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了解新兵入伍时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干预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新兵102例在心理干预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并与全军常模比较。结果:新兵心理干预后的SCL-90总分、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和恐怖分值显著低于心理干预前(P<0.05),但人际关系因子分值显著高于心理干预前(P<0.05);阳性项目数、阳性项目均分、躯体化、人际关系和偏执因子分值与全军常模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新兵集训期间的心理健康状况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
南京军区针对入伍新兵思想和心理特点,结合入伍教育、训练,采取多种方法为新兵提供优质心理卫生服务。一方面,指导心理测评骨干对新兵逐人进行心理健康评估,掌握新兵心理状况,为有一般心理问题的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做好跟踪疏导;抽组14名心理专家组成7个服务小组,深入部队对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分析通信某旅新兵心理弹性水平及影响因素,探索其对军事训练疲劳和训练伤的影响,为官兵疲劳状态的改善及训练伤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心理弹性量表中文版和多维疲劳量表(MFI-20)对通信某旅2020年9月入伍的126名参训新兵进行测评分析.结果 新兵心理弹性评分总分平均分为(75.79±14.09)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超重、吸烟、身体疲劳、情绪低落、恐惧训练是新兵心理弹性的不利影响因素.集训新兵心理弹性水平与疲劳各维度得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可以负向预测新兵疲劳水平.高心理弹性组训练伤的检出率明显低于低心理弹性组(P<0.05).结论 心理弹性对新兵的训练疲劳具有较强的负向预测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军事训练伤的发生.在新兵入伍时,应注重心理筛选;在训练过程中,开展心理弹性的评估与训练,有效提高新兵入伍集训期间应对不良应激、战胜逆境的能力,对于提高部队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某部新兵心理健康水平及对军队生活的适应能力,为指导部队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将结果与中国军人常模和中国新兵常模进行比较;将独生子和非独生子,城镇入伍与农村入伍者进行比较。结果①某部新兵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SCL-90指标与中国军人常模比较,除躯体化、强迫和焦虑因子外,其余各因子分值均低于军人常模(t=14.52~3.05,P<0.01)。②SCL-90指标与中国新兵常模比较,除阳性项目数和躯体化、强迫、焦虑3种因子外,其余各因子分值均低于中国新兵常模(t=10.28~2.80,P<0.01)。③独生子除了躯体化因子的分值外,其余各因子分值均低于非独生子,且除躯体化和敌对外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④城镇入伍的新兵除躯体化外,其余各因子分值均低于农村入伍的新兵。其中躯体化、强迫症状和精神病性因子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新兵总体心理健康水平良好,但应重视少数新兵存在的心理不良反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受阅训练官兵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部受阅训练官兵618例心理干预前后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评。结果:心理干预前,受阅训练官兵除敌对、强迫症状因子分值外,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分值均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中国军人常模(P<0.05,P<0.01);而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因子分值显著低于中国军人常模(P<0.05)。心理干预后,受阅训练官兵敌对、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分值显著或非常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P<0.01),而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因子分值虽有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敌对、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偏执因子分值显著或非常显著低于中国军人常模(P<0.05,P<0.01)。初中组敌对、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和偏执因子分值显著高于高中组和大专及以上组(P<0.05);高中组和大专及以上组SCL-90各因子分值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显著提高受阅训练官兵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不同层面新兵群体人格特质特点,研究影响新兵人格特质稳定性的因素,为挑选人格特质稳定的兵员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2个单位新兵3015例,分别按照入伍意愿、政治面貌、成长环境、独生子女与否、有无不良嗜好、社会交往情况、文化程度及有无特长等8个方面,采用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量表(16PF)进行测评,分析不同层面群体的人格特质特点。结果:入伍意愿、政治面貌等8个不同组别间多数人格特质因子差异显著或非常显著(P<0.05,P<0.01)。结论:入伍意愿、政治面貌、成长环境、独生子女与否、有无不良嗜好、社会交往情况、文化程度及有无特长等因素,均影响新兵人格特质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分析6 580名军人睡眠状况及相关因素,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6 580名南战区官兵的睡眠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除睡眠时间和睡眠药物外,海军在睡眠各项因子得分中得分最高(P<0.05,P<0.01);(2)干部在睡眠时间、睡眠效率与日间功能障碍上得分最高,士官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障碍、睡眠指数上得分最高(P<0.05,P<0.01);(3)大专以上学历官兵在睡眠时间、睡眠障碍及日间功能障碍上得分最高(P<0.01);高中与初中学历官兵在入睡时间上显著高于大专以上学历官兵(P<0.01);(4)在睡眠时间上,男性官兵得分显著高于女性官兵(P<0.05),在睡眠药物上独生子女分数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P<0.01),在睡眠时间与睡眠效率上已婚官兵得分显著高于未婚官兵(P<0.05)。结论我军官兵睡眠状况较差,需重点关注以下人群:海军官兵、干部和士官、高学历官兵,独生子女官兵,已婚官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驻疆某部新兵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整群抽取驻疆某部新兵200例,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其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评,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新兵精神质(P)、神经质(N)因子分值非常显著低于中国军人常模(P<0.01),内、外向(E)因子分值非常显著高于中国军人常模(P<0.01);掩饰性(L)因子分值两者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新兵除抑郁、偏执因子分值显著或非常显著低于中国军人常模外(P<0.05,P<0.01),SCL-90其他各因子分值两者比较,均差异不显著(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与E、L呈显著负相关(P<0.05),P与N呈非常显著正相关(P<0.01),E与N呈显著负相关(P<0.05),N与L呈显著负相关(P<0.05);EPQ各因子与SCL-90各因子间均呈非常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新兵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水平显著相关,人格特征可影响新兵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新兵心理健康水平及军事训练伤(军训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某部新兵2157例,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观察组)1142例和对照组1015例。对照组只进行常规卫生教育,观察组在常规卫生教育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心理干预前后两组新兵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评,并对军训伤发生率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心理干预前,28.6%的新兵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其中轻度心理障碍75.0%,中度心理障碍18.0%,重度心理障碍7.0%。心理干预后,观察组SCL-90各因子分值均非常显著低于干预前(P<0.01);除人际关系敏感和精神病性因子分值外,SCL-90其他各因子分值显著或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3个月后的分值(P<0.05,P<0.01)。心理干预后,观察组第3个月软组织损伤、骨关节损伤和器官损伤的发生率非常显著低于第1个月(P<0.01),同样非常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对照组除第3个月骨关节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第1个月外,软组织损伤和器官损伤发生率第1、3个月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新训期间部分新兵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障碍,心理干预可提高新兵心理健康水平,有效降低军训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了解某部大学生新兵人格特征及心理健康水平。方法:随机抽取某部大学生新兵80例和普通新兵100例,采用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量表(16PF)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其人格特征及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评,并分析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在16PF测评中,大学生新兵组的聪慧性、稳定性、有恒性和自律性因子分值显著高于普通新兵组(P〈0.05);在SCL-90测评中,大学生新兵组的躯体化、敌对因子分值显著低于普通新兵组(P〈0.05)。结论:大学生新兵在聪慧、稳定、有恒和自律等方面优于普通新兵。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了解高校国防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中国军人心身健康量表和军人心理疾病预测量表,对随机整群抽取某高校国防生519例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评。结果:农村国防生个性内向因子分值显著高于城市国防生(P<0.05),其他因子分值差异不显著(P>0.05)。非独生子女国防生应激源因子分值显著高于独生子女(P<0.05),其他因子分值差异不显著(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焦虑和抑郁与成长经历、个性内向、心理防御不良、社会支持及应激源显著或非常显著相关(P<0.05,P<0.01),精神病性和心理防御不良显著相关(P<0.05),心理健康因子与成长经历、个性内向、心理防御不良、社会支持和应激源显著或非常显著相关(P<0.05,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个性内向、社会支持和心理防御不良进入多元逐步回归方程(P<0.05,P<0.01)。结论:农村国防生个性内向较城市多,非独生子女应激源分值高于独生子女;个性内向、心理防御不良和社会支持是影响国防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5km越野训练对新兵心理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全副武装 5km越野训练对不同文化程度、兵源及是否为独生子女的新兵心理卫生状况的影响 ,以便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心理疏导方案。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对某部参加全副武装 5km越野训练的 116名新兵进行了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的测试与分析。结果 参加全副武装 5km越野训练新兵的阳性项目数和各因子分均明显高于我国军人常模 (P <0 0 1)。结论 全副武装 5km越野训练对新兵心理健康状况有较大的影响 ,而且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兵源及是否为独生子女等心理障碍的侧重点也不同 ,应该针对不同的心理障碍内容提供不同的心理疏导方案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新兵个性特点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大学生新兵群体的个性特点与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对大学生新兵96人和普通新兵103人用《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测验(简称16PF)》、《症状自评量表(简称SCL-90)》、《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调查检测。结果 (1)16PF测验结果:大学生新兵组聪慧性因子(B)得分高于普通新兵组,而实验性因子(Q1)得分低于普通新兵组(P<0.05)。(2)SCL-90测验结果比较,大学生新兵组与普通新兵组总均分和各因子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大学生新兵组各因子分及总均分都低于军人常模(P<0.01)。(3)应对方式比较中,大学生新兵组与普通新兵组积极应对无差异(P>0.05),消极应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全国常模比较,积极应对得分高于全国常模,消极应对得分低于全国常模(P<0.01)。结论大学生新兵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在应激或挫折状态下,更善于采取积极主动的应对方式,而较少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潜艇和水面舰艇新兵心理素质的测试,评价现行征兵体检中心理测试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方法 对2010年海军某部新征的1746名潜艇新兵和2549名水面舰艇新兵,采用瑞文标准推理能力测验、个性成熟度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智力水平、个性成熟度及环境适应力、心理健康水平的团体心理测试,并用统计学方法对潜艇新兵与水面舰艇新兵的各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学差异性比较分析.结果 潜艇新兵和水面舰艇新兵的瑞文总分分别为(47.22±7.15)分和(44.81 ±8.22)分,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个性成熟度问卷的10个维度中,潜艇新兵在工作适应障碍量表的得分显著高于水面舰艇新兵(P<0.05),其余9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SCL-90的11项得分中,潜艇新兵在躯体化因子得分显著高于水面舰艇新兵(P<0.05),其余10项得分显著低于水面舰艇新兵(P<0.05).结论 潜艇新兵的心理素质总体优于水面舰艇新兵.现行心理选拔手段和方法在新兵个性成熟度和环境适应能力等方面尚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5.
团队心理训练对新兵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考察团队心理训练对新兵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125 名新兵分为2 个训练团队,分别于训练前后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 -90)、人际关系量表的测试,将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并于心理训练5个月后进行随访。结果:(1)心理训练后的团队,人际关系和恐怖因子阳性的人数比未经心理训练的团队明显减少,差异显著(P<0 .05);(2)心理训练后团队的总分值,阳性项目和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因子分值明显低于未经心理训练的团队,差异显著(P<0 .05);(3)第2 个心理训练团队训练前总分值,阳性项目和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精神因子分值均高于中国新兵常模,差异显著(P<0 .05),心理训练后除躯体化和阳性项目分值高于常模外,其余各项差异均无显著性(P>0 .05);(4)全体新兵心理训练后在人际关系方面有明显改善,差异显著(P<0 .);(5)新兵SCL -90 的多项因子分值保持稳定或降低,个别因子分值有所增高。结论:对新兵进行团队心理训练可以提高新兵心理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团体授课、小组访谈和个别咨询相结合的系统心理干预对新兵心理健康、个性特点和应对方式的作用,探讨维护新兵心理健康的有效干预模式.方法 选取某部新兵2016名,分为研究组1064名,对照组952名.研究组以新训营为单位进行团体授课,以班、排为单位进行小组心理访谈,同时进行面对面心理咨询,入伍1个月和新训结束前3d对新兵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和简易应对方式测评;对照组在新训结束前3d进行SCL-90测试.结果 与干预前比较,系统心理干预后新兵SCL-90总分显著降低(P<0.05),敌对因子分值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因子分显著降低(P<0.05).干预后研究组新兵SCL-90总分和各因子分值(偏执除外)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新兵内外倾和神经质分值显著降低(P<0.001),精神质和社会掩饰性分值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积极应对分值显著增高(P<0.001),消极应对分值显著降低(P<0.001).系统干预后神经症发生率、心理测试异常率、SCL-90总分、阳性项目数和躯体化、强迫性、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值超过2分以上的百分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5).结论 团体授课、小组访谈和个别咨询相结合的系统心理干预模式,对新兵心理健康、个性特点和应对方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新兵SCL-90症状自评量表测试结果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张丽萱  艾旭  陈继东 《人民军医》2003,46(3):127-130
新兵心理健康状况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1,2 ] 。有学者应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为刚入伍新兵建立了中国新兵常模[3 ] ,为新兵心理健康普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为了解我院新兵在不同集训时期的心理变化 ,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我们在对我院 2 0 0 2年新兵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 ,应用SCL 90量表进行了 3次心理健康测试。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均为山东籍男性新兵 ,共 12 5人 ,年龄17~ 2 0岁。大专 1人 ,高中 33人 ,中专 5 0人 ,初中4 1人。城镇兵 4 6人 ,农村兵 79人。独生子女 2 3人 ,非独生子女 10 2人。…  相似文献   

18.
心理干预对新兵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新兵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1 113名新训队新兵进行心理测量,并根据统计学的聚类分析随机在症状组抽出47人,亚健康组抽出45人,健康组抽出38人进行心理干预.同时,分别对三组进行组内差异比较以及平均数差异比较.结果 在各组干预前后的比较中:症状组的恐怖因子没有差异,焦虑因子差异显著(P<0.05),其余各因子差异十分显著(P<0.01);亚健康组的敌对和恐怖因子没有差异,人际和抑郁因子差异显著(P<0.05),其余各因子差异十分显著(P<0.01);健康组的强迫和焦虑因子有十分显著的差异(P<0.01),其余各因子则没有差异.在各组干预后平均数差异比较中,症状组的新兵心理健康水平改变的最高.结论 心理干预后新兵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提高,是提高部队新征兵员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自我效能与军事作业绩效的相关性;提出以自我效能理论为依托的心理干预方向,从而改善新兵在集训应激状态下的适应不良,提高作业绩效.方法 选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简易应对方式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对2005年底入伍的570名新兵集中训练2个月后进行测评.结果 军事作业考核中成绩优秀新兵自我效能得分明显高于非优秀新兵自我效能得分;成绩优秀新兵的消极应对分值明显低于非优秀新兵.结论 新兵自我效能与军事作业绩效密切相关.应进一步探讨建立针对军人自我效能的心理干预体系,从而有效提高部队整体军事作业绩效.  相似文献   

20.
士兵心理因素与军事训练伤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心理因素与军事训练伤部队高强度的军事训练、严格的纪律约束、特殊的管理方式及特定的生活环境,容易使部分士兵在心理上产生紧张、焦虑、抑郁和恐惧等,尤其是新兵入伍后一时难以适应部队紧张的军事训练,心理应激反应比较强烈,往往会影响正常的军事训练。李富军等〔1〕对新兵基础军事训练期间心理状况与军事训练伤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参加基础军事训练的新兵进行心理应激测评,观察两组军事训练伤的发生率。结果显示,基础军事训练前新兵在躯体化、焦虑、恐惧和精神病性因子得分上显著高于青年常模组。非稳定组(有较明显心理问题)军事训练伤发生率34.3%,而稳定组22.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张建杰等〔2〕对步兵军事训练伤伤者的性格、情绪特征进行了调查,采用“问卷法”对参加军事训练的士兵897例进行EPQ-RSC/N、E量表整群抽样测评,回顾性调查士兵受伤前后的心理状况,分为受伤组和对照组。结果显示,受伤组与对照组在情绪性、内外向维度上差异显著(P<0.05),情绪不稳定、性格外向的人群可能是军事训练伤高发人群。徐炽红等〔3〕对军校新学员军事训练伤与心理因素的关系进行了调查,采用SCL-90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