B40频率分别为0.081、0.066和0.232.结论 在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中,HLA抗体占主要原因,研究血小板输注无效与HLA-A、B抗原、抗体的相关性,对临床血小板的输注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
血小板输注无效与抗HLA抗体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抗HLA抗体与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关系.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抗HLA抗体,并通过检测输注血小板前后的血小板数量计算出血小板增加校正值(CCI)来分析抗HLA抗体与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关系.结果 25名患者中抗HLA抗体阳性16例,占64%;血小板输注无效16例中,抗HLA抗体阳性15例,阴性1例.抗HLA抗体阳性患者血小板输注无效率显著高于抗HLA抗体阴性患者.结论多次输血患者体内易产生抗血小板抗体,导致血小板榆注无效,其中抗HLA抗体是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血液病患者机采血小板输注疗效及血小板抗体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临床上有些患者在输注大剂量血小板后,出现血小板输注无效(Post-transfusion refractoriness,PTR)现象,其部分原因与患者体内产生血小板抗体有关。我们分析了我院血液病患者输注新鲜机采血小板的疗效及其血小板抗体产生情况,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