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押探讨心电图门控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疗效评价上的应用价值。方法押12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于术前1周内、术后2~4周分别行静息门控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心肌灌注显像,比较手术前后心肌血流灌注指数、左室射血分数,左室容积、局部室壁运动等的变化,评价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效果。结果: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平均缺血节段数无明显减少(4.83±1.94vs3.67±2.28,P>0.05),平均灌注指数显著降低(2.17±0.67vs1.20±0.58,P<0.05)。左室射血分数、左室收缩末容积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室舒张末容积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8±27mlvs75±24ml,P<0.05)。平均室壁收缩增厚指数明显下降(1.52±0.42vs1.17±0.22,P<0.05)。结论:门控心肌灌注显像能准确评价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疗效,为无创性评价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疗效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并研究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高危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本院在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50例冠心病高危患者,按照随机分配法平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处理(心动能查、血压难以维持等情况下方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观察组采用主动性植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两组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正性肌力药物辅助时间、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使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在ICU病房所住时间、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例数、围术期死亡率、心肌梗死率、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随访一年生存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中给予冠心病高危患者主动性植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能够有效改善预后情况,提高治疗效果,提高生存质量及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痛风患者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痛风患者64例,抽签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2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实验组施以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后,对照组焦虑(31.22±3.06)分,抑郁(29.39±3.50)分;实验组焦虑(17.17±3.18)分,抑郁(18.66±4.42)分.两组患者中实验组焦虑抑郁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实验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8.59±2.61)d,实验组(4.56±2.26)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对痛风患者效果较好,住院日缩短,生活质量提高,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4.
史建华  栗春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1):1508-1509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辅助主动脉球囊反搏对心功能低下的疗效。方法: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后心功能低下的患者,由股动脉途径置入主动脉球囊反搏导管,行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测定连续心输出量、混合静脉饱和度、有创动脉收缩压、有创平均动脉压、心指数及肺毛细血管楔压。结果:行主动脉反搏术后,有创动脉收缩压、有创平均动脉压、测定连续心输出量、心指数及混合静脉饱和度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而肺毛细血管楔压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主动脉反搏术是治疗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功能低下的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研究胃肠外科肿瘤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方法的安全性及实用性。方法:收集2008年8月至2010年8月间我科210例平诊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治疗组):应用曲马多300 mg+咪达唑仑30 mg+生理盐水60 mL,静脉微泵控制输入(2.5 mL/h),持续24 h输入,连续3 d止痛114例。B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术后8 h后3 d内按照患者诉求给予曲马多每次100 mg肌注止痛,每天最多3次,共96例。比较两组的患者疼痛程度、术后舒适度、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坠积性肺炎例数及住院天数、睡眠质量评分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总分(124.35±14.10)分,对照组总分(191.75±16.67)分,两组总分相比(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床时间治疗组(3.41±0.93)d,对照组(5.53±1.15)d,两组相比(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坠积性肺炎治疗组10例,对照组20例,两组相比(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92,P<0.05)。住院天数两组相比(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质量评分治疗组(20.87±3.91)分,对照组(13.58±4.49)分,两组相比(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马多和咪达唑仑联合静脉应用对胃肠肿瘤患者术后的疼痛减轻程度、术后舒适度、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坠积性肺炎及住院天数、睡眠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传统术后镇痛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建立符合肝癌肝移植术后肝癌复发规律的大鼠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能反映肝癌肝移植特点的肝癌复发动物模型。【方法】选用Wistar大鼠,实验组大鼠给予肝移植术后常规联合免疫抑制方案(MP+CSA),对照组仅同法使用生理盐水,两组均接受经门静脉系统接种walker-256肿瘤细胞株手术,观察60d,死后剖腹探查取病理检查。【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为(22.6±0.6)min,对照组为(22.1±0.7)min,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生存时间为(14.8±2.3)d,对照组为(40.9±5.3)d,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大鼠体质量减轻量(53.5±2.6)g,较对照组体质量减轻量(34.6±5.8)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大鼠肿瘤复发率为95%(19/20),对照组为40%(8/20),实验组大鼠肿瘤的复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大鼠(P<0.05)。【结论】该模型能够有效模拟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主要特征,可以作为研究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理想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在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围手术期血液中内皮素(ET-1)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动态变化及与并发症关系。方法对36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病人,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围手术期即术前、麻醉诱导期、阻断升主动脉、开放升主动脉、术后2、6、12、24、72h不同时相血浆中ET-1和CGRP的含量变化。结果冠心病病人术前血浆ET-1浓度为(97±14)ng/L,阻断升主动脉后、术后2、6、12h时血浆ET-1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术前CGRP血浆浓度为(50.6±24.5)pg/mL,在开放升主动脉、术后2、6、12、24、72h时,CGRP水平随开放时间的延长逐步升高,差异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术后出现不同并发症,ET-1均有明显变化。结论ET-1升高程度与心肌损伤程度相一致,与术后并发症有关;内源性CGRP对体外循环缺血—再灌注心肌具有代偿性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魏小华  代永科 《黑龙江医学》2022,(15):1823-1825+1829
目的:探讨“双心医学”模式干预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患者心功能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20年5月河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158例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围术期应用的护理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79,常规护理干预)及试验组(n=79,基于“双心医学”的护理干预)。术后随访6个月,监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心功能指标,治疗前后焦虑抑郁情绪、自我管理能力以及手术并发症。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心排血量(CO)均较术前升高,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减小,且术后6个月试验组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28、5.651、10.942,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均较干预前降低,且干预后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084、10.856,P<0.05);干预后2周CSMS评分比较可见,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484、8.192、10.721,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分析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胆囊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86例胆囊结石手术患者,按照术式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43例(应用LC治疗)及对照组43例(应用MC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62.34±7.13)min、(16.32±3.57)h、(5.13±0.75)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72.67±8.45)min、(32.35±5.26)h、(8.46±1.7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中出血量为(41.23±8.37)mL,明显少于对照组(77.23±8.23)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247,P=0.019);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3%,明显低于对照组13.95%(χ2=3.888,P=0.049).结论 相比小切口胆囊切除术,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不仅创伤小、恢复快,而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0.
免疫调节剂在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宗梅芳 《吉林医学》2010,31(18):2837-2838
目的:评价免疫调节剂在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将10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转移因子组,左旋咪唑组,匹多莫德组,对照组;转移因子组、左旋咪唑组及匹多莫德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分别加用转移因子口服液、盐酸左旋咪唑片及匹多莫德口服液,疗程2个月;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观察各组临床疗效及停药后6个月内呼吸道感染次数、感染持续时间。结果:各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8.0%、88.0%、92.0%、48.0%;各免疫调节剂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调节剂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感染次数、感染持续时间分别为(2.32±1.46)次、(5.36±2.04)d,(2.40±1.32)次、(5.80±1.35)d,(2.12±1.51)次、(5.28±2.09)d,(3.60±1.55)次、(7.40±2.69)d,各免疫调节剂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调节剂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免疫调节剂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环磷腺苷葡胺(MAC)预处理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6月邢台市第三医院心外科择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46)和MAC预处理组(n=50)。在麻醉诱导成功后从颈内静脉以0.02 mg/(kg· min)输注1次环磷腺苷葡胺(1.0 mg/kg),而对照组则仅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后30 min、6 h、12 h、24 h、48 h、72 h采静脉血,即刻检测两组患者的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钙蛋白(cTNI)水平。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 CK-MB:对照组与预处理组术后6 h [(32.62±9.70) vs (26.45±7.84)]和24 h [(25.80±10.41) vs (21.13±6.7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2) cTNI:对照组与预处理组术后6 h [(32.62±9.70) vs (26.45±7.84)]、24 h [(25.80±10.41) vs (21.13±6.70)]、48 h [(19.03±7.91) vs (16.32±6.88)和72 h [(15.91±6.52) vs (14.64±4.0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环磷酰苷葡胺预处理可以减轻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高血压、冠心病患者中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我院心内科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46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20例,选择未合并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25例纳入高血压组,以及25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受检者的血清Hcy及hs-CRP水平.结果 血清Hcy、hs-CRP在对照组[(9.83±2.12)μmol/L、(1.42±0.78)mg/L]、高血压组[(14.82±3.05)μmol/L、(5.98±2.24)mg/L]、SAP组[(20.32±4.08)μmol/L、(9.85±3.29)mg/L]及ACS组[(23.24±4.27)μmol/L、(14.35±4.79)mg/L]均依次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s-CRP与Hcy呈显著正相关(r=0.595,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血清Hcy、hs-CRP浓度明显升高,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升高更加明显,其可反映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3.
The clinically applied value of myocardial perfusion and systolic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fter coronary artery bypass surgery using real-time myocardial contrast echocardiography (RT-MCE) combined with two-dimensional strain echocardiography was assessed. Twenty patients underwent intravenous RT-MCE by intravenous injections of SonoVue before and after coronary artery bypass surgery. Two-dimensional images were recorded from the left ventricular four-chamber view, two-chamber view and the apical view before, and two weeks and three months after coronary artery bypass surgery, and the peak systolic longitudinal strain was measur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yocardial perfusion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fter coronary artery bypass surgery in about 71.6% segments. In the group that myocardial perfusion was improved, the peak systolic longitu- dinal strain three months after bypass surgery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operation [(-15.78±5.91)% vs (-10.45±8.31)%, P〈0.05]. However, the parameters did not change in the group without myocardial perfusion improvement [(-10.33±6.53)% vs (-9.41±6.09)%, P〉0.05]. It was concluded that whether or not the improvement of myocardial perfusion can mirror the recovery trend of regional systolic function, two-dimensional strain echocardiography can observe dynamic change of regional systolic function. The combination of myocardial perfusion with two-dimensional strain echocardiography can more accurately assess the curative effectiveness of coronary artery bypass surgery.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培哚普利(雅施达)对慢性稳定型冠心病合并舒张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将106例患有慢性稳定型冠心病合并舒张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4例)。2组患者均给于冠心病常规治疗,其中治疗组患者加用培哚普利4~8mg/d,疗程6月。疗程结束后,采用运动平板试验和彩色多普勒心脏超声,评价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69.4%比52.9%,P<0.01);治疗组治疗后运动耐量增加[(6.3±2.4)met和(9.5±1.8)met,P<0.01)];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除LVPW、LVEF外均有改善(P<0.05~0.01),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左室舒张功能指标除AcTe、DcTe、IRT有改善外(P<0.05),其余均无显著改善(P>0.05)。结论培哚普利能减少慢性稳定型冠心病患者的缺血症状,增加其运动耐量,纠正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从而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5):60-64
目的 分析术前超声定位引导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大隐静脉获取质量和速度的应用效果。方法 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自2018年8月~2019年10月所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术前将患者随机分为超声定位组和对照组。共入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78例,超声定位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一般资料、获取静脉桥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声定位组在术前对患者双侧大隐静脉全长进行扫描,测量大隐静脉直径并定位。对照组术前不行超声定位。记录从切开腿部皮肤至缝合完成的时间作为获取时间。记录术后腿部切口愈合情况,观察有无渗出、愈合不良或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果 超声定位组平均获取时间为(48±4)min,对照组为(59±6)min,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超声定位组1例患者术后发生切口血肿,对照组2例患者术后发生切口血肿,1例患者术后发生淋巴管损伤,4例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愈合不良,1例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两组术后切口并发症总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通过术前运用血管超声定位大隐静脉的方法指导年轻医生进行获取,能够显著缩短获取时间,减少皮瓣的产生,降低术后切口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该方法简单、有效、经济、无创,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蕲蛇酶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梗死者16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仅用常规治疗)83例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加用蕲蛇酶注射液)83例,将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脂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10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2.14±0.57)分]以及血小板聚集率[(47.98±12.25)%]、纤维蛋白原[(3.40±0.71)g/L]、凝血酶原时间[(12.98±0.63)s]、血浆黏度[(1.38±0.40)m Pa·s]、红细胞压积[(44.11±4.32)%]同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胆固醇[(3.89±1.30)mmol/L]、甘油三酯[(1.17±1.09)mmol/L]同对照组数据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蕲蛇酶注射液能够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神经功能,临床效果确切,适合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乌司他丁在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中对心肌的保护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近年30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两组:观察组(A组)患者15例,术中术后使用乌司他丁,对照组(B组)15例,未使用乌司他丁.检验两组患者各时点血浆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kinase-MB,CK-MB)活性和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trononinI,cTnI)的浓度,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正性肌力作用药物使用量.【结果】两组无手术死亡.观察组较对照组患者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浓度及术后多巴胺[(76.4±13.6)、(117.5±12.4)h]、肾上腺素[(50.4±12.1)、(88.9±10.8)h]的使用量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乌司他丁在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对患者心肌可起到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冠心病患者与健康人群中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d-LDL)、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差异,探讨血清sd-LDL、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5月期间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住院的冠心病患者542例,其中稳定心绞痛(SA)247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115例、急性心肌梗塞(AMI)180例,同时期同龄来院体检的健康对照者231例,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sd-LDL与hs-CRP的水平,同时根据冠脉造影结果计算冠心病患者Gensini评分,评价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使用成组t检验分析各组间的差异,使用Spearman's相关性分析法分析sd-LDL、hs-CRP水平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sd-LDL的水平在SA[(1.09±0.55)mmol/L vs(0.71±0.43)mmol/L,P<0.01]、UA[(1.11±0.58)mmol/L vs(0.71±0.43)mmol/L,P<0.01]和AMI组[(1.41±0.61)mmol/L vs(0.71±0.43)mmol/L,P<0.01]中均显著升高;AMI组中sd-LDL的水平较SA组[(1.41±0.61)mmol/L vs(1.09±0.55)mmol/L,P<0.01]和UA[(1.41±0.61)mmol/L vs(1.11±0.58)mmol/L,P<0.01]显著升高.Spearman's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d-LDL与Gensini积分呈显著正相关(r=0.5202,P<0.01),hs-CRP与Gensini积分呈显著正相关(r=0.2361,P<0.01).结论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与冠心病的临床分型和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密切相关.sd-LDL与hs-CRP联合检测对冠心病的风险预测及严重程度的判断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血纤维蛋白原(Fg)和尿酸(UA)水平变化及其与冠心病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71例CHD患者组(其中Gensini积分轻度组24例,中度组18例,重度组29例)与29名正常对照组,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浆Fg、UA等水平,并经统计学处理。结果: CHD组血浆Fg (4.11±0.84) g/L、UA (362.89±155.50)μmol/L均较正常对照组Fg (3.03±0.34) g/L、UA (290.07±93.80)μmol/L显著升高(P<0.001和P<0.01);并且按Gensini积分分组后各不同冠脉病变组Fg和重度病变组尿酸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且重度病变组血Fg高于轻度组(P<0.05)。结论: 血Fg和UA在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一定作用,可作为反映冠心病病变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超声介入下聚桂醇联合甲氨蝶呤局部注射用于治疗高龄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 方法 以2016年11月—2018年11月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70例高龄子宫瘢痕妊娠(CSP)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5例)和研究组(85例)。研究组予以超声介入下聚桂醇联合甲氨蝶呤局部注射后负压清宫术治疗,对照组予以超声介入下子宫动脉栓塞联合负压清宫术治疗。记录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β-hCG转阴时间、术后月经恢复时间和排卵恢复时间,检测治疗前后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和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观察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 2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β-hCG转阴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总体治疗费用[(5 967.34±384.96)元]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12 236.51±795.02)元,t=-12.985,P<0.001]。研究组术后月经恢复时间[(36.82±3.93)d]和排卵恢复时间[(96.37±12.84)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水平[(40.69±4.31)d、(114.19±15.62)d,t=-4.196、-6.803,均P<0.05]。研究组术后1个月FS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AMH和E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3.796~2.972,均P<0.05)。研究组术后近期不良反应及远期并发症总体发生率(12.94%)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27.06%),χ2=5.294,P=0.021。 结论 较子宫动脉栓塞术,超声介入下聚桂醇联合甲氨蝶呤局部注射对于高龄CSP患者卵巢功能影响更小,有利于促进月经和排卵功能恢复,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降低医疗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