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初产妇足月妊娠单胎头位临产后胎头高浮称为胎头浮动。我们对561例骨盆正常活跃早期头浮动的分娩经过进行了观察,以冀了解其发生原因及对分娩的影响,探讨产时应采取的措施,以利分娩。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992年6月至1998年6月在我院产科分娩正常单胎头位,孕龄≥37周的初产妇5843例。临产进入活跃期,肛查宫颈口扩张2.5~3cm,腹部检查头高浮561例,称浮动组。随机抽样同期分娩单胎头位孕周相同的初产妇临产胎头衔接570例为对照组称入盆组(病理产科和骨盆狭窄不在本研究范围)。1.2 方…  相似文献   

2.
产力、产道和胎儿是分娩的三大要素。在分娩过程中,先露的衔接、下降和宫颈的扩张速度则是产程进展是否顺利的两个标志。本文通过300例初产妇妊娠末期及分娩早期胎头衔接与否的临床分析,探讨初产妇妊娠末期及分娩早期胎头不衔接的临床意义。一、资料来源:随机抽取本科头位分娩初产妇病历300份。按临产时胎头衔接与否(未衔接包括胎头高浮及半固定),分别统计产妇的年龄、妊娠周数、新生儿体重、胎方位、分娩方式和第一、二产程的时间,并分别进行统计学处理。二、统计结果及分析:在300例初产妇中,临产时胎头未衔接者107例,占36.67%;已衔接者193例,占64.33%。其余各项见下表。  相似文献   

3.
头位评分法的临床应用价值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妇产科(110003)张忠福,田春芳产科临床中把最先进入骨盆入口的胎儿部分称为胎先露,胎先露有头先露。臀先露、肩先露三种,后两种情况极易引起产科医生注意,并及时给予处理,而头先露分娩占分娩总数的95.%...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探讨初产妇临产时出现胎头浮动的原因及其与难产的关系,总结其处理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1月至2010年11月340例孕周≥37周的初产妇,其中临产时胎头未衔接,为临产时胎头浮动,有106例,设为观察组;临产时胎头已入盆,有234例,设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巨大儿、骨盆狭窄、异常胎位、难产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巨大儿、骨盆狭窄、异常胎位、难产的发生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头盆不称是导致胎儿胎头浮动的最主要原因,容易引起难产的发生,但是并不属于剖宫产的指征,可在密切监视胎心变化下,采取助产技术协助阴道分娩,试产过程中出现胎窘或胎头下降受阻,可考虑改行剖宫产,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足月头位未衔接胎膜早破的初产妇临产前取自由体位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经过评估的未临产足月头先露未衔接的胎膜早破初产妇230例,采用随机法分为两组,实验组102例,入院完成检查后送待产室进行体位管理,对照组128例按照常规护理要求绝对卧床直至分娩。比较两组的脐带脱垂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情况、婴儿体重、分娩方式,排尿情况、产程时间、破膜距离分娩时间、干预前后胎头位置等指标。结果 (1)两组均无显性及隐性脐带脱垂发生,两组婴儿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枕横位及枕后位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3)实验组产程时间、破膜距离分娩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4)实验组干预2.5 h后的胎头位置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无头盆不称的足月、头位未衔接胎膜早破孕妇临产前经过干预后取自由体位可以提高自然分娩率,缩短产程。  相似文献   

6.
产时如何早期发现和正确处理胎头位置异常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产时如何早期发现和正确处理胎头位置异常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510150)黄艳仪陈敦金女性骨盆入口平面呈横椭圆形,临产头先露时胎头大多取枕横位或枕斜位入盆。产时绝大多数胎儿在有效产力作用下,在产妇骨盆腔内采取一系列适应性的动作而转成枕前位,最终以...  相似文献   

7.
胎头位置异常与梗阻性难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胎头位置异常是引起难产的首要原因。根据1985年国内19个协作单位33182例分娩资料统计,头位难产占分娩总数的23.98%,又占难产总数的81.63%,另据我院头位难产资料统计,胎头位置异常占85%。以胎头为先露分娩时,正常和异常的界限有时难以截然划分,常常需要在产程中才能发现。因此,在处理头位分娩时,应注意头位难产,警惕胎头位置异常,以做到及早诊断和及时处理胎头位置异常,这对减少母儿损害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正>产程图的应用对识别难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100例初产妇头位难产产程图曲线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总结经验教训。1资料与方法本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分娩共2473例,随机抽取足月初产单胎头位难产100例及同期足月初产单胎头位自然分娩100例,将两组产程图曲线进行统计分析。本院采取的产程图曲线为胎先露下降线与宫颈扩张线走向一致的伴行曲线,只分潜伏期与活跃期。2结果2.1产程图比较:见表1。  相似文献   

9.
利用孕妇体位矫正胎方位15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枕后位是头先露中一种较常见的胎方位,胎儿枕方位与胎儿脊背方位基本一致,为降低分娩中枕后(横)位的发生,我们对154例孕妇通过改变其体位,利用胎儿重力的作用调整胎儿脊背方位来改变胎儿枕方位,达到减少胎儿枕后位发生,从而减少了因枕后位造成的头位难产。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现在我院从1995年7月至1997年12月观察154例,年龄在22~30岁,孕周为36~42周,单胎头位,骨盆外测量及内测量为正常女性骨盆[1],有产兆入院的初产妇。1-2 方法及诊断标准[2]1-2-1 采集病史 了解产…  相似文献   

10.
宫缩图对识别头位难产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60例单胎、头先露,正式临产需手术助产分娩的初产妇及60例单胎,头先露,正式临床经阴道自然分娩的初产妇的宫缩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组宫缩图的类型平行型及多交叉型多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宫缩图的类型单交叉型显著多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宫缩图第一交叉出现至胎儿娩出时间及至产程图交叉的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第一交叉出现时宫颈口扩张明显小于对照组(P〈0.0  相似文献   

11.
剖宫产术中,头先露胎儿胎头娩出是关键步骤。对未临产而行择期手术,胎头高浮产妇,手术操作不太熟练者常发生胎头娩出困难,造成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为使胎头娩出顺利,2004年3月以来,我们用自行设计的剖宫产胎头助娩器,在术中协助胎头娩出6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骨盆径线过短或形态异常,致使骨盆腔小于胎先露部可通过的限度,阻碍胎先露部下降,影响产程顺利进展,尤为骨产道异常异常分娩妇女较为常见,需确切诊断及时处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三维磁共振(3D MRI)重建技术分析妊娠和分娩是否改变初产妇骨盆大小及产后骨盆的恢复情况。方法采集2013年1月至2016年11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检查的120例未育女性,240例足月单胎初产妇MRI原始数据,其中73例初产妇产后复查MRI。分别重建未育女性和初产妇产前、产后骨盆三维模型,测量骨盆大小及形态并分组比较。结果 (1)妊娠晚期孕妇与未育女性临床骨盆分型占比均为:女型猿型扁型男型,足月孕妇骨盆横径略微增大(0.2~0.3 cm);耻骨弓角度增大而骨盆倾斜度减小。(2)不同分娩方式产后骨盆变化不同,顺产后42 d中骨盆前后径稍增(0.2 cm),产后6个月后恢复至未育大小;剖宫产后骨盆径线无明显变化。(3)骶髂关节间隙和耻骨联合间隙妊娠晚期较未育状态增宽,产后42 d减小。至产后6个月耻骨联合间隙恢复至未育状态水平,而骶髂关节间隙与妊娠晚期无明显变化。结论初产妇骨盆在妊娠和分娩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可塑性,妊娠期骨盆的变化有利于经阴道分娩,不同分娩方式对骨盆影响不同,产后6个月初产妇骨盆径线大部分恢复至妊娠晚期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头位难产时,选择适宜时机进行手转胎头,以加速产程进展,提高自然分娩率。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192例单胎头位,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无严重并发症及合并症的产妇,分为观察组96例,对产妇选择适宜时机(宫口开大6~10cm,胎先露在坐骨棘平或坐骨棘下1~2cm)进行手转胎头;对照A组53例,对产妇选择宫口开大<6cm,胎先露在坐骨棘上进行手转胎头;对照B组43例,选择宫口开全后,胎先露在坐骨棘下≥2cm进行手转胎头。结果:观察组手转胎头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阴道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产程进展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1分钟阿普加评分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降低。结论:手转胎头是处理头位难产的重要方法,选择适宜的时机进行手转胎头,使难产变为顺产,可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有效降低阴道助产及剖宫产率,减少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迄今为止 ,产科医师对于足月妊娠臀先露分娩过程的处理仍感棘手 ,问题的焦点是骨盆与后出胎头的关系。不幸的是臀位阴道分娩出现头盆不称的现象时有发生 ,严重威胁着胎儿和产妇的安全。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测量胎儿 -骨盆指数来预测臀位阴道分娩过程中胎儿 -骨盆不称和胎头 -骨盆不称。研究包括 98例产前或处于分娩潜伏期的产妇 ,有明确的剖宫产指征者除外 (包括巨大儿、骨盆狭窄、前次剖宫产史和急性胎儿宫内窘迫者 )。对所有产妇均行 X线骨盆测量 ,并用超声测量胎儿大小。产妇左侧卧位 ,X线的焦点定位于大转子 ,测量骨盆的入口和中骨盆的…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视网膜出血很少引起产科医师的注意,这种眼内出血的临床重要性尚不清楚,Critchley认为新生儿视网膜出血可能影响以后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作者通过对200名头先露(枕横位、枕后位、顶先露)的新生儿在出生后72小时内作眼底检查,以观察受产钳和胎头吸引器影响而发生的视网膜出血的频度,进而探讨这两种分娩方式与出血的严要程度之间的关系。本文研究的200例新生儿中包括100例器械助产分娩,其中49例产钳分娩,51例胎头吸引器分娩。另100例自然分娩作对照。产钳组和胎头吸引器组中80%是初产妇,对照组初产妇占42%。三组间分娩时妊娠月份及新生儿体重无显著不同,所有新生儿都在2,500g以上。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头位脐带绕颈产妇与妊娠结局及围产儿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我院足月单胎头位脐带绕颈产妇320例,随机选取同期住院分娩足月单胎头位正常产妇340例。于产前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脐带绕颈情况,记录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体重、Apgar评分、胎儿宫内发育受限(FGR)、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等。结果 脐带绕颈的产妇,手术产率、新生儿窒息率高于正常产妇组,结论 头位脐带绕颈分娩时由于胎头下降脐带牵拉受阻,使子宫-胎盘血流受阻,导致新生儿窒息率增加,手术产率升高。  相似文献   

18.
1988年ACOG组织建议对1965年产钳分类进行重新修订。 1965年产钳分出口、中位和高位。出口产钳阳定胎先露已达盆底,儿头矢状缝在骨盆前后径上。中位产钳胎头衔接,儿头在出口未见到,可以有些旋转。高位产钳胎先露浮动。按此分类的缺点是出口产钳限定面太窄,而中位产钳面太宽,且含糊不清。  相似文献   

19.
臀先露助产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臀先露分娩情况估计臀先露分娩的特点是胎儿臀部、肩部、头部各周径由小到大,顺序娩出,极易导致分娩困难而致胎儿创伤、窘迫,甚至死亡。分娩前必需充分估计胎儿体重、骨盆情况、胎儿骨盆是否相称、胎头俯屈状况及母体合并症及并发症,如心脏病及妊高征,胎儿畸形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侧卧位阴道分娩配合控制胎头娩出速度在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10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在第二产程时,对照组采取常规体位干预,研究组采取侧卧位分娩配合控制胎头娩出速度进行干预,比较两组的第二产程用时、产后2 h出血量、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第二产程用时短于对照组,产后2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会阴完整率高于对照组,Ⅱ度裂伤发生率及会阴侧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会阴水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侧卧位阴道分娩配合控制胎头娩出速度能有效缩短第二产程用时,减少产后2 h出血量,降低会阴水肿发生率,减轻会阴疼痛程度,产妇会阴完整率高、侧切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