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探讨冠状动脉夹层的造影表现,分型与临床预后的关系。14例中男13例,女1例。临床诊断冠心病,其中9例有心肌梗塞史。冠状动脉造影均显著涔膜撕裂瓣片形成的线样透亮线。其中12例为PTCA术后。轻度内膜撕裂3例,平行夹层分离4例,局限型夹层分离5例,螺旋型分离2例。14例中9例假腔内造影剂排空正常或轻度排空延迟,真腔无明显受压,病人无重要临床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屏气下连续多角度斜位二维TOF法对冠状动脉磁共振血管造影临床应用的可行性进行评价.材料与方法: 共23例,20例为健康者,2例冠脉造影证实有病变,1例超快速CT显示冠脉有钙化.在1.5T扫描机上应用快速梯度回波序列(TR=13msec, TE=8msec),并结合脂肪抑制技术,病人俯卧位,脊柱线圈作表面线圈,在1次屏气时间内多个心动周期分段K空间数据采集成像,在多角度斜位和连续切线位观察显示冠状动脉并测量其长度.结果: 左冠脉主干、左前降支、左旋支及右冠脉近段在23例均完全显示,冠脉显示长度超过7cm者本组病例中,左前降支有9例(39%),左旋支4例(17%),右冠脉13例(57%),1例冠脉造影显示冠脉狭窄≥50%者磁共振检查能较好显示.结论: 二维屏气法磁共振血管造影在正常人能显示较长范围冠状动脉,同时对引起血流动力学明显改变的冠脉病变显示亦有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4.
对临床可疑冠心病、冠心病、心肌梗塞患者45例,作冠状动脉CT检查冠状动脉钙化,并描述CT显示的钙化程度和形态,诊断冠心病,同时与冠状动脉造影对比。结果显示,两者完全符合者36例(80%),基本符合者4例(8.89%)。为冠心病无创诊断提供有效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5.
6.
7.
磁共振成像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附2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常规自旋回波(SE)序列与心电门控MBI电影检查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手术证实的主动脉夹层病例22例,其中男17例,女5例。所有病例均行常规自旋回波(SE)序列和心电门控MRI电影检查。分析磁共振成像检查对主动脉夹层的显示能力。结果:22例常规SE序列和心电门控MRI电影检查对夹层隔膜的显示均为100%,但对隔膜撕裂口的显示,心电门控MRI电影检查显示较好,为86、3%(19/22),而常规SE序列显示不满意。结论:磁共振成像检查作为一种无创伤的影像检查方法,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有其优越性,能敏感地显示夹层隔膜、辨别真腔假腔,并能利用心电门控MRI电影检查很好地显示隔膜撕裂口,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冠状动脉造影表现与临床特征对照分析(附22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220例CAG影像表现与临床特征进行对照分析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20例CAG的影像表现及临床特征。结果:CAG显示冠状动脉正常115例、狭窄105例,(男89例,女16例),其中单支狭窄45例(42.9%)、2-3(左主干)支60例(57.1%),轻度狭窄4例(3.8%)、中度狭窄14例(13.3%)、重度狭窄87例(82.9%)。结论:通过CAG可以明确诊断冠心病及全面了解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也提示了冠心病患者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冠状动脉狭窄一般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9.
病例资料患者,男,66岁,2 h前无明显诱因突发胸痛、胸闷、气短伴左上肢酸麻不适、神志恍惚、大汗等症状急诊入院。体检:心率45次/分钟,血压70/40 mmHg。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25 g/L;乳酸脱氢酶251 U/L,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正常;肌钙蛋白正常;血电解质、肾功能正常;血糖7.62 mmol/L。心电图提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Ⅱ、Ⅲ、aVF 导联ST段抬高约0.2~0.3 mV,诊断为冠心病,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可能性较大,主动脉夹层不能排除。予补液、升血压、升心率以及抗心绞痛等对症支持治疗,患者血压有所回升,心率波动于50~80次/分钟,神志状况稍有好转,为进一步诊治,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CAG),根据造影结果,必要时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gra-phy,PTCA)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并行临时起搏器植入术。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的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分析(附3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自1958年Sones首先报道之后(1),Judkins于1967年报道了他的改良技术(2),20多年多,国外已普遍应用于临床,但国内报道不多(3)。我院于1984年5月-1986年7月期间共进行了61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其中冠心病37例的临床及造影资料完整,为提高对国人冠心病造影征象的认识,我们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11.
祝新  朱斌  张冰 《实用放射学杂志》2002,18(12):1040-1042
目的 评价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对主动脉夹层诊断价值及对临床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  2 0例不同类型的主动脉夹层患者 ,应用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扫描 ,并与手术结果对照 ,分析DCEMRA的图像质量及其对血管的显示情况。结果  2 0例均获得满意图像 ,不但可清晰地显示主动脉夹层的真假腔和内膜片 ,并可确定破口大小、数量及位置以及血流动态情况。结论 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是诊断主动脉夹层准确、快速、无创和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17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其中A型病变7例,B型10例,病变形态:向心性8例,偏心性3例,完全闭塞6例。术后14例残存狭窄<20%,临床症状减轻,心电图明显改善,成功率82.3%,失败3例,均为导丝、球囊未能通过狭窄区。完全闭塞6例中5例经溶栓 PTCA术获得成功,其中2例再通后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1例出现夹层。1例双支病变者采用双球囊技术后出现边支闭塞。认为在PTCA成功后不要立即撤出导丝,严密观察心电图及患者变化,一旦出现急性闭塞或内膜严重撕裂一夹层时,可重复进行球囊扩张或植入支架,确保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磁共振血管成像( M R A) 显示人体冠状动脉( 冠脉) 的可信性和发现冠脉病变的价值。方法:对33 例健康自愿者和13 例冠心病病人进行前瞻性冠脉 M R A 研究,其中13 例冠心病病人全部经过 X 线冠脉造影检查; 在1 .5 T 磁共振成像仪上应用屏气下脂肪抑制心电门控 K 空间分段采集快速梯度回波技术进行冠脉血管成像研究。结果:所有病例心外膜冠脉主支均能显示,33 例健康自愿者左前降支、左旋支和右冠状动脉 M R A 平均显示长度分别为6 .7 8 ±2 .16 c m 、3 .71 ±2 .72 c m 和8 .12 ±3 .22 c m ;13 例冠心病患者冠脉 M R A 所见采用双盲法与 X 线冠脉造影相对照,得出 M R A 发现引起血液动力学明显改变的冠脉病变( 狭窄≥50 % ) 总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66 .7 % 、97 .7 % 和94 .2 % 。结论:笔者认为该项技术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但为了获得高分辨率、高质量的冠脉血管成像,需进一步改进有关硬件条件及软件技术。  相似文献   

14.
运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斑块旋磨术治疗冠心病。12例患者19处冠状动脉狭窄病变,手术成功治疗11例18处病变,狭窄程度由术前70%~98%,平均86%,下降到术后最高21%,平均20%,取得满意效果。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斑块旋磨术不失为治疗冠心病的一种新手段。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23例冠心病患者的电影摄影所见,着重分析室壁瘤形成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部位、数目、侧支血管形成和临床病情等因素的关系。此外,对冠心病中继发二尖瓣返流的成因和机制进行了探讨。讨论中提出以下几点:(1)室壁瘤的发生与冠状动脉主要分支的严重狭窄关系最密切;(2)侧支循环能防止心肌梗塞范围扩大及室壁瘤形成;(3)二尖瓣返流与主要冠状动脉病变的狭窄程度及室壁瘤的存在有关。并对影响侧支循环显示的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CASI)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对20例21支病变血管植入21个不同类型的支架进行分析。结果:植入成功率95.2%(20/21),病变狭窄度从80% ̄100%降到20% ̄-10%。在管腔扩张效果上,高压球囊优于低压球囊。未发生支架血栓及出血并发症。结论:CASI可作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中急性闭塞和术后再狭窄的有效补救措施,而耐高压球囊的应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117例经腹腔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 DSA 的门静脉间接显影情况,阐述了门静脉的解剖形态、位置、血流动力学变化,作者还探讨了这些表现对肝癌、胃癌、结肠癌、胰头癌、门脉高压症等腹部疾病的诊断、治疗、判断预后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23例冠心病患者的电影摄影所见,着重分析室壁瘤形成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部位,数目,仙支血管形成和临床病性等因素的关系,此外,对冠心病中继发二尖瓣返流的成因和机理进行了探讨。讨论中提出以下三点:(1)室壁瘤的发生与冠状动脉主要分支的严重狭窄关系最密切;(2)侧支循环能防止心肌梗塞范围扩大及室壁瘤形成;(3)二尖瓣返流与主要冠状动脉病变的狭窄程序及室壁瘤的存在有关,并对影响侧支循环显示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钙化 (CAC)程度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性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  95例同期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及电子束 CT(EBCT)检查者 ,根据 CAG血管狭窄程度和病变累及支数 ,分成正常 /轻微病变组 (n=42 ,A/ B组 )和显著病变组 (n=5 3,F组 ) ,并细分为正常血管 (n=2 4,A组 ) ,轻微病变 ((n=18,B组 ) ,单支病变 (n=2 1,C组 ) ,2支病变 (n=15 ,D组 )和 3支病变 (n=17,E组 )各亚组。根据管腔狭窄百分比再进一步分出 95 0个血管段 ,逐个血管段与 EBCT进行对比分析。其中无狭窄血管段 735个 ,狭窄介于 0~ 5 0 %之间者 79段 ,5 0 %~ 75 %者 34段 ,狭窄≥ 75 %者 10 2段。结果  (1)血管病变支数与 CAC积分之间的关系 :A/ B组 CAC积分值明显低于 F组 (45 .1± 16 5 .1vs35 9.4± 5 0 5 .3,P<0 .0 0 0 1) ;A/ B组 CAC积分的平方根值 (3.33± 5 .91)也明显低于 C组 (9.33± 9.2 1)、D组 (12 .97± 9.16 )、E组 (2 2 .5 2± 14.17) ,P均 <0 .0 5 ,E组与 C组、D组之间也存在差别 ,但 C组和 D组之间无差别 (P>0 .0 5 ) ;A组 CAC积分的平方根值 (1.2 7± 1.2 5 )与 C组、D组、E组之间均有显著差别 (P<0 .0 5 ) ,但与 B组 (6 .0 8± 8.2 5 )之间无差别 (P>0 .0 5 )。 (2 )冠状动脉血管段狭窄程度与 CAC积分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