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分析超甜蜜本南瓜籽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结合保留指数法,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超甜蜜本南瓜籽中鉴定出35个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96.34%。结论棕榈酸乙酯含量最高,占总成分的24.52%,其次为[R,R]-2,3-丁二醇(14.30%)、亚油酸乙酯(11.67%)。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超甜蜜本南瓜雄花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结合保留指数法,首次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超甜蜜本南瓜的雄花中鉴定出26个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95.66%。结论研究表明β-波旁烯含量最高(21.68%),其次为香叶烯D(9.80%)、二甲基硫醚(9.16%)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超甜蜜本南瓜茎尖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结合保留指数法,首次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超甜蜜本南瓜茎尖中鉴定出26个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98.04%。结论研究表明植酮含量最高(10.14%),其次为丁羟甲苯(9.24%)、(-)-香叶烯D(8.07%)。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超甜蜜本南瓜肉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结合保留指数法,首次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超甜蜜本南瓜的肉中鉴定出22个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92.59%。结论研究表明其挥发性成分中吡喃酮含量最高(14.87%),其次为棕榈酸(13.20%)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香鳞毛蕨CO2超临界萃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CO2超临界萃取法和的GC-MS联用分析技术对萃取物进行分析,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化合物的相对含量。结果确定了15种化合物,相对含量较高的有棕榈酸(17.584%),1,1-二乙氧基乙烷(17.575%),香橙烯(5.541%),亚油酸乙酯(2.266%),棕榈酸乙酯(1.791%)等。结论15种化合物均为首次在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石刁柏果皮与种子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结合保留指数法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石刁柏果皮挥发油中鉴定出1个挥发性成分,占总峰面积的74.47%。石刁柏种子挥发油中鉴定出2个挥发性成分,占总峰面积的29.42%。结论石刁柏果皮的主要挥发性成分是十二酸乙酯(74.47%),种子的主要挥发性成分为十二酸乙酯(11.49%)和十六酸乙酯(17.93%)。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金沙绢毛菊低极性成分。方法用乙醇提取,再经石油醚萃取,硅胶柱层析分离,得浅黄色油状物质,用气相色谱毛细管柱进行分析,采取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并核对质谱标准图谱。结果从分离出的53种组分中鉴定出18种化合物。结论金沙绢毛菊主要低极性成分是十六烷酸乙酯(26.12%)、双环己烷(19.17%)、亚油酸乙酯(4.55%)等化合物。  相似文献   

8.
细叶黑三棱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细叶黑三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细叶黑三棱挥发油,经GC/MS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从其挥发油中分离出11个色谱峰,鉴定出9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4.978%。结论:挥发油主要成分为棕榈酸(33.226%)、亚油酸(14.941%)、邻苯二甲酸双(2-甲氧基)乙酯(13.482%)、邻苯二甲酸双(2-甲基)丙酯(12.382%)。  相似文献   

9.
米口袋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米口袋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的研究,为米口袋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柱色谱法从米口袋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质谱图用NIST98谱库检索并与标准图谱进行比较,鉴定各种成分,并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其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共分离出137个峰,鉴定了其中80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79.325%。结论:米口袋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为9,12-(Z,Z)-十八二烯酸乙酯(20.843%)、十六酸乙酯(19.324%)、3,7,11,15-四甲基-2-十六烯-1-醇(7.016%)、3,7,11,15-四甲基-1-十六烯-3-醇(5.430%)、9,12,15-(Z,Z,Z)-十八三烯酸乙酯(5.078%)等。  相似文献   

10.
杨静 《求医问药》2014,(21):21-22
目的:探讨同时测定银黄含片中四种活性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HPLC),同时测定银黄含片中4种活性成分(绿原酸、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的含量。采用Agilent Eclipse Plus C18(2.1mm×50 mm,1.8μm)色谱柱,以乙腈-0.2%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4 m L/min-1,检测波长为275nm。结果:银黄含片中4种活性成分的分离度良好。在考察的浓度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加样回收率(n=9)均在96.4%~105.0%范围内。峰面积RSD值均小于2.1%。结论: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银黄含片中四种活性成分的含量简单、快速、灵敏、准确。因此,该方法可为银黄含片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用尿素沉淀法和分子蒸馏法研究了二十碳五烯酸( 简称 E P A) 、二十二碳六烯酸( 简称 D H A) 乙酯的分离提纯。实验表明,尿素沉淀法能够将 E P A、 D H A 乙酯提纯到90 % ,分子蒸馏法能提纯到70 % 以上。两种方法对比,分子蒸馏法提纯工序简单,效率高,尿素沉淀法工序繁杂,效率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解析2种甘氨酸棉酚Schiff碱的结构及优势构象.方法 制备2种甘氨酸棉酚Schiff碱,并采用红外光谱、二维核磁波谱技术和PM6半经典计算方法进行结构解析.结果 光谱分析表明2种甘氨酸棉酚Schiff碱具有烯胺-烯胺结构特征,并归属了所有的碳原子和氢原子的化学位移;PM6研究表明2种甘氨酸棉酚衍生物以烯胺-烯胺构型存在,在能量上更有利,并确定了优势构象.结论 2种甘氨酸棉酚Schiff碱均以烯胺-烯胺形式存在,分子内氢键使烯胺-烯胺结构更稳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量子化学计算结果,探讨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5-吡唑啉酮(PMBP)缩氨基酸酯类席夫碱配体与金属离子的配位能力。【方法】运用Gaussian98程序,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6-31G方法对4个PMBP缩氨基酸酯类席夫碱化合物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结果】4个化合物的原子静电荷中负电荷大都分布在N和O原子上;占有轨道的贡献也主要来源于O和N原子;PMBP缩苯丙氨酸乙酯和PMBP缩色氨酸乙酯的静电势分布图上有多个突起的鞍部。【结论】PMBP缩苯丙氨酸乙酯和PMBP缩色氨酸乙酯,比PMBP缩甘氨酸乙酯和PMBP缩蛋氨酸乙酯更易形成金属配合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合成具有较强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活性与较高血浆稳定性的抗HBV前药——阿德福韦膦酸双L-异亮氨酸乙酯(YF-6).方法:以三-(异丙氧基)磷为反应起始原料,通过与2-氯乙基氯甲基醚经Arbuzov重排得到二异丙基(2-氯乙氧基)甲基膦酸酯(1),而后(1)在四氯化碳溶液中经五氯化磷及三氯氧磷处理得到2-氯乙氧甲基二膦酰氯(2),(2)再与N-Boc L-异亮氨酸羟乙基酯缩合得到双N-Boc L-异亮氨酸-2-氯乙氧甲基膦酸乙酯(3),所得物在Cs2CO3/DMF条件下与腺嘌呤缩合得到阿德福韦膦酸双N-Boc L-异亮氨酸乙酯(4),后者经15% HCl/dioxane脱去Boc保护基得到目标化合物(YF-6),采用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鉴定.结果:根据探寻到的目标化合物合成的路线,获得了目标化合物(YF-6),且收率较高,合成的化合物及中间体均经过核磁共振氢谱与质谱进行了结构表征,确证结构与目标产物一致.结论:该合成方法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临床上肿瘤恶病质的治疗十分棘手,初步的研究提示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本身作为免疫营养素具有改善肿瘤恶病质的功能。本研究应用在心血管疾病中广泛使用的ω-3多烯酸乙酯口服制剂来干预荷瘤小白鼠,探讨其对肿瘤恶病质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使用小白鼠结肠癌细胞株C-26皮下注射Balb/c小白鼠,构建荷瘤小白鼠肿瘤恶病质模型,将小白鼠分为3组:对照组(无荷瘤小白鼠组)、荷瘤无干预组和荷瘤ω-3多烯酸乙酯干预组,荷瘤ω-3多烯酸乙酯干预组小白鼠给予ω-3多烯酸乙酯(DHA、EPA>80%)灌胃(2 g.kg-1.d-1,体积<0.1 ml)。连续2周记录小白鼠饮食量、体质量及腓肠肌重量等指标,并比较各组肿瘤组织炎性因子IL-1β、IL-6的mRNA表达差异。结果ω-3多烯酸乙酯干预组相对于荷瘤无干预组可显著改善荷瘤小白鼠的体质量减轻程度,减少瘦肉体(腓肠肌)的丢失,并降低肿瘤组织的炎性因子IL-1β、IL-6的mRNA表达水平。结论口服ω-3多烯酸乙酯可以降低组织炎性因子表达,达到改善肿瘤恶病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