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器材:1.无菌输液器一付;2.螺旋夹(输液调节夹);3.输液瓶。操作方法:按胸、腹腔常规穿刺方法以麻药针证实有胸腔积液或腹水后,用左手拇、食指固定穿刺针部位的皮肤、右手将输液器缠于手中(以便挤尽胶管内的空气,使整个输液器胶管保持负压状态)右手拇指、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根治术后创面持续负压吸引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1986~1994年对363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采用电动吸引器创面持续负压吸引,减少了创面积液及皮瓣坏死。 操作过程:开启电动吸引器,将无菌引流瓶吸成真空,形成负压(压力为0.04mPa),此时橡胶引流管吸成扁状,用止血钳夹住无菌引流瓶与电动吸引器间。若负压消失,需再次吸引。负压吸引一般维持3~5天,每日必须更换引流瓶1次。本组行持续负压吸引后,创面积液47例,皮瓣坏死轻度  相似文献   

3.
20%肝硬化病人发生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目前头孢噻肟是SBP初始治疗最常用抗生素。现报道用头孢三嗪初始治疗SBP的经验并描述治疗过程中腹水多形核粒细胞PMN计数变化。 方法:1992年3月~1994年12月共治疗了44例肝硬化病人的62次SBP。肝硬化诊断根据组织学及/或临床、实验室及超声标准。入院即作血清、腹水分析并送腹水培养(68%在床边接种到培养瓶,其余用常规法培养)。SBP的诊断根据腹水PMN>250/mm~3并排除继发性腹膜炎。所有病人均用头孢三嗪1g q12h至少10天。治疗第4及第10天作腹穿。以所有感染症状消失及腹水PMN<250/mm~3作为SBP消退。  相似文献   

4.
鉴于肝硬化腹水病人合并原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发生率达10~25%,而腹水总蛋白在新出现腹水的鉴别诊断方面的不足,对传统的诊断性腹穿须重新评价。腹膜炎腹水中与腹水蛋白成比例的调理素水平下降(调理吞噬活性在蛋白<1g/dl 时消失)及长期菌血症看来与 SBP 有关。早期诊断腹膜炎的传统方法是细胞计数加多形核细胞的绝对数(APMN=白细胞数×多形核细胞百分数÷100),而大于250个/μl,认为是感染的证据。但有作者发现一些无菌性腹水病人,其 APMN  相似文献   

5.
恶性腹水大约占到所有腹水病因的10%,是恶性肿瘤浸润和转移的一个突出临床表现,常提示肿瘤晚期,预后较差.结合患者病史和体格检查,联合应用常规检查包括诊断性腹穿及腹水分析,影像学检查和血清学检测(血常规、肝功能试验、CEA、CA199等),大多数情况下可明确诊断,但仍有部分恶性腹水不能明确腹水性质,尤其与结核性腹水或并发...  相似文献   

6.
美国肝病学会成人肝硬化腹水诊疗指南(2009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评估与诊断 1.首次发生腹水患者无论门诊或住院均应进行腹腔穿剌以明确腹水性质.(Ⅰ,C) 2.因腹腔穿刺时出血非常罕见,腹腔穿剌前不推荐常规预防性应用新鲜冰冻血浆或单采血小板.(Ⅲ,C)  相似文献   

7.
腹水浓缩回输腹腔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目的探讨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在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1例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在左下腹、右中腹进行腹腔穿刺,连接导管,通过滤过器在负压泵作用下形成超滤,浓缩后的腹水经静脉导管自右中腹回输入腹腔。结果超滤后患者体重下降,腹围缩小,尿量增加,血肌酐下降,总蛋白、白蛋白上升(P<0.05),补体C3浓度上升(P<0.01)。结论腹水超滤回输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有效、安全、简便、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8.
腹腔穿刺放腹水结合血浆增容是治疗肝硬化伴腹水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若放腹水后不进行血浆增容可引起循环功能不全,进一步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导致肾功能损害。本研究目的是比较三种血浆增容刺:白蛋白、葡聚糖70和明胶在预防腹穿后循环功能不全中的作用及了解腹穿后循环不全对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我们对18例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在内科腹透室进行剖腹置管,手术操作简单,抢救病人及时,现介绍如下。1.术前腹透室准备及手术方法:首先用来苏水喷洒地面,乳酸(12ml/100m~3)熏蒸半小时后,再用紫外线照射半小时。术者不必泡手,只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术帽、口罩及手套。选腹直肌切  相似文献   

10.
1992年以来,我们用自行设制的简易负压引流器(下称引流器)治疗36例颌面部继发出血患者,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年龄18~65岁。其中下颌骨骨折继发出血7例,颧骨骨折出血2例,口底及颈部损伤出血5例,颌面部软组织伤并血肿8例,腮腺手术后出血1例,颈部淋巴结清除术后出血3例,颌下腺手术后出血4例,下颌骨手术后出血3例,皮肤软组织扩张术3例。 引流器制作:引流器由负压瓶和引流管组成。负压瓶为带完整橡皮盖的250ml无菌玻璃盐水瓶;引流管为一次性输液器,针头端小塑料细管用眼科剪间隔1cm剪3~5个小孔,并剪去针头形成吸引管,输液管另端插入负压瓶橡皮盖内。 使用方法:患者取坐位或卧位。确定伤口内出血部位及出血点后,清除瘀血块,直接放入带有小孔的吸引管。缝合伤口并结扎固定吸引管,纱布敷盖伤口,同时用50ml玻璃空针将负压瓶抽成负压,即  相似文献   

11.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诊断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是终末期肝病患者的严重并发症。其临床表现大相径庭,可从完全无症状到典型腹膜炎。因此,诊断本病的关键是对之存有戒心,给所有肝硬化或重症肝病腹水患者在入院和/或出现提示SBP的症状或体征时,及时诊断性腹腔穿刺,常规检测腹水细胞数,并作腹水细菌培养。排除继发性腹膜炎后,腹水细菌培养阳性是确诊SBP的依据。但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率低,即使采用床边抽取腹水10ml,立即注入血培养瓶中送检的方法,培养阳性率也仅提高至40%左右,不尽如人意。而且,细菌培养耗时,难以立即获得结果,…  相似文献   

12.
正1病例介绍患者男,76岁,腹水1年余,抗结核(异烟肼、利福平)、抗感染、中药等对症治疗后无好转,2014-10腹穿抽出胶冻状黏液,送检提示:镜下见猩红色黏液物中有少量间皮细胞样细胞,黏液细胞轻度核异质(见图1)。临床诊断为腹腔假性黏液瘤。后在本院行腹腔化疗药物灌注治疗及腹腔置管引流术,腹水减少出院。2015-03期间因腹胀难忍再入院,腹穿抽出胶冻状黏液复检:见少许淋巴细胞、组织细胞、  相似文献   

13.
在应用有效利尿剂治疗肝硬化腹水之前,经常采用大量腹穿放液,后因顾虑造成直立性低血压、肾功能不全以至急性肾功衰竭、低钠血症、肝性脑病等并发症而避免应用.鉴于腹穿放液临床上颇有效果,本文对18例慢性肝病所致大量腹水伴外周水肿作前瞻性观察,以评价大量腹穿放液对血容量的影响.材料与方法:慢性肝病患者18例,男15,女3,年龄35~77岁.所有患者均有大量腹水引起的呼吸困难并伴末梢凹陷性水肿,无心脏病、慢性肾病的临床及实验室证据,无活动性胃肠道出血及肝性脑病.肾功能稳定,放液前3日多次(或连续)测血肌酐,变动<0.2mg/dl.放液前均限钠500mg/d及限水1000ml/d,并停用利尿药至少3天.然后在30~90分钟内放液5000ml.放液前及放液后24和48小时测定血肌酐、尿素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采用腹水体外超滤浓缩技术处理后的腹水回输给病人,能否提高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疗效。方法本组17例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病人大量腹穿放液的腹水,用上海德圆公司生产的FCN一01型腹水超滤浓缩机超滤,按1:10比例浓缩后回输给病人。结果17例病人行22次浓缩回输后腹水控制理想,且无并发症,平均住院天数5.2天出院。结论该方法易操作、便于掌握,值得开展推广。  相似文献   

15.
快速超滤浓缩腹水回输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自1993年3月开始应用俄罗斯产便携式AC-1型血液吸附仪,配置荷兰产纤维中空式透析器进行腹水超滤浓缩后静脉回输,收到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设备 (1)俄罗斯产便携式AC-1型血液吸附仪。 (2)一次性荷兰产纤维中空式透析器。 (3)配套一次性循环管路一套。 (4)无菌瓶若干。  相似文献   

16.
乳腺癌术后不同方式负压引流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 2 0 0 1年 ,我院对 96例乳腺癌患者术后采用的四种不同引流方式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文 96例 ,均为女性 ;年龄 30~ 73岁 ,平均4 2 .3岁。行标准根治术 6 5例 ,改良根治术 2 7例 ,扩大根治术4例。根据引流方式分为四组 ,负压引流袋 +加压包扎 (下称A组 ) 17例 ,单引流管负压瓶 +加压包扎 (下称 B组 ) 2 9例 ,单引流管负压瓶 (下称 C组 ) 31例 ,双引流管负压瓶 (下称 D组 )19例。四组年龄及手术类别无统计学差异。方法 :负压引流瓶的制作及应用方法 :将 5 0 0 ml输液瓶置于普通锅内沸水煮 5分钟 ,取出后…  相似文献   

17.
我们采用日本Olympus厂细径腹腔镜检查疑难肝病、腹块、黄疸等52例.资料及方法:男性44列,女性8例.年龄19~58岁,平均50.2岁.本组病例均做了B超.22例做了CT.有的为做了腹水、甲胎蛋白、肝功、钡透等检查均不能确诊者.检查步骤:①气腹准备:借助Richard-wolf自动气腹箱注气至腹压3.3~3.7kPa.②穿刺部位:脐周1~2cm处(脐右上除外)或脐剑中点白线上或脐与耻骨联合中点白线上.常规消毒局麻,皮肤切口3~5mm,插入套针待有突然“落空”感后换入预热的腹腔镜镜身.③观察顺序与一般腹腔镜同.  相似文献   

18.
B型超声测量腹水容积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超声测量腹水容积的价值。方法 对10例肝硬化腹水病人分别进行18例次治疗性腹腔穿刺,记录每次排放腹水量(VA),并于每次腹穿前后分别测量病人腹围,超声测量俯撑位时的腹水最大深度,利用公式求出腹穿前后的腹水总量,将两者之差作为计算所得排放腹水量(Vc)。自身对照比较VA与Vc。结果 超声法测得的排放腹水量与实际排放腹水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0.407,p〉0.6)。结论 超声法测量门脉高  相似文献   

19.
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术治疗肝炎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临床疗效。方法75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保肝、利尿、对症、支持等常规治疗,疗程4周。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多次治疗性腹穿放液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后体重、腹围、24h尿量和尿钠排出量、肝功能、肾功能、血电解质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腹围、体重、24h尿量优于对照组(P〈0.01);血清白蛋白、肾小球滤过率及24h尿钠量高于对照组(P〈0.01),肌酐、胱抑素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组显效率(48.0%)和总有效率(80.0%)明显好于对照组(24.0%和52.0%)(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术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多次治疗性腹穿放液。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一次性无菌留置引流导管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方法对我科自2007年~2010年应用一次性无菌留置引流导管闭式引流或加用负压吸引治疗的110例自发性气胸进行分析。结果单纯闭式引流治愈77例,加用负压吸引后治愈25例,共治愈102例。无效8例。结论一次性无菌留置引流导管闭式引流或加用负压吸引治疗自发性气胸方法简单、有效、并发症少、患者耐受性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