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使用切割针行经皮纵隔肿块穿刺活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CT引导下使用切割针行经皮纵隔肿块穿刺活检术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对32例纵隔肿块,使用16~19G切割针在CT引导下施行穿刺活检术,分别进行细胞学和组织学检查。结果:诊断准确性为93.8%,假阴性率6.1%。并发症包括气胸(3例)、肺内出血(5例)、纵隔内出血(3例),其发生与穿刺路径有关;总体发生率为34.4%(11/32),均无需特殊处理。结论:CT引导下经眼纵隔肿块切割活检术诊断准确  相似文献   

2.
CT引导下穿刺活检及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附56例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穿刺活检及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CT引导下行诊断目的29例,治疗目的17例,诊断及治疗双目的的10例病人。穿刺部位包括胸部17例,腹部27例,躯干及四肢12例,共56例60个病灶。CT扫描确定穿刺点、角度及深度。局麻进针后,CT再次扫描确认针尖到达预定位置再进行活检取材或介入治疗。结果:60 个病灶穿刺61针次,穿刺一次成功率100% ,确诊率97.4% ,治疗有效率88.9% ,并发症5.4% 。结论:CT引导下穿刺活检及介入治疗属微创伤性技术,简便易行,安全有效,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CT导向肌骨病变穿刺活检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介绍CT导向肌骨病变穿刺活检。材料与方法:70例患者在CT引导下作穿刺活检,其中骨骼63例,软组织7例,采用钻骨针,切割针抽吸和其他方法活检。结果所有病列均获得突刺成功,阳性率为91.4%,假阴性率8.6%,未发生并发症。结论:CT导向肌骨病变穿刺活检是安全,有效地诊断方法,CT的准确定位和选择最佳技术是提高活检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CT导引下椎体穿刺活检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目的:评价CT导引下椎体穿刺活检对诊断的意义和价值。材料与方法:36例椎体活检,包括颈椎2例、胸椎11例、腰椎21例和骶椎2例。活检时病人体位为俯卧位,穿刺针为Ackermann针,有时辅以抽吸针。结果:刺中率为100%,正确率为88.6%,假阴性为11.4%。本组未出现并发症。结论:CT导引下椎体穿刺活检是一种简便、正确率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胸部病变CT导向活检的临床应用(附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CT导引下胸部病变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材料与方法对40例胸部病变包括肺内32例,肺门1例,纵隔2例,胸膜5例患者行CT定位穿刺活检,采用20~21G抽吸针或9号腰穿针,选最佳层面和进针点,作多点提插旋转穿刺抽吸。结果胸部病变穿刺活检总阳性率:细胞学84%,组织学100%,其中2例出现无症状的少量气胸,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CT导引下胸部穿刺活检正确率高,并发症少,有利于疾病早期确诊治疗,免除不必要的开放性活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部分胸内病变经CT导向穿刺活检,明确病理诊断,指导临床治疗,。材料与方法:对32例胸内病变行CT横断扫描定位后,以国产薄壁同轴三套(12 ̄14号)穿刺活检,结果:共取得阳性病理诊断30例,2例为阴性结果,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胸内病变的CT导向穿刺活检应联合使用抽吸及切割技术。并可广泛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7.
套管式活检枪与抽吸式穿刺针在CT导引下穿刺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套管式活栓枪在CT导引下穿刺的应用。方法 运用套管式活检枪进行活检诊断及治疗80例,运用抽吸式穿刺针进行活检诊断32例。对两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评价两者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所有病例均穿刺成功,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套管式活检枪和抽吸针在鉴别良恶性病灶的正确率分别为96.8%和87.5%。穿刺活检组织学分型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3.6%和62.5%。结论 运用套管式活检枪能提高取样和诊断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胸部病变CT导向活检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CT导引下胸部病变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材料与方法对40例胸部病变包括肺内32例,肺门1例,纵隔2例,胸膜5例患者行CT定位穿刺活检,采用0-21G抽吸针或9号腰穿针,选最佳层面和进针点,作多点提插旋转穿抽吸,结果 胸部病变穿刺活检总阳性率;细胞学84%,组织学100%,其中2例出现无症状的少量气胸,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CT导引入胸中穿刺活正确率高,并发症少,有地疾病早期确诊治疗,免除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对胸腰椎疑难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临床及影像资料不能确诊的128例胸腰椎椎体病变患者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并做病变部位涂片细胞学检查,其中119例取出骨块或软组织标本送病理检查,19例抽取脓液或血液送细菌培养.结果 128例均成功取材,无并发症,穿刺诊断结果与最终临床诊断符合者107例,占83.6%.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创伤小,准确率高,对脊柱疑难病变的诊断及治疗方案的制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CT引导下颈椎病变穿刺活检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CT引导下颈椎病变穿刺活检的方法、途径、取材部位、穿刺针选用及适应证的选择等有关问题。材料与方法:10例颈椎病变病人,病变范围C1~7,累及椎体、椎板、横突、棘突、椎间孔各部。CT扫描确定穿刺平面及穿刺路径,局麻进针,操作过程中CT监视穿刺针走向,达预定位置后取材。结果:10例病人除1例骨巨细胞瘤放疗后活检未见肿瘤细胞,9例有明确的组织学诊断,诊断正确率90%。无并发症出现。结论:CT引导下颈椎病变穿刺活检能清楚显示颈部复杂的解剖结构及穿刺针的位置,安全可靠,并发症极少,操作简便,诊断正确率高。可得到明确病理诊断,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与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GE—Hispeed螺旋CT机,各种型号病理穿刺针及切割针对36例胸部占位性病变,实施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结果病灶直径1.5cm~10cm大小,平均3.5cm。穿刺成功35例,活检阳性率100%,并发症有气胸3例,咯血1例,术后经抗炎及止血处理,气胸很快吸收,咯血停止。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而轻,对胸部占位性病的定性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中西医结合疗效显著的腰腿痛病人进行治疗前后影像学评价。方法 :分析 6 2例经中西医结合疗效显著的腰腿痛病人治疗前后的腰椎正侧位片及椎间盘CT片 ,评估治疗前后的影像学变化。结果 :治疗前 ,6 2例CT检查中单纯腰椎间盘膨出 2 8例 ,单纯腰椎间盘突出 12例 ,10例同时有腰椎间盘突出及膨出 ,12例CT扫描无异常 ,但平片 5 3例腰椎均有不同程度侧弯畸形 ,同时有不同程度的旋转伴椎小关节结构紊乱 13例。治疗后复查平片 ,4 5例腰椎侧弯、旋转畸形以及 11例伴有椎小关节紊乱的病例 (占 85 % )均有明显改善 ,CT检查仅 8例椎间盘膨出及突出得到不同程度的回纳 (占 16 % ) ,4 2例椎间盘膨出及突出的程度无明显改善 ,骨性椎管形态及椎体终板疝黄韧带肥厚、腰椎骨质增生等无明显差异。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地改善腰腿痛病人的临床症状 ,治疗后腰椎的影像学形态可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脊柱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脊柱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5例脊柱病变进行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应用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曲面多层面重组(curved multiplanar reformation,CMPR)、表面遮盖显示(shaded sur-face displays,SSD)、容积显示技术(volume rendering technique,VRT)、切面VRT(slab VRT)对所得容积数据进行后处理,观察各种后处理方法在显示脊柱结构或病变中的效果。结果:MPR在观察椎间盘、椎体骨质增生、椎间隙和脊柱曲度方面具有优势,CMPR在观察椎间隙及脊柱侧弯方面具有优势,SSD和VRT在观察椎体骨质增生、脊柱曲度、椎体附件小关节、椎间孔、脊柱侧弯和脊柱整体形态具有优势,切面VRT在观察椎间隙、脊柱曲度、椎体附件小关节和椎间孔方面具有优势。结论:多层螺旋CT在脊柱的检查中有着独特的优势,应该根据不同的疾病选择不同的后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腰椎退变患者腰椎骨质、椎间盘、韧带、椎小关节退变及腰椎退变性失稳与年龄、性别的相关性,探讨腰椎退变规律.资料与方法 对1 180例腰椎退变患者的腰椎CT进行分析,观察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间椎体骨质、椎间盘、椎小关节、韧带退变以及退变性腰椎失稳的发生率.结果 腰椎退变患者腰椎间盘的退变率最高,其次是腰椎骨质、椎小关节、韧带、腰椎失稳.以36岁为年龄分界,36岁以下为腰椎低退变率年龄,以上是腰椎高退变率年龄,不同结构伴随年龄增长的退变率并不是同步递增的,腰椎骨质、椎小关节、韧带退变率及腰椎失稳发生率最高在65岁以上年龄段,而腰椎间盘退变率最高在36~45岁年龄段.男性腰椎间盘、骨质的退变率明显高于女性;椎小关节、韧带的退变率在男、女性间无显著差异;而女性腰椎失稳率明显高于男性.结论 总体上伴随年龄增长的腰椎退变,其不同结构的退变规律不一,在不同年龄段及性别间都存在明显差异,全面分析腰椎退变的影像表现有利于对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理解和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椎间盘炎的抗生素预防与介入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影像学表现。材料与方法对24只新西兰兔采用直视下向椎间盘内注入细菌的方法,制作椎间盘炎动物模型,并随机分为非治疗组、抗生素预防组、抗生素治疗组、介入治疗组。抗生素预防组在椎间盘炎发生前静脉滴注克林霉素3天;抗生素治疗组在椎间盘炎发生1周后静脉给药4周;介入治疗组在椎间盘炎发生1周后用经皮椎间盘切除术(PLD)的方法切除部分间盘组织,同时静脉给药1周。实验动物在间盘组织注入细菌后2周与4周,分别行常规X线,CT及MRI检查。6周后处死动物,实验区脊柱标本送病理学检查,并作细菌培养。结果非治疗组与抗生素治疗组,实验区椎间隙变窄,椎体骨质破坏及增生,尸解显示间盘组织靡烂,椎体边缘骨质破坏;细菌培养多为阳性。介入治疗组,影像学表现为椎间隙变窄,病理检查显示髓核组织被纤维组织取代,细菌培养阴性。抗生素预防组,无椎间盘炎发生。结论MRI是发现椎间盘炎的较敏感方法;抗生素预防用药是防止椎间盘炎发生的关键措施;椎间盘炎发生后,单纯静脉给予抗生素不能阻止其病理进程,而介入治疗可有效阻止椎间盘炎的病理进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T引导胸部小病灶穿刺活检技术及诊断价值。方法 50例胸部小病灶(<3 cm)在CT引导下采用自动切割式活检针穿刺活检。结果50例胸部肿块穿刺活检病灶取材成功100%。胸部肿块穿刺活检的诊断准确率96%(48/50),对恶性病变诊断准确率97.5%(39/40),良性病变为90%(9/10)。并发气胸2例,少量出血1例。结论 C T引导下穿刺活检是安全、有效的诊断手段,对于胸部病变诊断的准确率高,CT引导下胸部小病灶穿刺活检对胸部病变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脊髓型颈椎病病理改变和病理分期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totic myelopathy,CSM)的病理改变和病理分期间的关系进行对比研究,以明确CSM的病理表现和病理分期间的相关性.方法将120例不同病理分期的CSM患者术后取出的椎间盘组织分为纤维环和髓核二部分,进行编号,送病理科.应用HE染色法,分别进行切片并观察病理变化.经查阅资料,将CSM椎间盘在HE染色下的病理改变归纳为7个观察指标进行观察.统计学采用回顾性、成组设计的方法.结果CSM患者不同的病理分型,有其相对应的在HE染色下的病理表现.结论CSM的病理表现和病理分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性,各个病理指标间存在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CT导向下经皮针刺活检前纵隔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皮针刺活检前纵隔肿瘤的影响穿刺准确性的因素。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 80例前纵隔肿瘤CT导向下经皮针刺活检术。结果  (1)病理学明确诊断 6 7例 ,不能确定诊断 13例 ;(2 )细针抽吸、切割针活检穿刺敏感性分别为 75 %、90 .5 % ;(3) 16例小病灶穿刺敏感性为 6 8.8% ,6 4例大病灶穿刺敏感性为 87.5 % ;(4)胸腺类肿瘤、淋巴结转移性癌活检准确性均为 92 % ,淋巴瘤活检准确性仅为 6 5 % ,与前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 .0 5 ) ;(5 )穿刺并发症发生率为 7.5 %。结论 切割针活检阳性率高于细针活检 ,活检阳性率大病灶高于小病灶 ,胸腺类肿瘤、淋巴结转移性癌活检阳性率显著高于淋巴瘤 ;CT导向下经皮针刺活检术是前纵隔肿瘤安全、有价值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9.
腰椎退变滑脱的X线与CT表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X线平片和CT对腰椎退变性滑脱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腰椎退变性滑脱92例,对其X线平片和CT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腰椎退变性滑脱好发于第4腰椎,滑脱程度多在Ⅰ度以内,多合并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X线平片能直观地显示腰椎退变性滑脱,是诊断本病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而CT能清楚显示椎间盘、硬膜囊、关节突和椎管内外结构的变化。结论X线平片与CT结合对腰椎退变性滑脱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