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胸小切口治疗贲门失弛缓症20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贲门失弛缓症是由于贲门括约肌舒缩功能异常而导致的进食吞咽不利,病因不明。吞咽不利呈间断性发作并逐渐加重。常导致病人营养不良,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治疗以手术为主。手术方式有多种。经胸手术是方法之一,术式简单,操作方便,疗效确切,一般多采用经左胸第七肋间后外侧切口进胸,缺点是创伤较大,需断肋骨,病人痛苦较大。自1998年10月-2003年 相似文献
2.
3.
4.
以往贲门失弛缓症的治疗包括口服药物、内镜下注射药物、球囊扩张和支架治疗等方法,但不能最终解除食管下端括约肌梗阻,疗效不肯定,复发率较高;外科手术切开食管下端括约肌疗效确切,但手术创伤大,恢复慢,住院时间长,手术费用也较高[1,2]。我科开展 相似文献
5.
贲门失弛缓症主要是由于食管下括约肌张力过大 ,处于紧缩状态 ,不能松弛而出现吞咽困难 ,水和食糜在食管内潴留 ,致食管扩张 ,出现胸骨后胀痛不适。发病率在 0 5~ 1 0 /10 5,既往多采用外科手术部分切断食管下括约肌 ,以达到松弛作用。近年来有用气囊扩张器进行扩张治疗 ,有一定疗效 ,但所用器械均为进口材料 ,价格昂贵 ,一般医院很难接受 ,我院自 1995年开始 ,采用特型气囊扩张器 ,专门治疗贲门失弛缓症 2 6例 ,共进行扩张 48例次 ,初步观察疗效良好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1995年 11月~ 1998年 10月共做 2 6例 ,48例次。其中男1…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考察和验证新型湿性愈合敷料在应对胸部术后切口感染的效果及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5年5月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松江分院接受胸部手术后出现伤口感染的患者72例,随机分成等量的两组。观察组36例,对照组36例。观察组使用新型湿性愈合敷料对感染创面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传统敷料进行护理。治疗一段时期后,考察观察组和对照组胸部切口感染情况,统计患者胸部术后切口的愈合时间、效果、换药次数等三个维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切口感染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愈合时间及换药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新型湿性愈合敷料换药方式应用于胸部手术切口感染中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胃镜直视下微波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MTC-1智能化胃镜微波治疗仪,日本OLYMPUS-GIFXQ-20、30内镜及与其配套的冷光源,总结近年来我院胃镜直视下微波治疗贲门失弛缓症33例的经验教训。结果在33例病例中,经1次治疗治愈28例,好转5例;未出现过严重的并发症。结论使用胃镜直视下微波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创伤小,简便,费用低且安全的治疗技术。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30岁。1h前在家中突然晕厥,急诊入院。心脏超声检查:左室长轴切面于左房后方(图1),心尖四腔心切面于左房左侧见强回声团块(图2),内为多个强回声光斑,边界清晰,上述团块致左房明显受压,变形,内径减小。主动脉内径正常,跨瓣速度正常。余心内结构及血流未见异常。超声提示:心内结构及血流未见异常。左房受压,考虑纵隔实性肿块所致。随访临床资料,血液生化提示低血糖;胃镜示食管贲门失弛缓症,食管下段高度扩张,大量食物滞留。由临床资料分析结果为食管贲门失弛缓症大量食物滞留致低血糖而晕厥,并非心源性(主要指主动脉搏出功能)晕厥。超… 相似文献
11.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切除术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肺部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该科60例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肺部疾病临床资料.结果 中转开胸2例,余患者均在胸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0~190min,平均125min.术中出血量100~400mL,平均230mL.术后住院7~14d,平均9.5d.无围手术期死亡和严重并发症发生.其中,良性病变32例,均行肺楔形切除术;原发性肺癌28例,行肺叶切除联合淋巴结清扫术.结论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行肺切除手术具有微创、恢复快和安全有效的优点,通过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可达到常规开胸相同或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1病例介绍
患者女,61岁。因"间断性呕吐30余年,加重伴胸骨后、背部疼痛3个月"入院。检查:①食管造影:纵隔明显增宽,食管明显扩张,黏膜絮乱,约胸3、4椎体平面食管右侧壁见大小5.2cm×6.9cm的充盈缺损,局部食管黏膜破坏;贲门张力高,食管内容物潴留明显,考虑贲门失弛缓症合并食管癌(图1)。 相似文献
13.
胸部手术常用切口有胸骨正中切口、左前外切口、左后外切口。胸骨正中切口是心脏外科常用的剖胸切口.该切口感染率低,但严重感染者病情凶险、病程长.死亡率可达46%,我科自2004年9月1日-2006年6月30日对各年龄病人施行各类心脏直视手术543例。除术后死亡无切口感染记录者16例及失访者11例未包括在内外,在实际516例中有23例术后发生胸部切口感染(4.46%)。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大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大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并探讨扩张器选择及扩张技术。方法:对31例临床诊断为贲门失弛缓症患者,采用经口送入直径3.0cm,3.5cm,4.0cm的大气囊扩张狭窄的贲门管,每次扩张维持3分钟,间歇2分钟,至扩张过程中气囊切迹消失为止。一般为3-4次。结果:扩张技术成功率为97%,操作时间平均40分钟,贲门管直径平均增粗0.64cm,排空明显加快,食管下段潴留排空率平均提高38.73%。1例胸腔-食管瘘,随访结果30例吞咽困难症状明显消失,无食管反流。结论:对贲门失弛缓症,采用直径为3.0-4.0cm大气囊扩张治疗,创伤小,治愈周期短,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采用外侧小切口进行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56例。结果切口长8~10(平均9.2)cm,单侧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中出血量为260~380(平均340)ml,术后出血量为270~340(平均320)ml,双侧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中出血为460~680(平均580)ml,术后出血为440~580(平均510)ml。术后3个月随访,髋关节Harris评分为平均92.5分。外侧小切口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术后瘢痕少、美观,手术切实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1980年7月至1993年2月,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34例。27例经0.5-12年随访,结果证明效果良好,其中治愈24例(占88.9%),有反流性食管炎3例(占11.1%)。我们对Heller氏手术的方法,疗效和再手术以及是否需附加抗反流性手术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各种贲门失弛缓症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Medline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的随机对照试验和系统评价以及NGC(national guideline clearinghouse)网站相关临床指南,评价贲门失弛缓症的各种治疗方法,为临床实践提供最佳的循证医学证据.结果:共检索到18项结果,共评估了药物治疗、内镜下治疗和外科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和安全性.结论:基于目前的临床证据,我们认为,药物治疗可作为一种暂时治疗方法;内镜下气囊扩张治疗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内镜下注射肉毒杆菌毒素治疗可作为那些不适合作明确治疗(气囊扩张或手术治疗)患者的一种辅助治疗.对于那些反复扩张或注射效果不佳患者,推荐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临床诊断、X线钡餐检查确诊的34例贲门失弛缓症病人行食管下端贲门区B超检查,旨在探讨B超对该病的诊断价值。1 资料与方法1995年~1998年对34例临床疑贲门失弛缓并经X线钡餐造影确诊的患者进行B超检查。其中23例患者行手术治疗。34例患者中,男15例,女19例,年龄13~67岁,平均34-1岁。采用ALOKA-1200、SiemensPrimaSLC和TOSHIBAPowervision6000超声仪,探头频率2-6~5-0MHz。病人坐位,饮温开水200~500ml,以肝左叶为透… 相似文献
19.
贲门失弛缓症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贲门失弛缓症是以食管蠕动功能丧失和食管下括约肌不能松弛或松弛不完全为特征的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 ,是仅次于食管癌需要外科治疗的食管疾病。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少见病 ,在我国缺乏该病的流行病学资料 ,在欧美国家 ,该病的发病率约为 1/ 10万[1] ,以 5 0岁以下的青壮年患者居多。贲门失弛缓症的主要病理变化为食管体部蠕动消失和食管下括约肌不能松弛或松弛不完全 ,神经解剖学资料证明 ,食管粘膜下神经丛和肌间神经丛退行性变。贲门失弛缓症的诊断要点明确 ,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反流和体重下降。X线吞钡检查和食管测压检查是明确诊… 相似文献
20.
内镜直视下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气囊扩张治疗责门失弛缓症的疗效及意义.方法 纳入采用气囊扩张治疗的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对其扩张后随访2~13个月.详细询问病史,了解吞咽梗阻的改善情况.结果 40例患者,5例失访,1次扩张有效率为77.4%,2次扩张有效率为94.3%,症状改善Ⅰ级、Ⅱ级、痊愈者分别为20.0%、17.1%和60.0%.1例效果差,总体有效率97.1%.结论 气囊扩张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