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哪些用剩的药不能留1.所剩的药品不够一个疗程不留,不属常用的药物不留。这类药物若存放多了不便管理,还易造成混淆。2.极易分解变质的药物不留  相似文献   

2.
药品的简易贮藏法和变质识别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家庭存放的中西药品由于方法不当或时间过长,可因变质而失效,往往是弃之可惜,用之不当,造成很大浪费。 1.简易贮藏法 遇空气易氧化变质的药品,如维生素、鱼肝油、氨茶碱等均应密封保存。遇光易分解变质的药品,如硝酸甘油、胃复安、氯丙嗪等,应存放在棕色瓶中避光保存。受热易变质的药品,如胃蛋白酶、乳酶生、胰岛素、丙种球蛋白、人体白蛋白等,应放在2—15摄氏度的低温处  相似文献   

3.
最近,一位读者在来信中问:过了有效期的药品能不能再用?这也就好比是到了退休年龄的人,究竟该不该延聘让他发挥“余热”。药品的有效期与人的退休年龄相似,到了退休年龄的人如果体衰多病、头脑糊涂,自然不能延聘。药品过了有效期,就会降低甚至失去了原有的疗效,当然也不能让它“再就业”。所以,对此问题我作如下三点答复:一是过了有效期的药品不宜再用;二是过了有效期而又发现变质的药品绝对不能用;三是未到失效期但已变质的药品也绝对不能用。下面,我就从三个方面,解释这三个“不能”。一、效期的核定及其标示药品的有效期是以药品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中药材的合理贮藏和保管,对保证其质量有重要意义。如果贮藏和保管不当,会导致药材变质,这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而且能产生毒性作用,在经济上也会造成损失。中药材的成分、性质与贮藏的关系中药材来源较广,成分也极为复杂。其各种成分常因自然因素的影响而引起各种变化.一般中药材都含有一定量的水分,如果超过或低于本身应有的含水量,质量就容易发生变化。如水分过大,含淀粉、蛋白质等较多的药材受热后易分解和发热,造成发霉、变质;而含盐质的,则易潮解。如水分过低,不仅会失去其应有的重量和色泽,还会出现风化、酥脆以及干枯等现象.含油性  相似文献   

5.
很多家庭都贮备一些常用药品,放在保健箱中,小毛病省去跑医院的麻烦。平常生病用剩下的药品,也舍不得丢弃而保存下来,以备不时之需。许多人因为不懂得保管药品的常识或贮藏方法不当,而致药品变质失效,再生病时若用了这样的药品,不但无益,反而有害。所以说,家庭保健箱不见得就是健康的“保险箱”,弄不好,药品质量出了问题,还会事与愿违。因此,平时要对家庭贮备药品经常进行检查和更新,注意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6.
药品根据其不同化学性质,并受到各种因素(如制造不当、贮存保管不善、湿度、温度、空气、光线等)的影响,常常使药品变质失效,而变质失效的药品都将不同程度的影响到疗效及人民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有些药品虽已变质失效,但在药品的外观性状上未产生明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呕吐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艳敏  王亚岩  张翠香 《吉林医学》2010,31(29):5125-5126
<正>呕吐是新生儿期常见症状之一,呕吐物易呛入气道而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也易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甚至导致营养不良。引起新生儿呕吐的原因与其他年龄组小儿不尽相同,多因各种解剖、生理及生后环境温度、营养摄取、代谢、排泄等的变化,使初生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很容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家医药制度的改革,非处方药的实施,家庭居民自己选购药品的机会显著增多。不少家庭为了健康的需要,家中配备了常用药品,建起了家庭药箱,一般小伤小病、头疼脑热拿起就用,既方便又可减轻疾病的痛苦,确实是一件好事。然而几乎每个人都遇到过药品因贮藏保管不当而发生变质的问题。药品一旦变质,轻则药效下降或无效,重则会影响病人健康或加重病情。那么,引起药品变质的原因是什么呢?首先,让  相似文献   

9.
有机磷农药可经皮肤、呼吸道、消化道侵入人体,与体内胆碱酯酶结合形成较为稳定的磷酰化胆碱酯物,使其失去分解乙酰胆碱的能力,乙酰胆碱在体内大量蓄积而出现中毒症状。急性中毒时极易引起死亡,其死亡原因主要是呼吸衰  相似文献   

10.
氧气(O_2)吸入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吸O_2通常采用鼻导管法或鼻塞法。鼻导管易刺激鼻腔粘膜,长时间应用易引起病人感觉不适,且橡胶管经高压灭菌或化学消毒后,易变质失去弹性或粘连不能使用。而鼻塞法吸O_2,鼻塞又极易脱出,且O_2易外漏,因而影响了O_2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张富中 《肝博士》2009,(5):50-50
药品可谓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然而几乎每个人都遇到过药品因贮藏保管不当而发生变质的问题。药品一旦变质,轻则药效下降或无效,重则会影响病人身心健康或加重病情。那么引起药品变质的原因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2.
刘丽菊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3):751-752
有机磷农药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黏膜接触而进入体内,在体内与胆碱酯酶结合为磷酰胆碱酯酶,使胆碱酯酶失去分解乙酰胆碱的能力,而使神经触突处乙酰胆碱大量蓄积,引起胆碱能神经过度兴奋,最后转为抑制,从而出现一系列中毒症状。  相似文献   

13.
四环素四环素是四环素族抗菌药物之一,对革兰氏阳性及阴性细菌都有抑菌作用,由于抗菌范围较广,故有“广谱抗菌素”之称。四环素在室温干燥状态下,性质稳定,但久存不避光可变色变质。四环素口服后很容易被吸收,吸收后主要  相似文献   

14.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易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使其失去分解乙酰胆碱的作用导致乙酰胆碱在体内大量蓄积,从而发生一系列临床中毒症状。还可直接引起心脑肾等主要脏器的损害,极易发生多脏器衰竭,我院抢救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共45例,对其洗胃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药品管理得当,能保证药品应有的疗效,保管不当会使药品变质失效。病人轻则延误治疗,重则会发生中毒甚至死亡事故。因此,各级医疗单位必须重视药品保管工作,以保证药品的质量。1影响药品质量的因素1.1空气空气中的氧及二氧化碳对药品质量的影响最大。 ①氧气:露置空气中的药品,常被氧化而变质失效,甚至产生毒性。如肾上腺素氧化变成棕色。 ②二氧化碳:药品与二氧化碳结合的现象称为碳酸化。如氧化锌、氧化镁吸收二氧化碳变成  相似文献   

16.
药品可谓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然而几乎每个人都遇到过药品因贮藏保管不当而发生变质的问题。药品一旦变质,轻则药效下降或无效,重则会影响病人身心健康或加重病情。那么引起药品变质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让我们来谈谈左右药品贮藏质量的“黑客”及其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有机磷农药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黏膜接触而进入体内,在体内与胆碱酯酶结合为磷酰胆碱酯酶,使胆碱酯酶失去分解乙酰胆碱的能力,而使神经突触处乙酰胆碱大量蓄积,引起胆碱能神经过度兴奋,最后转为抑制,从而出现一系列中毒症状.严重患者可因昏迷和呼吸衰竭而死亡.  相似文献   

18.
周甄云 《当代医学》2008,(9):127-128
有机磷农药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黏膜接触而进入体内,在体内与胆碱酯酶结合为磷酰胆碱酯酶,使胆碱酯酶失去分解乙酰胆碱的能力,而使神经突触处乙酰胆碱大量蓄积,引起胆碱能神经过度兴奋,最后转为抑制,从而出现一系列中毒症状.严重患者可因昏迷和呼吸衰竭而死亡.  相似文献   

19.
问:近日在家收拾东西,在抽屉最里面翻出一个药箱.里面有保存了将近一年的药品,不过看上去并没有变质。这些药还能吃吗? 答:光是看上去没有变质是不能用来判断的。务必要仔细阅读药瓶标签上的保质期。如果药品保存的时间太长,确实有可能发生变质,甚至引起疾病。  相似文献   

20.
刘燕 《肝博士》2007,(5):52-52
各种药物都有一定的使用期限.超过期限的药物会失去疗效.甚至变成对身体有害的物质.不能再用。但如果药物保存不善,虽然在有效期内也会失效、变质.故药物的保存非常重要。不同药物的保存方法不同.但亦有共同原则.那就是密闭、低温、避光保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